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4月18日电 近日,京东、百度、拼多多、阿里巴巴、腾讯、美团、抖音等多家平台接连发声,助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同时,跨境支付、物流企业也在积极行动,呼应外贸企业转型所需。
平台扶持 跨境商家“出口转内销”
美国已经对来自中国内地与香港原先不超过800美元可免税包裹“开刀”,免税待遇将从5月2日起正式终止。
“众所周知,美国是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重要目标市场之一,这意味着跨境电商的成本将上升,市场竞争优势变得不明显,对于跨境电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比较大的冲击。”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
记者采访多家跨境中小企业了解到,不少商家已经调整了观望情绪,开始主动应变。
“如今,许多外贸企业愿意‘出口转内销’,各大平台和零售企业根据自己的平台、流量等优势帮助跨境商家拓展国内市场,也为这些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白明坦言。
截至目前,京东、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美团、抖音等多家平台企业纷纷表态,出钱、出流量、出资源,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
4月11日,京东宣布设立2000亿元专项采购资金,启动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
4月12日,百度宣布,将利用AI技术和平台流量优先扶持100万家企业出口转内销,开拓国内市场。百度旗下爱采购平台也将面向出口企业发放100万份企业补助金,助力低门槛打开国内销售渠道。
记者从阿里获悉,阿里国际站已派出数千名“小二”,奔赴全国几乎所有外贸产业带,同时发起专项行动,全力帮扶遇到困难的中小外贸商家。4月15日,阿里巴巴旗下源头厂货采购平台1688表示,针对库存积压的外贸厂商,提供全托管和帮卖服务,平台减免佣金,外贸厂商还可以跟平台商定库存包销的合作模式。
与此同时,1688为遇到资金困难的外贸厂商提供订单货款提前回款服务,同时联合网商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提供专项信用贷款,重点支持受影响最大的服装、纺织和轻工类产品和企业。
拼多多日前推出的“千亿扶持”计划,也加大了对跨境中小商家的补贴力度。拼多多执行董事、联席CEO赵佳臻表示:“我们有决心担负起平台商家转型发展的成本与风险,也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会优先保障中小制造业的稳定发展和健康利润。”
4月16日,抖音集团启动外贸优品专项扶持计划,整合电商、生活服务等业务资源,通过开设入驻绿色通道、专项流量扶持、佣金减免降费、免息贷款助力周转等措施,帮助外贸商家降低经营成本、拓展国内市场。
此外,美团已上线外贸转内销绿色通道,利用小象超市、美团优选、美团闪购等企业自有资源在仓储、渠道及配送等方面的优势,在商家入驻、经营扶持、品牌打造等方面全力支持外贸商品上线美团各业务。
截至4月17日凌晨,美团闪购已成立外贸转内销专项工作组,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工作组协调全国闪电仓、便利店、品牌商达成供应链合作联盟,已有335家企业点击报名合作,其中111家已进入实际内销对接流程。
4月17日,腾讯推出“外贸新征程助跑计划”,通过开店绿色通道、新商激励、流量扶持、费率优惠等十项措施,为外贸企业拓宽国内外市场搭桥铺路,预计通过小程序、微信小店、数字化线下门店等商业生态,为广大外贸企业新增1000亿元销售规模。
主动求变 产业链企业协同应战
白明表示,目前仍很难预判后续关税的调整方向。但可以肯定的是,跨境电商业务正在遭遇的风险和挑战,也会进一步影响外贸服务企业,扩散到物流、跨境支付等产业链的上下游。
运去哪发布的海运市场动态显示,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导致美加航线发生变化。面对这一局势,各大船运公司正迅速着手制定航线调整预案,美加航线的部分船舶运力或可能外溢转至欧地航线(欧洲-地中海航线)进行承接。
某快递公司国际货运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最近由于关税调整,国际货运市场受到了一定波动。国际货运单量尤其是涉及跨境电商出口到美国方向的部分,短期内出现了一些下滑,许多货主处于观望状态,暂停出货或调整出货计划。不过公司正在积极与客户沟通,寻求应对策略,同时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运营方案,尽力降低关税政策对业务的影响。
国际物流的策略调整和运价变动,也为外贸企业开拓多元市场提供了更多可能。来自深圳的某家纺类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对美发货正常,但产品的利润已经很难保证。公司正在设法向海外迁移供应链,以应对关税挑战,同时加大对欧洲市场的布局力度。
近期,DHgate(敦煌网)和Taobao(淘宝)、Alibaba.com(阿里国际站)的美区App Store下载排名大幅上涨,也显示了美国人对“Made in China”的囤货欲望并未因关税上调而熄灭。也有外贸龙头企业对记者表示,不排除对美出口涨价的可能。“如果同业涨价,我们也会跟涨。”
东莞市工贸发展促进会会长、东莞市佛爱娃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雍程翔表示,如果真的要放弃美国市场,那就到欧洲去、到中亚去。据他介绍,协会已经对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其他海外市场进行了前期考察,有30多家外贸企业响应。
防范内卷 以增量空间容纳新来企业
除了提出千亿扶持计划,记者获悉,包括京东、阿里在内的多个电商平台已经成立了针对“出口转内销”的专项小组,对接外贸企业数量正在持续提升。
京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扶持计划公布三天以来(截至4月14日),已有近3000家企业和商家与京东接洽,寻求合作和帮助。“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快速上升。为此,京东也已同步开启了包含服装鞋帽、消费电子、家用电器、家居日用、箱包皮具、玩具乐器等数百种品类的选品工作。”该负责人透露。
“在和外贸企业接洽中,我们注意到,很多外贸企业集中遇到的问题在于对国内市场规则的不熟悉,以及缺乏线上运营经验等。”多个平台负责人向记者反馈。
针对这一痛点,天猫开通“蓝星计划”专属入驻通道,由“行业小二”为外贸企业提供1对1指导。京东也针对商家不同需求设立了“7×24小时”线索收集反馈小组,同时组织采销团队,启动产业带驻点办公帮扶。
白明提示,跨境电商行业近年来竞争压力加大,行业不断洗牌,外贸企业转场国内也面临更多的挑战,需要平台、商家和政策层面的协同发力。这个时候,企业要坚定信心,不仅要用好电商平台的扶持,而且自身也要发挥优势,加紧研发。在海外业务方面,进一步用好海外仓模式,争取在高效物流、高效通关等方面加大探索,进行更多元化的海外布局。在开拓国内市场,推进“出口转内销”的同时,还应该特别注意防范内卷式竞争。
记者注意到,防范内卷式竞争,也成为平台企业扶持外贸厂商“出口转内销”的一大着力点。
“扩大国内市场需求,要以增量空间而不是存量空间容纳新来的外贸企业。”白明表示,“目前国内市场的竞争已经很激烈,跨境电商企业‘转战’国内市场不是此消彼长的竞争,而要发挥自身优势,加紧研发,开拓蓝海市场,带来更多增量消费。”
他同时建议,在政策措施方面,可以引导“以旧换新”等扶持政策更多地倾斜给“出口转内销”的企业,形成促消费增量,而不是对国内市场造成挤压,这样才能形成更良性的市场格局。
编辑:高二山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上海4月18日电 近日,京东、百度、拼多多、阿里巴巴、腾讯、美团、抖音等多家平台接连发声,助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同时,跨境支付、物流企业也在积极行动,呼应外贸企业转型所需。
平台扶持 跨境商家“出口转内销”
美国已经对来自中国内地与香港原先不超过800美元可免税包裹“开刀”,免税待遇将从5月2日起正式终止。
“众所周知,美国是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重要目标市场之一,这意味着跨境电商的成本将上升,市场竞争优势变得不明显,对于跨境电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比较大的冲击。”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
记者采访多家跨境中小企业了解到,不少商家已经调整了观望情绪,开始主动应变。
“如今,许多外贸企业愿意‘出口转内销’,各大平台和零售企业根据自己的平台、流量等优势帮助跨境商家拓展国内市场,也为这些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白明坦言。
截至目前,京东、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美团、抖音等多家平台企业纷纷表态,出钱、出流量、出资源,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
4月11日,京东宣布设立2000亿元专项采购资金,启动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
4月12日,百度宣布,将利用AI技术和平台流量优先扶持100万家企业出口转内销,开拓国内市场。百度旗下爱采购平台也将面向出口企业发放100万份企业补助金,助力低门槛打开国内销售渠道。
记者从阿里获悉,阿里国际站已派出数千名“小二”,奔赴全国几乎所有外贸产业带,同时发起专项行动,全力帮扶遇到困难的中小外贸商家。4月15日,阿里巴巴旗下源头厂货采购平台1688表示,针对库存积压的外贸厂商,提供全托管和帮卖服务,平台减免佣金,外贸厂商还可以跟平台商定库存包销的合作模式。
与此同时,1688为遇到资金困难的外贸厂商提供订单货款提前回款服务,同时联合网商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提供专项信用贷款,重点支持受影响最大的服装、纺织和轻工类产品和企业。
拼多多日前推出的“千亿扶持”计划,也加大了对跨境中小商家的补贴力度。拼多多执行董事、联席CEO赵佳臻表示:“我们有决心担负起平台商家转型发展的成本与风险,也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会优先保障中小制造业的稳定发展和健康利润。”
4月16日,抖音集团启动外贸优品专项扶持计划,整合电商、生活服务等业务资源,通过开设入驻绿色通道、专项流量扶持、佣金减免降费、免息贷款助力周转等措施,帮助外贸商家降低经营成本、拓展国内市场。
此外,美团已上线外贸转内销绿色通道,利用小象超市、美团优选、美团闪购等企业自有资源在仓储、渠道及配送等方面的优势,在商家入驻、经营扶持、品牌打造等方面全力支持外贸商品上线美团各业务。
截至4月17日凌晨,美团闪购已成立外贸转内销专项工作组,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工作组协调全国闪电仓、便利店、品牌商达成供应链合作联盟,已有335家企业点击报名合作,其中111家已进入实际内销对接流程。
4月17日,腾讯推出“外贸新征程助跑计划”,通过开店绿色通道、新商激励、流量扶持、费率优惠等十项措施,为外贸企业拓宽国内外市场搭桥铺路,预计通过小程序、微信小店、数字化线下门店等商业生态,为广大外贸企业新增1000亿元销售规模。
主动求变 产业链企业协同应战
白明表示,目前仍很难预判后续关税的调整方向。但可以肯定的是,跨境电商业务正在遭遇的风险和挑战,也会进一步影响外贸服务企业,扩散到物流、跨境支付等产业链的上下游。
运去哪发布的海运市场动态显示,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导致美加航线发生变化。面对这一局势,各大船运公司正迅速着手制定航线调整预案,美加航线的部分船舶运力或可能外溢转至欧地航线(欧洲-地中海航线)进行承接。
某快递公司国际货运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最近由于关税调整,国际货运市场受到了一定波动。国际货运单量尤其是涉及跨境电商出口到美国方向的部分,短期内出现了一些下滑,许多货主处于观望状态,暂停出货或调整出货计划。不过公司正在积极与客户沟通,寻求应对策略,同时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运营方案,尽力降低关税政策对业务的影响。
国际物流的策略调整和运价变动,也为外贸企业开拓多元市场提供了更多可能。来自深圳的某家纺类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对美发货正常,但产品的利润已经很难保证。公司正在设法向海外迁移供应链,以应对关税挑战,同时加大对欧洲市场的布局力度。
近期,DHgate(敦煌网)和Taobao(淘宝)、Alibaba.com(阿里国际站)的美区App Store下载排名大幅上涨,也显示了美国人对“Made in China”的囤货欲望并未因关税上调而熄灭。也有外贸龙头企业对记者表示,不排除对美出口涨价的可能。“如果同业涨价,我们也会跟涨。”
东莞市工贸发展促进会会长、东莞市佛爱娃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雍程翔表示,如果真的要放弃美国市场,那就到欧洲去、到中亚去。据他介绍,协会已经对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其他海外市场进行了前期考察,有30多家外贸企业响应。
防范内卷 以增量空间容纳新来企业
除了提出千亿扶持计划,记者获悉,包括京东、阿里在内的多个电商平台已经成立了针对“出口转内销”的专项小组,对接外贸企业数量正在持续提升。
京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扶持计划公布三天以来(截至4月14日),已有近3000家企业和商家与京东接洽,寻求合作和帮助。“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快速上升。为此,京东也已同步开启了包含服装鞋帽、消费电子、家用电器、家居日用、箱包皮具、玩具乐器等数百种品类的选品工作。”该负责人透露。
“在和外贸企业接洽中,我们注意到,很多外贸企业集中遇到的问题在于对国内市场规则的不熟悉,以及缺乏线上运营经验等。”多个平台负责人向记者反馈。
针对这一痛点,天猫开通“蓝星计划”专属入驻通道,由“行业小二”为外贸企业提供1对1指导。京东也针对商家不同需求设立了“7×24小时”线索收集反馈小组,同时组织采销团队,启动产业带驻点办公帮扶。
白明提示,跨境电商行业近年来竞争压力加大,行业不断洗牌,外贸企业转场国内也面临更多的挑战,需要平台、商家和政策层面的协同发力。这个时候,企业要坚定信心,不仅要用好电商平台的扶持,而且自身也要发挥优势,加紧研发。在海外业务方面,进一步用好海外仓模式,争取在高效物流、高效通关等方面加大探索,进行更多元化的海外布局。在开拓国内市场,推进“出口转内销”的同时,还应该特别注意防范内卷式竞争。
记者注意到,防范内卷式竞争,也成为平台企业扶持外贸厂商“出口转内销”的一大着力点。
“扩大国内市场需求,要以增量空间而不是存量空间容纳新来的外贸企业。”白明表示,“目前国内市场的竞争已经很激烈,跨境电商企业‘转战’国内市场不是此消彼长的竞争,而要发挥自身优势,加紧研发,开拓蓝海市场,带来更多增量消费。”
他同时建议,在政策措施方面,可以引导“以旧换新”等扶持政策更多地倾斜给“出口转内销”的企业,形成促消费增量,而不是对国内市场造成挤压,这样才能形成更良性的市场格局。
编辑:高二山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