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4月17日消息,银联国际日前与越南国家支付公司(NAPAS)、中国工商银行、越南外贸银行在河内联合签署合作协议,约定共同推进中越两国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据网经社跨境电商台(CBEC.100EC.CN)查询DeepSeek后获悉,根据协议约定,银联国际与NAPAS将通过系统“一点对接”实现二维码支付网络双向互联互通。
一、合作背景:从政策框架到技术落地的战略协同
1. 政策基础:两国央行的顶层设计
2024年8月,中越两国央行签署《关于加强本币结算和跨境支付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明确将支付互联互通纳入双边金融合作重点。这一政策框架为银联与NAPAS的二维码网络对接提供了制度保障,体现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跨境合作新模式。
2. 技术准备:银联在越南的生态布局
银联自2005年进入越南市场以来,已实现线下POS终端全覆盖、累计发卡超百万张,并完成60%非接受理场景的布局。此次合作进一步将移动支付能力从“单向受理”升级为“双向互通”,为技术对接奠定基础。
3. 区域经济需求:中越经贸关系的深化
中国连续多年成为越南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日益密切的商贸往来和年均超400万人次的双向旅游流动,催生了高效、低成本的跨境支付需求。
二、合作核心:双向互联互通的创新机制
1. 技术架构:“一点对接”模式突破
银联与NAPAS采用系统直连的“一点对接”方案,绕过多家机构逐级连接的复杂流程,显著降低技术成本。该模式实现了:
云闪付APP及银联合作钱包在越南VietQR商户的直接支付;
越南VietQR钱包中国银联二维码商户的无缝使用。
2. 结算体系:本币结算的便利化突破
中国工商银行与越南外贸银行作为首批结算银行,提供人民币-越南盾直接兑换通道,减少美元中间环节的汇兑损失。据测算,本币结算可为用户节省1-2%的跨境支付成本。
3. 风控与合规:双重监管下的安全保障
合作项目在两国央行指导下开展,采用EMVCo国际二维码标准,并嵌入动态令牌、生物识别等安全技术,确保交易合规性与数据主权。
三、市场影响与未来展望
1. 短期效应:提升跨境消费体验
中国游客在越南扫码支付成功率预计从目前的70%提升至95%以上;
越南商户接入成本降低约30%,推动更多中小微企业接受跨境支付。
2. 中长期价值:区域金融一体化样本
此次合作形成“技术标准互认+本币结算+双边银行协同”的可复制模式,为东盟其他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接入中国支付网络提供参考。银联数据显示,东南亚地区二维码互联互通有望在2026年覆盖5个国家。
3. 战略延伸:数字人民币与VietQR的协同空间
随着中国数字人民币试点扩大,未来或可通过VietQR网络在越南实现“数字人民币-越南盾”的实时兑换,进一步强化人民币国际化在东南亚的支点。
结语:以支付互联助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中越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既是技术赋能金融普惠的典型案例,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基础设施“软联通”的生动实践。随着合作深入,两国将从支付网络互联走向数字身份互认、数据要素流通等更深层次协同,为区域数字经济治理贡献新范式。银联等机构需持续优化场景适配性,平衡效率与安全,最终实现“一个二维码,联通两国民生”的愿景。
(网经社讯)4月17日消息,银联国际日前与越南国家支付公司(NAPAS)、中国工商银行、越南外贸银行在河内联合签署合作协议,约定共同推进中越两国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据网经社跨境电商台(CBEC.100EC.CN)查询DeepSeek后获悉,根据协议约定,银联国际与NAPAS将通过系统“一点对接”实现二维码支付网络双向互联互通。
一、合作背景:从政策框架到技术落地的战略协同
1. 政策基础:两国央行的顶层设计
2024年8月,中越两国央行签署《关于加强本币结算和跨境支付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明确将支付互联互通纳入双边金融合作重点。这一政策框架为银联与NAPAS的二维码网络对接提供了制度保障,体现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跨境合作新模式。
2. 技术准备:银联在越南的生态布局
银联自2005年进入越南市场以来,已实现线下POS终端全覆盖、累计发卡超百万张,并完成60%非接受理场景的布局。此次合作进一步将移动支付能力从“单向受理”升级为“双向互通”,为技术对接奠定基础。
3. 区域经济需求:中越经贸关系的深化
中国连续多年成为越南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日益密切的商贸往来和年均超400万人次的双向旅游流动,催生了高效、低成本的跨境支付需求。
二、合作核心:双向互联互通的创新机制
1. 技术架构:“一点对接”模式突破
银联与NAPAS采用系统直连的“一点对接”方案,绕过多家机构逐级连接的复杂流程,显著降低技术成本。该模式实现了:
云闪付APP及银联合作钱包在越南VietQR商户的直接支付;
越南VietQR钱包中国银联二维码商户的无缝使用。
2. 结算体系:本币结算的便利化突破
中国工商银行与越南外贸银行作为首批结算银行,提供人民币-越南盾直接兑换通道,减少美元中间环节的汇兑损失。据测算,本币结算可为用户节省1-2%的跨境支付成本。
3. 风控与合规:双重监管下的安全保障
合作项目在两国央行指导下开展,采用EMVCo国际二维码标准,并嵌入动态令牌、生物识别等安全技术,确保交易合规性与数据主权。
三、市场影响与未来展望
1. 短期效应:提升跨境消费体验
中国游客在越南扫码支付成功率预计从目前的70%提升至95%以上;
越南商户接入成本降低约30%,推动更多中小微企业接受跨境支付。
2. 中长期价值:区域金融一体化样本
此次合作形成“技术标准互认+本币结算+双边银行协同”的可复制模式,为东盟其他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接入中国支付网络提供参考。银联数据显示,东南亚地区二维码互联互通有望在2026年覆盖5个国家。
3. 战略延伸:数字人民币与VietQR的协同空间
随着中国数字人民币试点扩大,未来或可通过VietQR网络在越南实现“数字人民币-越南盾”的实时兑换,进一步强化人民币国际化在东南亚的支点。
结语:以支付互联助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中越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既是技术赋能金融普惠的典型案例,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基础设施“软联通”的生动实践。随着合作深入,两国将从支付网络互联走向数字身份互认、数据要素流通等更深层次协同,为区域数字经济治理贡献新范式。银联等机构需持续优化场景适配性,平衡效率与安全,最终实现“一个二维码,联通两国民生”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