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美国关税2.0冲击下 关注长期通胀预期、企业资本开支等

智通财经

19小时前

根据美联储官员表态,美国通胀可能要到6月才会体现关税效果;2)美国经济当前仍为“强现实,弱预期”,3月就业、零售表现较强。

智通财经APP获悉,申万宏源证券发表研报称,美国“对等关税”已经落地,滞与胀的强弱、次序和持续性的比较或将成为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表现的主要矛盾。目前,通胀上行压力尚不显著。根据美联储官员表态,美国通胀可能要到6月才会体现关税效果。美国商品消费中的医药、服装、新车、多媒体设备(电脑等)高度依赖进口,短期需重点关注此类商品的“再通胀”风险。中期,驱动服务通胀的核心因素仍为就业市场。长期通胀预期是决定美联储更关注“滞”还是“胀”的核心要素。美联储资本开支调查、制造业PMI或是衡量关税对经济短期冲击的最佳指标。

申万宏源观点如下:

一、关税冲击的经济原理:一次性成本冲击,导致经济呈现“滞胀”格局

从最新数据来看,关税2.0对美国实体经济冲击如何?1)通胀上行压力尚不显著。美国3月进口商品价格环比仅-0.1%,核心进口价格环比也较弱。根据美联储官员表态,美国通胀可能要到6月才会体现关税效果;2)美国经济当前仍为“强现实,弱预期”,3月就业、零售表现较强。

关税冲击的经济学原理:对等关税是一次性的成本冲击,情形类似于2020年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经济呈现“滞胀”格局。关税会抬升进口价格、抑制进口的需求。更高的价格水平会刺激国内生产,部分竞争性企业受益。全社会而言,由于消费者损失更多,净福利为负。

二、复盘:关税1.0时期,美国经济“滞胀”的足迹

特朗普关税1.0时期,关税对于美国通胀的传导有何特征?1)关税基本全部由美国企业、消费者承受。关税1.0加征基本全部传导至美国进口价格上升;2)美国CPI、PPI价格提升是逐步的,且通胀是“暂时性”的。以2018年洗衣机关税为例,价格上涨持续了9个月,而后下跌。

特朗普1.0关税落地后,美国经济短期内受冲击最大的是企业投资。2018年7-9月三轮301关税落地后,美国制造业PMI随之大幅回落。另一方面,从关税1.0期间美联储表态,以及历史上美国衰退前夕经济结构特征来看,企业投资对关税最为敏感、最需关注。

三、关税2.0冲击下,未来美国经济如何演绎?关注长期通胀预期、企业资本开支

如何跟踪美国未来通胀节奏、哪些领域需要特别关注?根据美国核心PCE各分项来自于进口的比例,可观察到美国商品消费中的医药、服装、新车、多媒体设备(电脑等)高度依赖进口,短期需重点关注此类商品的“再通胀”风险。中期,驱动服务通胀的核心因素仍为就业市场。

长期通胀预期是决定美联储更关注“滞”还是“胀”的核心要素。近期鲍威尔发言明显更为担心通胀的“持久性”,强调美联储的职责是保持长期通胀预期稳定。目前来看,除了密歇根大学通胀预期之外,部分联储公布的5年期通胀预期仍然维持稳定。

美联储资本开支调查、制造业PMI或是衡量关税对经济短期冲击的最佳指标。结构上,从制造业行业来看,截止4月9日关税版本,美国进口关税税率最高的行业是纺织、服装、皮革、电气设备等,需持续跟踪出货额、订单额是否出现恶化,以衡量关税对经济增长的冲击。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美国经济放缓超预期;美联储超预期转“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根据美联储官员表态,美国通胀可能要到6月才会体现关税效果;2)美国经济当前仍为“强现实,弱预期”,3月就业、零售表现较强。

智通财经APP获悉,申万宏源证券发表研报称,美国“对等关税”已经落地,滞与胀的强弱、次序和持续性的比较或将成为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表现的主要矛盾。目前,通胀上行压力尚不显著。根据美联储官员表态,美国通胀可能要到6月才会体现关税效果。美国商品消费中的医药、服装、新车、多媒体设备(电脑等)高度依赖进口,短期需重点关注此类商品的“再通胀”风险。中期,驱动服务通胀的核心因素仍为就业市场。长期通胀预期是决定美联储更关注“滞”还是“胀”的核心要素。美联储资本开支调查、制造业PMI或是衡量关税对经济短期冲击的最佳指标。

申万宏源观点如下:

一、关税冲击的经济原理:一次性成本冲击,导致经济呈现“滞胀”格局

从最新数据来看,关税2.0对美国实体经济冲击如何?1)通胀上行压力尚不显著。美国3月进口商品价格环比仅-0.1%,核心进口价格环比也较弱。根据美联储官员表态,美国通胀可能要到6月才会体现关税效果;2)美国经济当前仍为“强现实,弱预期”,3月就业、零售表现较强。

关税冲击的经济学原理:对等关税是一次性的成本冲击,情形类似于2020年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经济呈现“滞胀”格局。关税会抬升进口价格、抑制进口的需求。更高的价格水平会刺激国内生产,部分竞争性企业受益。全社会而言,由于消费者损失更多,净福利为负。

二、复盘:关税1.0时期,美国经济“滞胀”的足迹

特朗普关税1.0时期,关税对于美国通胀的传导有何特征?1)关税基本全部由美国企业、消费者承受。关税1.0加征基本全部传导至美国进口价格上升;2)美国CPI、PPI价格提升是逐步的,且通胀是“暂时性”的。以2018年洗衣机关税为例,价格上涨持续了9个月,而后下跌。

特朗普1.0关税落地后,美国经济短期内受冲击最大的是企业投资。2018年7-9月三轮301关税落地后,美国制造业PMI随之大幅回落。另一方面,从关税1.0期间美联储表态,以及历史上美国衰退前夕经济结构特征来看,企业投资对关税最为敏感、最需关注。

三、关税2.0冲击下,未来美国经济如何演绎?关注长期通胀预期、企业资本开支

如何跟踪美国未来通胀节奏、哪些领域需要特别关注?根据美国核心PCE各分项来自于进口的比例,可观察到美国商品消费中的医药、服装、新车、多媒体设备(电脑等)高度依赖进口,短期需重点关注此类商品的“再通胀”风险。中期,驱动服务通胀的核心因素仍为就业市场。

长期通胀预期是决定美联储更关注“滞”还是“胀”的核心要素。近期鲍威尔发言明显更为担心通胀的“持久性”,强调美联储的职责是保持长期通胀预期稳定。目前来看,除了密歇根大学通胀预期之外,部分联储公布的5年期通胀预期仍然维持稳定。

美联储资本开支调查、制造业PMI或是衡量关税对经济短期冲击的最佳指标。结构上,从制造业行业来看,截止4月9日关税版本,美国进口关税税率最高的行业是纺织、服装、皮革、电气设备等,需持续跟踪出货额、订单额是否出现恶化,以衡量关税对经济增长的冲击。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美国经济放缓超预期;美联储超预期转“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