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向后蔓延」!比亚迪或入局养车赛道,途虎们最受伤?

智车科技

4天前

去掉售前职能之后,养车品牌的保养价格完全有降价空间,就看车企是否愿意将“价格战”战术应用在养车赛道了。...根据易车统计的数据,国内最受欢迎的汽车品牌是比亚迪,在25个省级行政区都获得销量第一名,去年更是在12个省级行政区中售出超10万辆车。

汽车后市场价格战或愈演愈烈?

比亚迪的野心,或将不再局限于卖车。 

小通从企查查官网查询到,比亚迪已经申请了“精诚养车”“小迪养车”“迪迪养车”涉及建筑修理类和运输工具类的六个商标,而且已处于“申请收文”的状态(即商标局已经收到了商标注册的申请材料)。

截图:企查查官网

比亚迪没有回应是否要进入养车赛道,不过比亚迪本就不是纯粹的车企,除了汽车之外,还兼顾电池业务、轨道交通、电子、半导体等多个业务板块,即便是汽车业务,比亚迪也涉足保险、金融等业务。 

以现阶段的资金积累,比亚迪进入养车赛道并不是一件难事,小通甚至认为,比亚迪有能力在养车领域站稳脚跟。

车企入局养车赛道,对途虎们“降维打击”?

根据官方的财报数据,途虎养车在2024年就已经拥有近7000家门店网络,全年营收147.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6.2亿元,同比上涨29.7%,注册用户规模突破1.4亿;天猫养车总经理李逸透露,去年天猫养车已经拥有2500家门店,而且平均营收同比增长11.6%;据京东养车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其门店数量已经突破2200家,且国内区县覆盖率超过92%。 

问题来了,4S店明明提供养车服务,为何途虎、京东、天猫等品牌能够挤进养车赛道,并且过得还不错呢? 

图源:途虎养车官网

第三方养车品牌能站稳脚跟主要取决于两大优势,价格和网点。

由于背靠车企的影响力,4S店所有的维修技术都经过厂家的培训,专业性不会有太大问题,但工时费、配件费都会更高,车主花费的时间成本也不低,而且有可能被动接受额外的保养项目。 

途虎养车、天猫养车和京东养车依靠相对透明的价格以及不输4S店的服务来抢占汽车后市场,从个人的经验来看,针对同一套养车项目,第三方养车品牌可以比4S店便宜两成左右。显然,高性价比正是第三方养车品牌能够吸引用户的关键因素。

除此之外,养车品牌在三、四线城市中要比4S店更有网点优势。 

4S店承担着售前和售后两种职能,但在人口不多、消费者能力不高的三、四线城市,4S店其实很难正常运转。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态调查报告》,去年汽车经销商的亏损比例达41.7%,当中甚至还有84.4%的汽车经销商有不同程度的价格倒挂。 

图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在这一前提下,4S店必然会首先考虑在需求量较高的一、二线城市选址。反倒是只负责养车服务的第三方养车品牌,能够做到“来者不拒”,在一个普通小镇都不担心没有客户。 

车企挤入养车赛道,简单来说就是要打造一个“只有售后职能的4S店”。只要官方养车品牌的市场打法与充电桩一样,允许其他车主进店消费,时间拉长之后就可以完全抹掉了第三方养车品牌的网点优势。

养车技术方面,车企的养车品牌和第三方养车品牌完全可以做到相似的水准。至于价格,去掉售前职能之后,养车品牌的保养价格完全有降价空间,就看车企是否愿意将“价格战”战术应用在养车赛道了。 

车企入局养车赛道,对于第三方养车品牌而言,最大的压力来源是汽车品牌全生命周期服务闭环带来的便利性。

不同于造车,养车可能不需要那么大的学问,但是车企掌握旗下产品的所有数据,可以提供更准确、更个性的保养服务或者维修建议。如果小通需要在官方养车品牌和第三方养车品牌中做出抉择,在价格一致的情况下必然会选择有背靠影响力的官方养车品牌,毕竟车企在技术和品牌上的优势显而易见。

进军汽车后市场,比亚迪面临一只拦路虎

小通了解到,此前布局过汽车后市场的传统车企就有不少。 

  • 2015年,福特引入售后连锁Quick Lane项目,目前已经关停。

  • 2015年,东风日产启动汽车后市场连锁服务品牌OKcare,2018年逐步退出市场。

  • 2016年,广汽集团投资大圣车服品牌,但由于受到股东之一乐视控股的影响,大圣车服随之退出汽车后市场。

除此之外,上汽通用的“车工坊”、北汽的“好修养”、上汽的“车享家”、奇瑞汽车的“车贝健”目前还在运营中,但门店数量最高也就1000家出头,与天猫养车、京东养车的差距很明显。 

究其原因,这些品牌基本采用直营模式,前期投入大,扩张速度也很快,比如车享家经营两年的时间就已经实现1100家直营门店。只可惜,这些品牌高估了当时的市场需求,场地、人本等费用让这些品牌进入闭店潮。据媒体“AC汽车”报道,截至2024年11月,车享家直营店已经收缩至220家。 

成本下降之后,这些品牌目前处于收支平衡状态,不过比亚迪如果要入局养车市场,其发展难度可能要远低于其他品牌。 

为什么?答案就在下面这张图中。

640.png

图源:易车

根据易车统计的数据,国内最受欢迎的汽车品牌是比亚迪,在25个省级行政区都获得销量第一名,去年更是在12个省级行政区中售出超10万辆车。 

正因为有足够庞大的市场受众,比亚迪4S店的密度要比其他品牌高不少。 

比亚迪王朝网4S店在广州市的布局|截图:比亚迪汽车官网 

即便市场需求量很大,比亚迪在人口数量没那么高的小县城建设4S店,很有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回本,甚至有亏损可能性。然而,小县城用户又是比亚迪的主要受众群体之一,比亚迪需要照顾到他们的售后服务体验。 

在这一情况下,没有售车压力的“迪迪养车”大概率是最优解,比亚迪的前期投入成本不算高,还能降低用户的出行时间成本,一举两得。 

倘若如此,比亚迪进入养车赛道需要面临的难关就只剩下一个:养车品牌或许会抢走不少4S店的售后服务收益,两者的综合收益如何更高是比亚迪需要考虑的问题。

群雄逐鹿,汽车后市场价格战只会愈演愈烈

比亚迪是否入局养车赛道,在官宣之前一切信息都是预测。 

只是在小通看来,比亚迪的先天优势在于技术实力以及其他品牌没有的庞大需求量,这是其他品牌所不具备的。同样的道理,月销量数据超过10万辆的长安汽车集团、奇瑞控股集团、一汽-大众、吉利汽车集团入局养车赛道也天生具备相近的优势。

车企行动起来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让经销商和养车品牌都能吃饱。当然,面对主流车企已经出现入局汽车后市场的苗头,现阶段的主流养车品牌们并非善茬。

途虎养车属于汽车后市场服务的老牌企业,相应的保养项目和配件价格要比4S店便宜不少;京东养车为了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去年更是启动了“震虎价”营销,宣布所有“震虎价”商品都要比友商低5%。

或许是这一营销名字太直接,途虎养车诉京东养车“震虎价”涉及不正当竞争,要求京东养车立即停止使用“震虎价”品牌,并赔偿500万元。

现在,小通从京东养车的页面中已经没有找到关于“震虎价”的相关信息,但这不意味着这场价格战就结束了,毕竟无论是京东养车还是途虎养车,都把优惠信息放在主页上。

途虎养车起诉京东养车的案件还没有结果,但作为老牌企业的途虎养车,面对友商的低价打法,为了避免用户流失大概率会加入这场价格战。

4月16日,对于同样一条Comfort SUV520 225/65R17 102H Giti轮胎,在途虎养车平台上的价格均为312元,而京东养车是优惠之后给到312.30元。

微信图片_20250416125117.png

截图:京东养车(左)途虎养车(右)

一说到“价格战”,比亚迪可就不困了。

在汽车市场征战这么多年,比亚迪在如何控制成本这件事上肯定会有不少心得:官方的保养服务完全给出极限的性价比,难点就说服供应商是否乐意给出“全网最低价”。

众所周知,与供应商的年度议价是汽车行业的惯例。“价格战”不是谁都能玩得起,但倘若比亚迪进入养车赛道,比亚迪当下的销量规模正是逼迫供应商降价的最大筹码。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电车养车市场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燃油车保养需要更换机油、机滤、火花塞等部件,没有复杂内燃机的电动车,保养项目更少,主要集中在电池、轮胎的保养以及三电系统的检查。

看似保养项目变少,但第三方养车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维保产品还未达到燃油车的水准。天猫养车总裁无封透露,超2500家门店中,新能源门店的占比为20%。

小通认为,当中的主要原因是纯电动车的维修技术需要较高的门槛,再加上混动车的保养难度和复杂度又比纯燃油车高,一般维修店铺难以承接,最后还是由4S店负责。

因此,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领头羊,比亚迪入局养车赛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比亚迪车主基础的维修保养问题,如果还有能力承接其他品牌新能源车的保养维修,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蛋糕已经放在比亚迪嘴边了。

(封面图源:途虎养车官网)

来源:雷科技

原文标题 : 价格战「向后蔓延」!比亚迪或入局养车赛道,途虎们最受伤?

去掉售前职能之后,养车品牌的保养价格完全有降价空间,就看车企是否愿意将“价格战”战术应用在养车赛道了。...根据易车统计的数据,国内最受欢迎的汽车品牌是比亚迪,在25个省级行政区都获得销量第一名,去年更是在12个省级行政区中售出超10万辆车。

汽车后市场价格战或愈演愈烈?

比亚迪的野心,或将不再局限于卖车。 

小通从企查查官网查询到,比亚迪已经申请了“精诚养车”“小迪养车”“迪迪养车”涉及建筑修理类和运输工具类的六个商标,而且已处于“申请收文”的状态(即商标局已经收到了商标注册的申请材料)。

截图:企查查官网

比亚迪没有回应是否要进入养车赛道,不过比亚迪本就不是纯粹的车企,除了汽车之外,还兼顾电池业务、轨道交通、电子、半导体等多个业务板块,即便是汽车业务,比亚迪也涉足保险、金融等业务。 

以现阶段的资金积累,比亚迪进入养车赛道并不是一件难事,小通甚至认为,比亚迪有能力在养车领域站稳脚跟。

车企入局养车赛道,对途虎们“降维打击”?

根据官方的财报数据,途虎养车在2024年就已经拥有近7000家门店网络,全年营收147.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6.2亿元,同比上涨29.7%,注册用户规模突破1.4亿;天猫养车总经理李逸透露,去年天猫养车已经拥有2500家门店,而且平均营收同比增长11.6%;据京东养车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其门店数量已经突破2200家,且国内区县覆盖率超过92%。 

问题来了,4S店明明提供养车服务,为何途虎、京东、天猫等品牌能够挤进养车赛道,并且过得还不错呢? 

图源:途虎养车官网

第三方养车品牌能站稳脚跟主要取决于两大优势,价格和网点。

由于背靠车企的影响力,4S店所有的维修技术都经过厂家的培训,专业性不会有太大问题,但工时费、配件费都会更高,车主花费的时间成本也不低,而且有可能被动接受额外的保养项目。 

途虎养车、天猫养车和京东养车依靠相对透明的价格以及不输4S店的服务来抢占汽车后市场,从个人的经验来看,针对同一套养车项目,第三方养车品牌可以比4S店便宜两成左右。显然,高性价比正是第三方养车品牌能够吸引用户的关键因素。

除此之外,养车品牌在三、四线城市中要比4S店更有网点优势。 

4S店承担着售前和售后两种职能,但在人口不多、消费者能力不高的三、四线城市,4S店其实很难正常运转。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态调查报告》,去年汽车经销商的亏损比例达41.7%,当中甚至还有84.4%的汽车经销商有不同程度的价格倒挂。 

图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在这一前提下,4S店必然会首先考虑在需求量较高的一、二线城市选址。反倒是只负责养车服务的第三方养车品牌,能够做到“来者不拒”,在一个普通小镇都不担心没有客户。 

车企挤入养车赛道,简单来说就是要打造一个“只有售后职能的4S店”。只要官方养车品牌的市场打法与充电桩一样,允许其他车主进店消费,时间拉长之后就可以完全抹掉了第三方养车品牌的网点优势。

养车技术方面,车企的养车品牌和第三方养车品牌完全可以做到相似的水准。至于价格,去掉售前职能之后,养车品牌的保养价格完全有降价空间,就看车企是否愿意将“价格战”战术应用在养车赛道了。 

车企入局养车赛道,对于第三方养车品牌而言,最大的压力来源是汽车品牌全生命周期服务闭环带来的便利性。

不同于造车,养车可能不需要那么大的学问,但是车企掌握旗下产品的所有数据,可以提供更准确、更个性的保养服务或者维修建议。如果小通需要在官方养车品牌和第三方养车品牌中做出抉择,在价格一致的情况下必然会选择有背靠影响力的官方养车品牌,毕竟车企在技术和品牌上的优势显而易见。

进军汽车后市场,比亚迪面临一只拦路虎

小通了解到,此前布局过汽车后市场的传统车企就有不少。 

  • 2015年,福特引入售后连锁Quick Lane项目,目前已经关停。

  • 2015年,东风日产启动汽车后市场连锁服务品牌OKcare,2018年逐步退出市场。

  • 2016年,广汽集团投资大圣车服品牌,但由于受到股东之一乐视控股的影响,大圣车服随之退出汽车后市场。

除此之外,上汽通用的“车工坊”、北汽的“好修养”、上汽的“车享家”、奇瑞汽车的“车贝健”目前还在运营中,但门店数量最高也就1000家出头,与天猫养车、京东养车的差距很明显。 

究其原因,这些品牌基本采用直营模式,前期投入大,扩张速度也很快,比如车享家经营两年的时间就已经实现1100家直营门店。只可惜,这些品牌高估了当时的市场需求,场地、人本等费用让这些品牌进入闭店潮。据媒体“AC汽车”报道,截至2024年11月,车享家直营店已经收缩至220家。 

成本下降之后,这些品牌目前处于收支平衡状态,不过比亚迪如果要入局养车市场,其发展难度可能要远低于其他品牌。 

为什么?答案就在下面这张图中。

640.png

图源:易车

根据易车统计的数据,国内最受欢迎的汽车品牌是比亚迪,在25个省级行政区都获得销量第一名,去年更是在12个省级行政区中售出超10万辆车。 

正因为有足够庞大的市场受众,比亚迪4S店的密度要比其他品牌高不少。 

比亚迪王朝网4S店在广州市的布局|截图:比亚迪汽车官网 

即便市场需求量很大,比亚迪在人口数量没那么高的小县城建设4S店,很有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回本,甚至有亏损可能性。然而,小县城用户又是比亚迪的主要受众群体之一,比亚迪需要照顾到他们的售后服务体验。 

在这一情况下,没有售车压力的“迪迪养车”大概率是最优解,比亚迪的前期投入成本不算高,还能降低用户的出行时间成本,一举两得。 

倘若如此,比亚迪进入养车赛道需要面临的难关就只剩下一个:养车品牌或许会抢走不少4S店的售后服务收益,两者的综合收益如何更高是比亚迪需要考虑的问题。

群雄逐鹿,汽车后市场价格战只会愈演愈烈

比亚迪是否入局养车赛道,在官宣之前一切信息都是预测。 

只是在小通看来,比亚迪的先天优势在于技术实力以及其他品牌没有的庞大需求量,这是其他品牌所不具备的。同样的道理,月销量数据超过10万辆的长安汽车集团、奇瑞控股集团、一汽-大众、吉利汽车集团入局养车赛道也天生具备相近的优势。

车企行动起来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让经销商和养车品牌都能吃饱。当然,面对主流车企已经出现入局汽车后市场的苗头,现阶段的主流养车品牌们并非善茬。

途虎养车属于汽车后市场服务的老牌企业,相应的保养项目和配件价格要比4S店便宜不少;京东养车为了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去年更是启动了“震虎价”营销,宣布所有“震虎价”商品都要比友商低5%。

或许是这一营销名字太直接,途虎养车诉京东养车“震虎价”涉及不正当竞争,要求京东养车立即停止使用“震虎价”品牌,并赔偿500万元。

现在,小通从京东养车的页面中已经没有找到关于“震虎价”的相关信息,但这不意味着这场价格战就结束了,毕竟无论是京东养车还是途虎养车,都把优惠信息放在主页上。

途虎养车起诉京东养车的案件还没有结果,但作为老牌企业的途虎养车,面对友商的低价打法,为了避免用户流失大概率会加入这场价格战。

4月16日,对于同样一条Comfort SUV520 225/65R17 102H Giti轮胎,在途虎养车平台上的价格均为312元,而京东养车是优惠之后给到312.30元。

微信图片_20250416125117.png

截图:京东养车(左)途虎养车(右)

一说到“价格战”,比亚迪可就不困了。

在汽车市场征战这么多年,比亚迪在如何控制成本这件事上肯定会有不少心得:官方的保养服务完全给出极限的性价比,难点就说服供应商是否乐意给出“全网最低价”。

众所周知,与供应商的年度议价是汽车行业的惯例。“价格战”不是谁都能玩得起,但倘若比亚迪进入养车赛道,比亚迪当下的销量规模正是逼迫供应商降价的最大筹码。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电车养车市场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燃油车保养需要更换机油、机滤、火花塞等部件,没有复杂内燃机的电动车,保养项目更少,主要集中在电池、轮胎的保养以及三电系统的检查。

看似保养项目变少,但第三方养车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维保产品还未达到燃油车的水准。天猫养车总裁无封透露,超2500家门店中,新能源门店的占比为20%。

小通认为,当中的主要原因是纯电动车的维修技术需要较高的门槛,再加上混动车的保养难度和复杂度又比纯燃油车高,一般维修店铺难以承接,最后还是由4S店负责。

因此,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领头羊,比亚迪入局养车赛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比亚迪车主基础的维修保养问题,如果还有能力承接其他品牌新能源车的保养维修,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蛋糕已经放在比亚迪嘴边了。

(封面图源:途虎养车官网)

来源:雷科技

原文标题 : 价格战「向后蔓延」!比亚迪或入局养车赛道,途虎们最受伤?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