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时代来临,昆仑万维如何“安全”渡过调整期?

中金在线

2天前

据山西证券预测,昆仑万维该业务在2024年全年收入为20.66亿元,增速为25%,较2023年的28.95%亦有放缓之势。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在曾经的互联网时代,昆仑万维曾凭借其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崭露头角,成为资本市场与行业关注的焦点。然而,AI时代来临后,昆仑万维似乎并没有因为All in AI的发展战略,继续保持着行业优势。

而其最新的财报数据,更是如同一记警钟,无情地揭示出公司发展进程中遭遇的重重困境。从盈利能力的急剧下滑,到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挤压,再到技术转型的艰难困局,昆仑万维正站在未来发展的十字路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潜在危机。

盈利能力下滑,亏损阴影笼罩

根据昆仑万维2024年前三季度财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28亿元,乍看之下其营收保持了一定增长态势。然而,深入剖析利润指标,形势却不容乐观。归母净利润为-6.27亿元,亏损幅度远超市场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起,昆仑万维的亏损态势逐渐加剧:一季度亏损1.87亿元,上半年扩大至3.89亿元,前三季度更是攀升至6.47亿元。

get?code=NjYzZDUxMjEwNjRhM2E0OGYxYjQ3MDJmMTc4YmU4M2MsMTc0NTEwODE3NzkzNw==

图源:网络

更严峻的是,据昆仑万维公司预告,预计2024年全年其净亏损将达13.9亿元至19.9亿元,这是其上市近10年来首次陷入亏损,更是打破了过往持续盈利的局面,给公司未来发展蒙上了厚重阴影。

从业务板块来看,昆仑万维营收支柱板块的业绩滑坡,或是整体业绩下滑的根本原因。例如,其

核心业务之一的移动游戏业务,近年来就表现出了明显的颓势。

据其历史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该业务收入达12亿元,时至2023年,该部分的营收降至5.34亿元,而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游戏业务进一步“缩水”,同比下滑18.37%,为2.41亿元,占营收的比重仅为9.64%。

要知道,2020年公司该部分业务的营收还占43.79%,占据昆仑万维业绩大盘近半壁江山。据分析,这一方面与行业竞争激烈,公司新品推广市场反馈不佳有关。另一方面,随着用户对游戏品质、玩法创新以及社交互动性等方面的追求不断提升,昆仑万维的游戏产品也缺乏市场竞争力。

以新品Club Koala为例,尽管公司前期投入大量资源推广运营,市场对其期待甚高。但是,其实际市场反馈不佳,未能形成规模效应。由此也导致了,其游戏产品的用户留存率低,难以实现持续收入增长,无法有效支撑公司整体业绩。

与此同时,昆仑万维的广告业务同样面临发展瓶颈。据观察,受宏观经济环境波动影响,广告市场整体需求不稳定,企业广告投放更加谨慎,预算收紧,致使广告业务增速明显放缓。

昆仑万维的广告业务在市场竞争中缺乏独特优势,难以在众多竞争对手中抢占更多份额,进而影响了该业务板块的营收增长。

作为昆仑万维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其该部分的营收增速也正在放缓。据其2024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该业务的营收为8.9亿元,同比增长22.89%,去年同期增速为34.64%。据山西证券预测,昆仑万维该业务在2024年全年收入为20.66亿元,增速为25%,较2023年的28.95%亦有放缓之势。

更让人担忧的是,其社交娱乐产品StarMaker也陷入增长乏力的困境。随着市场发展,StarMaker用户渗透率接近饱和,新用户增长空间有限。据了解,2021年初,昆仑万维收购了音乐社交平台StarMake,布局音频社交领域。

不过,这或许是沿袭了昆仑万维一直以来热衷于“追热点”的体质。彼时,音频社交平台赛道随着Clubhouse的快速出圈而备受瞩目,而昆仑万维也相中了这样一个有潜力的社交产品。

只是,近年以来,各种短视频社交媒体,正在极大地削弱该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用户付费意愿和付费率的下滑,更是其商业化的致命伤。

一方面,同类社交娱乐产品不断涌现,竞争加剧导致用户分流;另一方面,StarMaker在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优化上未能及时跟上用户需求变化,使用户对产品粘性降低,付费意愿减弱,进一步侵蚀公司利润空间。

多个板块的业务出现下滑,也将意味着,昆仑万维需要寻找其他业务增长点,以稳住基本盘。

研发投入高,成本压力大

为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在AI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昆仑万维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高达7.6亿元,同比增长115.7%。如此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在短期内并未转化为显著的经济效益与业绩增长数据,反而加重了公司成本负担。

众所周知,AI技术研发从模型训练、算法优化到产品开发与迭代,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然而,由于AI技术商业化进程缓慢,公司短期内难以通过AI业务实现盈利,陷入投入与产出失衡的困境,昆仑万维的盈利压力不断加剧,甚至有些入不敷出。

get?code=Mjc4ODcwNzMyMWU4ZWZhNWNjZWI4MDkyMzNmMDRhZTEsMTc0NTEwODE3NzkzOA==

据分析,昆仑万维面临的行业困境,在很多程度上源于国内AI赛道的竞争加剧。在当下火热的AI大模型、生成式内容等赛道,市场竞争已呈白热化态势。

一方面,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行业巨头凭借强大技术实力、丰富用户资源及雄厚资金支持,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而昆仑完美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之下,只能屈居第二梯队。

据媒体报道,去年5月27日,昆仑万维集团宣布,天工AI每日活跃用户(DAU)已超过100万。而在此之前2024年3月,根据国内商业智能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数据,昆仑万维天工AI APP的月活跃用户已达近千万,仅次于豆包与文心一言,成为国内AIGC APP月活跃用户第三。

而在巨头的强大竞争压力下,昆仑万维获取更多市场份额,也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头部企业持续投入技术研发,不断推出新功能和应用场景,巩固市场地位,以及通过多样化营销手段和优质服务吸引用户,让昆仑万维的市场拓展变得更加艰难。而其加码研发,扩大研发投入也成为必然。由此,也进一步让其盈利能力面临变数。

实际上,昆仑万维除了在国内市场面临巨头竞争外,还需应对同行业中小互联网企业挑战。这些中小互联网企业往往聚焦细分领域,通过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满足特定用户群体需求,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例如,一些专注于特定游戏类型、垂直社交领域或小众广告市场的企业,凭借精准市场定位和灵活运营策略,吸引部分用户和客户。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这些中小互联网企业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挤压昆仑万维生存空间,使其在市场份额保卫战中面临巨大压力。而尾大不掉的昆仑万维,似乎有些骑虎难下,只能加码研发与营销,继续参与内卷。

出海发展面临复杂挑战,难逃AI应用与商业化困境

尽管昆仑万维海外收入占比达86%,看似在海外市场成绩斐然,但实际上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在欧美市场,监管政策日益趋严,对互联网企业的数据隐私保护、内容合规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昆仑万维需投入大量资源满足当地监管要求,无疑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和合规风险。

在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东等地,本地化竞争异常激烈。TikTok、BigoLive等竞品凭借对当地市场的深入了解和精准本地化运营策略,在用户市场占据较大份额。

这些竞品在内容创作、社交互动、用户体验等方面不断创新,满足当地用户需求和喜好,使昆仑万维产品在当地市场缺乏竞争力。此外,地缘政治风险给公司海外业务带来不确定性,地区局势不稳定、贸易政策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对公司海外业务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业务发展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AI技术日新月异,行业趋势多变。因此,其技术转型也面临挑战。不容忽视的是,随着AI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行业对AI应用落地与商业化提出更高要求。

而昆仑万维坚定践行“All inAGI与AIGC”的发展战略,在AIGC、大模型和元宇宙领域累计投入超30亿元,也让其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尤其是巨大投入之下,其在这些业务商业化方面,却收效甚微,更是让其难以为继。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公司AI业务收入并不乐观,且尚未形成独立盈利闭环。与此同时,其AI技术研发和应用需巨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从模型训练、算法优化到产品开发与推广,每个环节都面临诸多挑战。

以千亿级参数模型训练为例,成本巨大,不仅需要强大的计算资源支持,还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参与研发。而AI技术商业化验证周期长,通常需2-3年,远超6个月左右的平均研发周期。

在漫长验证过程中,市场环境可能发生巨大变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使公司在技术转型过程中面临巨大财务压力和时间成本。而且,市场对AI产品要求不断提高,昆仑万维部分AI应用在市场竞争中暴露出诸多问题。

以AI短剧平台昆仑推出的AI短剧平台SkyReels为例,由于生成内容缺乏真实感,难以引发用户情感共鸣,导致用户体验不佳,流失率较高。在内容创作领域,用户对内容真实性、情感深度和趣味性要求较高,而SkyReels生成内容质量未达用户期望,很难有效吸引和留住用户。

get?code=MGM2MTQ3NDczNTdiNzU4OWU0ZTAyMzcwOGFjYTBkMjIsMTc0NTEwODE3NzkzOA==

图源:知乎截图,作者:Leon

例如,在知乎平台,就有不少网友吐槽。有网友表示,虽然SkyReels视频生成效果确实惊艳,但也经常遇到视频崩坏、人物糊成马赛克、动作乱七八糟的情况。

而在AI搜索业务方面,虽然该部分业务也是昆仑万维营收的重要来源,但是其面临的行业竞争同样不容小觑。

一方面,传统的搜索引擎公司百度、360搜索、搜狗搜索市场份额仍在,而且也在进一步向AI搜索的方向转型。另一方面,新兴的AI企业,如后起之秀Deepseek等平台,多数都将AI搜索作为非常重要的业务之一。这也意味着,昆仑万维在这个细分赛道,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

结语

如前文所述,在昆仑万维AI业务的商业模式尚不清晰,营收水平尚未呈现规模效应之时,昆仑万维未来的商业化之路将如何继续,也是一个未知数。

可以预见的是,在崭新的AI时代来临之时,AI赛道已成为智能科技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而对于盈利能力并不具备太多优势的昆仑万维来说,由于其AI技术研发投入大,商业化回报周期长,其未来势必会长期面临资金链压力。

因此,昆仑万维如何快速步入正向循环,也成了其未来发展的当务之急。期待这个野心十足的AI赛道黑马,能够早日迎来柳暗花明。

据山西证券预测,昆仑万维该业务在2024年全年收入为20.66亿元,增速为25%,较2023年的28.95%亦有放缓之势。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在曾经的互联网时代,昆仑万维曾凭借其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崭露头角,成为资本市场与行业关注的焦点。然而,AI时代来临后,昆仑万维似乎并没有因为All in AI的发展战略,继续保持着行业优势。

而其最新的财报数据,更是如同一记警钟,无情地揭示出公司发展进程中遭遇的重重困境。从盈利能力的急剧下滑,到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挤压,再到技术转型的艰难困局,昆仑万维正站在未来发展的十字路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潜在危机。

盈利能力下滑,亏损阴影笼罩

根据昆仑万维2024年前三季度财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28亿元,乍看之下其营收保持了一定增长态势。然而,深入剖析利润指标,形势却不容乐观。归母净利润为-6.27亿元,亏损幅度远超市场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起,昆仑万维的亏损态势逐渐加剧:一季度亏损1.87亿元,上半年扩大至3.89亿元,前三季度更是攀升至6.47亿元。

get?code=NjYzZDUxMjEwNjRhM2E0OGYxYjQ3MDJmMTc4YmU4M2MsMTc0NTEwODE3NzkzNw==

图源:网络

更严峻的是,据昆仑万维公司预告,预计2024年全年其净亏损将达13.9亿元至19.9亿元,这是其上市近10年来首次陷入亏损,更是打破了过往持续盈利的局面,给公司未来发展蒙上了厚重阴影。

从业务板块来看,昆仑万维营收支柱板块的业绩滑坡,或是整体业绩下滑的根本原因。例如,其

核心业务之一的移动游戏业务,近年来就表现出了明显的颓势。

据其历史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该业务收入达12亿元,时至2023年,该部分的营收降至5.34亿元,而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游戏业务进一步“缩水”,同比下滑18.37%,为2.41亿元,占营收的比重仅为9.64%。

要知道,2020年公司该部分业务的营收还占43.79%,占据昆仑万维业绩大盘近半壁江山。据分析,这一方面与行业竞争激烈,公司新品推广市场反馈不佳有关。另一方面,随着用户对游戏品质、玩法创新以及社交互动性等方面的追求不断提升,昆仑万维的游戏产品也缺乏市场竞争力。

以新品Club Koala为例,尽管公司前期投入大量资源推广运营,市场对其期待甚高。但是,其实际市场反馈不佳,未能形成规模效应。由此也导致了,其游戏产品的用户留存率低,难以实现持续收入增长,无法有效支撑公司整体业绩。

与此同时,昆仑万维的广告业务同样面临发展瓶颈。据观察,受宏观经济环境波动影响,广告市场整体需求不稳定,企业广告投放更加谨慎,预算收紧,致使广告业务增速明显放缓。

昆仑万维的广告业务在市场竞争中缺乏独特优势,难以在众多竞争对手中抢占更多份额,进而影响了该业务板块的营收增长。

作为昆仑万维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其该部分的营收增速也正在放缓。据其2024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该业务的营收为8.9亿元,同比增长22.89%,去年同期增速为34.64%。据山西证券预测,昆仑万维该业务在2024年全年收入为20.66亿元,增速为25%,较2023年的28.95%亦有放缓之势。

更让人担忧的是,其社交娱乐产品StarMaker也陷入增长乏力的困境。随着市场发展,StarMaker用户渗透率接近饱和,新用户增长空间有限。据了解,2021年初,昆仑万维收购了音乐社交平台StarMake,布局音频社交领域。

不过,这或许是沿袭了昆仑万维一直以来热衷于“追热点”的体质。彼时,音频社交平台赛道随着Clubhouse的快速出圈而备受瞩目,而昆仑万维也相中了这样一个有潜力的社交产品。

只是,近年以来,各种短视频社交媒体,正在极大地削弱该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用户付费意愿和付费率的下滑,更是其商业化的致命伤。

一方面,同类社交娱乐产品不断涌现,竞争加剧导致用户分流;另一方面,StarMaker在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优化上未能及时跟上用户需求变化,使用户对产品粘性降低,付费意愿减弱,进一步侵蚀公司利润空间。

多个板块的业务出现下滑,也将意味着,昆仑万维需要寻找其他业务增长点,以稳住基本盘。

研发投入高,成本压力大

为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在AI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昆仑万维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高达7.6亿元,同比增长115.7%。如此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在短期内并未转化为显著的经济效益与业绩增长数据,反而加重了公司成本负担。

众所周知,AI技术研发从模型训练、算法优化到产品开发与迭代,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然而,由于AI技术商业化进程缓慢,公司短期内难以通过AI业务实现盈利,陷入投入与产出失衡的困境,昆仑万维的盈利压力不断加剧,甚至有些入不敷出。

get?code=Mjc4ODcwNzMyMWU4ZWZhNWNjZWI4MDkyMzNmMDRhZTEsMTc0NTEwODE3NzkzOA==

据分析,昆仑万维面临的行业困境,在很多程度上源于国内AI赛道的竞争加剧。在当下火热的AI大模型、生成式内容等赛道,市场竞争已呈白热化态势。

一方面,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行业巨头凭借强大技术实力、丰富用户资源及雄厚资金支持,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而昆仑完美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之下,只能屈居第二梯队。

据媒体报道,去年5月27日,昆仑万维集团宣布,天工AI每日活跃用户(DAU)已超过100万。而在此之前2024年3月,根据国内商业智能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数据,昆仑万维天工AI APP的月活跃用户已达近千万,仅次于豆包与文心一言,成为国内AIGC APP月活跃用户第三。

而在巨头的强大竞争压力下,昆仑万维获取更多市场份额,也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头部企业持续投入技术研发,不断推出新功能和应用场景,巩固市场地位,以及通过多样化营销手段和优质服务吸引用户,让昆仑万维的市场拓展变得更加艰难。而其加码研发,扩大研发投入也成为必然。由此,也进一步让其盈利能力面临变数。

实际上,昆仑万维除了在国内市场面临巨头竞争外,还需应对同行业中小互联网企业挑战。这些中小互联网企业往往聚焦细分领域,通过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满足特定用户群体需求,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例如,一些专注于特定游戏类型、垂直社交领域或小众广告市场的企业,凭借精准市场定位和灵活运营策略,吸引部分用户和客户。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这些中小互联网企业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挤压昆仑万维生存空间,使其在市场份额保卫战中面临巨大压力。而尾大不掉的昆仑万维,似乎有些骑虎难下,只能加码研发与营销,继续参与内卷。

出海发展面临复杂挑战,难逃AI应用与商业化困境

尽管昆仑万维海外收入占比达86%,看似在海外市场成绩斐然,但实际上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在欧美市场,监管政策日益趋严,对互联网企业的数据隐私保护、内容合规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昆仑万维需投入大量资源满足当地监管要求,无疑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和合规风险。

在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东等地,本地化竞争异常激烈。TikTok、BigoLive等竞品凭借对当地市场的深入了解和精准本地化运营策略,在用户市场占据较大份额。

这些竞品在内容创作、社交互动、用户体验等方面不断创新,满足当地用户需求和喜好,使昆仑万维产品在当地市场缺乏竞争力。此外,地缘政治风险给公司海外业务带来不确定性,地区局势不稳定、贸易政策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对公司海外业务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业务发展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AI技术日新月异,行业趋势多变。因此,其技术转型也面临挑战。不容忽视的是,随着AI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行业对AI应用落地与商业化提出更高要求。

而昆仑万维坚定践行“All inAGI与AIGC”的发展战略,在AIGC、大模型和元宇宙领域累计投入超30亿元,也让其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尤其是巨大投入之下,其在这些业务商业化方面,却收效甚微,更是让其难以为继。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公司AI业务收入并不乐观,且尚未形成独立盈利闭环。与此同时,其AI技术研发和应用需巨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从模型训练、算法优化到产品开发与推广,每个环节都面临诸多挑战。

以千亿级参数模型训练为例,成本巨大,不仅需要强大的计算资源支持,还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参与研发。而AI技术商业化验证周期长,通常需2-3年,远超6个月左右的平均研发周期。

在漫长验证过程中,市场环境可能发生巨大变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使公司在技术转型过程中面临巨大财务压力和时间成本。而且,市场对AI产品要求不断提高,昆仑万维部分AI应用在市场竞争中暴露出诸多问题。

以AI短剧平台昆仑推出的AI短剧平台SkyReels为例,由于生成内容缺乏真实感,难以引发用户情感共鸣,导致用户体验不佳,流失率较高。在内容创作领域,用户对内容真实性、情感深度和趣味性要求较高,而SkyReels生成内容质量未达用户期望,很难有效吸引和留住用户。

get?code=MGM2MTQ3NDczNTdiNzU4OWU0ZTAyMzcwOGFjYTBkMjIsMTc0NTEwODE3NzkzOA==

图源:知乎截图,作者:Leon

例如,在知乎平台,就有不少网友吐槽。有网友表示,虽然SkyReels视频生成效果确实惊艳,但也经常遇到视频崩坏、人物糊成马赛克、动作乱七八糟的情况。

而在AI搜索业务方面,虽然该部分业务也是昆仑万维营收的重要来源,但是其面临的行业竞争同样不容小觑。

一方面,传统的搜索引擎公司百度、360搜索、搜狗搜索市场份额仍在,而且也在进一步向AI搜索的方向转型。另一方面,新兴的AI企业,如后起之秀Deepseek等平台,多数都将AI搜索作为非常重要的业务之一。这也意味着,昆仑万维在这个细分赛道,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

结语

如前文所述,在昆仑万维AI业务的商业模式尚不清晰,营收水平尚未呈现规模效应之时,昆仑万维未来的商业化之路将如何继续,也是一个未知数。

可以预见的是,在崭新的AI时代来临之时,AI赛道已成为智能科技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而对于盈利能力并不具备太多优势的昆仑万维来说,由于其AI技术研发投入大,商业化回报周期长,其未来势必会长期面临资金链压力。

因此,昆仑万维如何快速步入正向循环,也成了其未来发展的当务之急。期待这个野心十足的AI赛道黑马,能够早日迎来柳暗花明。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