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脱下皮衣,紧急来华,英伟达进入“生死时速”

财经早餐

秉世烛光

1天前

4月17日,英伟达CEO黄仁勋紧急抵京,时隔三个月再次访华。

最引人瞩目的一点是此次黄仁勋“脱去皮衣,穿上西装,打上领带。”

到达北京,黄仁勋先见了贸促会会长任鸿斌。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他。

不仅如此,黄仁勋还会见了英伟达的客户,其中包括AI初创企业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锋。

H20“卡脖子”
英伟达遭重创

黄仁勋此次匆匆来回,最直接的诱因,恐怕还得是H20面临的严重政治危机。

此前的美国当地时间4月15日,英伟达披露前一日收到的美国政府通知,其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I芯片H20被纳入出口管制清单,需“无限期”申请许可方可对华出口。此举直接导致英伟达计提55亿美元损失(约合人民币400亿元),涉及库存、采购承诺及储备费用。

H20芯片是英伟达为符合美国2023年出口限制而推出的中国“特供版”产品,性能仅为旗舰芯片H100的15%,但仍是中国市场可获取的最强AI推理芯片。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对H20的突击采购额达160亿美元,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为主要客户。

2024财年其中国区营收达171亿美元,同比增长66%,占全球总营收的13%。若禁令持续,分析师预计其2025全年营收或损失140亿-180亿美元,中国数据中心业务占比或跌至个位数。

如此巨大的经济利益,由不得黄仁勋不采取行动。

今年1月,有消息称,特朗普政府正在研究将英伟达对华芯片销售限制扩大至H20。

4月4日,听闻特朗普政府将进一步收紧H20芯片出口限制的黄仁勋,到海湖庄园参加特朗普的晚宴。

随后就有媒体报道称,白宫搁置了这一计划。原因是英伟达向特朗普政府承诺将在美国对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进行新的投资。

或许是价码没谈拢,亦或许是特朗普又有了新想法,总之,H20出口管制还是来了。

管制政策发布当天,英伟达跌6.87%,市值蒸发1881亿美元(约合1.3万亿元人民币),超威半导体(AMD)等芯片股同步下挫。

在商言商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其实,黄仁勋与英伟达一贯是不愿卷入政治的,多年来,黄仁勋保持在商言商与科技先锋的姿态。

2013年,黄仁勋作为嘉宾出席小米发布会,彼时,小米3旗舰版搭载的是英伟达Tegra4处理器移动版。黄仁勋在发布会上用中文喊出“小米威武”的口号。

6年之后,黄仁勋出席2019年的苏州举办的英伟达GTC大会,他用英文进行了2个小时的演讲,介绍自家产品。

AI大火之后,黄仁勋更显低调。去年1月,黄仁勋来华,身穿花袄扭秧歌的一幕被媒体广为传播;今年1月,他再度来华,旋风般慰问了深圳、上海和北京的英伟达中国区员工。这两次都是春节前参加中国区年会、慰问员工。可见,黄仁勋主动回避跟中国官方直接接触,以免引起白宫的猜忌。

然而这一次,特朗普政府没给英伟达留下余地,前面的斡旋得来的是一纸禁令,左右逢源成了幻想。

尽管如此,黄仁勋来华后的发言仍尽显“不粘锅”的特色:

关于美国政府对英伟达对华出口的H20芯片实施无限期出口管制,黄仁勋表示,美国政府加强芯片出口管制已对英伟达业务产生重大影响,作为深耕中国市场三十载的企业,英伟达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相互成就,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具规模的消费市场之一,其蓬勃发展的产业生态与领先的软件实力,更成为他们持续创新的重要动力。英伟达将继续不遗余力优化符合监管要求的产品体系,坚定不移地服务中国市场。

黄仁勋还谈到,AI已经在诸多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在软件编程方面,如今几乎所有的英伟达员工都会借助AI进行辅助开发,但这仅仅是个开端。无论是医疗健康、金融服务、气候科技,还是制造业,每个行业都将迎来人工智能引发的颠覆性变革。

根据新华社发布的采访视频,黄仁勋在会面结束后表示,中国市场对英伟达非常重要:“中国市场对我们的增长至关重要,我们在这里有很多员工。中国工业的技术卓越性令人印象深刻,过去30年,我们从中受益匪浅。所以,我和任会长谈到了过去的30年,也谈到了未来的30年。”

概括起来就是,“中国别走”。毕竟,在最近的贸易争端中,美国政府的无理做法已经引发了中国多方面的反制。在出口管制之外,英伟达同样害怕中国对英伟达的算力卡全面说不。

结果无外乎两种:一种,英伟达积极斡旋,让美国取消或暂缓H20的出口管制;另一种则是搞“特供中的特供”,在努力满足管制条件的情况下,出口可用的产品。一如曾经的H100改成的H20一样。

AI离不开中国

抛开贸易争端,另一个细节不容忽视,那就是黄仁勋会见了梁文锋。

在没有更具体的信息披露前,不宜做过度解读。不过,我相信,对于梁文锋和DeepSeek,黄仁勋的观感应当比较复杂。

从正面看,DeepSeek再度点燃了市场对人工智能的期待。因为2024年,大家其实能明显感受到,AI热是有一定退潮的,行业迫切需要寻找AI应用场景。人工智能行业,呈现出“拿着锤子满世界找钉子”的情形。

细数2024年的AI大事件,主要是四方面:性能提升、o1引入思维链、多模态进一步发展以及价格战。行业仍然在快速发展,但带给旁观者的“炸裂感”远逊于2023年。

DeepSeek则为全行业初步走通了一条新路。所以宏观上利好AI以及最大的卖铲人英伟达。

但从负面看,DeepSeek走通的这条路:是用更少的算力实现更优的效果,又阶段性地冲击了AI行业对计算芯片的需求,对英伟达业绩不无负面影响。

目前,中国AI及应用无疑走在全球的第一梯队,OpenAI的先发优势已经大大减弱。

图片来源:Ollama

在开源平台Ollama上,可以看到deepseek-r1的下载量达到3700万,阿里的qwen2.5下载量亦达到680万,与美国竞品相差无几。

此外,随着英伟达产品受限,国产替代需求激增,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在加速拉近和美国的距离。

结语

黄仁勋放下“皮衣刀客”的形象紧急访华,背后是英伟达在中美科技博弈中的艰难求生。

一方面,美国政府不断收紧出口管制,试图遏制中国科技发展,这让英伟达的业务深受冲击;另一方面,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又让英伟达难以割舍。H20芯片被“卡脖子”,凸显了美国对华科技打压的强硬态度,也让英伟达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

相持至今,到底是谁离不开谁,只能说“走着瞧”。

你认为英伟达能扛过这波“出口管制”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4月17日,英伟达CEO黄仁勋紧急抵京,时隔三个月再次访华。

最引人瞩目的一点是此次黄仁勋“脱去皮衣,穿上西装,打上领带。”

到达北京,黄仁勋先见了贸促会会长任鸿斌。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他。

不仅如此,黄仁勋还会见了英伟达的客户,其中包括AI初创企业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锋。

H20“卡脖子”
英伟达遭重创

黄仁勋此次匆匆来回,最直接的诱因,恐怕还得是H20面临的严重政治危机。

此前的美国当地时间4月15日,英伟达披露前一日收到的美国政府通知,其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I芯片H20被纳入出口管制清单,需“无限期”申请许可方可对华出口。此举直接导致英伟达计提55亿美元损失(约合人民币400亿元),涉及库存、采购承诺及储备费用。

H20芯片是英伟达为符合美国2023年出口限制而推出的中国“特供版”产品,性能仅为旗舰芯片H100的15%,但仍是中国市场可获取的最强AI推理芯片。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对H20的突击采购额达160亿美元,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为主要客户。

2024财年其中国区营收达171亿美元,同比增长66%,占全球总营收的13%。若禁令持续,分析师预计其2025全年营收或损失140亿-180亿美元,中国数据中心业务占比或跌至个位数。

如此巨大的经济利益,由不得黄仁勋不采取行动。

今年1月,有消息称,特朗普政府正在研究将英伟达对华芯片销售限制扩大至H20。

4月4日,听闻特朗普政府将进一步收紧H20芯片出口限制的黄仁勋,到海湖庄园参加特朗普的晚宴。

随后就有媒体报道称,白宫搁置了这一计划。原因是英伟达向特朗普政府承诺将在美国对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进行新的投资。

或许是价码没谈拢,亦或许是特朗普又有了新想法,总之,H20出口管制还是来了。

管制政策发布当天,英伟达跌6.87%,市值蒸发1881亿美元(约合1.3万亿元人民币),超威半导体(AMD)等芯片股同步下挫。

在商言商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其实,黄仁勋与英伟达一贯是不愿卷入政治的,多年来,黄仁勋保持在商言商与科技先锋的姿态。

2013年,黄仁勋作为嘉宾出席小米发布会,彼时,小米3旗舰版搭载的是英伟达Tegra4处理器移动版。黄仁勋在发布会上用中文喊出“小米威武”的口号。

6年之后,黄仁勋出席2019年的苏州举办的英伟达GTC大会,他用英文进行了2个小时的演讲,介绍自家产品。

AI大火之后,黄仁勋更显低调。去年1月,黄仁勋来华,身穿花袄扭秧歌的一幕被媒体广为传播;今年1月,他再度来华,旋风般慰问了深圳、上海和北京的英伟达中国区员工。这两次都是春节前参加中国区年会、慰问员工。可见,黄仁勋主动回避跟中国官方直接接触,以免引起白宫的猜忌。

然而这一次,特朗普政府没给英伟达留下余地,前面的斡旋得来的是一纸禁令,左右逢源成了幻想。

尽管如此,黄仁勋来华后的发言仍尽显“不粘锅”的特色:

关于美国政府对英伟达对华出口的H20芯片实施无限期出口管制,黄仁勋表示,美国政府加强芯片出口管制已对英伟达业务产生重大影响,作为深耕中国市场三十载的企业,英伟达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相互成就,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具规模的消费市场之一,其蓬勃发展的产业生态与领先的软件实力,更成为他们持续创新的重要动力。英伟达将继续不遗余力优化符合监管要求的产品体系,坚定不移地服务中国市场。

黄仁勋还谈到,AI已经在诸多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在软件编程方面,如今几乎所有的英伟达员工都会借助AI进行辅助开发,但这仅仅是个开端。无论是医疗健康、金融服务、气候科技,还是制造业,每个行业都将迎来人工智能引发的颠覆性变革。

根据新华社发布的采访视频,黄仁勋在会面结束后表示,中国市场对英伟达非常重要:“中国市场对我们的增长至关重要,我们在这里有很多员工。中国工业的技术卓越性令人印象深刻,过去30年,我们从中受益匪浅。所以,我和任会长谈到了过去的30年,也谈到了未来的30年。”

概括起来就是,“中国别走”。毕竟,在最近的贸易争端中,美国政府的无理做法已经引发了中国多方面的反制。在出口管制之外,英伟达同样害怕中国对英伟达的算力卡全面说不。

结果无外乎两种:一种,英伟达积极斡旋,让美国取消或暂缓H20的出口管制;另一种则是搞“特供中的特供”,在努力满足管制条件的情况下,出口可用的产品。一如曾经的H100改成的H20一样。

AI离不开中国

抛开贸易争端,另一个细节不容忽视,那就是黄仁勋会见了梁文锋。

在没有更具体的信息披露前,不宜做过度解读。不过,我相信,对于梁文锋和DeepSeek,黄仁勋的观感应当比较复杂。

从正面看,DeepSeek再度点燃了市场对人工智能的期待。因为2024年,大家其实能明显感受到,AI热是有一定退潮的,行业迫切需要寻找AI应用场景。人工智能行业,呈现出“拿着锤子满世界找钉子”的情形。

细数2024年的AI大事件,主要是四方面:性能提升、o1引入思维链、多模态进一步发展以及价格战。行业仍然在快速发展,但带给旁观者的“炸裂感”远逊于2023年。

DeepSeek则为全行业初步走通了一条新路。所以宏观上利好AI以及最大的卖铲人英伟达。

但从负面看,DeepSeek走通的这条路:是用更少的算力实现更优的效果,又阶段性地冲击了AI行业对计算芯片的需求,对英伟达业绩不无负面影响。

目前,中国AI及应用无疑走在全球的第一梯队,OpenAI的先发优势已经大大减弱。

图片来源:Ollama

在开源平台Ollama上,可以看到deepseek-r1的下载量达到3700万,阿里的qwen2.5下载量亦达到680万,与美国竞品相差无几。

此外,随着英伟达产品受限,国产替代需求激增,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在加速拉近和美国的距离。

结语

黄仁勋放下“皮衣刀客”的形象紧急访华,背后是英伟达在中美科技博弈中的艰难求生。

一方面,美国政府不断收紧出口管制,试图遏制中国科技发展,这让英伟达的业务深受冲击;另一方面,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又让英伟达难以割舍。H20芯片被“卡脖子”,凸显了美国对华科技打压的强硬态度,也让英伟达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

相持至今,到底是谁离不开谁,只能说“走着瞧”。

你认为英伟达能扛过这波“出口管制”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