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布局 坚守优质赛道——访易方达基金基金经理彭珂

东方财富网

5天前

彭珂从中看到了逆向投资的机会:“我们看到相当一批高质量公司,在短期业绩压力下市场给予其极低的估值,这些公司短期内或许不在市场热点中,但中长期看已经有较高的赔率。

投行出身,从宏观周期行业研究起步,到如今深耕消费领域,彭珂逐渐形成一套以“好公司+好价格”为核心的投资框架。在他看来,真正优质的公司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市场过度悲观的时候往往是逆向布局的良机

◎记者聂林浩

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中,能够坚持长期主义和逆向思维显得尤为可贵。易方达基金基金经理彭珂便是这一理念的坚定践行者。投行出身,从宏观周期行业研究起步,到如今深耕消费领域,彭珂逐渐形成一套以“好公司+好价格”为核心的投资框架。在他看来,真正优质的公司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市场过度悲观的时候往往是逆向布局的良机。

寻找好公司

彭珂自2017年加入易方达基金,研究领域先后覆盖交通运输、建筑等偏宏观周期性质的行业,之后聚焦消费,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框架。

在彭珂看来,真正具有长期吸引力的投资机会主要有两类:一是具备强竞争优势、高竞争壁垒的投资机会,主要是资本渴望进入但因高壁垒而难以渗透的行业;二是因资本周期带来的均值回归机会,主要是指那些曾遭遇经营低谷、被市场边缘化的领域,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极端景气下行、估值大幅偏离中枢的行业。

在这两类机会中,彭珂坦言,更倾向于在第一类机会中寻找具备长期壁垒、能够穿越周期的高质量公司。在彭珂眼中,优质企业须具备三项核心特征:难以复制的商业模式、持续稳定的自由现金流,以及优秀的管理团队。这类企业往往在所处行业拥有稳固地位,经得起多轮经济周期的考验,在财务上体现为长期保持高资本回报率和稳定的现金流创造能力。

彭珂认为,优质的公司能在行业低谷时展现出更强的抗风险韧性。比如一些面向广大人群、具有强品牌力的消费品龙头公司,其商业模式决定了较高的毛利率和资本回报率,行业竞争壁垒非资本所能轻易复制,即便在消费低迷期仍能保持稳定的现金流和持续分红的能力。

近两年,彭珂的企业评估体系也在不断迭代更新。“实践表明,除了极少数商业模式特别突出的企业,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管理层质量至关重要。过去不少白马股陨落,往往缘于管理层在关键战略上的判断失误。”彭珂说。

如今,彭珂在评价好公司时,将管理层的决策质量和对股东回报的重视程度列为重要的考量维度。

等待好价格

好公司与好价格通常难以同时出现,彭珂的对策是采取逆向投资。

在他看来,企业的内在价值与短期经营波动并无必然联系,尤其是对于优质公司来说,最佳的买入时机不会出现在市场热度高企和趋势明朗之时,因为当所有人的预期都一致向上时,其估值往往已被抬高,难以获得理想的买入价格。相反,当一家公司因宏观悲观叙事或行业扰动而陷入短期低谷时,反而可能带来价格错配的投资机会。

“逆向投资背后的逻辑是,很多投资者过于关注短期的业绩变化,容易陷入线性外推的思维陷阱,而忽视了长期价值的修复能力。”彭珂解释道,“一家好公司短期遇到困难,并不代表它未来就没有增长的可能,只要其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一定能够均值回归。”

开展逆向投资意味着要与市场共识逆行,但彭珂并不刻意追求这种对抗,而是会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来进行判断和决策。“比如对于一家公司,市场当前质疑的核心逻辑是否成立?我会逐一拆解主流叙事,判断其是否经得起推敲。又或者,当前的估值是否已充分反映悲观预期?如果公司基本面稳定、长期趋势未变,市场却给予极低估值,这就是逆向布局的好时机。”彭珂说。

此外,彭珂的投资风格显现出强烈的安全边际思维,这也与其性格有关。“我的性格中有很强的防风险意识,无论是在投资中选择标的还是在生活中做判断,我在做决策时总是优先考虑潜在的下行风险,而不是一味追求收益的天花板。”他说。

力争好回报

市场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机。短期往往容易出现极端的钟摆行情,在彭珂看来,承受一定的短期波动,去寻找高质量公司,并对高质量公司进行长期定价仍旧是最重要的,而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可以折射在定价预期中。

比如去年9月底以来市场的那一轮上涨,从结构来看其实有比较明显的分化,其中成长股尤其是具有宏大叙事空间的成长股表现最好,红利资产相对平稳,顺周期核心资产表现较差。这是因为在流动性预期较强的背景下,市场的估值因子摆向了短期业绩趋势和长期产业叙事,而对长期估值定价中最核心的净资产收益率、自由现金流等质量因子和业绩持续性给予的权重过低。

彭珂从中看到了逆向投资的机会:“我们看到相当一批高质量公司,在短期业绩压力下市场给予其极低的估值,这些公司短期内或许不在市场热点中,但中长期看已经有较高的赔率。”

在接受采访中,彭珂重点提及了港股互联网和消费行业:“近年来,互联网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明显,竞争格局更加清晰稳固,从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来看,依然是高质量资产。”回顾去年的操作,虽然重仓的几家港股互联网头部企业短期经历了较大波动,但他并未因此动摇信心。他认为,只要行业核心逻辑没有改变,市场终会给予逆向投资者以丰厚回报。

对于消费行业,彭珂认为部分板块当前整体估值较低,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其中的头部企业业绩稳健、现金流充沛、分红能力强。在低利率时代,这种高股息资产具有良好的配置价值。他说:“对于竞争格局长期保持稳固的行业,过去没有变,未来十年大概率也不会变,即便有竞争对手进入,头部企业的竞争地位也很难被撼动,这样的强竞争优势有望为坚定的长期投资者带来持续的超额回报。”

其实投资大致有两条路径,彭珂说:一条是去追逐能够改变世界的趋势,乘上时代的贝塔,如科技、人工智能等高速发展的前沿领域;另一条则是坚守在那些格局清晰、壁垒稳固、长久不变的行业之中,等待时间的馈赠。而后者,就是彭珂过去一直致力寻找、未来也依然重点配置的核心方向。

(本栏目由易方达基金特别支持)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逆向布局 坚守优质赛道——访易方达基金基金经理彭珂)

(责任编辑:126)

彭珂从中看到了逆向投资的机会:“我们看到相当一批高质量公司,在短期业绩压力下市场给予其极低的估值,这些公司短期内或许不在市场热点中,但中长期看已经有较高的赔率。

投行出身,从宏观周期行业研究起步,到如今深耕消费领域,彭珂逐渐形成一套以“好公司+好价格”为核心的投资框架。在他看来,真正优质的公司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市场过度悲观的时候往往是逆向布局的良机

◎记者聂林浩

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中,能够坚持长期主义和逆向思维显得尤为可贵。易方达基金基金经理彭珂便是这一理念的坚定践行者。投行出身,从宏观周期行业研究起步,到如今深耕消费领域,彭珂逐渐形成一套以“好公司+好价格”为核心的投资框架。在他看来,真正优质的公司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市场过度悲观的时候往往是逆向布局的良机。

寻找好公司

彭珂自2017年加入易方达基金,研究领域先后覆盖交通运输、建筑等偏宏观周期性质的行业,之后聚焦消费,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框架。

在彭珂看来,真正具有长期吸引力的投资机会主要有两类:一是具备强竞争优势、高竞争壁垒的投资机会,主要是资本渴望进入但因高壁垒而难以渗透的行业;二是因资本周期带来的均值回归机会,主要是指那些曾遭遇经营低谷、被市场边缘化的领域,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极端景气下行、估值大幅偏离中枢的行业。

在这两类机会中,彭珂坦言,更倾向于在第一类机会中寻找具备长期壁垒、能够穿越周期的高质量公司。在彭珂眼中,优质企业须具备三项核心特征:难以复制的商业模式、持续稳定的自由现金流,以及优秀的管理团队。这类企业往往在所处行业拥有稳固地位,经得起多轮经济周期的考验,在财务上体现为长期保持高资本回报率和稳定的现金流创造能力。

彭珂认为,优质的公司能在行业低谷时展现出更强的抗风险韧性。比如一些面向广大人群、具有强品牌力的消费品龙头公司,其商业模式决定了较高的毛利率和资本回报率,行业竞争壁垒非资本所能轻易复制,即便在消费低迷期仍能保持稳定的现金流和持续分红的能力。

近两年,彭珂的企业评估体系也在不断迭代更新。“实践表明,除了极少数商业模式特别突出的企业,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管理层质量至关重要。过去不少白马股陨落,往往缘于管理层在关键战略上的判断失误。”彭珂说。

如今,彭珂在评价好公司时,将管理层的决策质量和对股东回报的重视程度列为重要的考量维度。

等待好价格

好公司与好价格通常难以同时出现,彭珂的对策是采取逆向投资。

在他看来,企业的内在价值与短期经营波动并无必然联系,尤其是对于优质公司来说,最佳的买入时机不会出现在市场热度高企和趋势明朗之时,因为当所有人的预期都一致向上时,其估值往往已被抬高,难以获得理想的买入价格。相反,当一家公司因宏观悲观叙事或行业扰动而陷入短期低谷时,反而可能带来价格错配的投资机会。

“逆向投资背后的逻辑是,很多投资者过于关注短期的业绩变化,容易陷入线性外推的思维陷阱,而忽视了长期价值的修复能力。”彭珂解释道,“一家好公司短期遇到困难,并不代表它未来就没有增长的可能,只要其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一定能够均值回归。”

开展逆向投资意味着要与市场共识逆行,但彭珂并不刻意追求这种对抗,而是会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来进行判断和决策。“比如对于一家公司,市场当前质疑的核心逻辑是否成立?我会逐一拆解主流叙事,判断其是否经得起推敲。又或者,当前的估值是否已充分反映悲观预期?如果公司基本面稳定、长期趋势未变,市场却给予极低估值,这就是逆向布局的好时机。”彭珂说。

此外,彭珂的投资风格显现出强烈的安全边际思维,这也与其性格有关。“我的性格中有很强的防风险意识,无论是在投资中选择标的还是在生活中做判断,我在做决策时总是优先考虑潜在的下行风险,而不是一味追求收益的天花板。”他说。

力争好回报

市场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机。短期往往容易出现极端的钟摆行情,在彭珂看来,承受一定的短期波动,去寻找高质量公司,并对高质量公司进行长期定价仍旧是最重要的,而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可以折射在定价预期中。

比如去年9月底以来市场的那一轮上涨,从结构来看其实有比较明显的分化,其中成长股尤其是具有宏大叙事空间的成长股表现最好,红利资产相对平稳,顺周期核心资产表现较差。这是因为在流动性预期较强的背景下,市场的估值因子摆向了短期业绩趋势和长期产业叙事,而对长期估值定价中最核心的净资产收益率、自由现金流等质量因子和业绩持续性给予的权重过低。

彭珂从中看到了逆向投资的机会:“我们看到相当一批高质量公司,在短期业绩压力下市场给予其极低的估值,这些公司短期内或许不在市场热点中,但中长期看已经有较高的赔率。”

在接受采访中,彭珂重点提及了港股互联网和消费行业:“近年来,互联网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明显,竞争格局更加清晰稳固,从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来看,依然是高质量资产。”回顾去年的操作,虽然重仓的几家港股互联网头部企业短期经历了较大波动,但他并未因此动摇信心。他认为,只要行业核心逻辑没有改变,市场终会给予逆向投资者以丰厚回报。

对于消费行业,彭珂认为部分板块当前整体估值较低,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其中的头部企业业绩稳健、现金流充沛、分红能力强。在低利率时代,这种高股息资产具有良好的配置价值。他说:“对于竞争格局长期保持稳固的行业,过去没有变,未来十年大概率也不会变,即便有竞争对手进入,头部企业的竞争地位也很难被撼动,这样的强竞争优势有望为坚定的长期投资者带来持续的超额回报。”

其实投资大致有两条路径,彭珂说:一条是去追逐能够改变世界的趋势,乘上时代的贝塔,如科技、人工智能等高速发展的前沿领域;另一条则是坚守在那些格局清晰、壁垒稳固、长久不变的行业之中,等待时间的馈赠。而后者,就是彭珂过去一直致力寻找、未来也依然重点配置的核心方向。

(本栏目由易方达基金特别支持)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逆向布局 坚守优质赛道——访易方达基金基金经理彭珂)

(责任编辑:126)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