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方面,多家科技巨头相继发力。
4月19日,百度宣布,计划在未来三年开放21000个实习岗位给优秀校园人才,并持续加强对实习生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实习转正率。
在百度之前,腾讯、华为等均宣布了其最新的招聘、就业计划。其中,腾讯发布了其史上最大规模的就业计划,在未来三年将新增28000个实习岗位,并加大转正录用比例。华为拟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1万余人,相较于2024年预计实现两位数增幅。
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研究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在着力稳就业稳外贸方面,会议指出,要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加强就业公共服务。要稳定外贸外资发展,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腾讯、华为之后,百度宣布
4月19日,百度宣布,计划在未来三年开放21000个实习岗位给优秀校园人才,并持续加强对实习生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实习转正率。
百度表示,百度积极招聘和培养优秀人才,希望有更多优秀年轻人才“挑大梁”。除校招外,也面向全社会积极吸纳社招人才,欢迎更多优秀人才加入百度。同时,百度还积极赋能劳动者第二技能,拓展就业机会。面向传统行业从业者,开展新职业技能培训,千方百“技”拓宽就业路;面向全国70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未来五年计划培养500万大模型人才和100万自动驾驶人才。
在百度之前,腾讯、华为等均宣布了其最新的招聘、就业计划。
4月17日,腾讯发布了其史上最大规模的就业计划。在未来三年,腾讯将新增28000个实习岗位,并加大转正录用比例。仅2025年,就计划招聘10000名校招实习生。
同日,华为也宣布了华为2025年“勇敢新世界”应届生招聘,拟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1万余人,相较于2024年预计实现两位数增幅。
今年以来,为增加应届毕业生就业机会,各地政府和企业都在发力。
4月13日至14日,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上海站)正式启动。作为活动承办城市的深圳,携超3.5万个岗位赴沪,在位于上海“门户”虹桥枢纽板块的国家会展中心设场,向在沪应届大学生抛出橄榄枝。
据官方统计,参与此次大型招聘活动的企业共751家,华为、比亚迪、腾讯、招商局、华润、美的等知名企业悉数到场。活动现场提供招聘岗位超过3.5万个,其中年薪50万元至100万元的岗位超过4000个,百万年薪岗位超过800个。
科技大厂“抢夺”AI人才
今年以来,宇树科技的火爆和DeepSeek的横空出世,都进一步刺激了各大互联网大厂,“抢”AI人才的步伐开始提速。
百度方面,今年3月,百度已面向在校学生开放3000+暑期实习岗位,87%与AI相关,覆盖大模型、机器学习、无人驾驶等领域。值得一提的是,百度在今年首次推出了“三大实习专项计划”,三大事业群组将开放真实的大客户AI场景、提供充足的算力资源,让实习生参与到核心产品的技术创新与研发中。此外,百度表示,今年还将启动管理培训生计划、AIDU计划,面向AI领域招募顶尖校园人才,致力于培养AI时代核心业务的未来领军者、AI技术领军人物。当前已有数十名优秀管培生深度参与百度核心业务与AI创新发展,还有上百名技术博士深度参与机器人、自动驾驶、深度学习、大模型等领域的创新研究,推动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
腾讯方面,2025年计划迎来10000名校招实习生,有六成面向技术人才开放。从具体岗位来看,腾讯今年开放的校招实习岗位涵盖技术、产品、设计、市场、职能等五大类70余种岗位。在大模型应用加速的背景下,腾讯着重加大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游戏引擎、数字内容等技术类岗位的招聘力度,技术类岗位占比超过60%。
华为则开放了AI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硬件技术工程师、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等60余类岗位;同时围绕AI大模型、高性能计算、生态发展等关键领域,深化高精尖人才引进,持续获取社会精英人才;此外,还推出涵盖开发、测试、前沿技术探索、财经等领域的实习生项目,全年计划培养5000余名未来精英。
此外,字节跳动于3月6日启动了“筋斗云人才计划实习专项”,面向全球招募有志于用技术创造突破性价值的顶尖学生。该计划开放10大技术领域,包括大模型应用、搜索/推荐/广告、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优化、安全/ AI Safety、硬件、AI Coding、视频架构、AIGC、AI for Science、机器人等。通过这一计划,字节跳动旨在吸引全球范围内的优秀人才,推动公司在AI技术多领域的创新发展。
阿里国际近日也启动了大规模AI人才招聘,在其2026届校招中,AI岗位占比达到80%,涵盖AI算法、研发、AI产品经理等。作为阿里旗下专注海外电商的业务集团,过去一年,阿里国际推出外贸领域的AI搜索引擎Accio,并通过AI Agent技术升级AliExpress、Lazada、Daraz等国际电商平台,使用量实现百倍增长,这使得AI人才需求大幅提升。
京东亦在积极争抢AI领域人才。去年,京东2025校园招聘全球启动,开放了1.8万个岗位,包含1.2万个2025届应届生岗位和6000多个实习生岗位。在这次的校招计划中,一大重点就是AI。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5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显示,春节后一个月,人工智能工程师招聘职位数环比增长4.1%,求职人数环比增长11.8%,AI发展带动了人工智能讲师、数据标注、算法工程师等新兴职业需求快速增长,人工智能讲师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达112.4%,算法工程师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44.3%。已经进入职场的员工也有不少在向AI转型,智联招聘《2025年春季职场人跳槽情况调查报告》显示,人工智能领域成跳槽“新向往”,57.2%的职场人考虑从事AI类职业。
大厂对AI头部人才需求紧迫的同时,AI技术人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5 AI 技术人才供需洞察报告》显示,近一年来,算法工程师成为最稀缺的AI技术人才岗位,人才需求占比超过67%,其次为图像算法、机器视觉、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等岗位。在所有招聘岗位中,年薪50万元以上的岗位里,AI相关岗位占比最高,约为31%。
这意味着,国内人工智能产业迅速发展的当下,如何培养、挖掘更多的AI人才正在成为行业的整体挑战。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稳就业方面,多家科技巨头相继发力。
4月19日,百度宣布,计划在未来三年开放21000个实习岗位给优秀校园人才,并持续加强对实习生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实习转正率。
在百度之前,腾讯、华为等均宣布了其最新的招聘、就业计划。其中,腾讯发布了其史上最大规模的就业计划,在未来三年将新增28000个实习岗位,并加大转正录用比例。华为拟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1万余人,相较于2024年预计实现两位数增幅。
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研究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在着力稳就业稳外贸方面,会议指出,要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加强就业公共服务。要稳定外贸外资发展,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腾讯、华为之后,百度宣布
4月19日,百度宣布,计划在未来三年开放21000个实习岗位给优秀校园人才,并持续加强对实习生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实习转正率。
百度表示,百度积极招聘和培养优秀人才,希望有更多优秀年轻人才“挑大梁”。除校招外,也面向全社会积极吸纳社招人才,欢迎更多优秀人才加入百度。同时,百度还积极赋能劳动者第二技能,拓展就业机会。面向传统行业从业者,开展新职业技能培训,千方百“技”拓宽就业路;面向全国70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未来五年计划培养500万大模型人才和100万自动驾驶人才。
在百度之前,腾讯、华为等均宣布了其最新的招聘、就业计划。
4月17日,腾讯发布了其史上最大规模的就业计划。在未来三年,腾讯将新增28000个实习岗位,并加大转正录用比例。仅2025年,就计划招聘10000名校招实习生。
同日,华为也宣布了华为2025年“勇敢新世界”应届生招聘,拟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1万余人,相较于2024年预计实现两位数增幅。
今年以来,为增加应届毕业生就业机会,各地政府和企业都在发力。
4月13日至14日,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上海站)正式启动。作为活动承办城市的深圳,携超3.5万个岗位赴沪,在位于上海“门户”虹桥枢纽板块的国家会展中心设场,向在沪应届大学生抛出橄榄枝。
据官方统计,参与此次大型招聘活动的企业共751家,华为、比亚迪、腾讯、招商局、华润、美的等知名企业悉数到场。活动现场提供招聘岗位超过3.5万个,其中年薪50万元至100万元的岗位超过4000个,百万年薪岗位超过800个。
科技大厂“抢夺”AI人才
今年以来,宇树科技的火爆和DeepSeek的横空出世,都进一步刺激了各大互联网大厂,“抢”AI人才的步伐开始提速。
百度方面,今年3月,百度已面向在校学生开放3000+暑期实习岗位,87%与AI相关,覆盖大模型、机器学习、无人驾驶等领域。值得一提的是,百度在今年首次推出了“三大实习专项计划”,三大事业群组将开放真实的大客户AI场景、提供充足的算力资源,让实习生参与到核心产品的技术创新与研发中。此外,百度表示,今年还将启动管理培训生计划、AIDU计划,面向AI领域招募顶尖校园人才,致力于培养AI时代核心业务的未来领军者、AI技术领军人物。当前已有数十名优秀管培生深度参与百度核心业务与AI创新发展,还有上百名技术博士深度参与机器人、自动驾驶、深度学习、大模型等领域的创新研究,推动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
腾讯方面,2025年计划迎来10000名校招实习生,有六成面向技术人才开放。从具体岗位来看,腾讯今年开放的校招实习岗位涵盖技术、产品、设计、市场、职能等五大类70余种岗位。在大模型应用加速的背景下,腾讯着重加大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游戏引擎、数字内容等技术类岗位的招聘力度,技术类岗位占比超过60%。
华为则开放了AI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硬件技术工程师、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等60余类岗位;同时围绕AI大模型、高性能计算、生态发展等关键领域,深化高精尖人才引进,持续获取社会精英人才;此外,还推出涵盖开发、测试、前沿技术探索、财经等领域的实习生项目,全年计划培养5000余名未来精英。
此外,字节跳动于3月6日启动了“筋斗云人才计划实习专项”,面向全球招募有志于用技术创造突破性价值的顶尖学生。该计划开放10大技术领域,包括大模型应用、搜索/推荐/广告、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优化、安全/ AI Safety、硬件、AI Coding、视频架构、AIGC、AI for Science、机器人等。通过这一计划,字节跳动旨在吸引全球范围内的优秀人才,推动公司在AI技术多领域的创新发展。
阿里国际近日也启动了大规模AI人才招聘,在其2026届校招中,AI岗位占比达到80%,涵盖AI算法、研发、AI产品经理等。作为阿里旗下专注海外电商的业务集团,过去一年,阿里国际推出外贸领域的AI搜索引擎Accio,并通过AI Agent技术升级AliExpress、Lazada、Daraz等国际电商平台,使用量实现百倍增长,这使得AI人才需求大幅提升。
京东亦在积极争抢AI领域人才。去年,京东2025校园招聘全球启动,开放了1.8万个岗位,包含1.2万个2025届应届生岗位和6000多个实习生岗位。在这次的校招计划中,一大重点就是AI。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5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显示,春节后一个月,人工智能工程师招聘职位数环比增长4.1%,求职人数环比增长11.8%,AI发展带动了人工智能讲师、数据标注、算法工程师等新兴职业需求快速增长,人工智能讲师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达112.4%,算法工程师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44.3%。已经进入职场的员工也有不少在向AI转型,智联招聘《2025年春季职场人跳槽情况调查报告》显示,人工智能领域成跳槽“新向往”,57.2%的职场人考虑从事AI类职业。
大厂对AI头部人才需求紧迫的同时,AI技术人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5 AI 技术人才供需洞察报告》显示,近一年来,算法工程师成为最稀缺的AI技术人才岗位,人才需求占比超过67%,其次为图像算法、机器视觉、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等岗位。在所有招聘岗位中,年薪50万元以上的岗位里,AI相关岗位占比最高,约为31%。
这意味着,国内人工智能产业迅速发展的当下,如何培养、挖掘更多的AI人才正在成为行业的整体挑战。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