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美韩国SiC工厂投资终止:战略误判,无奈止损

智车科技

3天前

战略调整的信号,终止富川投资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安森美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包括资源重新分配、Fab-lite模式优化和并购驱动增长。

芝能智芯出品

碳化硅(SiC)作为电动汽车和新能源领域的关键材料,因其高温、高压和高效率特性被视为半导体行业的未来方向,韩国电动汽车销量放缓导致的SiC需求疲软,迫使全球SiC巨头安森美(onsemi)终止其在韩国富川工厂的进一步投资,转而聚焦捷克新工厂建设。

我们来分析安森美投资终止的背景与影响,探讨SiC市场面临的结构性挑战,并对比安森美与Wolfspeed的战略路径,揭示全球SiC产业在技术、成本与市场波动中的竞争格局。

芝能科技认为,安森美的决定反映了全球SiC产业在需求周期错位下的战略调整,这很无奈也很现实,之前太激进了。跟中国的企业比成本,确实是难度很大,未来成功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化。

Part 1

韩国富川SiC工厂

投资终止的背景与原因

● 投资终止的直接触发因素

2025年4月,消息传出安森美暂停其位于韩国富川的SiC电源管理IC工厂投资,这一决定标志着公司对韩国市场的战略收缩。据报道,安森美已召回富川工厂的大部分工程师,仅保留少量研发人员,且剩余人员也可能被重新分配。

这一决定主要源于以下因素:

◎ 韩国电动汽车市场低迷:韩国汽车厂商(如现代、起亚)的电动汽车销量未达预期,导致对SiC电源管理IC的需求大幅下滑。韩国市场原本被安森美视为SiC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但销量疲软直接影响了工厂稼动率和盈利前景。

◎ 中国市场竞争加剧:中国SiC厂商以低成本优势迅速崛起,韩国生产的SiC产品在价格上难以与中国竞争。即使输往中国市场,富川工厂的产品也因成本劣势失去吸引力。

全球需求波动:安森美在2024年2月财报电话会议中指出,SiC业务收入“不均衡”,东亚市场(尤其是中国)电动汽车需求急剧下降,导致供应过剩风险。

安森美于2022年宣布投资1.4万亿韩元(约71.44亿元人民币)建设富川S5生产线,并从三星电子收购部分产线,目标是将富川打造为全球最大的SiC生产基地。

工厂于2023年10月完成扩建,初期生产6英寸SiC晶圆,并计划2025年认证8英寸工艺后全面转产8英寸,满产年产能预计超100万片,占安森美SiC总产量的35-40%。

然而,市场低迷导致工厂稼动率不足,投资回报周期延长,迫使安森美重新评估其全球布局。  

安森美2024财年业绩反映了其面临的困境:  营收下滑、利润承压,特别是2025年预期低迷导致股价重挫。

● 2024年总营收70.823亿美元,同比下降14.2%,其中SiC所在的电源解决方案集团(PSG)占47%,但整体收入仍受市场疲软拖累。  

● GAAP净利润15.728亿美元,同比下滑32.5%;

● 毛利率降至45.2%,反映出成本压力上升。  

● 第一季度营收预计仅13.5亿至14.5亿美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6.9亿美元,凸显需求疲软的持续影响。  

● 年内股价暴跌超37%,市场对安森美SiC业务的信心明显不足。

战略调整的信号,终止富川投资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安森美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包括资源重新分配、Fab-lite模式优化和并购驱动增长。

安森美将投资重心转向捷克Roznov工厂,计划投资20亿美元建设全链条SiC生产线,预计2027年投产,产量将是富川的三倍。捷克工厂更靠近欧洲EV和工业市场,规避了东亚市场的价格战风险。  

安森美通过整合9座工厂、关闭低效产能、收购纽约DeWitt工厂,逐步向“选择性垂直整合”转型,聚焦高利润的自研SiC制造,减少对代工的依赖。

◎ 2024年12月,安森美以1.15亿美元收购Qorvo的SiC JFET业务,增强EliteSiC产品线;

◎ 2025年初提出69亿美元收购Allegro Microsystems的计划,意在整合电源管理和传感技术,提升汽车与工业市场竞争力。

工程视角的解读:从技术角度看,富川工厂的6英寸至8英寸转换计划体现了SiC行业向更大晶圆尺寸演进的趋势。

8英寸晶圆可降低单位芯片成本约30%,但需要高精度设备(如外延生长炉)和复杂工艺验证。富川工厂暂停投资可能推迟其8英寸量产进程,导致安森美在技术升级窗口期落后于竞争对手。

SiC电源管理IC(如MOSFET、JFET)对晶圆质量要求极高,稼动率不足会放大晶圆缺陷的经济损失,进一步削弱工厂竞争力。

Part 2

SiC市场挑战

与安森美、Wolfspeed的战略对比

SiC因其宽禁带(3.26 eV)、高击穿电场(2.8 MV/cm)和优异热导率(4.9 W/cm·K)成为EV电驱、充电桩和AI电源的理想材料。

● 然而,全球SiC市场正面临多重挑战:

◎ 需求周期错位:2021-2023年EV热潮推动SiC投资热,但2024年全球EV销量增速放缓(预计仅增长15%),导致库存积压和产能过剩。

◎ 中国厂商崛起:中国企业如天科合达(衬底)、斯达半导体(MOSFET)和比亚迪(系统集成)以低成本和本地供应链优势迅速抢占市场。据估算,中国SiC器件价格比欧美低20-30%。

◎ 技术瓶颈:SiC晶圆生产涉及衬底生长、外延沉积和器件制造,良率提升困难。8英寸晶圆的缺陷密度控制仍是行业难题。

美国《芯片法案》为SiC厂商提供补贴,但特朗普政府可能废除该法案,威胁安森美和Wolfspeed的资金支持。

● 安森美和Wolfspeed作为美国SiC(碳化硅)领域的两大领先企业,面对相似的市场挑战时选择了不同的应对策略。

◎ 安森美采取多元化市场定位,不仅关注电动汽车、工业和AI电源领域,其SiC业务占总营收的47%,还在2024年实现了70.823亿美元的营收和15.728亿美元的净利润,尽管股价下跌了37%。

◎ 相比之下,Wolfspeed则全力投入SiC功率器件的研发与生产,但2024年的营收不到9亿美元,并出现了超过6亿美元的净亏损,债务超过50亿美元,股价也下跌了52%。

● 在投资策略方面

◎ 安森美选择收缩韩国的投资转向捷克,并采用了Fab-lite模式优化运营;

◎ 而Wolfspeed虽然积极扩张,包括纽约Mohawk和JP Materials项目,但由于资金短缺不得不叫停德国工厂计划。

对于安森美而言,其优势在于多元化的布局,这不仅降低了单一市场风险,还通过电源管理和传感器业务为其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

此外,通过裁员和整合工厂等措施,安森美成功地优化了资本效率,保持毛利率在45%以上。并购活动也为安森美带来了技术上的进步,如收购Qorvo JFET强化了其EliteSiC产品线。

● 然而,安森美同样面临一些风险

◎ 比如对东亚市场的误判可能导致未来类似决策失误,同时并购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增加财务压力。

◎ 另一方面,Wolfspeed面临着严峻的财务危机和高负债率,加上技术瓶颈和激进的战略导致其抗风险能力较弱。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Wolfspeed需要在其新CEO的带领下提高生产良率,稳定供应链,并寻求外部融资以缓解债务压力,同时聚焦于现有技术的改进而非急于扩大规模。

小结

安森美终止韩国富川SiC工厂投资,是全球SiC产业在电动汽车市场低迷和中国竞争压力下的缩影。相较于Wolfspeed的激进All-in,安森美通过多元化布局、Fab-lite转型和并购策略展现了更强的韧性,但其对市场趋势的误判和并购风险不容忽视。

从工程角度看,SiC行业的未来取决于8英寸晶圆的良率突破和成本优化,任何厂商若不能平衡技术创新与资本效率,都可能在白热化的竞争中失速。

原文标题 : 安森美韩国SiC工厂投资终止:战略误判,无奈止损

战略调整的信号,终止富川投资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安森美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包括资源重新分配、Fab-lite模式优化和并购驱动增长。

芝能智芯出品

碳化硅(SiC)作为电动汽车和新能源领域的关键材料,因其高温、高压和高效率特性被视为半导体行业的未来方向,韩国电动汽车销量放缓导致的SiC需求疲软,迫使全球SiC巨头安森美(onsemi)终止其在韩国富川工厂的进一步投资,转而聚焦捷克新工厂建设。

我们来分析安森美投资终止的背景与影响,探讨SiC市场面临的结构性挑战,并对比安森美与Wolfspeed的战略路径,揭示全球SiC产业在技术、成本与市场波动中的竞争格局。

芝能科技认为,安森美的决定反映了全球SiC产业在需求周期错位下的战略调整,这很无奈也很现实,之前太激进了。跟中国的企业比成本,确实是难度很大,未来成功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化。

Part 1

韩国富川SiC工厂

投资终止的背景与原因

● 投资终止的直接触发因素

2025年4月,消息传出安森美暂停其位于韩国富川的SiC电源管理IC工厂投资,这一决定标志着公司对韩国市场的战略收缩。据报道,安森美已召回富川工厂的大部分工程师,仅保留少量研发人员,且剩余人员也可能被重新分配。

这一决定主要源于以下因素:

◎ 韩国电动汽车市场低迷:韩国汽车厂商(如现代、起亚)的电动汽车销量未达预期,导致对SiC电源管理IC的需求大幅下滑。韩国市场原本被安森美视为SiC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但销量疲软直接影响了工厂稼动率和盈利前景。

◎ 中国市场竞争加剧:中国SiC厂商以低成本优势迅速崛起,韩国生产的SiC产品在价格上难以与中国竞争。即使输往中国市场,富川工厂的产品也因成本劣势失去吸引力。

全球需求波动:安森美在2024年2月财报电话会议中指出,SiC业务收入“不均衡”,东亚市场(尤其是中国)电动汽车需求急剧下降,导致供应过剩风险。

安森美于2022年宣布投资1.4万亿韩元(约71.44亿元人民币)建设富川S5生产线,并从三星电子收购部分产线,目标是将富川打造为全球最大的SiC生产基地。

工厂于2023年10月完成扩建,初期生产6英寸SiC晶圆,并计划2025年认证8英寸工艺后全面转产8英寸,满产年产能预计超100万片,占安森美SiC总产量的35-40%。

然而,市场低迷导致工厂稼动率不足,投资回报周期延长,迫使安森美重新评估其全球布局。  

安森美2024财年业绩反映了其面临的困境:  营收下滑、利润承压,特别是2025年预期低迷导致股价重挫。

● 2024年总营收70.823亿美元,同比下降14.2%,其中SiC所在的电源解决方案集团(PSG)占47%,但整体收入仍受市场疲软拖累。  

● GAAP净利润15.728亿美元,同比下滑32.5%;

● 毛利率降至45.2%,反映出成本压力上升。  

● 第一季度营收预计仅13.5亿至14.5亿美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6.9亿美元,凸显需求疲软的持续影响。  

● 年内股价暴跌超37%,市场对安森美SiC业务的信心明显不足。

战略调整的信号,终止富川投资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安森美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包括资源重新分配、Fab-lite模式优化和并购驱动增长。

安森美将投资重心转向捷克Roznov工厂,计划投资20亿美元建设全链条SiC生产线,预计2027年投产,产量将是富川的三倍。捷克工厂更靠近欧洲EV和工业市场,规避了东亚市场的价格战风险。  

安森美通过整合9座工厂、关闭低效产能、收购纽约DeWitt工厂,逐步向“选择性垂直整合”转型,聚焦高利润的自研SiC制造,减少对代工的依赖。

◎ 2024年12月,安森美以1.15亿美元收购Qorvo的SiC JFET业务,增强EliteSiC产品线;

◎ 2025年初提出69亿美元收购Allegro Microsystems的计划,意在整合电源管理和传感技术,提升汽车与工业市场竞争力。

工程视角的解读:从技术角度看,富川工厂的6英寸至8英寸转换计划体现了SiC行业向更大晶圆尺寸演进的趋势。

8英寸晶圆可降低单位芯片成本约30%,但需要高精度设备(如外延生长炉)和复杂工艺验证。富川工厂暂停投资可能推迟其8英寸量产进程,导致安森美在技术升级窗口期落后于竞争对手。

SiC电源管理IC(如MOSFET、JFET)对晶圆质量要求极高,稼动率不足会放大晶圆缺陷的经济损失,进一步削弱工厂竞争力。

Part 2

SiC市场挑战

与安森美、Wolfspeed的战略对比

SiC因其宽禁带(3.26 eV)、高击穿电场(2.8 MV/cm)和优异热导率(4.9 W/cm·K)成为EV电驱、充电桩和AI电源的理想材料。

● 然而,全球SiC市场正面临多重挑战:

◎ 需求周期错位:2021-2023年EV热潮推动SiC投资热,但2024年全球EV销量增速放缓(预计仅增长15%),导致库存积压和产能过剩。

◎ 中国厂商崛起:中国企业如天科合达(衬底)、斯达半导体(MOSFET)和比亚迪(系统集成)以低成本和本地供应链优势迅速抢占市场。据估算,中国SiC器件价格比欧美低20-30%。

◎ 技术瓶颈:SiC晶圆生产涉及衬底生长、外延沉积和器件制造,良率提升困难。8英寸晶圆的缺陷密度控制仍是行业难题。

美国《芯片法案》为SiC厂商提供补贴,但特朗普政府可能废除该法案,威胁安森美和Wolfspeed的资金支持。

● 安森美和Wolfspeed作为美国SiC(碳化硅)领域的两大领先企业,面对相似的市场挑战时选择了不同的应对策略。

◎ 安森美采取多元化市场定位,不仅关注电动汽车、工业和AI电源领域,其SiC业务占总营收的47%,还在2024年实现了70.823亿美元的营收和15.728亿美元的净利润,尽管股价下跌了37%。

◎ 相比之下,Wolfspeed则全力投入SiC功率器件的研发与生产,但2024年的营收不到9亿美元,并出现了超过6亿美元的净亏损,债务超过50亿美元,股价也下跌了52%。

● 在投资策略方面

◎ 安森美选择收缩韩国的投资转向捷克,并采用了Fab-lite模式优化运营;

◎ 而Wolfspeed虽然积极扩张,包括纽约Mohawk和JP Materials项目,但由于资金短缺不得不叫停德国工厂计划。

对于安森美而言,其优势在于多元化的布局,这不仅降低了单一市场风险,还通过电源管理和传感器业务为其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

此外,通过裁员和整合工厂等措施,安森美成功地优化了资本效率,保持毛利率在45%以上。并购活动也为安森美带来了技术上的进步,如收购Qorvo JFET强化了其EliteSiC产品线。

● 然而,安森美同样面临一些风险

◎ 比如对东亚市场的误判可能导致未来类似决策失误,同时并购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增加财务压力。

◎ 另一方面,Wolfspeed面临着严峻的财务危机和高负债率,加上技术瓶颈和激进的战略导致其抗风险能力较弱。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Wolfspeed需要在其新CEO的带领下提高生产良率,稳定供应链,并寻求外部融资以缓解债务压力,同时聚焦于现有技术的改进而非急于扩大规模。

小结

安森美终止韩国富川SiC工厂投资,是全球SiC产业在电动汽车市场低迷和中国竞争压力下的缩影。相较于Wolfspeed的激进All-in,安森美通过多元化布局、Fab-lite转型和并购策略展现了更强的韧性,但其对市场趋势的误判和并购风险不容忽视。

从工程角度看,SiC行业的未来取决于8英寸晶圆的良率突破和成本优化,任何厂商若不能平衡技术创新与资本效率,都可能在白热化的竞争中失速。

原文标题 : 安森美韩国SiC工厂投资终止:战略误判,无奈止损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