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丰微策略:A股再迎反弹新高 为何无量仍上涨?

丰华财经

13小时前

当前A股无量上涨主要依赖政策护盘与结构性行情,但量能不足及外部风险制约反弹高度。...盘面上,金属板块走强,计算机、美容护理以及传媒板块走强,多板块上涨下银行、食品饮料以及房地产等板块回落。
导读在近期市场成交不济之下,为何指数能持续反弹,并且不断刷新反弹新高?

今日,沪深两市双双低开,但开盘后快速上行翻红,此后进一步走高。午后,三大指数悉数发力,指数重返5日均线之际,沪指再度迎来此轮反弹新高。盘面上,金属板块走强,计算机、美容护理以及传媒板块走强,多板块上涨下银行、食品饮料以及房地产等板块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今日指数上行,也尽管今日两市成交小幅释放,但整体刚过万亿的成交额,仍属于阶段地量水平。在近期市场成交不济之下,为何指数能持续反弹,并且不断刷新反弹新高?

我们认为,这里无量上涨的背后,或有几个核心的因素:

1、政策护盘与资金托底驱动市场信心。继中央汇金、中国诚通等“国家队”资金多次出手增持ETF,并通过再贷款、财政补贴等工具稳定市场流动性,缓解了投资者对流动性危机的担忧之后,近期政策面多次释放稳股市信号,再加上央行表态择机降准降息强化市场对政策宽松的预期之下,政策呵护之下市场信心整体回升;

2、 市场情绪修复与结构分化。尽管成交量未显著放大,但市场呈现结构性行情。内需消费(如食品饮料、免税)、防御性板块(银行、黄金)以及政策红利行业(军工、半导体)成为资金主要流向,推动指数上行。例如,银行板块中多股创历史新高,大消费板块多股持续走强,显示资金在不确定环境中抱团确定性资产;

3、外部风险暂缓与预期博弈。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缓解了新兴市场资金外流压力,而美国关税政策细则尚未完全落地,市场短期进入“利空真空期”。市场博弈月底重要会议可能释放增量政策以及一季报业绩改善预期,形成阶段性反弹动能

不过,尽管市场出现无量上涨的强势状态,但其可持续性以及其中可能的潜在风险还是需要重点留意:

一方面,成交不足之下,反弹的持续性存疑。当前市场成交额在1.1万亿左右,资金主要还是从高估值品种在向低估值品种转向,存量资金为主,增量资金相对有限。而在新的政策未落地和明确之前,增量资金也仍有观望情绪。这种情况下,量能不足或制约指数反弹的持续性;

另一方面,技术面看,4月7日的跳空缺口仍是短期制约指数反弹的重要压力,如果无法放量突破,可能引发技术性回调。况且,当前进入年报和一季报密集披露期,缺乏业绩支撑的个股或面临调整压力,需留意可能的不利共振;

除此之外,尽管海外关税政策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处于等待期,但这仍是外部不确定性风险。如果关税政策进一步升级或者美联储降息预期走弱,那么新兴市场仍面临一定的压力。

总之,当前A股无量上涨主要依赖政策护盘与结构性行情,但量能不足及外部风险制约反弹高度。短期,尽管指数整体反弹,但市场成交低迷、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应关注政策以及市场可能的变化。同时,做好相应的策略应对。一方面,短期警惕无量反弹后的回调风险。另一方面,波段耐心等待政策与基本面共振。此外,具体的配置上,仍可采取防守叠加进攻的平衡策略。短期继续进行个股博弈的同时,做好组合配置。防御方向,可关注高股息(电力、银行)、消费(免税、智能家居)等方向。而进攻还是成长主线,逢低可继续关注半导体设备、AI算力及政策受益的新质生产力方向(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

微信图片_20241225150917.png

责任编辑:tangmm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建议意见反馈 jiangy@jfinfo.com
当前A股无量上涨主要依赖政策护盘与结构性行情,但量能不足及外部风险制约反弹高度。...盘面上,金属板块走强,计算机、美容护理以及传媒板块走强,多板块上涨下银行、食品饮料以及房地产等板块回落。
导读在近期市场成交不济之下,为何指数能持续反弹,并且不断刷新反弹新高?

今日,沪深两市双双低开,但开盘后快速上行翻红,此后进一步走高。午后,三大指数悉数发力,指数重返5日均线之际,沪指再度迎来此轮反弹新高。盘面上,金属板块走强,计算机、美容护理以及传媒板块走强,多板块上涨下银行、食品饮料以及房地产等板块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今日指数上行,也尽管今日两市成交小幅释放,但整体刚过万亿的成交额,仍属于阶段地量水平。在近期市场成交不济之下,为何指数能持续反弹,并且不断刷新反弹新高?

我们认为,这里无量上涨的背后,或有几个核心的因素:

1、政策护盘与资金托底驱动市场信心。继中央汇金、中国诚通等“国家队”资金多次出手增持ETF,并通过再贷款、财政补贴等工具稳定市场流动性,缓解了投资者对流动性危机的担忧之后,近期政策面多次释放稳股市信号,再加上央行表态择机降准降息强化市场对政策宽松的预期之下,政策呵护之下市场信心整体回升;

2、 市场情绪修复与结构分化。尽管成交量未显著放大,但市场呈现结构性行情。内需消费(如食品饮料、免税)、防御性板块(银行、黄金)以及政策红利行业(军工、半导体)成为资金主要流向,推动指数上行。例如,银行板块中多股创历史新高,大消费板块多股持续走强,显示资金在不确定环境中抱团确定性资产;

3、外部风险暂缓与预期博弈。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缓解了新兴市场资金外流压力,而美国关税政策细则尚未完全落地,市场短期进入“利空真空期”。市场博弈月底重要会议可能释放增量政策以及一季报业绩改善预期,形成阶段性反弹动能

不过,尽管市场出现无量上涨的强势状态,但其可持续性以及其中可能的潜在风险还是需要重点留意:

一方面,成交不足之下,反弹的持续性存疑。当前市场成交额在1.1万亿左右,资金主要还是从高估值品种在向低估值品种转向,存量资金为主,增量资金相对有限。而在新的政策未落地和明确之前,增量资金也仍有观望情绪。这种情况下,量能不足或制约指数反弹的持续性;

另一方面,技术面看,4月7日的跳空缺口仍是短期制约指数反弹的重要压力,如果无法放量突破,可能引发技术性回调。况且,当前进入年报和一季报密集披露期,缺乏业绩支撑的个股或面临调整压力,需留意可能的不利共振;

除此之外,尽管海外关税政策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处于等待期,但这仍是外部不确定性风险。如果关税政策进一步升级或者美联储降息预期走弱,那么新兴市场仍面临一定的压力。

总之,当前A股无量上涨主要依赖政策护盘与结构性行情,但量能不足及外部风险制约反弹高度。短期,尽管指数整体反弹,但市场成交低迷、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应关注政策以及市场可能的变化。同时,做好相应的策略应对。一方面,短期警惕无量反弹后的回调风险。另一方面,波段耐心等待政策与基本面共振。此外,具体的配置上,仍可采取防守叠加进攻的平衡策略。短期继续进行个股博弈的同时,做好组合配置。防御方向,可关注高股息(电力、银行)、消费(免税、智能家居)等方向。而进攻还是成长主线,逢低可继续关注半导体设备、AI算力及政策受益的新质生产力方向(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

微信图片_20241225150917.png

责任编辑:tangmm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建议意见反馈 jiangy@jfinfo.com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