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产品排名陡然生变 北交所主题基金领涨

东方财富网

1天前

以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基金为例,截至去年底,其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信达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百利天恒等。...从上市公司的机构调研公告来看,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现身上市公司调研名单。

57.53%

截至4月17日,今年以来北交所主题基金业绩表现抢眼。其中,业绩居首的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收益为57.53%

◎记者赵明超

震荡行情中,今年以来的公募产品业绩排名陡生变数,北交所主题基金暂列榜首,沉寂许久的医药主题基金也否极泰来。从基金最新动向来看,基金经理加强了调研力度,积极寻觅投资机会,公募基金对上市公司的调研数量连续两周超千次。

今年一季度,重仓机器人概念股的基金业绩一骑绝尘。进入二季度,市场遭遇调整行情,基金业绩榜单也发生较大变化,北交所主题基金和医药主题基金业绩表现抢眼。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今年以来北交所主题基金业绩表现抢眼。其中,业绩居首的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收益为57.53%,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收益也高达55.45%。

医药主题基金否极泰来。具体来看,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为44.04%,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为35.9%。此外,华安医药生物股票、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等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均在30%以上。

除了上述医药主题基金,诺安精选价值混合基金、平安核心优势混合基金今年以来收益均超过30%。从这些基金去年底的持仓来看,均重仓了医药股。

不过,医药行业涉及的细分领域众多,医药主题基金业绩分化也较为明显,业绩领先的基金大多重仓创新药。以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基金为例,截至去年底,其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信达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百利天恒等。

与前述业绩领涨基金形成反差的是,重仓机器人的基金净值出现较大回撤。以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基金为例,今年以来的收益最高时一度超过80%,但截至4月17日,收益降为41.1%。同样重仓机器人板块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也从高点的71.2%回落至目前的34.8%。

“采取押注式打法的基金短期内业绩可能爆发式上涨,但也会面临巨大的回撤。普通投资者往往在高点跟风买入,因此持有体验并不好。”华南某基金公司专业人士建议投资者从更理性、更长期的角度做好资产配置。

“这几天,投研人员的工位基本上都是空的,很多基金经理、研究员都出去调研了。”华南某基金公司有关人士透露,近期市场行情震荡,又是上市公司业绩密集披露期,因此投研人员外出调研频率明显提升。

从上市公司的机构调研公告来看,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现身上市公司调研名单。例如,4月9日,超百家机构调研了立讯精密,其中安信基金陈一峰、贝莱德基金神玉飞、金鹰基金陈颖以及富国基金的范妍、朱少醒等参与了此次调研。

梳理调研纪要发现,在调研电子行业的时候,机构十分关注电子行业后续竞争格局的演变,以及面对关税冲击,将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珠海冠宇为例,4月9日,国投瑞银基金、兴全基金、富国基金、建信基金等机构调研该公司。在回答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经营的影响时,珠海冠宇表示,2024年直接出口美国的业务占公司整体营收比例不超过1%;2024年消费类主营业务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88.94%,而消费类电池主要由品牌商指定公司以中间件形式交付至下游厂商,由下游厂商完成成品或电池模组的制造,直接出口到美国的比例极低,此次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经营的直接影响有限。

“多部委、多层面、多主体参与的‘稳市组合拳’密集亮相。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果断增持,央行和国务院国资委等积极表态,社保基金主动加仓,上市公司密集增持回购,一系列举措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内外资机构普遍看好中国资本市场,认为机会大于风险。”长盛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助理王远鸿表示,与全球其他市场相比,中国资产的估值仍明显偏低,未来或将持续演绎价值重估行情。

在长城消费增值混合基金经理龙宇飞看来,随着中国在AI大模型、医药研发创新领域竞争力的不断提升,过去几年持续受到压制的医药板块,尤其是具备科技成长属性的公司有望迎来投资机会。AI等新技术的赋能为医药健康这个传统行业带来很多新的机遇,如创新药研发效率提升、医疗健康诊疗模式升级等。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公募产品排名陡然生变 北交所主题基金领涨)

(责任编辑:126)

以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基金为例,截至去年底,其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信达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百利天恒等。...从上市公司的机构调研公告来看,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现身上市公司调研名单。

57.53%

截至4月17日,今年以来北交所主题基金业绩表现抢眼。其中,业绩居首的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收益为57.53%

◎记者赵明超

震荡行情中,今年以来的公募产品业绩排名陡生变数,北交所主题基金暂列榜首,沉寂许久的医药主题基金也否极泰来。从基金最新动向来看,基金经理加强了调研力度,积极寻觅投资机会,公募基金对上市公司的调研数量连续两周超千次。

今年一季度,重仓机器人概念股的基金业绩一骑绝尘。进入二季度,市场遭遇调整行情,基金业绩榜单也发生较大变化,北交所主题基金和医药主题基金业绩表现抢眼。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今年以来北交所主题基金业绩表现抢眼。其中,业绩居首的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收益为57.53%,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收益也高达55.45%。

医药主题基金否极泰来。具体来看,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为44.04%,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为35.9%。此外,华安医药生物股票、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等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均在30%以上。

除了上述医药主题基金,诺安精选价值混合基金、平安核心优势混合基金今年以来收益均超过30%。从这些基金去年底的持仓来看,均重仓了医药股。

不过,医药行业涉及的细分领域众多,医药主题基金业绩分化也较为明显,业绩领先的基金大多重仓创新药。以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基金为例,截至去年底,其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信达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百利天恒等。

与前述业绩领涨基金形成反差的是,重仓机器人的基金净值出现较大回撤。以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基金为例,今年以来的收益最高时一度超过80%,但截至4月17日,收益降为41.1%。同样重仓机器人板块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也从高点的71.2%回落至目前的34.8%。

“采取押注式打法的基金短期内业绩可能爆发式上涨,但也会面临巨大的回撤。普通投资者往往在高点跟风买入,因此持有体验并不好。”华南某基金公司专业人士建议投资者从更理性、更长期的角度做好资产配置。

“这几天,投研人员的工位基本上都是空的,很多基金经理、研究员都出去调研了。”华南某基金公司有关人士透露,近期市场行情震荡,又是上市公司业绩密集披露期,因此投研人员外出调研频率明显提升。

从上市公司的机构调研公告来看,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现身上市公司调研名单。例如,4月9日,超百家机构调研了立讯精密,其中安信基金陈一峰、贝莱德基金神玉飞、金鹰基金陈颖以及富国基金的范妍、朱少醒等参与了此次调研。

梳理调研纪要发现,在调研电子行业的时候,机构十分关注电子行业后续竞争格局的演变,以及面对关税冲击,将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珠海冠宇为例,4月9日,国投瑞银基金、兴全基金、富国基金、建信基金等机构调研该公司。在回答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经营的影响时,珠海冠宇表示,2024年直接出口美国的业务占公司整体营收比例不超过1%;2024年消费类主营业务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88.94%,而消费类电池主要由品牌商指定公司以中间件形式交付至下游厂商,由下游厂商完成成品或电池模组的制造,直接出口到美国的比例极低,此次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经营的直接影响有限。

“多部委、多层面、多主体参与的‘稳市组合拳’密集亮相。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果断增持,央行和国务院国资委等积极表态,社保基金主动加仓,上市公司密集增持回购,一系列举措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内外资机构普遍看好中国资本市场,认为机会大于风险。”长盛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助理王远鸿表示,与全球其他市场相比,中国资产的估值仍明显偏低,未来或将持续演绎价值重估行情。

在长城消费增值混合基金经理龙宇飞看来,随着中国在AI大模型、医药研发创新领域竞争力的不断提升,过去几年持续受到压制的医药板块,尤其是具备科技成长属性的公司有望迎来投资机会。AI等新技术的赋能为医药健康这个传统行业带来很多新的机遇,如创新药研发效率提升、医疗健康诊疗模式升级等。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公募产品排名陡然生变 北交所主题基金领涨)

(责任编辑:126)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