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募基金一季报陆续披露,中欧基金、长城基金、永赢基金、安信基金等公司旗下众多绩优基金的最新持仓也随之浮出水面。其中,科技投资仍是一大看点。从目前披露的业绩来看,绩优基金一是重仓人形机器人,二是围绕AI全链条进行布局。在业内人士看来,投资者若看好板块未来发展,可以考虑采用定投方式与行业共同成长,熨平短期波动,力争享受行业长期发展的红利。同时,适当分散投资,从更理性、更长期的角度做好资产配置,不要把资金全部押注到单一产品。
投资方向1:重仓人形机器人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产业商业化加速,持续受到投资者关注。从目前披露的公募基金一季报来看,多只重仓人形机器人的基金业绩表现亮眼。
其中,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A和华富科技动能混合A业绩最为亮眼,一季度净值增长率分别达53.65%和37.12%,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目前,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A在全市场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一。
从持仓来看,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和华富科技动能混合的主要配置都聚焦人形机器人方向。记者注意到,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大手笔增持了恒立液压、浙江荣泰、奥比中光、三花智控4只个股,其中有3只都是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龙头股。相比去年末,上述个股增持幅度分别达到2160.36%、1670.8%、1471.15%和1272.13%。
华富科技动能混合方面,一季度重仓股也经历了一次大调整,最新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蓝黛科技、拓普集团、三花智控、隆盛科技、美湖股份、中大力德、中鼎股份、银轮股份、北特科技和瑞迪智驱,全面布局人形机器人板块,包括本体、执行器、传感器、驱动控制、传动装置、设备、材料等各环节。
凭着对人形机器人的精准布局,这两只产品的规模也大涨。数据显示,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基金由2024年底的0.48亿元激增至一季度末的13.21亿元,增幅高达2650.63%;华富科技动能则由1亿元增加至8.53亿元,环比增长752.28%。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基金的基金经理张荫先在财报中表示,该基金2025年一季度主要配置维持在人形机器人方向,力求深度参与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高速成长。他指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轨迹将对标智能手机与电动汽车,而且持续周期会更长,赛道容量也更为庞大,基金也本着“长期成长股”的策略去对待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投资。
投资方向2:围绕AI全链条布局
另外,还有很多基金也在围绕AI全链条展开布局,且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和份额增长。记者梳理发现,中欧基金、永赢基金、长城基金等公募基金公司旗下部分权益类基金都在拥抱AI,聚焦科技主线。
其中,永赢信息产业智选混合主要聚焦信息技术领域布局,前十大重仓股中9只股票属于信息技术行业,合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达40.69%。重仓股方面,涵盖了管理软件龙头金蝶国际、数据库企业达梦数据、工业软件新星鼎捷数智等,分别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5.54%、4.72%和4.12%,覆盖AI应用、基础软件、算力基础设施等细分领域。
截至一季度末,永赢数字经济智选年内业绩为18.65%,排名位居混合型基金前2%。同时,产品规模大幅增长。去年12月末,该基金规模仅为0.76亿元。而到今年一季度末,该基金的规模增长至12.65亿元,增幅高达1564.47%。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在一季度也维持较高仓位运作,聚焦AI应用、机器人及智能驾驶、国产AI产业链、AI基础设施以及端侧AI五大核心赛道。记者注意到,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信息技术类占了五席:腾讯控股、芯原股份、恒玄科技、翱捷科技、阿里巴巴-W合计占比30.08%。
永赢基金经理王文龙提示,面对AI应用这样一个具有长期向好逻辑的板块,单纯地追高或在市场波动时恐慌离场都不是最优策略。投资者在初次接触相关行业时,不妨将其纳入关注列表,深入了解和研究该行业及工具型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真正看好时再做出投资决策,而不要仅仅因为热度高就跟风购买。
他表示,若看好板块未来发展,可以考虑采用定投方式与行业共同成长,熨平短期波动,力争享受行业长期发展的红利。同时,适当分散投资,从更理性、更长期的角度做好资产配置,不要把资金全部押注到单一产品。
展望后市
基金经理仍然看好机器人领域
中欧盛世成长混合基金经理钟鸣、彭炜在一季报中表示,从行业层面来看,我们持续关注智能驾驶和人形机器人作为AI垂类应用的落地情况,这类physicalAI(改变物理世界的AI)将实现AI与人类生活的有机融合,不只是会思考会分析的大脑,将会劳动、会作业;作为人类劳动力的有效替代,他们在未来有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
金信优质价值混合、金信周期价值混合基金经理黄彪认为,预期2025年二季度,政策面趋向更加积极,基本面复苏势头有望得到加强。从产业趋势层面来看,在TMT、高端制造、医药生物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依然层出不穷,从而带来结构性的投资机会。其中,国产人形机器人迅速跟进技术,宇树科技、开普勒等龙头公司推出轮足机器狗和通用人形机器人等高性能产品,并已部分落地应用于诸多场景,相关零部件产业链也快速进行配套扩产和升级,其中,灵巧手、多传感器融合成为新热点。
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三部总经理、投资总监闫思倩认为,在AI科技周期下,机器人是制造业与AI结合的重要机遇,未来2~3年将迎来从“0”到“1”快速突破。中长期看好大盘表现,尤其看好制造业与科技领域成长股表现,长期看,机器人发展空间最大。
(文章来源:信息时报)
(原标题:首批基金一季报出炉 科技赛道成基金经理“心头好”)
(责任编辑:73)
随着公募基金一季报陆续披露,中欧基金、长城基金、永赢基金、安信基金等公司旗下众多绩优基金的最新持仓也随之浮出水面。其中,科技投资仍是一大看点。从目前披露的业绩来看,绩优基金一是重仓人形机器人,二是围绕AI全链条进行布局。在业内人士看来,投资者若看好板块未来发展,可以考虑采用定投方式与行业共同成长,熨平短期波动,力争享受行业长期发展的红利。同时,适当分散投资,从更理性、更长期的角度做好资产配置,不要把资金全部押注到单一产品。
投资方向1:重仓人形机器人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产业商业化加速,持续受到投资者关注。从目前披露的公募基金一季报来看,多只重仓人形机器人的基金业绩表现亮眼。
其中,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A和华富科技动能混合A业绩最为亮眼,一季度净值增长率分别达53.65%和37.12%,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目前,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A在全市场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一。
从持仓来看,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和华富科技动能混合的主要配置都聚焦人形机器人方向。记者注意到,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大手笔增持了恒立液压、浙江荣泰、奥比中光、三花智控4只个股,其中有3只都是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龙头股。相比去年末,上述个股增持幅度分别达到2160.36%、1670.8%、1471.15%和1272.13%。
华富科技动能混合方面,一季度重仓股也经历了一次大调整,最新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蓝黛科技、拓普集团、三花智控、隆盛科技、美湖股份、中大力德、中鼎股份、银轮股份、北特科技和瑞迪智驱,全面布局人形机器人板块,包括本体、执行器、传感器、驱动控制、传动装置、设备、材料等各环节。
凭着对人形机器人的精准布局,这两只产品的规模也大涨。数据显示,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基金由2024年底的0.48亿元激增至一季度末的13.21亿元,增幅高达2650.63%;华富科技动能则由1亿元增加至8.53亿元,环比增长752.28%。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基金的基金经理张荫先在财报中表示,该基金2025年一季度主要配置维持在人形机器人方向,力求深度参与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高速成长。他指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轨迹将对标智能手机与电动汽车,而且持续周期会更长,赛道容量也更为庞大,基金也本着“长期成长股”的策略去对待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投资。
投资方向2:围绕AI全链条布局
另外,还有很多基金也在围绕AI全链条展开布局,且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和份额增长。记者梳理发现,中欧基金、永赢基金、长城基金等公募基金公司旗下部分权益类基金都在拥抱AI,聚焦科技主线。
其中,永赢信息产业智选混合主要聚焦信息技术领域布局,前十大重仓股中9只股票属于信息技术行业,合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达40.69%。重仓股方面,涵盖了管理软件龙头金蝶国际、数据库企业达梦数据、工业软件新星鼎捷数智等,分别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5.54%、4.72%和4.12%,覆盖AI应用、基础软件、算力基础设施等细分领域。
截至一季度末,永赢数字经济智选年内业绩为18.65%,排名位居混合型基金前2%。同时,产品规模大幅增长。去年12月末,该基金规模仅为0.76亿元。而到今年一季度末,该基金的规模增长至12.65亿元,增幅高达1564.47%。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在一季度也维持较高仓位运作,聚焦AI应用、机器人及智能驾驶、国产AI产业链、AI基础设施以及端侧AI五大核心赛道。记者注意到,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信息技术类占了五席:腾讯控股、芯原股份、恒玄科技、翱捷科技、阿里巴巴-W合计占比30.08%。
永赢基金经理王文龙提示,面对AI应用这样一个具有长期向好逻辑的板块,单纯地追高或在市场波动时恐慌离场都不是最优策略。投资者在初次接触相关行业时,不妨将其纳入关注列表,深入了解和研究该行业及工具型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真正看好时再做出投资决策,而不要仅仅因为热度高就跟风购买。
他表示,若看好板块未来发展,可以考虑采用定投方式与行业共同成长,熨平短期波动,力争享受行业长期发展的红利。同时,适当分散投资,从更理性、更长期的角度做好资产配置,不要把资金全部押注到单一产品。
展望后市
基金经理仍然看好机器人领域
中欧盛世成长混合基金经理钟鸣、彭炜在一季报中表示,从行业层面来看,我们持续关注智能驾驶和人形机器人作为AI垂类应用的落地情况,这类physicalAI(改变物理世界的AI)将实现AI与人类生活的有机融合,不只是会思考会分析的大脑,将会劳动、会作业;作为人类劳动力的有效替代,他们在未来有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
金信优质价值混合、金信周期价值混合基金经理黄彪认为,预期2025年二季度,政策面趋向更加积极,基本面复苏势头有望得到加强。从产业趋势层面来看,在TMT、高端制造、医药生物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依然层出不穷,从而带来结构性的投资机会。其中,国产人形机器人迅速跟进技术,宇树科技、开普勒等龙头公司推出轮足机器狗和通用人形机器人等高性能产品,并已部分落地应用于诸多场景,相关零部件产业链也快速进行配套扩产和升级,其中,灵巧手、多传感器融合成为新热点。
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三部总经理、投资总监闫思倩认为,在AI科技周期下,机器人是制造业与AI结合的重要机遇,未来2~3年将迎来从“0”到“1”快速突破。中长期看好大盘表现,尤其看好制造业与科技领域成长股表现,长期看,机器人发展空间最大。
(文章来源:信息时报)
(原标题:首批基金一季报出炉 科技赛道成基金经理“心头好”)
(责任编辑: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