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创十年来新高,摩托巨头杀回来了

尺度商业

3天前

原控股股东破产重整尚未完成,这家上市公司却实现了净利润接近翻倍的好成绩,股价也创出近10年来新高。这是怎么回事?

4月14日,隆鑫通用强势涨停,收盘股价达到每股12.32元。以前复权股价来看,这是隆鑫通用自2015年6月12.96元历史高点以来再一次突破12元,创出近10年来股价新高。

在业绩层面,2024年隆鑫通用营业总收入增长近三成,实现归母净利润接近翻倍,两项数据均创出上市以来历史新高。同时,隆鑫通用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6.65%-105.77%。

作为国内摩托车行业龙头企业,隆鑫通用曾经历过辉煌,也曾陷入归母净利润连续下滑的窘境。在业绩创新高背后,这个摩托车龙头究竟发生了什么?

利润翻倍,摩托巨头困境反转

80年代后,摩托车作为一种新的代步工具进入国内市场,受到市场广泛认可,国内摩托车产业迎来了迅速发展,产量从1980年的4.9万辆增长至1990年的97万辆,十年期间增长了近20倍。

涂建华敏锐地发现了摩托车市场的巨大机会。他曾是重庆中梁山煤矿的一名工人,1983年因工伤离职,自主创业,先后创办过金属拉丝厂、纸巾厂、预制构件厂、塑料橡胶厂,从事过钢材储运和金属材料贸易,都不算成功,他希望摩托车市场能给他带来好运气。

1993年,涂建华创办了重庆隆鑫交通机械厂,专门生产摩托车发动机与零部件。在经历艰难的技术攻关后,隆鑫研制的第一台摩托车发动机问世,并迅速拿到了江苏捷达摩托车厂的订单。第二年,隆鑫卖出7万台发动机,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利润5000万。

随后,隆鑫开始从发动机向整车制造推进,1998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台摩托车。为了扩大影响力,隆鑫开始借势体育营销,先是赞助世界女排大奖赛,随后冠名足球队,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了品牌,涂建华也与力帆尹明善、宗申左宗申并称“重庆摩帮三巨头”。

2003年,隆鑫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开始多元化扩张,先后涉足房地产、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但由于高杠杆扩张、款项被拖欠等原因,隆鑫控股资金链较为紧张,随后引发一系列债务危机。

2021年9月,隆鑫控股等13家隆鑫系企业申请破产重整。据媒体报道,截至2021年11月底,隆鑫控股整体逾期债务高达124.96亿元。

2024年7月,另一家国产摩托车巨头宗申动力发布公告,宣布宗申动力参股公司“宗申新智造”拟参与隆鑫系重整,宗申新智造将以33.46亿元收购隆鑫通用5.04亿股股票,占后者总股本的24.5513%。

该交易已于2024年12月完成,宗申动力创始人左宗申正式成为隆鑫通用实际控制人,拿下了隆鑫系最为优质的一块资产。

隆鑫通用是隆鑫集团旗下摩托车业务的运营主体,即便在行业负增长、集团破产等综合影响下,隆鑫通用从未出现过亏损。

2018-2021年,隆鑫通用归母净利润连续四年下滑,净利润规模最低为3.85亿元。但从2022年开始,随着摩托车市场逐渐回暖,隆鑫通用业绩逐渐改善。

近日发布的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2024年隆鑫通用营业总收入达到168.22亿元,同比增长28.7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0亿元,同比增长97.16%。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出上市以来历史新高。

在今年第一季度,隆鑫通用仍保持着高速增长。业绩预增公告显示,其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55亿元-5.30亿元,同比增长76.65%-105.77%。扣非净利润为4.49亿元-5.24亿元,同比增长81.97%-112.36%。

业绩发布后,隆鑫通用4月14日股价强势涨停,收盘股价达到每股13.32元,创出近十年来股价新高。截至4月17日收盘,隆鑫通用每股股价为11.61元,总市值为238.4亿元。

业绩创新高,股价创出十年来新高,昔日摩托车龙头又杀回来了。

剑指全球,高端品牌加速出海

隆鑫通用近年来业绩的复苏,主要与旗下高端自主品牌出海加速有关。

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数据,2023年国内摩托车产销量分别为1941.63万辆和1899.07万辆,同比分别下滑了8.81%和11.34%。但整车出口量达到831.68万辆,同比则增长了8.79%。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19%至54.65亿美元。

进入2024年,国产摩托车出口速度显著加快。2024年,我国摩托车产销量分别为1997.08万辆和1992.28万辆,其中整车出口量达到1101.63万辆,创出历史新高。出口金额达69.81亿美元,同比增长23.8%。

在这轮摩托车出海加速的趋势中,隆鑫通用是最大参与者和受益者。据统计,隆鑫通用已经连续19年成为国内摩托车企业出口第一,国外市场已经超过国内成为隆鑫通用最大营收来源。

据2023年财报显示,隆鑫通用国内营收为44.21亿元,国外市场营收则达到了84.85亿元。在毛利率上,国外业务毛利率为18.77%,较国内业务高出了1.79个百分点。

更为重要的是,隆鑫通用旗下高端摩托车品牌无极表现突出,在海外市场取得了高速增长。

数据来看,2023年隆鑫通用摩托车产品销售收入为73.81亿元,同比增长22.20%。其中无极高端摩托车系列产品销售收入达14.92亿元,同比增长57.05%,占摩托车业务比重提升至20%。

在国内市场上,无极品牌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8.43亿元,同比增长33.81%。出口销售收入为6.48亿元,同比大增102.81%。

在2024年前三季度,无极品牌销售收入和出口收入仍保持着较高增长。具体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无极品牌销售收入达24.31亿元,同比增长127.60%,远超摩托车整体业务39.44%的增速。其中,国内收入同比增长159.22%至15.11亿元,出口收入同比增长89.58%至9.19亿元。

根据民生证券研报,2024年无极品牌在西班牙市场累计销量达到0.9万辆,同比增长128.5%,市场份额也已提升至4.2%,并在2024年10月首次进入当地市场销量前三名序列。今年一季度,无极品牌销量位居当地第五名。

除此之外,无极品牌在意大利市场上也出现了快速增长,在2024年上半年成为当地增速最快的摩企之一。今年第一季度其踏板车型SR16成为当地最畅销的国产车型。

据中国摩托车商会数据,今年1-2月隆鑫以无极品牌为主的大排量摩托车销量同比增长55.9%至1.7万辆,仍然保持较高增速。在民生证券看来,受益于无极品牌的量利共振,隆鑫通用一季度业绩超出预期。

无极品牌在海外市场上的优秀表现,显著带动了隆鑫通用的业绩以及股价表现。不过相对于本田、宝马等海外摩托车巨头,隆鑫通用在海外市场上仍有较长一段路要走,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研发和专利上。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截至2024年12月,中国摩托车专利申请人排行榜前8中,本田专利数量断崖式领先,雅马哈位居第二,国内企业春风动力排列第三,隆鑫通用未能进入前8榜单。

财报显示,隆鑫通用2023年研发费用为4.57亿元,研发费用率为3.50%,较2022年略有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隆鑫通用研发费用为4.12亿元,研发费用率为3.37%。

作为对比,春风动力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分别为9.24亿元和7.31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63%和6.38%,均显著超过隆鑫通用。

综合来看,已经在海外市场开疆扩土的隆鑫通用,想要挑战全球市场上头部摩托车巨头,仍需要进一步强化自身实力。随着左宗申的入主,宗申和隆鑫两大摩托车企业有望在研发、生产、销售上形成规模效应,增强竞争力。这一国产摩托车龙头能否进一步在全球市场上实现突破,尺度商业将持续关注。


原控股股东破产重整尚未完成,这家上市公司却实现了净利润接近翻倍的好成绩,股价也创出近10年来新高。这是怎么回事?

4月14日,隆鑫通用强势涨停,收盘股价达到每股12.32元。以前复权股价来看,这是隆鑫通用自2015年6月12.96元历史高点以来再一次突破12元,创出近10年来股价新高。

在业绩层面,2024年隆鑫通用营业总收入增长近三成,实现归母净利润接近翻倍,两项数据均创出上市以来历史新高。同时,隆鑫通用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6.65%-105.77%。

作为国内摩托车行业龙头企业,隆鑫通用曾经历过辉煌,也曾陷入归母净利润连续下滑的窘境。在业绩创新高背后,这个摩托车龙头究竟发生了什么?

利润翻倍,摩托巨头困境反转

80年代后,摩托车作为一种新的代步工具进入国内市场,受到市场广泛认可,国内摩托车产业迎来了迅速发展,产量从1980年的4.9万辆增长至1990年的97万辆,十年期间增长了近20倍。

涂建华敏锐地发现了摩托车市场的巨大机会。他曾是重庆中梁山煤矿的一名工人,1983年因工伤离职,自主创业,先后创办过金属拉丝厂、纸巾厂、预制构件厂、塑料橡胶厂,从事过钢材储运和金属材料贸易,都不算成功,他希望摩托车市场能给他带来好运气。

1993年,涂建华创办了重庆隆鑫交通机械厂,专门生产摩托车发动机与零部件。在经历艰难的技术攻关后,隆鑫研制的第一台摩托车发动机问世,并迅速拿到了江苏捷达摩托车厂的订单。第二年,隆鑫卖出7万台发动机,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利润5000万。

随后,隆鑫开始从发动机向整车制造推进,1998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台摩托车。为了扩大影响力,隆鑫开始借势体育营销,先是赞助世界女排大奖赛,随后冠名足球队,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了品牌,涂建华也与力帆尹明善、宗申左宗申并称“重庆摩帮三巨头”。

2003年,隆鑫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开始多元化扩张,先后涉足房地产、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但由于高杠杆扩张、款项被拖欠等原因,隆鑫控股资金链较为紧张,随后引发一系列债务危机。

2021年9月,隆鑫控股等13家隆鑫系企业申请破产重整。据媒体报道,截至2021年11月底,隆鑫控股整体逾期债务高达124.96亿元。

2024年7月,另一家国产摩托车巨头宗申动力发布公告,宣布宗申动力参股公司“宗申新智造”拟参与隆鑫系重整,宗申新智造将以33.46亿元收购隆鑫通用5.04亿股股票,占后者总股本的24.5513%。

该交易已于2024年12月完成,宗申动力创始人左宗申正式成为隆鑫通用实际控制人,拿下了隆鑫系最为优质的一块资产。

隆鑫通用是隆鑫集团旗下摩托车业务的运营主体,即便在行业负增长、集团破产等综合影响下,隆鑫通用从未出现过亏损。

2018-2021年,隆鑫通用归母净利润连续四年下滑,净利润规模最低为3.85亿元。但从2022年开始,随着摩托车市场逐渐回暖,隆鑫通用业绩逐渐改善。

近日发布的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2024年隆鑫通用营业总收入达到168.22亿元,同比增长28.7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0亿元,同比增长97.16%。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出上市以来历史新高。

在今年第一季度,隆鑫通用仍保持着高速增长。业绩预增公告显示,其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55亿元-5.30亿元,同比增长76.65%-105.77%。扣非净利润为4.49亿元-5.24亿元,同比增长81.97%-112.36%。

业绩发布后,隆鑫通用4月14日股价强势涨停,收盘股价达到每股13.32元,创出近十年来股价新高。截至4月17日收盘,隆鑫通用每股股价为11.61元,总市值为238.4亿元。

业绩创新高,股价创出十年来新高,昔日摩托车龙头又杀回来了。

剑指全球,高端品牌加速出海

隆鑫通用近年来业绩的复苏,主要与旗下高端自主品牌出海加速有关。

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数据,2023年国内摩托车产销量分别为1941.63万辆和1899.07万辆,同比分别下滑了8.81%和11.34%。但整车出口量达到831.68万辆,同比则增长了8.79%。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19%至54.65亿美元。

进入2024年,国产摩托车出口速度显著加快。2024年,我国摩托车产销量分别为1997.08万辆和1992.28万辆,其中整车出口量达到1101.63万辆,创出历史新高。出口金额达69.81亿美元,同比增长23.8%。

在这轮摩托车出海加速的趋势中,隆鑫通用是最大参与者和受益者。据统计,隆鑫通用已经连续19年成为国内摩托车企业出口第一,国外市场已经超过国内成为隆鑫通用最大营收来源。

据2023年财报显示,隆鑫通用国内营收为44.21亿元,国外市场营收则达到了84.85亿元。在毛利率上,国外业务毛利率为18.77%,较国内业务高出了1.79个百分点。

更为重要的是,隆鑫通用旗下高端摩托车品牌无极表现突出,在海外市场取得了高速增长。

数据来看,2023年隆鑫通用摩托车产品销售收入为73.81亿元,同比增长22.20%。其中无极高端摩托车系列产品销售收入达14.92亿元,同比增长57.05%,占摩托车业务比重提升至20%。

在国内市场上,无极品牌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8.43亿元,同比增长33.81%。出口销售收入为6.48亿元,同比大增102.81%。

在2024年前三季度,无极品牌销售收入和出口收入仍保持着较高增长。具体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无极品牌销售收入达24.31亿元,同比增长127.60%,远超摩托车整体业务39.44%的增速。其中,国内收入同比增长159.22%至15.11亿元,出口收入同比增长89.58%至9.19亿元。

根据民生证券研报,2024年无极品牌在西班牙市场累计销量达到0.9万辆,同比增长128.5%,市场份额也已提升至4.2%,并在2024年10月首次进入当地市场销量前三名序列。今年一季度,无极品牌销量位居当地第五名。

除此之外,无极品牌在意大利市场上也出现了快速增长,在2024年上半年成为当地增速最快的摩企之一。今年第一季度其踏板车型SR16成为当地最畅销的国产车型。

据中国摩托车商会数据,今年1-2月隆鑫以无极品牌为主的大排量摩托车销量同比增长55.9%至1.7万辆,仍然保持较高增速。在民生证券看来,受益于无极品牌的量利共振,隆鑫通用一季度业绩超出预期。

无极品牌在海外市场上的优秀表现,显著带动了隆鑫通用的业绩以及股价表现。不过相对于本田、宝马等海外摩托车巨头,隆鑫通用在海外市场上仍有较长一段路要走,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研发和专利上。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截至2024年12月,中国摩托车专利申请人排行榜前8中,本田专利数量断崖式领先,雅马哈位居第二,国内企业春风动力排列第三,隆鑫通用未能进入前8榜单。

财报显示,隆鑫通用2023年研发费用为4.57亿元,研发费用率为3.50%,较2022年略有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隆鑫通用研发费用为4.12亿元,研发费用率为3.37%。

作为对比,春风动力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分别为9.24亿元和7.31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63%和6.38%,均显著超过隆鑫通用。

综合来看,已经在海外市场开疆扩土的隆鑫通用,想要挑战全球市场上头部摩托车巨头,仍需要进一步强化自身实力。随着左宗申的入主,宗申和隆鑫两大摩托车企业有望在研发、生产、销售上形成规模效应,增强竞争力。这一国产摩托车龙头能否进一步在全球市场上实现突破,尺度商业将持续关注。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