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官方数据上看,桂林旅游的表现并不差。
2024年,桂林市接待游客总人数15663.66万人次,约恢复至2019年的113.50%;
旅游总收入为1927.89亿元,约恢复至2019年的102.86%。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作为当地龙头企业--桂林旅游全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亏损约2.04亿元。
桂林旅游对于亏损的解释如下:
受区域市场竞争加剧、桂林特大洪水等因素影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7.58%(约3540万);
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减少2,516万元;
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在2024年12月31日,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合计15,167.06万元(约1.5亿)。
似乎,桂林旅游2024年的亏损,主要是由资产减值这个偶发因素造成的。
但如果细究桂林旅游的收入情况,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财报显示,桂林旅游的景区收入、漓江游船客运收入、漓江大瀑布饭店收入、客运服务收入分别占比48.35%、29.64%、16.77%、4.37%。
其中只有漓江游船客运收入有所增长,其他的业务收入则不同程度的下滑。
进一步来看,旗下所属5家重要的子公司和参股公司中,就有3家净利润为负。
亏损最多的两家分别为桂林资江丹霞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桂林罗山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恰好就是计提资产减值最多的两家。
只有桂林荔浦银子岩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一家子公司盈利,约4800万元。
算上一家参股30%的桂林漓江千古情演艺发展有限公司,去年净利润约7100万元,归属投资收益为1200万元,桂林旅游能拿得出手的“印钞机”并不多。
(注:与半年报披露的相比,其他还有资不抵债或计提坏账不计其中)
也许,桂林旅游公司的业绩,折射了这个老牌旅游目的地的某种颓势——尤其是在入境游板块。
数据层面来看,2024年桂林在入境游方面业绩看着不错:
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00.81万人次、同比增长248.44%。
国际旅游收入为39339.29万美元、同比增长240.21%。
但其入境过夜游客规模,只恢复到2019年的32%左右,远落后于全国大盘(90%以上)。
同时,欧洲时报发布的“2024中国城市入境游影响力榜单”上——北京、上海、重庆、张家界、西安、深圳、成都、杭州、三亚、乌鲁木齐、桂林、青岛、开封、昆明和贵阳15个城市上榜——桂林只排在中后位,被同为老牌目的地的西安甩在身后。
某国际旅行社Z总,把这些新晋的城市称之为二线目的地,他表示:
“桂林的排名被二线目的地超过,也是无可奈何。好在作为成熟目的地,桂林过去在海外已经打下知名度。不好的地方在于当下内部产品挖掘不足、对外推广不持续、很多旅游产品缺乏新意,还贵。”
“比如,传统的漓江游船(油箱)线路,一张票三四百块钱,游程长达4小时,很容易让老外审美疲劳。现在大家看到的竹筏游江只游一段,实际上是入境游企业采取低成本方式平替的结果,这样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的游客,都能接受。”
也有业内人士告诉笔者,桂林存在相当数量的入境旅游电商,包括一些大型旅行社以及其他中小旅行社,他们拥有全国最完整的服务链条和最强的线上组团能力,最擅长目的地运营,也乐意优先把老外往桂林的景区拉——但也挡不住老外自己寻求其他更低成本的景区去玩。
这可能也间接造成了,几乎掌控了当地头部资源的桂林旅游公司,业绩却愈发平淡的结果。
未来,随着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复苏,国际市场上东南亚等周边国家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不断提升,桂林旅游面临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从官方数据上看,桂林旅游的表现并不差。
2024年,桂林市接待游客总人数15663.66万人次,约恢复至2019年的113.50%;
旅游总收入为1927.89亿元,约恢复至2019年的102.86%。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作为当地龙头企业--桂林旅游全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亏损约2.04亿元。
桂林旅游对于亏损的解释如下:
受区域市场竞争加剧、桂林特大洪水等因素影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7.58%(约3540万);
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减少2,516万元;
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在2024年12月31日,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合计15,167.06万元(约1.5亿)。
似乎,桂林旅游2024年的亏损,主要是由资产减值这个偶发因素造成的。
但如果细究桂林旅游的收入情况,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财报显示,桂林旅游的景区收入、漓江游船客运收入、漓江大瀑布饭店收入、客运服务收入分别占比48.35%、29.64%、16.77%、4.37%。
其中只有漓江游船客运收入有所增长,其他的业务收入则不同程度的下滑。
进一步来看,旗下所属5家重要的子公司和参股公司中,就有3家净利润为负。
亏损最多的两家分别为桂林资江丹霞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桂林罗山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恰好就是计提资产减值最多的两家。
只有桂林荔浦银子岩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一家子公司盈利,约4800万元。
算上一家参股30%的桂林漓江千古情演艺发展有限公司,去年净利润约7100万元,归属投资收益为1200万元,桂林旅游能拿得出手的“印钞机”并不多。
(注:与半年报披露的相比,其他还有资不抵债或计提坏账不计其中)
也许,桂林旅游公司的业绩,折射了这个老牌旅游目的地的某种颓势——尤其是在入境游板块。
数据层面来看,2024年桂林在入境游方面业绩看着不错:
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00.81万人次、同比增长248.44%。
国际旅游收入为39339.29万美元、同比增长240.21%。
但其入境过夜游客规模,只恢复到2019年的32%左右,远落后于全国大盘(90%以上)。
同时,欧洲时报发布的“2024中国城市入境游影响力榜单”上——北京、上海、重庆、张家界、西安、深圳、成都、杭州、三亚、乌鲁木齐、桂林、青岛、开封、昆明和贵阳15个城市上榜——桂林只排在中后位,被同为老牌目的地的西安甩在身后。
某国际旅行社Z总,把这些新晋的城市称之为二线目的地,他表示:
“桂林的排名被二线目的地超过,也是无可奈何。好在作为成熟目的地,桂林过去在海外已经打下知名度。不好的地方在于当下内部产品挖掘不足、对外推广不持续、很多旅游产品缺乏新意,还贵。”
“比如,传统的漓江游船(油箱)线路,一张票三四百块钱,游程长达4小时,很容易让老外审美疲劳。现在大家看到的竹筏游江只游一段,实际上是入境游企业采取低成本方式平替的结果,这样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的游客,都能接受。”
也有业内人士告诉笔者,桂林存在相当数量的入境旅游电商,包括一些大型旅行社以及其他中小旅行社,他们拥有全国最完整的服务链条和最强的线上组团能力,最擅长目的地运营,也乐意优先把老外往桂林的景区拉——但也挡不住老外自己寻求其他更低成本的景区去玩。
这可能也间接造成了,几乎掌控了当地头部资源的桂林旅游公司,业绩却愈发平淡的结果。
未来,随着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复苏,国际市场上东南亚等周边国家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不断提升,桂林旅游面临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