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4月16日晚,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在工信部官网发布《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公告,为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规范发展敲响了警钟。公告特别强调汽车生产企业需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禁止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承担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迅猛,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达到9583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速达50.92%。
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逐步向快速发展新阶段迈进,市场渗透率持续快速攀升,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0%以上;到2030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市场主流。
然而,在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夸大和虚假宣传问题却日益凸显。部分车企将L2级辅助驾驶吹嘘为 “自动驾驶”,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误以为车辆具备更高的自动驾驶能力,从而在实际使用中放松警惕,增加了安全风险。
针对行业乱象, 工信部此次公告明确要求汽车生产企业不得对智能驾驶功能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具体规定细致且严格,涵盖多个方面。在规范宣传用语上,禁止使用“自动驾驶”“无人驾驶”“解放双手”等易引发误解的表述,要求宣传中明确系统功能边界。车企需明确智能驾驶系统的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宣传。同时,建立事故报告机制,企业在获知其生产销售的智能网联汽车发生相关事故时,需在48小时内向相关部门报告。在OTA升级管理方面,对OTA升级进行分级管理,功能增强型升级需提前备案并通过安全测试,不允许进行公测活动。此外,工信部还要求车企在宣传中明示功能限制,如“无法识别静止障碍物”“暴雨光环境可能失效”等,并在演示视频中标注“特定条件测试”。
依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定的自动驾驶汽车分级标准,自动驾驶可分为L0 - L5共六级。
L0是无自动驾驶;L1 - L4是在限定场景下由系统完成相应的驾驶行为;只有当自动驾驶达到L5级时,才能实现完全的自动化驾驶,且任何情况下都无需人类接管,即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L4级自动驾驶只要在系统指定适用的场景下也是“无人驾驶”,相当于限定场景下的L5。
而目前汽车行业正处于智能导航辅助驾驶(NOA)的普及阶段,NOA属于L2级,至多是L2 + 级智能辅助驾驶,或者说是部分自动驾驶,在这个阶段,司机必须时刻关注路况,不能离开方向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也指出,目前汽车行业处于智能导航辅助驾驶(NOA)普及阶段,对于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L4级高级自动驾驶的推广需持谨慎态度,暂时不宜提全面自动驾驶,涉及安全,需要先通过智能辅助驾驶让消费者适应。
从全球范围来看,自主式驾驶辅助系统已经开始大规模产业化,网联化技术的应用已经进入大规模测试和产业化前期准备阶段,人机共驾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还处于研发和小规模测试阶段。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前瞻预计近年有较大的增长幅度,初步预测到2029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或将突破两万亿元。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工信部的规范举措显得尤为重要。
此次工信部发布的公告,是对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一次及时纠偏。通过明确规范汽车生产企业的宣传行为,加强产品准入和软件在线升级管理,有望减少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技术的误解,确保驾驶安全,为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前瞻产业研究院作为更懂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先行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所”,希冀发挥“产业研究+大数据+技术洞察+招商资源前置”的独家特色产业规划服务,为各地政府提供既科学、又前瞻、更落地的产业规划整体咨询方案。不仅提供产业规划、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项目运营等综合服务,还提供海洋经济产业数据大屏监测、产业链图谱编制、专项政策编制及培训指导。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图片来源:摄图网)
4月16日晚,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在工信部官网发布《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公告,为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规范发展敲响了警钟。公告特别强调汽车生产企业需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禁止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承担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迅猛,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达到9583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速达50.92%。
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逐步向快速发展新阶段迈进,市场渗透率持续快速攀升,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0%以上;到2030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市场主流。
然而,在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夸大和虚假宣传问题却日益凸显。部分车企将L2级辅助驾驶吹嘘为 “自动驾驶”,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误以为车辆具备更高的自动驾驶能力,从而在实际使用中放松警惕,增加了安全风险。
针对行业乱象, 工信部此次公告明确要求汽车生产企业不得对智能驾驶功能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具体规定细致且严格,涵盖多个方面。在规范宣传用语上,禁止使用“自动驾驶”“无人驾驶”“解放双手”等易引发误解的表述,要求宣传中明确系统功能边界。车企需明确智能驾驶系统的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宣传。同时,建立事故报告机制,企业在获知其生产销售的智能网联汽车发生相关事故时,需在48小时内向相关部门报告。在OTA升级管理方面,对OTA升级进行分级管理,功能增强型升级需提前备案并通过安全测试,不允许进行公测活动。此外,工信部还要求车企在宣传中明示功能限制,如“无法识别静止障碍物”“暴雨光环境可能失效”等,并在演示视频中标注“特定条件测试”。
依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定的自动驾驶汽车分级标准,自动驾驶可分为L0 - L5共六级。
L0是无自动驾驶;L1 - L4是在限定场景下由系统完成相应的驾驶行为;只有当自动驾驶达到L5级时,才能实现完全的自动化驾驶,且任何情况下都无需人类接管,即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L4级自动驾驶只要在系统指定适用的场景下也是“无人驾驶”,相当于限定场景下的L5。
而目前汽车行业正处于智能导航辅助驾驶(NOA)的普及阶段,NOA属于L2级,至多是L2 + 级智能辅助驾驶,或者说是部分自动驾驶,在这个阶段,司机必须时刻关注路况,不能离开方向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也指出,目前汽车行业处于智能导航辅助驾驶(NOA)普及阶段,对于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L4级高级自动驾驶的推广需持谨慎态度,暂时不宜提全面自动驾驶,涉及安全,需要先通过智能辅助驾驶让消费者适应。
从全球范围来看,自主式驾驶辅助系统已经开始大规模产业化,网联化技术的应用已经进入大规模测试和产业化前期准备阶段,人机共驾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还处于研发和小规模测试阶段。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前瞻预计近年有较大的增长幅度,初步预测到2029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或将突破两万亿元。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工信部的规范举措显得尤为重要。
此次工信部发布的公告,是对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一次及时纠偏。通过明确规范汽车生产企业的宣传行为,加强产品准入和软件在线升级管理,有望减少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技术的误解,确保驾驶安全,为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前瞻产业研究院作为更懂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先行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所”,希冀发挥“产业研究+大数据+技术洞察+招商资源前置”的独家特色产业规划服务,为各地政府提供既科学、又前瞻、更落地的产业规划整体咨询方案。不仅提供产业规划、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项目运营等综合服务,还提供海洋经济产业数据大屏监测、产业链图谱编制、专项政策编制及培训指导。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