(网经社讯)4月21日消息,36氪等多家媒体披露,截至2025年3月,盒马在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的财年中首次实现全年盈利,这也是新任CEO严筱磊(花名“百何”)上任后的首份年度成绩单。这一里程碑标志着盒马在经历战略收缩、业态调整与管理层更迭后,正式步入盈利与扩张并行的新阶段。
新任CEO改革:聚焦核心业态与组织优化
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根据Deepseek查询获悉,2024年3月,原首席财务官严筱磊接替侯毅出任盒马CEO,开启了一系列战略调整。她上任后迅速明确“盒马鲜生”大店与“盒马NB”超市为两大核心业态,前者聚焦成熟模式复制,后者深耕社区化服务,形成互补。而曾被列为“三驾马车”之一的X会员店则持续收缩,2025年3月底上海再关3家,全国仅存5家。
业务架构上,盒马鲜生被划分为四大板块:营运(线下门店)、线上运营、采购及物流供应链,各板块负责人直接向严筱磊汇报。这一调整强化了垂直管理效率,为快速决策与执行奠定了基础。
扩张策略:下沉市场与北方布局并举
在严筱磊的领导下,盒马重启扩张步伐。2024年新开门店72家,盒马鲜生大店总数达430家,超越沃尔玛中国。2025财年计划再开近100家门店,覆盖数十个新城市,重点包括:
下沉市场:三分之一新店落地二三线城市及县城,如长三角的常熟、桐乡等6个县域,验证了下沉市场对品质商品的需求潜力。徐州首店开业首月销售额达4500万元(含税),成为典型案例。
北方突破:此前门店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2025年5月天津新店将成为北方扩张的关键节点,打破区域集中格局。
模式创新:数字化与供应链双轮驱动
为提升效率与体验,盒马推动多项创新:
“1+N”模式:大店与前置仓结合,加密服务半径。前置仓重启后,与山姆等竞对模式趋同,目标实现3公里30分钟送达,优化履约成本。
供应链标品化:生鲜预包装与3R(即食、即烹、即热)产品占比提升,支撑下沉市场快速复制。差异化商品体系(如健康品牌“盒补补”)及自有品牌占比达35%,形成竞争壁垒。
数字化升级:算法优化门店运营,线上销售占比63%,智能订货与用户画像系统提升库存周转与客诉响应效率。
竞争与挑战:内外压力下的增长命题
尽管盈利,盒马仍面临激烈竞争:山姆、Costco加速下沉,永辉、胖东来等本土企业积极调改,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等抢占即时零售份额。严筱磊提出“三年GMV破千亿”目标,需依赖双业态协同与模式创新。
风险亦不容忽视:快速扩张可能引发“规模不经济”,需强化区域供应链协同与人效管理;外部资本动向(如阿里表态不抛售盒马)与市场接受度将影响长期发展。
行业意义:零售创新的韧性样本
盒马的盈利不仅是战略聚焦的成果,更为新零售行业注入信心。其通过业态精简、数字化深耕与供应链突破,验证了“降本增效”路径的可行性。未来,下沉市场的规模化拓展与全球化技术能力打磨,或将成为其重塑行业格局的关键。
结语
从亏损到盈利,盒马的“重生”之路印证了战略定力与执行效率的重要性。在严筱磊的掌舵下,盒马正以更务实的姿态迎战零售红海,其能否持续平衡规模与盈利,将成为观察中国零售业转型的重要窗口。
(网经社讯)4月21日消息,36氪等多家媒体披露,截至2025年3月,盒马在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的财年中首次实现全年盈利,这也是新任CEO严筱磊(花名“百何”)上任后的首份年度成绩单。这一里程碑标志着盒马在经历战略收缩、业态调整与管理层更迭后,正式步入盈利与扩张并行的新阶段。
新任CEO改革:聚焦核心业态与组织优化
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根据Deepseek查询获悉,2024年3月,原首席财务官严筱磊接替侯毅出任盒马CEO,开启了一系列战略调整。她上任后迅速明确“盒马鲜生”大店与“盒马NB”超市为两大核心业态,前者聚焦成熟模式复制,后者深耕社区化服务,形成互补。而曾被列为“三驾马车”之一的X会员店则持续收缩,2025年3月底上海再关3家,全国仅存5家。
业务架构上,盒马鲜生被划分为四大板块:营运(线下门店)、线上运营、采购及物流供应链,各板块负责人直接向严筱磊汇报。这一调整强化了垂直管理效率,为快速决策与执行奠定了基础。
扩张策略:下沉市场与北方布局并举
在严筱磊的领导下,盒马重启扩张步伐。2024年新开门店72家,盒马鲜生大店总数达430家,超越沃尔玛中国。2025财年计划再开近100家门店,覆盖数十个新城市,重点包括:
下沉市场:三分之一新店落地二三线城市及县城,如长三角的常熟、桐乡等6个县域,验证了下沉市场对品质商品的需求潜力。徐州首店开业首月销售额达4500万元(含税),成为典型案例。
北方突破:此前门店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2025年5月天津新店将成为北方扩张的关键节点,打破区域集中格局。
模式创新:数字化与供应链双轮驱动
为提升效率与体验,盒马推动多项创新:
“1+N”模式:大店与前置仓结合,加密服务半径。前置仓重启后,与山姆等竞对模式趋同,目标实现3公里30分钟送达,优化履约成本。
供应链标品化:生鲜预包装与3R(即食、即烹、即热)产品占比提升,支撑下沉市场快速复制。差异化商品体系(如健康品牌“盒补补”)及自有品牌占比达35%,形成竞争壁垒。
数字化升级:算法优化门店运营,线上销售占比63%,智能订货与用户画像系统提升库存周转与客诉响应效率。
竞争与挑战:内外压力下的增长命题
尽管盈利,盒马仍面临激烈竞争:山姆、Costco加速下沉,永辉、胖东来等本土企业积极调改,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等抢占即时零售份额。严筱磊提出“三年GMV破千亿”目标,需依赖双业态协同与模式创新。
风险亦不容忽视:快速扩张可能引发“规模不经济”,需强化区域供应链协同与人效管理;外部资本动向(如阿里表态不抛售盒马)与市场接受度将影响长期发展。
行业意义:零售创新的韧性样本
盒马的盈利不仅是战略聚焦的成果,更为新零售行业注入信心。其通过业态精简、数字化深耕与供应链突破,验证了“降本增效”路径的可行性。未来,下沉市场的规模化拓展与全球化技术能力打磨,或将成为其重塑行业格局的关键。
结语
从亏损到盈利,盒马的“重生”之路印证了战略定力与执行效率的重要性。在严筱磊的掌舵下,盒马正以更务实的姿态迎战零售红海,其能否持续平衡规模与盈利,将成为观察中国零售业转型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