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思创开启车用材料循环革命,并领航低空经济材料创新!

智车科技

1天前

2001年,科思创在上海成立聚合物科研开发中心,现已发展为科思创亚太创新中心,致力于为中国乃至全球开发面向未来的技术和更可持续的材料和解决方案。

2025年4月15-18日,在深圳举办第三十七届中国国际橡塑展(Chinaplas 2025)的同时,全球高性能材料巨头科思创宣布了一项颠覆性技术成果:联合大众、蔚来等主机厂,推出车灯再生聚碳酸酯闭环方案。此外,科思创还展示了低空经济材料技术矩阵。

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科思创在可持续材料领域的战略纵深突破,为汽车产业低碳转型与低空经济商业化注入强劲动能。

车用材料闭环革命:从报废车灯到高端部件再生

科思创在展会期间,发布含50%报废车灯回收成分的消费后再生(PCR)聚碳酸酯材料,标志着车用材料闭环再生领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image.png

据了解,该产品是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发起的一项联合项目的最新成果,合作伙伴包括大众汽车与蔚来汽车,并已通过德国莱茵TüV认证,可重新用于生产汽车部件。

目前,大众与蔚来正推进材料验证,未来有望将其应用于新车型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科思创的PCR新品系列符合汽车应用的严苛性能要求,不仅具备出色的表面质量,确保最终产品的卓越美观效果,同时遵循严格的车内空气质量(VIAQ)标准。该材料兼具可持续性与高性能,使汽车制造商能够在不牺牲产品品质的前提下满足法规要求和环保目标。

科思创工程塑料事业部全球总裁王丽表示:“这一全新聚碳酸酯产品线的推出,标志着我们在助力汽车行业迈向循环未来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通过将报废前大灯转化为高品质PCR材料,我们既帮助客户应对日益严苛的法规要求,同时也为推动车用塑料闭环再生做出积极贡献。”

低空经济材料突围:轻量化与智能化的双重革命

低空经济正在兴起。有市场预测认为,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

那么,在低空经济市场,科思创如何帮助行业解决减重与强度的挑战?

据了解,面对飞行汽车"每克必争"的减重需求,科思创推出三大技术路线:

1、结构革新。科思创的聚碳酸酯车窗材料,较传统材料减重40-50%,抗冲击性显著提高,同时可实现更高的设计自由度;

2、信号穿透优化。面对必不可少的信号传输,科思创特种聚碳酸酯解决方案实现95%以上雷达波透过率,适配自动驾驶传感系统;

3、智能交互集成。科思创模内电子技术将触控功能和灯光效果嵌入内饰表面,可以节省设计空间,减少生产和装配工序。

当前,科思创已与广汽等主流飞行汽车厂商建立合作,覆盖材料开发-部件试制-整机验证全流程。

中国战略再升级:从最大市场到创新策源地

科思创是全球领先的高品质聚合物及其组分的生产商之一。依托创新的产品、工艺和方法,公司在众多领域帮助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生活品质。科思创在全球范围为交通出行、建筑和生活起居以及电子电气等重要行业的客户提供服务。此外,科思创聚合物还应用于运动休闲、电信和医疗健康等领域,以及化工行业本身。

业绩方面,2024财年,科思创销售额达到142 亿欧元。截至2024年底,科思创在全球拥有46个生产基地,约17500名员工(按全职员工计算)。

其中,中国是科思创最大的单一市场,2024年销售额为32亿欧元,占全球销售额约23%。

投资方面,截至2024年底,科思创在中国投资总额已超过40亿欧元,其在华布局凸显"深度本地化+技术反哺全球"双轮驱动:

2001年,科思创在上海成立聚合物科研开发中心,现已发展为科思创亚太创新中心,致力于为中国乃至全球开发面向未来的技术和更可持续的材料和解决方案。围绕“开放式创新中心”理念,该中心与客户、供应商、初创企业和学术机构紧密合作,积极探索新商业模式和数字化研发。该中心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模拟仿真和机器人技术,推进产品与应用开发的数字化和自动化。

同时,科思创还在中国及亚太建立了精英产学研网络,旨在进一步实践开放式创新,携手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促进人才培养。

结语

在全面实现循环经济的驱动下,通过一系列合作和技术创新,科思创正进一步强化在汽车闭环再生和电动交通领域的创新,支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随着深圳低空经济示范区、海南全循环汽车产业园等项目的落地,众多和科思创一样的创新企业正以"中国速度"重构全球产业生态。

2001年,科思创在上海成立聚合物科研开发中心,现已发展为科思创亚太创新中心,致力于为中国乃至全球开发面向未来的技术和更可持续的材料和解决方案。

2025年4月15-18日,在深圳举办第三十七届中国国际橡塑展(Chinaplas 2025)的同时,全球高性能材料巨头科思创宣布了一项颠覆性技术成果:联合大众、蔚来等主机厂,推出车灯再生聚碳酸酯闭环方案。此外,科思创还展示了低空经济材料技术矩阵。

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科思创在可持续材料领域的战略纵深突破,为汽车产业低碳转型与低空经济商业化注入强劲动能。

车用材料闭环革命:从报废车灯到高端部件再生

科思创在展会期间,发布含50%报废车灯回收成分的消费后再生(PCR)聚碳酸酯材料,标志着车用材料闭环再生领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image.png

据了解,该产品是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发起的一项联合项目的最新成果,合作伙伴包括大众汽车与蔚来汽车,并已通过德国莱茵TüV认证,可重新用于生产汽车部件。

目前,大众与蔚来正推进材料验证,未来有望将其应用于新车型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科思创的PCR新品系列符合汽车应用的严苛性能要求,不仅具备出色的表面质量,确保最终产品的卓越美观效果,同时遵循严格的车内空气质量(VIAQ)标准。该材料兼具可持续性与高性能,使汽车制造商能够在不牺牲产品品质的前提下满足法规要求和环保目标。

科思创工程塑料事业部全球总裁王丽表示:“这一全新聚碳酸酯产品线的推出,标志着我们在助力汽车行业迈向循环未来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通过将报废前大灯转化为高品质PCR材料,我们既帮助客户应对日益严苛的法规要求,同时也为推动车用塑料闭环再生做出积极贡献。”

低空经济材料突围:轻量化与智能化的双重革命

低空经济正在兴起。有市场预测认为,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

那么,在低空经济市场,科思创如何帮助行业解决减重与强度的挑战?

据了解,面对飞行汽车"每克必争"的减重需求,科思创推出三大技术路线:

1、结构革新。科思创的聚碳酸酯车窗材料,较传统材料减重40-50%,抗冲击性显著提高,同时可实现更高的设计自由度;

2、信号穿透优化。面对必不可少的信号传输,科思创特种聚碳酸酯解决方案实现95%以上雷达波透过率,适配自动驾驶传感系统;

3、智能交互集成。科思创模内电子技术将触控功能和灯光效果嵌入内饰表面,可以节省设计空间,减少生产和装配工序。

当前,科思创已与广汽等主流飞行汽车厂商建立合作,覆盖材料开发-部件试制-整机验证全流程。

中国战略再升级:从最大市场到创新策源地

科思创是全球领先的高品质聚合物及其组分的生产商之一。依托创新的产品、工艺和方法,公司在众多领域帮助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生活品质。科思创在全球范围为交通出行、建筑和生活起居以及电子电气等重要行业的客户提供服务。此外,科思创聚合物还应用于运动休闲、电信和医疗健康等领域,以及化工行业本身。

业绩方面,2024财年,科思创销售额达到142 亿欧元。截至2024年底,科思创在全球拥有46个生产基地,约17500名员工(按全职员工计算)。

其中,中国是科思创最大的单一市场,2024年销售额为32亿欧元,占全球销售额约23%。

投资方面,截至2024年底,科思创在中国投资总额已超过40亿欧元,其在华布局凸显"深度本地化+技术反哺全球"双轮驱动:

2001年,科思创在上海成立聚合物科研开发中心,现已发展为科思创亚太创新中心,致力于为中国乃至全球开发面向未来的技术和更可持续的材料和解决方案。围绕“开放式创新中心”理念,该中心与客户、供应商、初创企业和学术机构紧密合作,积极探索新商业模式和数字化研发。该中心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模拟仿真和机器人技术,推进产品与应用开发的数字化和自动化。

同时,科思创还在中国及亚太建立了精英产学研网络,旨在进一步实践开放式创新,携手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促进人才培养。

结语

在全面实现循环经济的驱动下,通过一系列合作和技术创新,科思创正进一步强化在汽车闭环再生和电动交通领域的创新,支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随着深圳低空经济示范区、海南全循环汽车产业园等项目的落地,众多和科思创一样的创新企业正以"中国速度"重构全球产业生态。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