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萧钢构多项成果落地 智能建造与绿色转型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财富通

3天前

在数字化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杭萧钢构”;证券代码:600477.SH)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加速布局智能建造、绿色建筑领域,近期多项成果落地开花。

在数字化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杭萧钢构”;证券代码:600477.SH)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加速布局智能建造、绿色建筑领域,近期多项成果落地开花。2025年3月,其旗下多家子公司接连斩获行业殊荣,彰显出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中的担当与作为。

智能建造领跑行业 技术创新赋能全产业链

近日,杭萧钢构依托自主研发的“绿色建筑协同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浙江省首批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案例名单。该平台通过深度融合设计、生产、施工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显著提升建筑效率并降低资源消耗,不仅实现了钢结构建筑的精细化管控,更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杭萧方案”。

由杭萧钢构(山东)有限公司承建的菏泽市媒体融合发展产业园项目荣获2024年度山东省钢结构行业协会“钢结构金质工程奖”,标志着该项目在技术创新、工程质量和绿色施工方面获得行业权威认可。该奖项的获得,是对杭萧钢构工业化建造体系和BIM技术深度应用的高度肯定。项目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有效缩短工期30%,为同类公共建筑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样本。

杭萧钢构(山东)有限公司承建的菏泽市媒体融合发展产业园项目效果图

杭萧钢构一直致力于推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早在2018年便布局数字化技术,2024年其全资子公司万郡绿建推出的“采销管理新模式”亮相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以智能化平台推动行业资源优化配置。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企业盈利水平,也体现了公司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积极贡献。

绿色建筑深耕细作 践行“双碳”战略使命

作为绿色建筑的领军企业,杭萧钢构持续深化低碳技术研发。有数据表明,钢结构绿色建筑主体结构材料回收率在90%以上,较传统混凝土垃圾排放量减少60%。推广发展钢结构绿色建筑,不仅会对钢铁产能过剩起到缓解作用,还会在全生命周期内,以循环使用的方式,将废钢资源储备起来,达到“藏钢于建筑、藏钢于民、藏钢于后人”的战略目的。

“钢结构绿色建筑具有轻快好省的特性,能大量减少沙石水泥用量,减少建筑垃圾,彰显了绿色建筑的特征。钢结构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利国利民,造福于子孙后代,有益于生态的伟大工程。”杭萧钢构董事长单银木说。面向未来,杭萧钢构将进一步扩大绿色建筑版图,深化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从钱塘江畔到全球地标,从智能制造到绿色转型,杭萧钢构以创新为翼,以品质为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更多“杭萧”力量。

在数字化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杭萧钢构”;证券代码:600477.SH)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加速布局智能建造、绿色建筑领域,近期多项成果落地开花。

在数字化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杭萧钢构”;证券代码:600477.SH)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加速布局智能建造、绿色建筑领域,近期多项成果落地开花。2025年3月,其旗下多家子公司接连斩获行业殊荣,彰显出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中的担当与作为。

智能建造领跑行业 技术创新赋能全产业链

近日,杭萧钢构依托自主研发的“绿色建筑协同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浙江省首批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案例名单。该平台通过深度融合设计、生产、施工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显著提升建筑效率并降低资源消耗,不仅实现了钢结构建筑的精细化管控,更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杭萧方案”。

由杭萧钢构(山东)有限公司承建的菏泽市媒体融合发展产业园项目荣获2024年度山东省钢结构行业协会“钢结构金质工程奖”,标志着该项目在技术创新、工程质量和绿色施工方面获得行业权威认可。该奖项的获得,是对杭萧钢构工业化建造体系和BIM技术深度应用的高度肯定。项目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有效缩短工期30%,为同类公共建筑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样本。

杭萧钢构(山东)有限公司承建的菏泽市媒体融合发展产业园项目效果图

杭萧钢构一直致力于推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早在2018年便布局数字化技术,2024年其全资子公司万郡绿建推出的“采销管理新模式”亮相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以智能化平台推动行业资源优化配置。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企业盈利水平,也体现了公司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积极贡献。

绿色建筑深耕细作 践行“双碳”战略使命

作为绿色建筑的领军企业,杭萧钢构持续深化低碳技术研发。有数据表明,钢结构绿色建筑主体结构材料回收率在90%以上,较传统混凝土垃圾排放量减少60%。推广发展钢结构绿色建筑,不仅会对钢铁产能过剩起到缓解作用,还会在全生命周期内,以循环使用的方式,将废钢资源储备起来,达到“藏钢于建筑、藏钢于民、藏钢于后人”的战略目的。

“钢结构绿色建筑具有轻快好省的特性,能大量减少沙石水泥用量,减少建筑垃圾,彰显了绿色建筑的特征。钢结构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利国利民,造福于子孙后代,有益于生态的伟大工程。”杭萧钢构董事长单银木说。面向未来,杭萧钢构将进一步扩大绿色建筑版图,深化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从钱塘江畔到全球地标,从智能制造到绿色转型,杭萧钢构以创新为翼,以品质为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更多“杭萧”力量。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