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近日出炉!
财政部近日发布的《关于公布2025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的通知》显示,20年期和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于4月24日首发。今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共计发行21期,其中首发6期、续发15期。
根据预算安排,今年我国将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000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具体到投向,8000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用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其中,今年共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进一步提高,不仅力度加大,而且对“两重”“两新”的支持范围扩围,除了继续形成大量的优质基础设施优化供给结构外,还将有力地促进设备更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促进消费。超长期特别国债形成了优质资产,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地方加杠杆导致的风险,为地方财政腾出了空间。
去年起实施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带动电动自行车、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产品销售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比去年全年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两重”“两新”政策,尤其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明显。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3%,家具类增长18.1%,仅这四项就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8月加力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以来,截至2025年4月10日,消费者累计购买以旧换新家电产品达10035万台。
而“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实施,带动相关行业生产和效益同步向好。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司长汤魏巍表示,在设备更新政策等因素带动下,一季度规模以上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4%、4.1%,1至2月份利润分别增长6.0%、5.9%。在汽车置换补贴政策带动下,一季度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8%,1至2月份利润增长11.7%。一季度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家用电力器具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4%、10.0%,1至2月份利润分别增长125.5%、10.3%。相关链条行业中,一季度电子器件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8%、12.3%,1至2月份利润分别增长110.8%、15.3%。
“我国拥有全球最具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消费增长空间十分广阔。”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为了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中央财政拿出真金白银,从供需两侧发力提振消费。“资金规模比去年翻了一番,有助于直接降低消费者购物成本,并注重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通过提高养老金水平、发放医疗补贴等方式,不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蓝佛安说。
“3000亿元带动下的消费品以旧换新,其意义远不止于短期的消费刺激。”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通过以旧换新,消费者对高品质、高性能、更新功能的消费品需求被进一步激发。这将倒逼企业更加注重市场定位,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功能,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编辑:王柘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近日出炉!
财政部近日发布的《关于公布2025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的通知》显示,20年期和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于4月24日首发。今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共计发行21期,其中首发6期、续发15期。
根据预算安排,今年我国将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000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具体到投向,8000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用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其中,今年共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进一步提高,不仅力度加大,而且对“两重”“两新”的支持范围扩围,除了继续形成大量的优质基础设施优化供给结构外,还将有力地促进设备更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促进消费。超长期特别国债形成了优质资产,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地方加杠杆导致的风险,为地方财政腾出了空间。
去年起实施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带动电动自行车、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产品销售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比去年全年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两重”“两新”政策,尤其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明显。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3%,家具类增长18.1%,仅这四项就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8月加力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以来,截至2025年4月10日,消费者累计购买以旧换新家电产品达10035万台。
而“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实施,带动相关行业生产和效益同步向好。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司长汤魏巍表示,在设备更新政策等因素带动下,一季度规模以上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4%、4.1%,1至2月份利润分别增长6.0%、5.9%。在汽车置换补贴政策带动下,一季度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8%,1至2月份利润增长11.7%。一季度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家用电力器具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4%、10.0%,1至2月份利润分别增长125.5%、10.3%。相关链条行业中,一季度电子器件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8%、12.3%,1至2月份利润分别增长110.8%、15.3%。
“我国拥有全球最具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消费增长空间十分广阔。”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为了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中央财政拿出真金白银,从供需两侧发力提振消费。“资金规模比去年翻了一番,有助于直接降低消费者购物成本,并注重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通过提高养老金水平、发放医疗补贴等方式,不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蓝佛安说。
“3000亿元带动下的消费品以旧换新,其意义远不止于短期的消费刺激。”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通过以旧换新,消费者对高品质、高性能、更新功能的消费品需求被进一步激发。这将倒逼企业更加注重市场定位,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功能,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编辑:王柘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