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华西证券发布研报称,即时零售行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平台型的美团闪购,前置仓叮咚买菜、朴朴超市逐渐盈利,行业即将进入"规模扩张+盈利兑现"双击阶段。相关受益标的包括龙头美团(03690),依托6.7亿用户池、745万骑手网络及闪电仓模式,2025年即时零售GMV预计超3000亿元。以及具备场景协同优势的京东(09618)秒送依托达达履约网络,发力"小时达+外卖"全场景,2025年GMV目标千亿,关注与京东主站协同效应释放。稳步扩张、实现盈利的叮咚买菜(DDL.US),前置仓精细化运营标杆,连续9个季度盈利,预制菜/奥莱业态打开下沉空间。
华西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电商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即时零售重构电商格局
当前电商增长趋缓,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而即时零售的规模增速保持20%以上。电商市场占据整体零售市场35%的份额,自2020年起,年规模增速在10%左右,行业增量逐渐缩小。而即时零售在2020-2022年却保持50%以上的增速,2023年同比增长29%,成为电商的增量引擎。
作为电商在本地化、即时性需求下的创新模式,未来万亿市场规模可期。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已达到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占网络零售额的4.2%,占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5万亿元的1.4%。根据商务部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预测,2025年即时零售规模将超过万亿元,2030年将超过2万亿元,未来5年CAGR约为15%。
商业模式优于传统零售,通过效率建立壁垒
与传统零售相比,即时零售的商业模式更好形成壁垒,竞争者难以复制。虽然前期需要较大的投入,以及盈利周期较长,但一旦形成规模化,具有更好的客户粘性,份额更加稳定,盈利能力也会随着订单量的提升而越来越强。
1)平台模式下,流量与配送网络是竞争的关键因素,后者为平台的主要壁垒。与电商的逻辑类似,流量规模越大可以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驻平台,增加佣金与营销收入。但流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难以形成差异化壁垒。即时零售区别于电商的是,平台通过配送网络的搭建与提效,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快”的需求,建立竞争壁垒,而复制难度较大。参考亚马逊的FBA体系,适应当地供需分配结构,通过效率建立深厚的护城河。
2)前置仓与传统零售的商业模式更相似,产品是竞争的关键,包括差异化供应链(自有品牌、选品)和供应链管理(品控、损耗),同时配送效率也会影响复购,成为另一个关键因素。前置仓步入扭亏,叮咚买菜连续9个季度实现Non-GAAP净利润盈利,24Q4 Non-GAAP净利率为1.9%,其自有品牌2023年GMV占比达到20%。
格局稳固,“品类扩张+下沉渗透”成胜负手
平台型公司的多项能力可以复用,包括连锁的商家资源、配送网络等,规模快速扩张。而前置仓的扩张需建立在差异化供应链和管理上,因此以核心区域深耕,进而向周围地区扩张的策略为主。平台型即时零售市场市场呈现"一超多强"格局:美团闪购以35%份额领跑(日均订单量超1000万单),京东到家、饿了么非餐分列二三位。新兴势力加速入局:抖音"小时达"依托直播电商生态,2024年本地生活GMV突破5600亿元。
该行认为未来的竞争焦点转向"全品类扩张+下沉渗透":1)品类扩张:美团闪购拓展数码家电品类,与苹果/小米合作开设3C前置仓;京东到家启动外卖业务,2025年计划覆盖50万餐饮商户。
2)下沉渗透:2023年县域即时零售规模达到1500亿元,同比增长23.42%,占即时零售总规模的23.08%。2024年1-8月,县域等下沉市场的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同比增长54%。前三大前置仓为小象超市、朴朴超市、叮咚买菜,合计占垂直市场份额约36%。
技术驱动效率革命,聚焦龙头确定性
当前即时零售的AI应用主要在四个方面:智能定价、选品与库存管理,智能配送优化,客户服务与体验提升、精准推荐,选址与布局优化。即时零售的技术赋能已从单一环节突破(如物流)转向全链条智能化,未来竞争将聚焦技术协同能力与场景渗透深度。从履约成本、库存管理、运营成本等多维度提升盈利能力。截至2024年12月底,美团已在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开通53条航线,累计完成订单超45万单,服务覆盖了办公、社区、景区、市政公园、校园、图书馆、口岸等多种场景,可为用户配送9万余种商品,最快用时6分37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西证券发布研报称,即时零售行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平台型的美团闪购,前置仓叮咚买菜、朴朴超市逐渐盈利,行业即将进入"规模扩张+盈利兑现"双击阶段。相关受益标的包括龙头美团(03690),依托6.7亿用户池、745万骑手网络及闪电仓模式,2025年即时零售GMV预计超3000亿元。以及具备场景协同优势的京东(09618)秒送依托达达履约网络,发力"小时达+外卖"全场景,2025年GMV目标千亿,关注与京东主站协同效应释放。稳步扩张、实现盈利的叮咚买菜(DDL.US),前置仓精细化运营标杆,连续9个季度盈利,预制菜/奥莱业态打开下沉空间。
华西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电商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即时零售重构电商格局
当前电商增长趋缓,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而即时零售的规模增速保持20%以上。电商市场占据整体零售市场35%的份额,自2020年起,年规模增速在10%左右,行业增量逐渐缩小。而即时零售在2020-2022年却保持50%以上的增速,2023年同比增长29%,成为电商的增量引擎。
作为电商在本地化、即时性需求下的创新模式,未来万亿市场规模可期。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已达到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占网络零售额的4.2%,占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5万亿元的1.4%。根据商务部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预测,2025年即时零售规模将超过万亿元,2030年将超过2万亿元,未来5年CAGR约为15%。
商业模式优于传统零售,通过效率建立壁垒
与传统零售相比,即时零售的商业模式更好形成壁垒,竞争者难以复制。虽然前期需要较大的投入,以及盈利周期较长,但一旦形成规模化,具有更好的客户粘性,份额更加稳定,盈利能力也会随着订单量的提升而越来越强。
1)平台模式下,流量与配送网络是竞争的关键因素,后者为平台的主要壁垒。与电商的逻辑类似,流量规模越大可以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驻平台,增加佣金与营销收入。但流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难以形成差异化壁垒。即时零售区别于电商的是,平台通过配送网络的搭建与提效,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快”的需求,建立竞争壁垒,而复制难度较大。参考亚马逊的FBA体系,适应当地供需分配结构,通过效率建立深厚的护城河。
2)前置仓与传统零售的商业模式更相似,产品是竞争的关键,包括差异化供应链(自有品牌、选品)和供应链管理(品控、损耗),同时配送效率也会影响复购,成为另一个关键因素。前置仓步入扭亏,叮咚买菜连续9个季度实现Non-GAAP净利润盈利,24Q4 Non-GAAP净利率为1.9%,其自有品牌2023年GMV占比达到20%。
格局稳固,“品类扩张+下沉渗透”成胜负手
平台型公司的多项能力可以复用,包括连锁的商家资源、配送网络等,规模快速扩张。而前置仓的扩张需建立在差异化供应链和管理上,因此以核心区域深耕,进而向周围地区扩张的策略为主。平台型即时零售市场市场呈现"一超多强"格局:美团闪购以35%份额领跑(日均订单量超1000万单),京东到家、饿了么非餐分列二三位。新兴势力加速入局:抖音"小时达"依托直播电商生态,2024年本地生活GMV突破5600亿元。
该行认为未来的竞争焦点转向"全品类扩张+下沉渗透":1)品类扩张:美团闪购拓展数码家电品类,与苹果/小米合作开设3C前置仓;京东到家启动外卖业务,2025年计划覆盖50万餐饮商户。
2)下沉渗透:2023年县域即时零售规模达到1500亿元,同比增长23.42%,占即时零售总规模的23.08%。2024年1-8月,县域等下沉市场的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同比增长54%。前三大前置仓为小象超市、朴朴超市、叮咚买菜,合计占垂直市场份额约36%。
技术驱动效率革命,聚焦龙头确定性
当前即时零售的AI应用主要在四个方面:智能定价、选品与库存管理,智能配送优化,客户服务与体验提升、精准推荐,选址与布局优化。即时零售的技术赋能已从单一环节突破(如物流)转向全链条智能化,未来竞争将聚焦技术协同能力与场景渗透深度。从履约成本、库存管理、运营成本等多维度提升盈利能力。截至2024年12月底,美团已在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开通53条航线,累计完成订单超45万单,服务覆盖了办公、社区、景区、市政公园、校园、图书馆、口岸等多种场景,可为用户配送9万余种商品,最快用时6分37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