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最强开局” 一季度四川工业增速为何“登高”?

川观新闻

3天前

如果把四川工业比作爬坡的汽车,上坎的动力,来自一家家企业。...一季度,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1%,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34.1%。

川观新闻记者 文露敏 底伊乐 陈俊伶

7.2%——这是2025年一季度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速。回看这一数据,2024年是7.1%,2023年是0.4%。

64.04%——这是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一季度经营业绩的同比增速,同样创历史新高。深耕有机硅密封胶行业的硅宝科技,一季度在建筑胶领域稳居行业龙头,在光伏新能源、电子电器、动力电池、汽车制造等领域也保持快速增长。

从全省数据到企业报表,一季度,四川工业无疑开了个“好头”,经济增长“压舱石”愈发稳健。

实现近三年“最强开局”,四川工业如何做到的?

“最强开局”从何说起?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四川增速“跑快”了0.7个百分点。

“跑”得快,还要与去年作比较。回顾2024年一季度,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随后出现“高开低走”迹象,往后再一点点“啃”下硬骨头,全年增长来到6.6%。

“2025年一季度增长7.2%,重返7%以上,增速创近12个季度的高点,展现出四川工业经济强劲的发展韧性。”四川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治刚点出。

如果把四川工业比作爬坡的汽车,上坎的动力,来自一家家企业。企业生产持续好转,带动工业效益明显好转。

一季度营收9.79亿元,同比增长19.4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8.67%——一季度,泸州航空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多家公司产品实现批量交付,拿下一季度“开门红”。

这家企业只是一例。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增速创近8个月的新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虽同比下降0.9%,降幅比上年全年已大幅收窄17.2个百分点。

以点带面。四川是工业大省,拥有全部41个工业门类。一季度,3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超过八成。

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车间,机械手正在进行产品贴合工序。川观新闻记者 黄潇 摄

一些行业十分亮眼。比如,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2.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8.4%等。

另一个观察维度则是产品产量。一季度,全省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64.5%,发电机组(发电设备)增长59.6%,显示模组增长23.4%。

“由于技改项目提产增效、产品价格回升,一季度我们的产值增速超20%。”信利(仁寿)高端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主要生产薄膜晶体管(TFT-LCD)液晶显示器及显示模块等半导体产品、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产品及核心零部件等。今年以来,市场需求增加叠加行业周期性价格回升,让公司感受到了“春日的暖意”。

在眉山,感受“春江暖”的不止信利。“1—3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3%,增速保持全省第1位。”眉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眉山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1+3”主导产业规模保持增长,特别是晶硅光伏、锂电等新兴产业保持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一季度“最强开局”奠定基础。

“最强开局”从何而来?

“最强开局”确非一日之功。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5%。去年9月出台的《关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及今年4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都为汽车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支持。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当前,汽车企业尤其是燃油汽车生产企业面临较大的生产销售压力,通过政策持续发力,全省新能源汽车生产稳步扩张、传统油车优势车型提档升级,支撑一季度增长向好。

“随着四川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集群化转型升级,六大优势产业更成为四川工业和经济支撑的主要动能。”四川省发展与改革研究所高级经济师鲁荣东分析。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加快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水平,持续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一季度,全省工业领域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除了六大优势产业这一“底盘”,支撑“登高”的,还有较快增长的高技术产业。一季度,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5%、比去年全年提高6.1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6%、21.9%。

产业转型提速、新动能加速成势,为抵御不确定性因素冲击带来更强的支撑。

4月18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长虹多款AI产品亮相,展示“四川智造”的风采。同一时间,位于绵阳的长虹智慧显示数字工厂内,行业首条“5G+工业互联网”智能电视大规模定制生产线正热火朝天,可以同时生产6个种类、1100台电视产品。“进一步拓市场、抢订单,长虹将持续推进‘AI+’行动,不断推出满足用户真需求的好产品。”长虹相关负责人表示。

广交会上,参观者在长虹展位前了解AI TV。受访者提供

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民用无人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85.2%、75.1%、34.5%——一季度数据也说明,企业正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中寻找新的增长点。人工智能、绿氢、商业航天……更多方向等待四川赢得发展先机。

取得“最强开局”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省内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部分企业回升乏力,经济回升基础还需巩固。

一季度,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1%,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34.1%。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的工业投资,将为四川带来更强后劲和更大增量。

“后备军”也有望加快赶上。4月15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小微企业上规提质的若干措施》,明确建立小微企业培育库、开展专项服务、强化激励奖补等8条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在政策支持下,将有更多四川企业实现“小升规”,为“压舱石”加分量,为爬坡上坎增动力。

如果把四川工业比作爬坡的汽车,上坎的动力,来自一家家企业。...一季度,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1%,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34.1%。

川观新闻记者 文露敏 底伊乐 陈俊伶

7.2%——这是2025年一季度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速。回看这一数据,2024年是7.1%,2023年是0.4%。

64.04%——这是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一季度经营业绩的同比增速,同样创历史新高。深耕有机硅密封胶行业的硅宝科技,一季度在建筑胶领域稳居行业龙头,在光伏新能源、电子电器、动力电池、汽车制造等领域也保持快速增长。

从全省数据到企业报表,一季度,四川工业无疑开了个“好头”,经济增长“压舱石”愈发稳健。

实现近三年“最强开局”,四川工业如何做到的?

“最强开局”从何说起?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四川增速“跑快”了0.7个百分点。

“跑”得快,还要与去年作比较。回顾2024年一季度,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随后出现“高开低走”迹象,往后再一点点“啃”下硬骨头,全年增长来到6.6%。

“2025年一季度增长7.2%,重返7%以上,增速创近12个季度的高点,展现出四川工业经济强劲的发展韧性。”四川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治刚点出。

如果把四川工业比作爬坡的汽车,上坎的动力,来自一家家企业。企业生产持续好转,带动工业效益明显好转。

一季度营收9.79亿元,同比增长19.4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8.67%——一季度,泸州航空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多家公司产品实现批量交付,拿下一季度“开门红”。

这家企业只是一例。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增速创近8个月的新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虽同比下降0.9%,降幅比上年全年已大幅收窄17.2个百分点。

以点带面。四川是工业大省,拥有全部41个工业门类。一季度,3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超过八成。

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车间,机械手正在进行产品贴合工序。川观新闻记者 黄潇 摄

一些行业十分亮眼。比如,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2.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8.4%等。

另一个观察维度则是产品产量。一季度,全省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64.5%,发电机组(发电设备)增长59.6%,显示模组增长23.4%。

“由于技改项目提产增效、产品价格回升,一季度我们的产值增速超20%。”信利(仁寿)高端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主要生产薄膜晶体管(TFT-LCD)液晶显示器及显示模块等半导体产品、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产品及核心零部件等。今年以来,市场需求增加叠加行业周期性价格回升,让公司感受到了“春日的暖意”。

在眉山,感受“春江暖”的不止信利。“1—3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3%,增速保持全省第1位。”眉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眉山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1+3”主导产业规模保持增长,特别是晶硅光伏、锂电等新兴产业保持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一季度“最强开局”奠定基础。

“最强开局”从何而来?

“最强开局”确非一日之功。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5%。去年9月出台的《关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及今年4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都为汽车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支持。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当前,汽车企业尤其是燃油汽车生产企业面临较大的生产销售压力,通过政策持续发力,全省新能源汽车生产稳步扩张、传统油车优势车型提档升级,支撑一季度增长向好。

“随着四川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集群化转型升级,六大优势产业更成为四川工业和经济支撑的主要动能。”四川省发展与改革研究所高级经济师鲁荣东分析。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加快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水平,持续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一季度,全省工业领域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除了六大优势产业这一“底盘”,支撑“登高”的,还有较快增长的高技术产业。一季度,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5%、比去年全年提高6.1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6%、21.9%。

产业转型提速、新动能加速成势,为抵御不确定性因素冲击带来更强的支撑。

4月18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长虹多款AI产品亮相,展示“四川智造”的风采。同一时间,位于绵阳的长虹智慧显示数字工厂内,行业首条“5G+工业互联网”智能电视大规模定制生产线正热火朝天,可以同时生产6个种类、1100台电视产品。“进一步拓市场、抢订单,长虹将持续推进‘AI+’行动,不断推出满足用户真需求的好产品。”长虹相关负责人表示。

广交会上,参观者在长虹展位前了解AI TV。受访者提供

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民用无人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85.2%、75.1%、34.5%——一季度数据也说明,企业正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中寻找新的增长点。人工智能、绿氢、商业航天……更多方向等待四川赢得发展先机。

取得“最强开局”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省内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部分企业回升乏力,经济回升基础还需巩固。

一季度,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1%,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34.1%。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的工业投资,将为四川带来更强后劲和更大增量。

“后备军”也有望加快赶上。4月15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小微企业上规提质的若干措施》,明确建立小微企业培育库、开展专项服务、强化激励奖补等8条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在政策支持下,将有更多四川企业实现“小升规”,为“压舱石”加分量,为爬坡上坎增动力。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