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记者孙凯杰】随着公募基金陆续披露第一季度报告,科技投资仍是一大看点。截至目前,已有华富基金、德邦基金、金信基金、中欧基金、永赢基金、长城基金和朱雀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对外发布了公告,其中不乏多只第一季度表现亮眼的权益基金。
在多份对外公布的第一季度报告中,人形机器人、AI、DeepSeek等关键词频繁出现,众多基金经理也在报告中阐述了对未来的见解。从已披露的信息来看,公募基金依然对AI行业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押准题材业绩回暖
多只基金规模大幅上涨
过去几年来,A股市场震荡疲软,大量主动基金也表现不佳,跑输指数基金的情况并非个例,陆续有投资者选择止损赎回。
2025年,市场明显回暖,主动基金经理也顺势抓住机会。Wind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收益较高的基金,大多是主动权益基金,其中超过20只权益基金收益超过30%。
显著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曲线,成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回流。今年第一季度,多只表现优异的基金产品规模均实现了显著增长。
其中,在股票型基金中年初至今(截至2025年4月15日)收益排名第一的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规模由2024年末的0.48亿元,暴增至13.21亿元,增长幅度超过2600%;永赢数字经济智选由2024年末的0.76亿元,跃升至12.65亿元,增长幅度超过1500%;中欧智能制造也由2024年末2.14亿元的规模,增长至11.65亿元,增长幅度超过400%。
在2025年第一季度,共有5只权益基金收益率突破40%。尽管这些基金尚未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但从其2024年年报中不难发现,基金经理们早在2024年第四季度便已重仓布局人形机器人板块。
而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同样如此。基金经理张荫先表示,2025年一季度主要配置维持在人形机器人方向,力求深度参与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高速成长。
2025年第一季度,人形机器人板块经历过一个“冲高回落”的过程,张荫先也在报告中表达了他的见解:“板块短期上涨较多后,我们也在机器人细分领域内做出取舍,例如市场对可能面临快速通缩、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品种的定价较为充分后,我们更愿意把仓位布局在感知类零部件、新制造工艺、潜在新型电机方案、整机组装代工商、积极拓展机器人业务且估值相对偏低的公司等。这也符合本产品一贯的投资方法:一方面布局确定性,寻找在机器人业务中较高概率进入供应链的公司,另一方面挖掘弹性,积极寻找主业基本面有支撑或改善,同时新拓展机器人业务的优秀公司,这类标的一旦实现0~1的新突破,有望获得估值及业绩的双击机会。”
权益市场的复苏,为混合型基金创造了理想的配置时机。以混合债券型基金安信聚利增强为例,该基金在第一季度显著降低了现金持仓,其债券和股票的占净值比相较上季度分别提升了65.27%和13.60%。
DeepSeek引发AI产业狂飙
多名基金经理均看好后市表现
今年第一季度,在全球AI浪潮有所放缓时,DeepSeek的横空出世成为资本市场的催化剂,相关概念被快速点燃。
数据显示,1月23日至2月21日,Wind DeepSeek指数涨幅超过76%,每日互动、并行科技两只DeepSeek概念股在几个交易日内股价快速翻倍,多只个股涨幅明显。
风潮来临,多只权益基金也在加快密集布局AI领域。截至4月16日,67只已披露第一季度报告的基金中,44只提到了“AI”,“出镜率”高达66%。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不少基金经理仍持续看好AI的未来发展前景。
朱雀基金旗下多只权益基金提出,产业层面,AI相关仍是全球竞争的重点,中国相关资本开支会不断加码。当下国内的AI产业阶段非常类似于海外2023年初的产业阶段,拥有较多AI应用和底层技术的港股科技公司,或迎来产业生命周期的第二、第三成长曲线。永赢基金旗下权益基金则提到,AI在一季度因DeepSeek的出现发生重大叙事上的变化,随着AI产业的发展,行业所有参与方都越来越重视应用的创新。
今年3月,在DeepSeek之后,中国的另一款大模型产品Manus引发市场瞩目,其主打的“全球首款AI Agent(AI智能体)产品”,也将众多投资者屡屡提及的“AI智能体”概念推入主流视野。
国元证券研报分析称,相比于此前广泛使用的LLM大语言模型,生成式AI Agent能够通过工具连接外部系统,在模型自带的知识之外,实时、动态扩展知识。Agent是自治的,只要提供了合适的目标,它们就能独立行动,无需人类干预;即使是模糊的人类指令,Agent也可以推理出它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并采取行动,最终实现其目标。
中欧智能制造混合基金经理邵洁表示,2025年或是AI推理落地的元年,推理应用将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推理所需的全新架构的存算运力芯片需求爆发,受益推理成本下降的终端设备、Agent、智驾、医疗和机器人等领域都会迎来产品或者商业模式的创新。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基金经理冯炉丹则认为,未来一年AI代理有望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落地。与传统Chatbot(聊天机器人)不同,这类程序能够独立运行,进行多步推理并完成复杂任务,商业模式更为清晰,变现路径更为直接。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原标题:最牛暴增超2600%!AI成为公募基金经理投资主旋律)
(责任编辑:73)
【大河财立方记者孙凯杰】随着公募基金陆续披露第一季度报告,科技投资仍是一大看点。截至目前,已有华富基金、德邦基金、金信基金、中欧基金、永赢基金、长城基金和朱雀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对外发布了公告,其中不乏多只第一季度表现亮眼的权益基金。
在多份对外公布的第一季度报告中,人形机器人、AI、DeepSeek等关键词频繁出现,众多基金经理也在报告中阐述了对未来的见解。从已披露的信息来看,公募基金依然对AI行业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押准题材业绩回暖
多只基金规模大幅上涨
过去几年来,A股市场震荡疲软,大量主动基金也表现不佳,跑输指数基金的情况并非个例,陆续有投资者选择止损赎回。
2025年,市场明显回暖,主动基金经理也顺势抓住机会。Wind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收益较高的基金,大多是主动权益基金,其中超过20只权益基金收益超过30%。
显著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曲线,成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回流。今年第一季度,多只表现优异的基金产品规模均实现了显著增长。
其中,在股票型基金中年初至今(截至2025年4月15日)收益排名第一的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规模由2024年末的0.48亿元,暴增至13.21亿元,增长幅度超过2600%;永赢数字经济智选由2024年末的0.76亿元,跃升至12.65亿元,增长幅度超过1500%;中欧智能制造也由2024年末2.14亿元的规模,增长至11.65亿元,增长幅度超过400%。
在2025年第一季度,共有5只权益基金收益率突破40%。尽管这些基金尚未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但从其2024年年报中不难发现,基金经理们早在2024年第四季度便已重仓布局人形机器人板块。
而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同样如此。基金经理张荫先表示,2025年一季度主要配置维持在人形机器人方向,力求深度参与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高速成长。
2025年第一季度,人形机器人板块经历过一个“冲高回落”的过程,张荫先也在报告中表达了他的见解:“板块短期上涨较多后,我们也在机器人细分领域内做出取舍,例如市场对可能面临快速通缩、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品种的定价较为充分后,我们更愿意把仓位布局在感知类零部件、新制造工艺、潜在新型电机方案、整机组装代工商、积极拓展机器人业务且估值相对偏低的公司等。这也符合本产品一贯的投资方法:一方面布局确定性,寻找在机器人业务中较高概率进入供应链的公司,另一方面挖掘弹性,积极寻找主业基本面有支撑或改善,同时新拓展机器人业务的优秀公司,这类标的一旦实现0~1的新突破,有望获得估值及业绩的双击机会。”
权益市场的复苏,为混合型基金创造了理想的配置时机。以混合债券型基金安信聚利增强为例,该基金在第一季度显著降低了现金持仓,其债券和股票的占净值比相较上季度分别提升了65.27%和13.60%。
DeepSeek引发AI产业狂飙
多名基金经理均看好后市表现
今年第一季度,在全球AI浪潮有所放缓时,DeepSeek的横空出世成为资本市场的催化剂,相关概念被快速点燃。
数据显示,1月23日至2月21日,Wind DeepSeek指数涨幅超过76%,每日互动、并行科技两只DeepSeek概念股在几个交易日内股价快速翻倍,多只个股涨幅明显。
风潮来临,多只权益基金也在加快密集布局AI领域。截至4月16日,67只已披露第一季度报告的基金中,44只提到了“AI”,“出镜率”高达66%。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不少基金经理仍持续看好AI的未来发展前景。
朱雀基金旗下多只权益基金提出,产业层面,AI相关仍是全球竞争的重点,中国相关资本开支会不断加码。当下国内的AI产业阶段非常类似于海外2023年初的产业阶段,拥有较多AI应用和底层技术的港股科技公司,或迎来产业生命周期的第二、第三成长曲线。永赢基金旗下权益基金则提到,AI在一季度因DeepSeek的出现发生重大叙事上的变化,随着AI产业的发展,行业所有参与方都越来越重视应用的创新。
今年3月,在DeepSeek之后,中国的另一款大模型产品Manus引发市场瞩目,其主打的“全球首款AI Agent(AI智能体)产品”,也将众多投资者屡屡提及的“AI智能体”概念推入主流视野。
国元证券研报分析称,相比于此前广泛使用的LLM大语言模型,生成式AI Agent能够通过工具连接外部系统,在模型自带的知识之外,实时、动态扩展知识。Agent是自治的,只要提供了合适的目标,它们就能独立行动,无需人类干预;即使是模糊的人类指令,Agent也可以推理出它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并采取行动,最终实现其目标。
中欧智能制造混合基金经理邵洁表示,2025年或是AI推理落地的元年,推理应用将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推理所需的全新架构的存算运力芯片需求爆发,受益推理成本下降的终端设备、Agent、智驾、医疗和机器人等领域都会迎来产品或者商业模式的创新。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基金经理冯炉丹则认为,未来一年AI代理有望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落地。与传统Chatbot(聊天机器人)不同,这类程序能够独立运行,进行多步推理并完成复杂任务,商业模式更为清晰,变现路径更为直接。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原标题:最牛暴增超2600%!AI成为公募基金经理投资主旋律)
(责任编辑: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