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龙陵县勐糯镇大寨村,傣族姑娘陈梦的双手灵巧地穿梭于五颜六色的花朵与珠饰之间,一朵朵精致的傣族头花在她的指尖绽放。每年3月初返乡赶制头花的她,已成为当地“泼水节经济”链条中一抹亮丽风景。“每朵售价10元至35元不等,去年卖头花收入1万多元。”陈梦笑着说。
陈梦是土生土长的勐糯大寨人。自小痴迷手工制作的她,2017年起将爱好转化为事业。从最初的自用、赠友,到如今通过线下销售与线上预订双渠道经营,她的头花因设计精巧、工艺细腻而广受欢迎。“傣族各年龄段的女性都爱佩戴鲜花头饰,尤其是泼水节期间,游客看到当地人这一习俗,也跟风购买,随着这几年游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陈梦透露。
在勐糯镇,像陈梦这样依托传统节庆实现增收的案例比比皆是,手工艺人袁从顺,凭借泼水节陀螺大赛的热度,销售陀螺、修复陀螺收入超过1万元;缝制傣族布包的老板杨兴芬,在泼水节期间卖出布包、香包等200余个……“今年头饰的价格预计还要再涨。”陈梦自信地说,自己正准备入驻电商平台,借助“泼水节IP”和电商红利进一步拓展市场。
勐糯镇“泼水节经济”的升温,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绵绵之力,以民族文化和生态优势为基底,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构建起“节庆搭台、产业唱戏、群众受益”的发展模式,激发群众参与动力,同时深入挖掘宣传当地旅游资源,赋予泼水节更多的文化内涵,创新消费场景,为游客带来更丰富的体验。
据了解,2024年泼水节期间,勐糯镇接待游客超13万人次,带动餐饮、住宿等消费120余万元,节庆效应还催生了4家新酒店、12家餐饮店落地开业。
在云南省龙陵县勐糯镇大寨村,傣族姑娘陈梦的双手灵巧地穿梭于五颜六色的花朵与珠饰之间,一朵朵精致的傣族头花在她的指尖绽放。每年3月初返乡赶制头花的她,已成为当地“泼水节经济”链条中一抹亮丽风景。“每朵售价10元至35元不等,去年卖头花收入1万多元。”陈梦笑着说。
陈梦是土生土长的勐糯大寨人。自小痴迷手工制作的她,2017年起将爱好转化为事业。从最初的自用、赠友,到如今通过线下销售与线上预订双渠道经营,她的头花因设计精巧、工艺细腻而广受欢迎。“傣族各年龄段的女性都爱佩戴鲜花头饰,尤其是泼水节期间,游客看到当地人这一习俗,也跟风购买,随着这几年游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陈梦透露。
在勐糯镇,像陈梦这样依托传统节庆实现增收的案例比比皆是,手工艺人袁从顺,凭借泼水节陀螺大赛的热度,销售陀螺、修复陀螺收入超过1万元;缝制傣族布包的老板杨兴芬,在泼水节期间卖出布包、香包等200余个……“今年头饰的价格预计还要再涨。”陈梦自信地说,自己正准备入驻电商平台,借助“泼水节IP”和电商红利进一步拓展市场。
勐糯镇“泼水节经济”的升温,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绵绵之力,以民族文化和生态优势为基底,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构建起“节庆搭台、产业唱戏、群众受益”的发展模式,激发群众参与动力,同时深入挖掘宣传当地旅游资源,赋予泼水节更多的文化内涵,创新消费场景,为游客带来更丰富的体验。
据了解,2024年泼水节期间,勐糯镇接待游客超13万人次,带动餐饮、住宿等消费120余万元,节庆效应还催生了4家新酒店、12家餐饮店落地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