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超4万亿

中国基金报

9小时前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全市场ETF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相比去年9月26日突破3万亿元大关,仅用了6个多月时间,继续跑出发展加速度。
在“国家队”等各路增量资金持续加仓的大背景下,ETF市场又迎来了新的里程碑。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全市场ETF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相比去年9月26日突破3万亿元大关,仅用了6个多月时间,继续跑出发展加速度。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ETF规模正式突破4万亿元大关,标志着ETF行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也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对比海外市场,我国被动性产品占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ETF凭借着简单、透明、高效、多样化等特点,未来吸引力有望持续提升,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ETF总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

被动化指数投资趋势势不可挡,ETF市场总规模继续迈上新的台阶。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全市场ETF总只数达到1139只,总规模达到40038.97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
          
图片
          
不仅产品只数、规模不断增长,伴随着各类创新产品上市,ETF覆盖的资产图谱也越来越完善,包括A股宽基、行业、主题、Smart Beta、跨境、商品、债券、货币等各大类资产,基本满足投资者对各类资产的配置需求。
          
回顾过去ETF的发展历程,2004年12月30日,国内首只ETF——华夏上证50ETF成立,到整体规模突破1万亿元花了七年多时间,接着用了三年零两个月时间就迅速突破2万亿元大关,突破3万亿元更是只用了九个月时间,如今仅用了6个多月时间就突破4万亿元大关,发展步伐逐渐加快。
          
突破4万亿元大关,是各类ETF齐头并进,共同发力的结果。股票ETF是规模增长绝对的主力。Wind数据显示,ETF规模从3万亿元增长至4万亿元的过程中,股票ETF规模增长了6580亿元,占比超过67%,其中,宽基ETF规模更是猛增4794.92亿元。
          
其他类型ETF规模发展势头也极为强劲,跨境ETF规模增长1286.88亿元,增幅达到34.94%;债券ETF规模增长1059亿元,增幅为79.44%;商品ETF规模增长896.86亿元,增幅更是高达157.70%。
          
谈及ETF二十年来的发展,一位ETF基金经理表示,过去二十年ETF的大发展,其基本的大环境是我国资本市场在不断成熟,包括A股机构投资者占比不断提高、资本市场有效性逐步提升。与此同时,α收益越来越难获取,投资者赚取收益更多来自资产配置。在这样的基础上,ETF产品凭借其资产透明、风险收益特征清晰的优势,吸引了各类投资者参与,不少原先持有股票的个人投资者也转化为了ETF投资人。

2025年ETF规模增长超2700亿
          
延续ETF大发展的趋势,2025年ETF规模也保持高速增长,年内规模增长已突破2700亿元。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目前ETF全部规模超过4万亿元,较去年底的37259.75亿元增长了2781.3亿元,继续实现“大踏步”发展。其中权益类ETF成为发展主力军,目前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的总规模达到3.44万亿元,较去年底的3.31万亿元,增加了1301.45亿元。此外,商品型ETF和债券型ETF今年规模也分别增长708.85亿元、652.32亿元。
          
实际上,4月份以来,股票型ETF获得资金巨量净申购。数据显示,4月1日到4月15日间全部股票型ETF基金合计资金净流入高达2075.55亿元。其中,4月7日,股票型ETF获758.13亿元资金净流入,4月8日股票型ETF“吸金”1095.85亿元,创下股票型ETF单日资金净流入历史新高。
          
尤其是以沪深300为代表的宽基ETF获得较大净申购。如4月15日,全市场24只沪深300ETF总规模再次超过1万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3648.42亿元总规模位居全市场第一。
          
4月份宽基ETF被资金大量买入与“国家队”的发力有关。4月8日,中央汇金公司明确表态将“坚定增持各类市场风格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结构”,并首次提出“类平准基金”定位。
          
谈及ETF的大发展,业内人士表示,这主要是由于ETF本身透明度高、分散投资、交易便捷、费率低廉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借助ETF开展投资。同时,ETF开发效率提升、产品类型拓展、生态圈持续完善,有助于吸引各类资金通过ETF投资入市。未来,在政策大力支持发展的背景下,ETF市场规模预计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股票型ETF作为ETF中可投资标的最丰富、认知度最高的品类,或将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兼投资总监赵云阳也表示,指数化投资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政策支持、市场需求、产品创新和市场生态建设是主要推动力。

ETF发展空间巨大
          
2025年1月,中国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旨在推动指数与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资本市场“长钱长投”生态,壮大理性成熟的中长期投资力量。一系列政策似春风化雨,为指数投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目前,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已成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指数化投资为更多投资者所认可和接受。以ETF为代表的全球指数化投资浪潮与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同频共振。
          
相比起海外市场,国内ETF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此,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表示,我国ETF后续可以创新突破的节点包括:一是产品投资标的有望持续丰富。目前,我国ETF仍以A股宽基和行业主题为主,策略类和跨境类的股票ETF、商品ETF等还有较大的开发创新空间。
          
二是产品形式有望继续创新。近年来,海外出现的主动ETF、杠杆反向ETF等创新形式发展十分迅速,也可能成为未来我国ETF市场的发力方向。
          
三是风险管理工具有望持续丰富,包括股指期货、ETF期权等,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风险管理与财富管理需求,进一步完善ETF生态圈,吸引更多类型投资者。
          
四是投资者教育与服务需进一步增强。当前,我国投资者对ETF的认知整体还有较大提升空间,ETF持有人数量占比相较海外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行业需要着力突破之处。
          
“未来,一方面需要基金管理人持续探索创新,结合海外经验与国内市场需求,前瞻布局、因地制宜,不断开发推出投资者有需求、愿意用的ETF工具;另一方面,需要行业继续加强ETF投教,增进投资者对指数投资和ETF产品的认知,同时借助投顾等力量,帮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ETF投资。”庞亚平表示。
          
此外,赵云阳也表示,未来ETF发展有三大趋势:第一,规模进一步向宽基集中。美国的标普500ETF、全美ETF等宽基ETF规模在万亿美元级别,国内的宽基ETF从2023年开始增速显著加快,但体量目前还较小,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第二,产品创新空间巨大。例如运用期权的下跌保护、备兑增强等策略ETF,透明模式的主动ETF等,近年来海外发展迅速,是新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第三,重要的细分科技布局越来越多。随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等技术的突破,细分科技方向的ETF将有巨大需求。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全市场ETF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相比去年9月26日突破3万亿元大关,仅用了6个多月时间,继续跑出发展加速度。
在“国家队”等各路增量资金持续加仓的大背景下,ETF市场又迎来了新的里程碑。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全市场ETF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相比去年9月26日突破3万亿元大关,仅用了6个多月时间,继续跑出发展加速度。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ETF规模正式突破4万亿元大关,标志着ETF行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也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对比海外市场,我国被动性产品占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ETF凭借着简单、透明、高效、多样化等特点,未来吸引力有望持续提升,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ETF总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

被动化指数投资趋势势不可挡,ETF市场总规模继续迈上新的台阶。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全市场ETF总只数达到1139只,总规模达到40038.97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
          
图片
          
不仅产品只数、规模不断增长,伴随着各类创新产品上市,ETF覆盖的资产图谱也越来越完善,包括A股宽基、行业、主题、Smart Beta、跨境、商品、债券、货币等各大类资产,基本满足投资者对各类资产的配置需求。
          
回顾过去ETF的发展历程,2004年12月30日,国内首只ETF——华夏上证50ETF成立,到整体规模突破1万亿元花了七年多时间,接着用了三年零两个月时间就迅速突破2万亿元大关,突破3万亿元更是只用了九个月时间,如今仅用了6个多月时间就突破4万亿元大关,发展步伐逐渐加快。
          
突破4万亿元大关,是各类ETF齐头并进,共同发力的结果。股票ETF是规模增长绝对的主力。Wind数据显示,ETF规模从3万亿元增长至4万亿元的过程中,股票ETF规模增长了6580亿元,占比超过67%,其中,宽基ETF规模更是猛增4794.92亿元。
          
其他类型ETF规模发展势头也极为强劲,跨境ETF规模增长1286.88亿元,增幅达到34.94%;债券ETF规模增长1059亿元,增幅为79.44%;商品ETF规模增长896.86亿元,增幅更是高达157.70%。
          
谈及ETF二十年来的发展,一位ETF基金经理表示,过去二十年ETF的大发展,其基本的大环境是我国资本市场在不断成熟,包括A股机构投资者占比不断提高、资本市场有效性逐步提升。与此同时,α收益越来越难获取,投资者赚取收益更多来自资产配置。在这样的基础上,ETF产品凭借其资产透明、风险收益特征清晰的优势,吸引了各类投资者参与,不少原先持有股票的个人投资者也转化为了ETF投资人。

2025年ETF规模增长超2700亿
          
延续ETF大发展的趋势,2025年ETF规模也保持高速增长,年内规模增长已突破2700亿元。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目前ETF全部规模超过4万亿元,较去年底的37259.75亿元增长了2781.3亿元,继续实现“大踏步”发展。其中权益类ETF成为发展主力军,目前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的总规模达到3.44万亿元,较去年底的3.31万亿元,增加了1301.45亿元。此外,商品型ETF和债券型ETF今年规模也分别增长708.85亿元、652.32亿元。
          
实际上,4月份以来,股票型ETF获得资金巨量净申购。数据显示,4月1日到4月15日间全部股票型ETF基金合计资金净流入高达2075.55亿元。其中,4月7日,股票型ETF获758.13亿元资金净流入,4月8日股票型ETF“吸金”1095.85亿元,创下股票型ETF单日资金净流入历史新高。
          
尤其是以沪深300为代表的宽基ETF获得较大净申购。如4月15日,全市场24只沪深300ETF总规模再次超过1万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3648.42亿元总规模位居全市场第一。
          
4月份宽基ETF被资金大量买入与“国家队”的发力有关。4月8日,中央汇金公司明确表态将“坚定增持各类市场风格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结构”,并首次提出“类平准基金”定位。
          
谈及ETF的大发展,业内人士表示,这主要是由于ETF本身透明度高、分散投资、交易便捷、费率低廉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借助ETF开展投资。同时,ETF开发效率提升、产品类型拓展、生态圈持续完善,有助于吸引各类资金通过ETF投资入市。未来,在政策大力支持发展的背景下,ETF市场规模预计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股票型ETF作为ETF中可投资标的最丰富、认知度最高的品类,或将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兼投资总监赵云阳也表示,指数化投资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政策支持、市场需求、产品创新和市场生态建设是主要推动力。

ETF发展空间巨大
          
2025年1月,中国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旨在推动指数与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资本市场“长钱长投”生态,壮大理性成熟的中长期投资力量。一系列政策似春风化雨,为指数投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目前,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已成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指数化投资为更多投资者所认可和接受。以ETF为代表的全球指数化投资浪潮与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同频共振。
          
相比起海外市场,国内ETF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此,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表示,我国ETF后续可以创新突破的节点包括:一是产品投资标的有望持续丰富。目前,我国ETF仍以A股宽基和行业主题为主,策略类和跨境类的股票ETF、商品ETF等还有较大的开发创新空间。
          
二是产品形式有望继续创新。近年来,海外出现的主动ETF、杠杆反向ETF等创新形式发展十分迅速,也可能成为未来我国ETF市场的发力方向。
          
三是风险管理工具有望持续丰富,包括股指期货、ETF期权等,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风险管理与财富管理需求,进一步完善ETF生态圈,吸引更多类型投资者。
          
四是投资者教育与服务需进一步增强。当前,我国投资者对ETF的认知整体还有较大提升空间,ETF持有人数量占比相较海外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行业需要着力突破之处。
          
“未来,一方面需要基金管理人持续探索创新,结合海外经验与国内市场需求,前瞻布局、因地制宜,不断开发推出投资者有需求、愿意用的ETF工具;另一方面,需要行业继续加强ETF投教,增进投资者对指数投资和ETF产品的认知,同时借助投顾等力量,帮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ETF投资。”庞亚平表示。
          
此外,赵云阳也表示,未来ETF发展有三大趋势:第一,规模进一步向宽基集中。美国的标普500ETF、全美ETF等宽基ETF规模在万亿美元级别,国内的宽基ETF从2023年开始增速显著加快,但体量目前还较小,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第二,产品创新空间巨大。例如运用期权的下跌保护、备兑增强等策略ETF,透明模式的主动ETF等,近年来海外发展迅速,是新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第三,重要的细分科技布局越来越多。随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等技术的突破,细分科技方向的ETF将有巨大需求。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