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放缓,3月化妆品卖了428亿元

化妆品财经在线

5天前

值得注意的是,若对比2024年同期的411亿元,今年3月的增长态势进一步印证了消费信心的恢复,以及今年以来经济的持续好转。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今年1-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940亿元,同比增长5.9%。在化妆品类别,3月份的零售总额为428亿元,同比增长1.1%。至此,今年一季度的化妆品零售达到1149亿元,同比增长3.2%。不过,相较于1-2月份的4.4%增长,3月的增速有所放缓。
普遍认为,三月是化妆品的消费旺季,有“三八妇女节”为美妆大促加持,总能强劲拉动一波业绩,但从今年3月份的数据来看,并未现大幅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若对比2024年同期的411亿元,今年3月的增长态势进一步印证了消费信心的恢复,以及今年以来经济的持续好转。从划分的十八大类别中,除了石油及制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小幅下降外,其他均保持着着正增长。体育、娱乐用品类实现高达35%以上的增长,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超过20%的增长,都反映出了经济的变化。2025年的美妆市场,从数据上看,虽然以平稳开局,但市场同时也有不少“动荡”,依然充斥着关店、撤柜的新闻。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有10+外资品牌传出撤柜,甚至是退出中国的消息,比如雪肌精、兰芝、黛珂等线下撤柜,优化渠道;ROC若珂、ENZBORN恩滋宝关闭天猫海外旗舰店等等。其中不乏欧莱雅、联合利华等美妆巨头旗下的品牌,反映了外资美妆在中国的发展挑战。从统计局数据看,1-3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36242亿元,同比增长7.9%,仍然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趋势。化妆品3月份在线上的销售,也延续了这一增长势头。
据魔镜洞察数据,2025年3月,抖音平台美妆类目GMV超235亿元,同比增长44.7%。其中,美容护肤类目GMV达到167亿元,同比增长47.7%;彩妆/香水/美容工具类目GMV为58亿元,同比增长25%。值得一提的是,韩束的势头不减,再次以6亿元的GMV断层领先,且连续五个月霸榜抖音美妆TOP1。此外,在抖音美容护肤类目中,20个品牌月GMV突破1亿元,TOP20品牌中,本土品牌数量占比达50%。在“淘天”平台,3月份的美容护肤细分类目数据,面部护理套装、面部精华、乳液/面霜、面膜、化妆水/爽肤水的销售额分别为19.28亿元、17.28亿元、16.31亿元、8.28亿元、6.57亿元。其中,美容护肤板块销售TOP10的品牌是:珀莱雅、欧莱雅、兰蔻、海蓝之谜、雅诗兰黛、SK-II、玉兰油、娇韵诗、资生堂、薇诺娜。SK-II和资生堂是当月销售额增长的两个品牌,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8.4%和13.8%,其余品牌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情况。而在京东平台上,3月全类目销售额为40.18亿元,其中面部护肤销售额达30.13亿元,但身体护肤销售额同比下滑11.5%,珀莱雅同比增长62.7%,成为当月增速最快品牌。与此同时,珀莱雅、欧莱雅、兰蔻、雅诗兰黛、可复美、玉兰油、SK-II、韩束8个品牌一直稳定在TOP10行列。今日,国家统计局还发布了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数据,从5.4%的增速来看,回暖的市场无疑是积极的信号,而从各大品牌的一季度动作来看,深挖市场的信心十足,如何在稳增长与高质量发展间寻求动态平衡,将继续考验品牌在接下来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若对比2024年同期的411亿元,今年3月的增长态势进一步印证了消费信心的恢复,以及今年以来经济的持续好转。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今年1-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940亿元,同比增长5.9%。在化妆品类别,3月份的零售总额为428亿元,同比增长1.1%。至此,今年一季度的化妆品零售达到1149亿元,同比增长3.2%。不过,相较于1-2月份的4.4%增长,3月的增速有所放缓。
普遍认为,三月是化妆品的消费旺季,有“三八妇女节”为美妆大促加持,总能强劲拉动一波业绩,但从今年3月份的数据来看,并未现大幅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若对比2024年同期的411亿元,今年3月的增长态势进一步印证了消费信心的恢复,以及今年以来经济的持续好转。从划分的十八大类别中,除了石油及制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小幅下降外,其他均保持着着正增长。体育、娱乐用品类实现高达35%以上的增长,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超过20%的增长,都反映出了经济的变化。2025年的美妆市场,从数据上看,虽然以平稳开局,但市场同时也有不少“动荡”,依然充斥着关店、撤柜的新闻。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有10+外资品牌传出撤柜,甚至是退出中国的消息,比如雪肌精、兰芝、黛珂等线下撤柜,优化渠道;ROC若珂、ENZBORN恩滋宝关闭天猫海外旗舰店等等。其中不乏欧莱雅、联合利华等美妆巨头旗下的品牌,反映了外资美妆在中国的发展挑战。从统计局数据看,1-3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36242亿元,同比增长7.9%,仍然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趋势。化妆品3月份在线上的销售,也延续了这一增长势头。
据魔镜洞察数据,2025年3月,抖音平台美妆类目GMV超235亿元,同比增长44.7%。其中,美容护肤类目GMV达到167亿元,同比增长47.7%;彩妆/香水/美容工具类目GMV为58亿元,同比增长25%。值得一提的是,韩束的势头不减,再次以6亿元的GMV断层领先,且连续五个月霸榜抖音美妆TOP1。此外,在抖音美容护肤类目中,20个品牌月GMV突破1亿元,TOP20品牌中,本土品牌数量占比达50%。在“淘天”平台,3月份的美容护肤细分类目数据,面部护理套装、面部精华、乳液/面霜、面膜、化妆水/爽肤水的销售额分别为19.28亿元、17.28亿元、16.31亿元、8.28亿元、6.57亿元。其中,美容护肤板块销售TOP10的品牌是:珀莱雅、欧莱雅、兰蔻、海蓝之谜、雅诗兰黛、SK-II、玉兰油、娇韵诗、资生堂、薇诺娜。SK-II和资生堂是当月销售额增长的两个品牌,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8.4%和13.8%,其余品牌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情况。而在京东平台上,3月全类目销售额为40.18亿元,其中面部护肤销售额达30.13亿元,但身体护肤销售额同比下滑11.5%,珀莱雅同比增长62.7%,成为当月增速最快品牌。与此同时,珀莱雅、欧莱雅、兰蔻、雅诗兰黛、可复美、玉兰油、SK-II、韩束8个品牌一直稳定在TOP10行列。今日,国家统计局还发布了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数据,从5.4%的增速来看,回暖的市场无疑是积极的信号,而从各大品牌的一季度动作来看,深挖市场的信心十足,如何在稳增长与高质量发展间寻求动态平衡,将继续考验品牌在接下来的表现。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