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作为拥有全球六地上市平台的能源企业,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积极迎接能源行业加速转型的压力与挑战,破立并举做强主营产业,踔厉前行实施二次创业,努力创造价值回报股东,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兖矿能源将如何充分发挥旗舰资产排头兵作用,进一步实现改革创新突围?近日,笔者采访了兖矿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王九红。
笔者:2024年,兖矿能源经营业绩稳居行业第一梯队,能实现这一目标有哪些关键因素支撑?
王九红:2024年,面对宏观经济复杂多变、能源行业深度转型等挑战,兖矿能源稳中求进、逆势攻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91亿元,归母净利润144亿元,经营业绩稳居行业第一方阵。为真诚回馈投资者,公司派发年度末期股利0.54元/股(含税),叠加中期分红0.23元/股(含税),年度合计分红0.77元/股(含税),总额达77.3亿元,股息率保持行业前列。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山东能源集团在资源和管理上的倾力支持。兖矿能源聚焦达产达效、开源节流、项目建设“三项攻坚”任务,扩增量、补短板,集中优势资源建设“新八大工程”,深化落实精益管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协同发力,最大限度挖潜、降本、增效,锻造效益引擎,促使五大产业聚势跃升,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公司商品煤年产量由2022年的9953万吨跃升到1.42亿吨,煤炭资源量由137亿吨增长至464亿吨,资产总额由2958亿元提高到近3600亿元。
笔者:兖矿能源如何根据战略规划目标和当前发展实际,分类施策推动核心产业做优做强?
王九红:2024年兖矿能源锐意进取、分类施策,着力推动核心产业迈上新台阶。
一是精强主业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我们聚焦矿业增量扩能、转型突破,狠抓优势产能释放,集中全力“主攻陕蒙”。2024年,兖矿能源在陕西、内蒙古的煤矿共生产商品煤4312万吨,同比增加666万吨,产量、利润、营收均创历史新高,成为兖矿能源最核心、贡献最大的经济增长极。同时,多措并举“提升澳洲”。2024年,兖矿能源在澳大利亚的煤矿生产商品煤4229万吨,同比增加343万吨,矿井产能、效率、稳定性全面提升。
二是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提质增盈、集群发展。内蒙古荣信化工公司、新疆能化两个年产80万吨烯烃项目分别开工建设,依托项目建设,一批新增煤炭资源得到落实。新疆煤化工年产6万吨三聚氰胺项目建成投产,未来能源年产50万吨高温费托项目手续办理取得突破。鲁南化工公司世界首台套3000吨级多喷嘴对置式(OMB)粉煤加压气化炉成功开车,稳定运行,目前正在全力推进6万吨聚甲醛项目建设。2024年,我们通过强化精益生产管控,“一企一策”精准制定扭亏增盈措施,化工产业同比增盈15亿元。5家化工企业主要生产装置全部满产达产。
三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提档升级,建强做优智慧制造园区,积极拓展海外销售市场。兖矿能源首批6家合资企业全部投产,建成行业首个无人黑灯密炼车间、国内最大托辊生产车间,打造出智能化破碎机、全自动主阀体等多条国内先进生产线,园区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此外,兖矿能源还收购了德国沙尔夫公司,加快整合技术、市场及产业链资源,搭建起国际化高端装备制造研发平台和招才引智基地。
四是智慧物流产业数智融合、规模扩张。兖矿能源并购头部物流企业物泊科技公司,搭建“实体物流+平台”数智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建成兖矿泰安港物流园二期项目,形成200万吨静态储煤能力、6000万吨货物吞吐能力。自营及参股铁路总里程达4000公里,货物发运能力提升至7亿吨/年。
五是新能源产业获取资源、稳步拓展。兖矿能源统筹推进“指标获取+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内蒙古区域合资合作、山东省塌陷区湿地水面光伏等新能源项目。积极开展“外电入鲁”通道项目论证,推动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笔者:2024年以来,兖矿能源打出深化改革、提质增效“组合拳”,这些举措在推动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起到了哪些作用?
王九红:灵活高效的管控模式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最直接手段。2024年,我们不断健全运营管控机制,实施一系列颠覆式的管理变革,形成职责清晰、精简高效、运行专业的管理模式,在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兖矿能源准确识变应变、积极主动作为,先后推出“三减三提”、“两优三减”、“两化融合”和“六精六提”精益管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最终内化为管理制度,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核心优势,有力提升了企业运行质量。
我们坚持“透明、规范、高效”理念,深入开展现代企业制度示范工程、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创建,推动“管理合规”向“体系升级”迈进,推动“机制完善”向“效能提升”转化,推动“市值管理”向“价值创造”延伸,推动“对标一流”向“守正创新”发力,实现公司治理能力现代化。
市场下行期也是我们激流勇进、赶超跨越的机遇期,我们利用多年发展积淀形成的资源、产业、管理、人才、技术等优势,以积极迎接挑战、主动拥抱竞争的姿态,加快推动管理创新、机制优化,不断塑造企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面对严峻的外部市场环境,我们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围绕开源节流全过程进行分析,充分把握影响成本效益的增量、潜量、存量、变量等内在因素,全力推进“十个加强、十个增效”举措落地落实,在精打细算中实现极致降本,坚定不移完成“51030成本管控”目标,即煤炭、化工生产类单位完全成本比预算指标压降5%以上,非经营类单位可控费用压降10%以上,实现降本增效30亿元以上。
去年以来,我们坚持向“智”升级、向“绿” 发展,建成国家智能化示范标准矿井21对,智能开采产量占94%;打造一批智能化工作面,矿井智能化水平稳居行业第一方阵。我们深入推进“八项降本增效措施”及“两增三降四提升”活动,统筹控费、降耗、节支降本10.5亿元,盘活存量资产13.3亿元,争取政策资金4.5亿元,全年增效96亿元。
笔者: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结合当前行业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兖矿能源在经营发展、改革创新方面的首要任务和关键举措是什么?着眼“十五五”,兖矿能源有哪些谋划?
王九红:我国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煤炭等传统能源新型化是大势所趋。“十五五”时期是我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立足中国资源禀赋,煤炭仍然大有可为。信心赛过黄金,自信才能自强。
近年来,兖矿能源未雨绸缪,3年累计投资400多亿元,在全球整合矿业优质资源,集中布局8个重点项目,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夯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质量发展基础。我们坚持传统产业“压舱筑基”与新兴产业“聚势发力”双向并进,煤炭、化工全链条互补贯通,煤电联营、布局外电入鲁将重塑能源输送格局,装备制造、物流、新能源等产业积厚成势、多点增值,协同型产业链蓄势发力,形成抵御风险的强大合力。
2025年,我们将坚定战胜困难挑战的信心和决心,加强形势研判、市场把握,突出“存量变革”与“增量崛起”并重,构建结构优化、高端集群产业体系,完善精益化管控模式,确保在复杂局面中赢得先机和主动。
兖矿能源力争在安全生产、低碳转型、精益管理、全球拓展等核心领域实现突破,以优异成绩为股东及客户创造更多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