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权益基金一季报:鹏华碳中和主题领涨,科技赛道成赢家

东方财富网

2天前

中欧信息科技混合基金经理杜厚良分析称,DeepSeek-R1大模型使推理成本下降90%,AI入口厂商的云业务ROI将显著提升,建议关注大模型应用、机器人产业化、端侧AI创新三大方向。

2025年公募基金一季报披露步入密集期。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全市场已有超百只基金披露一季度运作情况,主动权益类基金维持高仓位运作,科技主题产品凭借亮眼业绩展现出显著吸金效应。在市场风险偏好抬升背景下,行业配置持续向AI、机器人等新兴成长领域倾斜。

业绩分化显著:

鹏华碳中和主题A领涨

财通成长优选C净值跌幅居首

整体来看,2025年一季度,权益类基金的净值表现分化明显。南都·湾财社记者通过Wind数据查询发现,一季度净值涨幅最高的基金为鹏华碳中和主题A和鹏华碳中和主题C,涨幅分别达到60.26%和60.03%,在市场中表现突出。

反观表现不佳的基金,财通成长优选C以24.58%的净值跌幅居首。此外,重仓美股的QDII基金回调明显,华夏全球科技先锋一季度下跌18.05%;永赢医药健康A、永赢新能源智选A、金信消费升级A等基金净值增长率分别为-7.79%、-6.51%、-5.53%,业绩承压。

科技主题基金领跑市场: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A净值增53.65%

人形机器人、AI 算力成核心驱动力

从一季度净值增长数据来看,科技赛道成为最大赢家,人形机器人、AI 算力、半导体等板块成为业绩核心驱动力。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A以53.65%的净值增长率领跑股票型基金,其持仓的恒立液压浙江荣泰等机器人产业链标的一季度平均涨幅达42%。

其次是华富科技动能混合,该基金A/C份额一季度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7.12%、36.90%;长城久鑫混合A/C一季度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2.70%、32.53%;中欧智能制造A/C一季度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6.72%、26.50%。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永赢数字经济智选混合发起C年内净值增长率18.65%,在混合型基金中排名前2%;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资产净值突破3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60.97%,报告期内总申购份额达18.14亿份。

从调仓方向看,部分基金经理通过精准调仓捕捉市场机会。例如,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基金一季度新增华曙高科峰岹科技等6只人形机器人概念股,退出兆威机电等传统机械标的;华富科技动能混合则将北特科技三花智控等标的仓位提升至前十大重仓股。Wind数据显示,一季度基金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持仓市值环比增长586%,制造业持仓占比虽下降17.7个百分点,但仍以30.91%的占比稳居第一大重仓行业。

金信精选成长基金经理孔学兵表示,国产半导体从追赶转向突破,相关领域或迎来“DeepSeek时刻”。中欧智能制造混合基金经理邵洁也指出,2025年或是AI推理落地的元年,推理应用将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推理所需的全新架构的存算运力芯片需求爆发,受益推理成本下降的终端设备、Agent、智驾、医疗和机器人等领域都会迎来产品或者商业模式的创新。

规模裂变凸显结构性机会:

科技主题基金成吸金主力

被动投资占比提升

Wind数据显示,一季度权益基金规模呈现 “结构性膨胀”,总规模增长12.3%,其中78%的增量资金来自科技主题基金。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基金规模从0.48亿元激增至13.21亿元,净申购份额达7.72亿份,成为一季度规模增长最快的主动权益基金,这与其基金经理张荫先在人形机器人板块的精准布局密切相关,其持仓标的一季度涨幅均超 30%。

永赢数字经济智选混合规模从0.76亿元激增至12.65亿元,增幅达 1564%,C类份额单季度被申购17.9亿份。中欧智能制造混合、中欧互联网先锋混合等产品规模增幅均超400%,即便采取限购措施,仍难阻资金流入。

另一方面,ETF的“工具属性”强化,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规模突破30亿元,总申购份额达18.14亿份,日均申购量超2000万份。该基金跟踪的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一季度上涨12.3%,其前十大重仓股中科曙光、寒武纪等标的平均涨幅达25%。

值得关注的是,一季度新发权益基金中,指数基金占比77%,中证A500ETF、自由现金流ETF等创新产品成为主力。这一趋势与监管层长期倡导的 “发展普惠金融、引导指数化投资” 政策导向相契合。根据证监会2025年最新监管要求,新申报的指数基金须由基金管理人承担全部指数使用费,此举降低了产品创设成本,推动机构加速布局工具型产品。

未来展望: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聚焦科技成长与港股互联网机会

从一季度表现来看,科技赛道成核心战场,AI、机器人、国产算力等领域成为业绩关键因素。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基金经理张荫先指出,人形机器人产业未来十年将成为“黄金赛道”。华富科技动能混合基金经理沈成则强调,需全面布局机器人产业链六大环节,重点关注本体、执行器、传感器等核心领域。

永赢信息产业智选基金经理王文龙认为,AIagent和多模态技术是未来两年的核心突破方向,其管理的基金重点配置具备AI应用收入的公司。中欧信息科技混合基金经理杜厚良分析称,DeepSeek-R1大模型使推理成本下降90%,AI入口厂商的云业务ROI将显著提升,建议关注大模型应用、机器人产业化、端侧AI创新三大方向。

展望二季度,基金经理普遍看好科技成长与港股互联网的机会。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混合认为,港股科技互联网政策友好,企业业绩向上趋势明确;永赢数字经济智选混合则预判国产算力链将迎来新的投资建设浪潮。

不过,市场流动性趋紧、估值高位等风险因素仍需警惕。张荫先提示,人形机器人板块静态估值已达85倍,较历史中位数偏高37%,建议投资者理性看待短期波动。邵洁从产业周期角度分析,AI推理落地将经历“硬件先行-场景验证-盈利兑现”三阶段,当前处于硬件投资高峰期,需警惕产能过剩风险。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原标题:公募权益基金一季报:鹏华碳中和主题领涨,科技赛道成赢家)

(责任编辑:43)

中欧信息科技混合基金经理杜厚良分析称,DeepSeek-R1大模型使推理成本下降90%,AI入口厂商的云业务ROI将显著提升,建议关注大模型应用、机器人产业化、端侧AI创新三大方向。

2025年公募基金一季报披露步入密集期。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全市场已有超百只基金披露一季度运作情况,主动权益类基金维持高仓位运作,科技主题产品凭借亮眼业绩展现出显著吸金效应。在市场风险偏好抬升背景下,行业配置持续向AI、机器人等新兴成长领域倾斜。

业绩分化显著:

鹏华碳中和主题A领涨

财通成长优选C净值跌幅居首

整体来看,2025年一季度,权益类基金的净值表现分化明显。南都·湾财社记者通过Wind数据查询发现,一季度净值涨幅最高的基金为鹏华碳中和主题A和鹏华碳中和主题C,涨幅分别达到60.26%和60.03%,在市场中表现突出。

反观表现不佳的基金,财通成长优选C以24.58%的净值跌幅居首。此外,重仓美股的QDII基金回调明显,华夏全球科技先锋一季度下跌18.05%;永赢医药健康A、永赢新能源智选A、金信消费升级A等基金净值增长率分别为-7.79%、-6.51%、-5.53%,业绩承压。

科技主题基金领跑市场: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A净值增53.65%

人形机器人、AI 算力成核心驱动力

从一季度净值增长数据来看,科技赛道成为最大赢家,人形机器人、AI 算力、半导体等板块成为业绩核心驱动力。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A以53.65%的净值增长率领跑股票型基金,其持仓的恒立液压浙江荣泰等机器人产业链标的一季度平均涨幅达42%。

其次是华富科技动能混合,该基金A/C份额一季度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7.12%、36.90%;长城久鑫混合A/C一季度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2.70%、32.53%;中欧智能制造A/C一季度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6.72%、26.50%。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永赢数字经济智选混合发起C年内净值增长率18.65%,在混合型基金中排名前2%;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资产净值突破3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60.97%,报告期内总申购份额达18.14亿份。

从调仓方向看,部分基金经理通过精准调仓捕捉市场机会。例如,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基金一季度新增华曙高科峰岹科技等6只人形机器人概念股,退出兆威机电等传统机械标的;华富科技动能混合则将北特科技三花智控等标的仓位提升至前十大重仓股。Wind数据显示,一季度基金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持仓市值环比增长586%,制造业持仓占比虽下降17.7个百分点,但仍以30.91%的占比稳居第一大重仓行业。

金信精选成长基金经理孔学兵表示,国产半导体从追赶转向突破,相关领域或迎来“DeepSeek时刻”。中欧智能制造混合基金经理邵洁也指出,2025年或是AI推理落地的元年,推理应用将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推理所需的全新架构的存算运力芯片需求爆发,受益推理成本下降的终端设备、Agent、智驾、医疗和机器人等领域都会迎来产品或者商业模式的创新。

规模裂变凸显结构性机会:

科技主题基金成吸金主力

被动投资占比提升

Wind数据显示,一季度权益基金规模呈现 “结构性膨胀”,总规模增长12.3%,其中78%的增量资金来自科技主题基金。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基金规模从0.48亿元激增至13.21亿元,净申购份额达7.72亿份,成为一季度规模增长最快的主动权益基金,这与其基金经理张荫先在人形机器人板块的精准布局密切相关,其持仓标的一季度涨幅均超 30%。

永赢数字经济智选混合规模从0.76亿元激增至12.65亿元,增幅达 1564%,C类份额单季度被申购17.9亿份。中欧智能制造混合、中欧互联网先锋混合等产品规模增幅均超400%,即便采取限购措施,仍难阻资金流入。

另一方面,ETF的“工具属性”强化,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规模突破30亿元,总申购份额达18.14亿份,日均申购量超2000万份。该基金跟踪的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一季度上涨12.3%,其前十大重仓股中科曙光、寒武纪等标的平均涨幅达25%。

值得关注的是,一季度新发权益基金中,指数基金占比77%,中证A500ETF、自由现金流ETF等创新产品成为主力。这一趋势与监管层长期倡导的 “发展普惠金融、引导指数化投资” 政策导向相契合。根据证监会2025年最新监管要求,新申报的指数基金须由基金管理人承担全部指数使用费,此举降低了产品创设成本,推动机构加速布局工具型产品。

未来展望: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聚焦科技成长与港股互联网机会

从一季度表现来看,科技赛道成核心战场,AI、机器人、国产算力等领域成为业绩关键因素。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基金经理张荫先指出,人形机器人产业未来十年将成为“黄金赛道”。华富科技动能混合基金经理沈成则强调,需全面布局机器人产业链六大环节,重点关注本体、执行器、传感器等核心领域。

永赢信息产业智选基金经理王文龙认为,AIagent和多模态技术是未来两年的核心突破方向,其管理的基金重点配置具备AI应用收入的公司。中欧信息科技混合基金经理杜厚良分析称,DeepSeek-R1大模型使推理成本下降90%,AI入口厂商的云业务ROI将显著提升,建议关注大模型应用、机器人产业化、端侧AI创新三大方向。

展望二季度,基金经理普遍看好科技成长与港股互联网的机会。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混合认为,港股科技互联网政策友好,企业业绩向上趋势明确;永赢数字经济智选混合则预判国产算力链将迎来新的投资建设浪潮。

不过,市场流动性趋紧、估值高位等风险因素仍需警惕。张荫先提示,人形机器人板块静态估值已达85倍,较历史中位数偏高37%,建议投资者理性看待短期波动。邵洁从产业周期角度分析,AI推理落地将经历“硬件先行-场景验证-盈利兑现”三阶段,当前处于硬件投资高峰期,需警惕产能过剩风险。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原标题:公募权益基金一季报:鹏华碳中和主题领涨,科技赛道成赢家)

(责任编辑:43)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