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部县域经济蓝皮书发布

川观新闻

1天前

蓝皮书从经济总量、人口发展、经济结构、城镇化水平、投资水平、工业发展、财政贸易、人民生活、民营经济等九个维度进行分析。

活动现场

川观新闻记者 段玉清 文/图

4月18日,数智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暨首部四川县域经济蓝皮书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发布会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西南财经大学、成都锦城学院、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主办,现场发布我省首部县域经济蓝皮书——《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23-2024)》(下称“蓝皮书”)。

蓝皮书通过四川183个县(市、区)的县域经济横向对比与趋势分析,全景式展现四川县域发展格局。

具体看,蓝皮书从经济总量、人口发展、经济结构、城镇化水平、投资水平、工业发展、财政贸易、人民生活、民营经济等九个维度进行分析。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23-2024)》

其中,经济总量方面,四川县域GDP前十强中的8个席位来自成都,且在各项人均经济指标中占据领先地位。甘孜和凉山部分县域在增速指标中表现亮眼,但总量和人均产值仍相对落后。

经济结构方面,各区域经济发展在不同产业领域展现了各自的优势和潜力。第一产业增加值总量排名中,成都平原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表现突出;阿坝州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上处于领先地位。第二、三产业方面,成都市领跑全省,体现其作为全省经济中心的地位。

民营经济方面,民营经济第一产业增加值表现较好的县域分布在达州市、凉山州等地,成都平原经济区则在二、三产业占据主导。增速方面,成都市郫都区和壤塘县等地的民营经济在一二三产业平均增速均处于领先,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蓝皮书不仅是对四川县域经济工作的系统总结,更是面向未来的参考,“既是引导县域经济工作方向的‘指挥图’,也是动态监测的‘显示器’;既能研判趋势充当‘风向标’,也可作为评估成效的‘对照表’,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支撑。”

此外,为应对数智赋能县域经济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当天现场还推出“3+6”系统化支持体系,通过“理论研究—标杆示范—服务落地”的闭环设计,探索“研究规划、示范引领、平台搭建”三大路径,编制3份关键报告,评选3类典型榜单以及搭建资源链接等3大类服务平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

蓝皮书从经济总量、人口发展、经济结构、城镇化水平、投资水平、工业发展、财政贸易、人民生活、民营经济等九个维度进行分析。

活动现场

川观新闻记者 段玉清 文/图

4月18日,数智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暨首部四川县域经济蓝皮书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发布会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西南财经大学、成都锦城学院、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主办,现场发布我省首部县域经济蓝皮书——《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23-2024)》(下称“蓝皮书”)。

蓝皮书通过四川183个县(市、区)的县域经济横向对比与趋势分析,全景式展现四川县域发展格局。

具体看,蓝皮书从经济总量、人口发展、经济结构、城镇化水平、投资水平、工业发展、财政贸易、人民生活、民营经济等九个维度进行分析。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23-2024)》

其中,经济总量方面,四川县域GDP前十强中的8个席位来自成都,且在各项人均经济指标中占据领先地位。甘孜和凉山部分县域在增速指标中表现亮眼,但总量和人均产值仍相对落后。

经济结构方面,各区域经济发展在不同产业领域展现了各自的优势和潜力。第一产业增加值总量排名中,成都平原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表现突出;阿坝州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上处于领先地位。第二、三产业方面,成都市领跑全省,体现其作为全省经济中心的地位。

民营经济方面,民营经济第一产业增加值表现较好的县域分布在达州市、凉山州等地,成都平原经济区则在二、三产业占据主导。增速方面,成都市郫都区和壤塘县等地的民营经济在一二三产业平均增速均处于领先,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蓝皮书不仅是对四川县域经济工作的系统总结,更是面向未来的参考,“既是引导县域经济工作方向的‘指挥图’,也是动态监测的‘显示器’;既能研判趋势充当‘风向标’,也可作为评估成效的‘对照表’,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支撑。”

此外,为应对数智赋能县域经济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当天现场还推出“3+6”系统化支持体系,通过“理论研究—标杆示范—服务落地”的闭环设计,探索“研究规划、示范引领、平台搭建”三大路径,编制3份关键报告,评选3类典型榜单以及搭建资源链接等3大类服务平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