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戴曼曼
美国滥施关税威胁搅动全球资本市场, 而在一系列“稳市”组合拳力挺之下,A股走出平稳回升行情。A股史上最强“稳市组合拳”不停歇,资金雄厚的银行理财资金加入“稳市”大军,力挺资本市场。近日,多家银行理财公司纷纷发声,表示已通过直接投资或以间接方式持续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且明确将进一步加大在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业内人士称此举“史无前例”。
多家理财子公司密集表态
挺市场,多家理财子公司近期密集表态。日前,交银理财表示近日资本市场波动加剧,交银理财快速研判市场形势,在保持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不变的基础上,结合产品投资策略,通过直接投资或以间接方式持续增持ETF。
中邮理财表示,中邮理财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当前市场处于合理估值,该公司理财资金已增持权益类指数基金(ETF),后续将继续发挥耐心资本、中长期资金作用,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运用自有资金通过购买本公司理财产品的方式参与权益投资。
中银理财与浦银理财在表态加码 ETF 投资的同时,更是透露了配置方向。中银理财官微发文称,面对近期市场波动,迅速研判并在管理好产品整体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寻找机会进行权益资产配置,重点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和内需板块。作为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中银理财去年末产品管理规模达1.88万亿元。
浦银理财则表示,已根据市场研判和产品投资策略,通过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方式持续增持 ETF,涵盖宽基指数、行业指数,重点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相关领域。浦银理财坚信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向好趋势未变,企业盈利韧性与成长潜力将为权益投资创造广阔空间,公司将秉持理性判断,积极贯彻“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主动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力度。
理财机构持续部署ETF
事实上,去年以来,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就已通过买入ETF加大布局权益类资产的力度。
随着公募基金2024年年报数据陆续披露,一批理财公司借道股票ETF进军市场的投资举措也随之浮出水面。数据显示,部分理财产品赫然现身股票 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显示理财公司正逐步成为股票ETF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其中宽基指数、科技赛道及央企红利主题ETF成为重点配置方向。
分析人士认为,从市场环境来看,当下资本市场的波动与发展,为理财公司提供了新的布局契机;政策层面,监管积极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为理财资金布局ETF提供了有力支撑;从机构自身角度出发,面对资产配置多元化、底层资产收益下行等挑战,理财公司急需拓展投资渠道,而ETF投资成为破局的重要方向。
对于此次理财公司大规模表态增持ETF,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主要是为了稳定资本市场信心。理财公司借道ETF布局权益市场,既是顺应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要求,也是应对底层资产收益下行的必然选择。
普益标准研究员张璟晗认为,2024年下半年以来,理财公司和银行加速布局股票ETF产品,主要是因为政策、市场环境、ETF的特点满足客群对波动控制的需求,以及理财公司自身权益投资不足等原因。
在诸多优势的推动下,ETF投资正有望成为理财资金入市的主流之选,各方正培育“长钱长投” 的资本市场良好生态,助力资本市场稳健长远发展。
上市粤企申请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超210亿元
在银行系资管机构增持ETF的同时,近期,各家银行还在加大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推进力度,全力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行动,为实体经济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助力提振资本市场信心。记者注意到,包括广东、浙江、山东、北京、江苏、四川等地相关部门已召开座谈会,积极行动,全力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202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工具,助力拓宽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的资金来源。
记者注意到,自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设立以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扎实服务上市公司开展股票回购增持,加强市值管理。
同时,各地也迅速建立工作机制,以广东为例,截至目前,广东省上市公司申请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超21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鼓励国有上市企业发挥排头兵作用,积极运用银行专项贷款资金开展股票回购、增持,提高政策工具的使用量和使用效果,积极推动国有上市公司价值全面提升,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戴曼曼)
羊城晚报记者 戴曼曼
美国滥施关税威胁搅动全球资本市场, 而在一系列“稳市”组合拳力挺之下,A股走出平稳回升行情。A股史上最强“稳市组合拳”不停歇,资金雄厚的银行理财资金加入“稳市”大军,力挺资本市场。近日,多家银行理财公司纷纷发声,表示已通过直接投资或以间接方式持续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且明确将进一步加大在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业内人士称此举“史无前例”。
多家理财子公司密集表态
挺市场,多家理财子公司近期密集表态。日前,交银理财表示近日资本市场波动加剧,交银理财快速研判市场形势,在保持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不变的基础上,结合产品投资策略,通过直接投资或以间接方式持续增持ETF。
中邮理财表示,中邮理财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当前市场处于合理估值,该公司理财资金已增持权益类指数基金(ETF),后续将继续发挥耐心资本、中长期资金作用,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运用自有资金通过购买本公司理财产品的方式参与权益投资。
中银理财与浦银理财在表态加码 ETF 投资的同时,更是透露了配置方向。中银理财官微发文称,面对近期市场波动,迅速研判并在管理好产品整体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寻找机会进行权益资产配置,重点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和内需板块。作为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中银理财去年末产品管理规模达1.88万亿元。
浦银理财则表示,已根据市场研判和产品投资策略,通过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方式持续增持 ETF,涵盖宽基指数、行业指数,重点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相关领域。浦银理财坚信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向好趋势未变,企业盈利韧性与成长潜力将为权益投资创造广阔空间,公司将秉持理性判断,积极贯彻“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主动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力度。
理财机构持续部署ETF
事实上,去年以来,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就已通过买入ETF加大布局权益类资产的力度。
随着公募基金2024年年报数据陆续披露,一批理财公司借道股票ETF进军市场的投资举措也随之浮出水面。数据显示,部分理财产品赫然现身股票 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显示理财公司正逐步成为股票ETF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其中宽基指数、科技赛道及央企红利主题ETF成为重点配置方向。
分析人士认为,从市场环境来看,当下资本市场的波动与发展,为理财公司提供了新的布局契机;政策层面,监管积极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为理财资金布局ETF提供了有力支撑;从机构自身角度出发,面对资产配置多元化、底层资产收益下行等挑战,理财公司急需拓展投资渠道,而ETF投资成为破局的重要方向。
对于此次理财公司大规模表态增持ETF,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主要是为了稳定资本市场信心。理财公司借道ETF布局权益市场,既是顺应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要求,也是应对底层资产收益下行的必然选择。
普益标准研究员张璟晗认为,2024年下半年以来,理财公司和银行加速布局股票ETF产品,主要是因为政策、市场环境、ETF的特点满足客群对波动控制的需求,以及理财公司自身权益投资不足等原因。
在诸多优势的推动下,ETF投资正有望成为理财资金入市的主流之选,各方正培育“长钱长投” 的资本市场良好生态,助力资本市场稳健长远发展。
上市粤企申请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超210亿元
在银行系资管机构增持ETF的同时,近期,各家银行还在加大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推进力度,全力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行动,为实体经济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助力提振资本市场信心。记者注意到,包括广东、浙江、山东、北京、江苏、四川等地相关部门已召开座谈会,积极行动,全力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202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工具,助力拓宽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的资金来源。
记者注意到,自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设立以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扎实服务上市公司开展股票回购增持,加强市值管理。
同时,各地也迅速建立工作机制,以广东为例,截至目前,广东省上市公司申请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超21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鼓励国有上市企业发挥排头兵作用,积极运用银行专项贷款资金开展股票回购、增持,提高政策工具的使用量和使用效果,积极推动国有上市公司价值全面提升,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戴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