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波动之际,“国家队”出手稳市,上市公司也纷纷送出利好。截至4月20日,A股已累计有216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其中1803家盈利,359家亏损,合计营收为48.34万亿元,同比增0.1%,合计净利润为4.51万亿元,同比增5.32%。与此同时,A股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的公司200多家,业绩普遍实现“开门红”,预喜率超过九成。整体来看,业绩预喜公司扎堆化工、机械、半导体等行业。这些数据展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更值得关注的是,针对当前面临的外部冲击,家电、装备制造、新能源等行业的多家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早有预案。
年报盈利全景
截至4月20日,A股累计有216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其中1803家盈利,359家亏损。合计营收为48.34万亿元,同比增0.1%;合计净利润为4.51万亿元,同比增5.32%。近期,多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度分红计划,其中不乏大额分红预案。例如,中微半导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9.12亿元,同比增长27.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1.37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2194.85万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湖南黄金4月10日晚间公告称,公司2024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78.39亿元,同比增长19.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7亿元,同比增长73.08%。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
截至4月16日,4月份以来,沪市新增回购70家次,回购金额上限约222.7亿元;新增增持66家次,增持金额上限约304.6亿元。若将时间线拉长至全年,今年以来沪市新增回购121家次,回购金额上限约352.5亿元;新增增持121家次,增持金额上限约396.3亿元。截至4月16日,沪市共有817家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其中636家公司披露分红预案,金额合计9378亿元,叠加前期中期分红,已披露年报公司2024财年共计分红1.45万亿元,同比增长8.86%,占上市公司净利润的38.03%。新“国九条”等政策强化了对上市公司分红的监管,增加了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同时提出对分红不达标的上市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或进行风险警示等措施。
外贸应对策略
面对外部冲击,家电、装备制造、新能源等行业的多家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早有预案。一方面,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实行全球化客户布局,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度;另一方面,深耕海外市场,深化本土化战略,全力推进研产销一体化,更好地服务当地市场和消费者,并有效防范单一国家政策波动带来的冲击。以家电行业为例,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已披露2024年年报的家电上市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平均为147.1亿元,远超2023年家电上市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平均值。
均胜电子表示,公司已经完成全球化布局,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收入约559亿元,其中美洲区域营收占比约25%、欧洲中东和非洲区域营收占比约41%,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区域营收占比约34%。公司在全球各主要市场区域已建立“研发-采购-制造-销售”的全链条闭环,全球业务模式以本地生产配套供应(Local for Local)为主,进出口业务占比较少。2024年公司国内直接出口至美国的营收占比不足1%,受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小。
鹏鼎控股在2024年年报交流会上表示,公司虽然外销比例较高,但几乎没有直接对美销售。公司产品均交货至国内及位于亚洲地区的下游组装厂,同时,公司的原物料采购大部分来自亚洲地区,从美国本土直接采购的占比也较低。在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加深背景下,公司始终恪守“稳健经营”的经营理念,构筑了健全良好的财务架构并维持了充裕的现金流,确保公司能有效应对经营过程中的各类挑战。此外,公司近年来也加快了海外产能布局,目前已在高雄、泰国、印度等地设立了生产基地,能为客户提供更便捷快速的在地化服务,为应对国际贸易风险打下良好基础。
一季报业绩预喜
截至发稿,近25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有研新材、锐捷网络、四川双马等17只个股归母净利同比预增上限超600%。此外,奥比中光、东安动力等多只个股预计一季度将实现扭亏为盈。整体来看,业绩预喜的公司扎堆化工、机械、半导体等行业。
有研新材以最高超163倍的业绩增速暂时领跑。根据有研新材4月14日发布的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000万元到7500万元,同比增长13076%到16370%。公司表示,全资子公司有研亿金继续聚焦高附加值产品,本季度靶材产销量同比明显增长,靶材产品毛利增加带动有研亿金利润总额增长超过60%。
四川双马4月14日公告称,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亿元-1.4亿元,同比增长1047%-1506%。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主要是本期公司所投资的基金取得了良好的收益所致。公司在报告期内,持续挖掘潜力降本增效,同时加大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拓展新的市场,为公司未来的稳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郴电国际4月14日公告称,预计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00万元到1200万元,同比增加1197.86%到1457.43%。公司表示,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包括深入推进精益化管理、开展水电专项稽查和降低贷款利率工作以压降运行成本、推进机构整合和业务重组优化等。
中集集团4月15日公告称,预计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为4.5亿元至6.5亿元,同比增长438%至677%。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集装箱制造业务受益于2024年所接到的订单延续以及2024年同期的较低基数,该分部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此外,2025年一季度期间公司根据汇率形势采取了更灵活的套期保值策略,外汇衍生品相关损失较去年同期大幅降低。
多家公司在今年一季度打了“翻身仗”,有望成功扭亏。例如,芯动联科去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超160万元,今年预计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达4100万至4600万元。泰凌微去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超440万元,但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达到3500万元,增幅约894%。
专家观点
中金公司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称,受外需等因素影响,2025年一季度A股盈利同比或持平微负。关税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在一季度或相对有限,但对全年业绩的影响程度提升,企业业绩拐点出现时间或将较此前预期有所延后。李求索认为,近期外部不确定性明显上行,全球资产显现波动,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业绩重要性边际提升,景气较好、业绩有望超预期的板块和企业或在此期间有相对好的表现。
业内专家认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上市公司纷纷发布业绩预喜,新动能、新优势加速成长,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充分彰显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潜力。
A股市场波动之际,“国家队”出手稳市,上市公司也纷纷送出利好。截至4月20日,A股已累计有216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其中1803家盈利,359家亏损,合计营收为48.34万亿元,同比增0.1%,合计净利润为4.51万亿元,同比增5.32%。与此同时,A股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的公司200多家,业绩普遍实现“开门红”,预喜率超过九成。整体来看,业绩预喜公司扎堆化工、机械、半导体等行业。这些数据展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更值得关注的是,针对当前面临的外部冲击,家电、装备制造、新能源等行业的多家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早有预案。
年报盈利全景
截至4月20日,A股累计有216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其中1803家盈利,359家亏损。合计营收为48.34万亿元,同比增0.1%;合计净利润为4.51万亿元,同比增5.32%。近期,多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度分红计划,其中不乏大额分红预案。例如,中微半导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9.12亿元,同比增长27.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1.37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2194.85万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湖南黄金4月10日晚间公告称,公司2024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78.39亿元,同比增长19.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7亿元,同比增长73.08%。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
截至4月16日,4月份以来,沪市新增回购70家次,回购金额上限约222.7亿元;新增增持66家次,增持金额上限约304.6亿元。若将时间线拉长至全年,今年以来沪市新增回购121家次,回购金额上限约352.5亿元;新增增持121家次,增持金额上限约396.3亿元。截至4月16日,沪市共有817家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其中636家公司披露分红预案,金额合计9378亿元,叠加前期中期分红,已披露年报公司2024财年共计分红1.45万亿元,同比增长8.86%,占上市公司净利润的38.03%。新“国九条”等政策强化了对上市公司分红的监管,增加了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同时提出对分红不达标的上市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或进行风险警示等措施。
外贸应对策略
面对外部冲击,家电、装备制造、新能源等行业的多家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早有预案。一方面,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实行全球化客户布局,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度;另一方面,深耕海外市场,深化本土化战略,全力推进研产销一体化,更好地服务当地市场和消费者,并有效防范单一国家政策波动带来的冲击。以家电行业为例,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已披露2024年年报的家电上市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平均为147.1亿元,远超2023年家电上市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平均值。
均胜电子表示,公司已经完成全球化布局,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收入约559亿元,其中美洲区域营收占比约25%、欧洲中东和非洲区域营收占比约41%,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区域营收占比约34%。公司在全球各主要市场区域已建立“研发-采购-制造-销售”的全链条闭环,全球业务模式以本地生产配套供应(Local for Local)为主,进出口业务占比较少。2024年公司国内直接出口至美国的营收占比不足1%,受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小。
鹏鼎控股在2024年年报交流会上表示,公司虽然外销比例较高,但几乎没有直接对美销售。公司产品均交货至国内及位于亚洲地区的下游组装厂,同时,公司的原物料采购大部分来自亚洲地区,从美国本土直接采购的占比也较低。在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加深背景下,公司始终恪守“稳健经营”的经营理念,构筑了健全良好的财务架构并维持了充裕的现金流,确保公司能有效应对经营过程中的各类挑战。此外,公司近年来也加快了海外产能布局,目前已在高雄、泰国、印度等地设立了生产基地,能为客户提供更便捷快速的在地化服务,为应对国际贸易风险打下良好基础。
一季报业绩预喜
截至发稿,近25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有研新材、锐捷网络、四川双马等17只个股归母净利同比预增上限超600%。此外,奥比中光、东安动力等多只个股预计一季度将实现扭亏为盈。整体来看,业绩预喜的公司扎堆化工、机械、半导体等行业。
有研新材以最高超163倍的业绩增速暂时领跑。根据有研新材4月14日发布的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000万元到7500万元,同比增长13076%到16370%。公司表示,全资子公司有研亿金继续聚焦高附加值产品,本季度靶材产销量同比明显增长,靶材产品毛利增加带动有研亿金利润总额增长超过60%。
四川双马4月14日公告称,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亿元-1.4亿元,同比增长1047%-1506%。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主要是本期公司所投资的基金取得了良好的收益所致。公司在报告期内,持续挖掘潜力降本增效,同时加大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拓展新的市场,为公司未来的稳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郴电国际4月14日公告称,预计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00万元到1200万元,同比增加1197.86%到1457.43%。公司表示,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包括深入推进精益化管理、开展水电专项稽查和降低贷款利率工作以压降运行成本、推进机构整合和业务重组优化等。
中集集团4月15日公告称,预计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为4.5亿元至6.5亿元,同比增长438%至677%。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集装箱制造业务受益于2024年所接到的订单延续以及2024年同期的较低基数,该分部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此外,2025年一季度期间公司根据汇率形势采取了更灵活的套期保值策略,外汇衍生品相关损失较去年同期大幅降低。
多家公司在今年一季度打了“翻身仗”,有望成功扭亏。例如,芯动联科去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超160万元,今年预计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达4100万至4600万元。泰凌微去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超440万元,但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达到3500万元,增幅约894%。
专家观点
中金公司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称,受外需等因素影响,2025年一季度A股盈利同比或持平微负。关税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在一季度或相对有限,但对全年业绩的影响程度提升,企业业绩拐点出现时间或将较此前预期有所延后。李求索认为,近期外部不确定性明显上行,全球资产显现波动,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业绩重要性边际提升,景气较好、业绩有望超预期的板块和企业或在此期间有相对好的表现。
业内专家认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上市公司纷纷发布业绩预喜,新动能、新优势加速成长,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充分彰显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