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开闸,利率震荡暗藏信用债机遇?| 债圈大家说04.17

东方财富网

3天前

但长期而言,若关税政策持续高压,通胀预期走高叠加美元信用弱化或致海外投资者持币观望,美债避险属性可能弱化,美债市场或面临市场的重新定价。

1、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对于今年,如果后续进入政府债密集供给期,我们倾向于,央行大概率也会提供额外的流动性补充(如提升买断式回购续作规模,重启央行买债等,可让久期出表的手段,毕竟1-4月银行已大量承接了超长债形式的化债专项债),以缓解银行端的承接压力。

华福固收首席分析师徐亮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推出,发行时间集中于4月底至9月底,这一时期会相对增加超长期国债供给,使得目前较高的地方债-国债利差回落,也可能会有投资者运用国债期货套保而使得TL表现偏弱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置换债券无法直接增加地方政府的项目建设资金,但可以通过缓解短期偿债压力、降低利息负担,帮助地方政府腾挪财政资源,释放地方政府在基建投资等方面的稳增长动能。

2、信用债拉长久期

财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孙彬彬整体来看,3月末债券市场逐渐回暖,成交量上行、市场情绪明显好转,折价成交占比上行。随着票息资产的减少,市场逐步通过拉长久期参与信用债。普信债拉长久期的速度显著弱于二永债,部分活跃二永债交易量明显较高,二永债的交易属性值得关注。此外,部分弱资质城投债交易活跃,显示市场中短久期城投下沉同样值得关注。

中邮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梁伟超面对“既要又要”的环境,当下信用策略可能要打破原有的思维框架,才有可能赚取到超额收益,信用追涨过程中可能要沿着两个方向突破。短期限下沉方面,下沉尺度需进一步打开。久期拉长方面,3-5年的参与价值较高,但需拆分成两种不同情况。对于交易盘而言,建议选择流动性较高的3-5年国有大行的二永,目前还可以兼顾票息和流动性。而对于配置盘而言,城投的3-5年下沉尺度可以再适度放宽。

国金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尹睿哲最新一周超长信用债发行再度放量。长端利率普降,趁着发行成本的走低,超长信用债特别是产业债品种新增规模明显增加,不仅发行利率持续下探,发行期限均值也有增长趋势。新债认购视角上,或是因为今年来债市波动率抬升,债牛环境下投资者对超长信用新债的认购情绪虽有回温,但幅度并没有想象中大。

3、美债有上破4.5%可能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整体来看,2025年美债到期压力相对可控,“对等关税”豁免90天后特朗普Q2政策扰动可能仍然较大,未来应持续关注4大扰动。一是部分亚洲险资资产端和负债端货币结构不匹配,且套保比例下降,在“股债汇”三杀背景下的赎回压力。二是各国央行持有情况。三是美国财政部再融资计划对美债发行的指引。四是2季度美国国债、企业债到期压力较往年小幅上行。

民生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从美联储政策来看:关税博弈背景下,美国经济仍面临滞胀风险,美联储政策仍需权衡经济增长与通胀预期,当前美联储处于降息周期,对美债构成一定支撑,考虑到近期鲍威尔否认“美联储托底”,降息预期仍有分歧,故而美债利率走势仍需密切关注降息预期的边际变化。需要注意的是,若关税冲击和美债供给超预期,加剧流动性压力,可能抬升美债风险溢价,10年美债利率不排除上破4.5%的可能性,届时需关注美联储操作。

国泰君安国际FICC策略本轮美债市场剧烈波动短期由基差交易平仓主导,但折射出投资者对美国信用的深层担忧。随着高杠杆基差交易平仓暂时告一段落,长端利率回落显示市场交易结构趋于稳健。但此前曾出现的股债汇三杀凸显市场对贸易冲突升级引发的资金外流风险高度敏感。我们认为,10年期收益率在4.5%左右仍具备战术性配置价值。但长期而言,若关税政策持续高压,通胀预期走高叠加美元信用弱化或致海外投资者持币观望,美债避险属性可能弱化,美债市场或面临市场的重新定价。

但长期而言,若关税政策持续高压,通胀预期走高叠加美元信用弱化或致海外投资者持币观望,美债避险属性可能弱化,美债市场或面临市场的重新定价。

1、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对于今年,如果后续进入政府债密集供给期,我们倾向于,央行大概率也会提供额外的流动性补充(如提升买断式回购续作规模,重启央行买债等,可让久期出表的手段,毕竟1-4月银行已大量承接了超长债形式的化债专项债),以缓解银行端的承接压力。

华福固收首席分析师徐亮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推出,发行时间集中于4月底至9月底,这一时期会相对增加超长期国债供给,使得目前较高的地方债-国债利差回落,也可能会有投资者运用国债期货套保而使得TL表现偏弱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置换债券无法直接增加地方政府的项目建设资金,但可以通过缓解短期偿债压力、降低利息负担,帮助地方政府腾挪财政资源,释放地方政府在基建投资等方面的稳增长动能。

2、信用债拉长久期

财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孙彬彬整体来看,3月末债券市场逐渐回暖,成交量上行、市场情绪明显好转,折价成交占比上行。随着票息资产的减少,市场逐步通过拉长久期参与信用债。普信债拉长久期的速度显著弱于二永债,部分活跃二永债交易量明显较高,二永债的交易属性值得关注。此外,部分弱资质城投债交易活跃,显示市场中短久期城投下沉同样值得关注。

中邮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梁伟超面对“既要又要”的环境,当下信用策略可能要打破原有的思维框架,才有可能赚取到超额收益,信用追涨过程中可能要沿着两个方向突破。短期限下沉方面,下沉尺度需进一步打开。久期拉长方面,3-5年的参与价值较高,但需拆分成两种不同情况。对于交易盘而言,建议选择流动性较高的3-5年国有大行的二永,目前还可以兼顾票息和流动性。而对于配置盘而言,城投的3-5年下沉尺度可以再适度放宽。

国金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尹睿哲最新一周超长信用债发行再度放量。长端利率普降,趁着发行成本的走低,超长信用债特别是产业债品种新增规模明显增加,不仅发行利率持续下探,发行期限均值也有增长趋势。新债认购视角上,或是因为今年来债市波动率抬升,债牛环境下投资者对超长信用新债的认购情绪虽有回温,但幅度并没有想象中大。

3、美债有上破4.5%可能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整体来看,2025年美债到期压力相对可控,“对等关税”豁免90天后特朗普Q2政策扰动可能仍然较大,未来应持续关注4大扰动。一是部分亚洲险资资产端和负债端货币结构不匹配,且套保比例下降,在“股债汇”三杀背景下的赎回压力。二是各国央行持有情况。三是美国财政部再融资计划对美债发行的指引。四是2季度美国国债、企业债到期压力较往年小幅上行。

民生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从美联储政策来看:关税博弈背景下,美国经济仍面临滞胀风险,美联储政策仍需权衡经济增长与通胀预期,当前美联储处于降息周期,对美债构成一定支撑,考虑到近期鲍威尔否认“美联储托底”,降息预期仍有分歧,故而美债利率走势仍需密切关注降息预期的边际变化。需要注意的是,若关税冲击和美债供给超预期,加剧流动性压力,可能抬升美债风险溢价,10年美债利率不排除上破4.5%的可能性,届时需关注美联储操作。

国泰君安国际FICC策略本轮美债市场剧烈波动短期由基差交易平仓主导,但折射出投资者对美国信用的深层担忧。随着高杠杆基差交易平仓暂时告一段落,长端利率回落显示市场交易结构趋于稳健。但此前曾出现的股债汇三杀凸显市场对贸易冲突升级引发的资金外流风险高度敏感。我们认为,10年期收益率在4.5%左右仍具备战术性配置价值。但长期而言,若关税政策持续高压,通胀预期走高叠加美元信用弱化或致海外投资者持币观望,美债避险属性可能弱化,美债市场或面临市场的重新定价。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