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财经APP讯——周三(4月16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棕榈油主力合约延续第三日下跌,7月合约报4037林吉特/吨,日内跌幅0.15%。盘面承压主要源于芝加哥豆油及大连棕榈油走弱,但林吉特贬值部分缓解了跌势。当前市场多空因素交织,短期或维持震荡格局。
近期棕榈油与竞争性油脂的联动性显著增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主力合约隔夜下跌0.69%,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榈油合约同步走弱0.76%,而豆油合约虽微涨0.23%,但整体未能形成有效支撑。值得注意的是,马来西亚维持5月毛棕榈油10%的出口税,但参考价格下调,这一政策调整可能刺激后续出口需求。
出口数据呈现积极信号。船运调查机构Intertek数据显示,4月1-1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环比增长17%,独立检验公司AmSpec Agri的预估增幅为13.6%。若这一趋势延续,库存压力有望边际缓解。此外,林吉特兑美元汇率日内贬值0.09%,增强了以美元计价合约的吸引力,为价格提供底部支撑。
生物柴油需求与原油波动
原油市场的不确定性对棕榈油生物柴油需求形成扰动。近期国际油价横盘整理,市场担忧宏观政策变化可能抑制能源消费。由于棕榈油是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原油走弱间接削弱其工业需求弹性。不过,印尼和马来西亚的生物柴油强制掺混政策仍是长期托底因素,需关注两国政策执行力度。
技术面关键位博弈
知名机构技术分析师指出,棕榈油合约在4026林吉特/吨附近形成短期支撑,若企稳可能反弹至4119-4176林吉特区间。当前价格已接近3月以来的震荡箱体下沿,交易量变化显示部分多头资金尝试介入,但突破需依赖基本面实质性改善。
机构观点分歧
部分分析师认为,东南亚产区进入增产周期可能压制二季度价格表现。某新加坡贸易商指出:“尽管出口数据回暖,但马来西亚半岛的降雨改善将加速产量恢复,4月末库存或重新累积。”而持乐观态度的机构则强调,印度和中国在斋月后的补库需求可能成为新驱动,尤其是中国餐饮业复苏对精炼棕榈油的采购意愿值得跟踪。
整体来看,棕榈油市场短期受制于外盘油脂疲软及原油波动,但林吉特贬值与出口回升构成对冲。投资者需密切关注4026林吉特技术支撑的有效性,以及下周发布的马来西亚产量数据。在缺乏单边驱动的情况下,区间震荡或是阶段性主旋律。汇通财经APP讯——周三(4月16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棕榈油主力合约延续第三日下跌,7月合约报4037林吉特/吨,日内跌幅0.15%。盘面承压主要源于芝加哥豆油及大连棕榈油走弱,但林吉特贬值部分缓解了跌势。当前市场多空因素交织,短期或维持震荡格局。
近期棕榈油与竞争性油脂的联动性显著增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主力合约隔夜下跌0.69%,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榈油合约同步走弱0.76%,而豆油合约虽微涨0.23%,但整体未能形成有效支撑。值得注意的是,马来西亚维持5月毛棕榈油10%的出口税,但参考价格下调,这一政策调整可能刺激后续出口需求。
出口数据呈现积极信号。船运调查机构Intertek数据显示,4月1-1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环比增长17%,独立检验公司AmSpec Agri的预估增幅为13.6%。若这一趋势延续,库存压力有望边际缓解。此外,林吉特兑美元汇率日内贬值0.09%,增强了以美元计价合约的吸引力,为价格提供底部支撑。
生物柴油需求与原油波动
原油市场的不确定性对棕榈油生物柴油需求形成扰动。近期国际油价横盘整理,市场担忧宏观政策变化可能抑制能源消费。由于棕榈油是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原油走弱间接削弱其工业需求弹性。不过,印尼和马来西亚的生物柴油强制掺混政策仍是长期托底因素,需关注两国政策执行力度。
技术面关键位博弈
知名机构技术分析师指出,棕榈油合约在4026林吉特/吨附近形成短期支撑,若企稳可能反弹至4119-4176林吉特区间。当前价格已接近3月以来的震荡箱体下沿,交易量变化显示部分多头资金尝试介入,但突破需依赖基本面实质性改善。
机构观点分歧
部分分析师认为,东南亚产区进入增产周期可能压制二季度价格表现。某新加坡贸易商指出:“尽管出口数据回暖,但马来西亚半岛的降雨改善将加速产量恢复,4月末库存或重新累积。”而持乐观态度的机构则强调,印度和中国在斋月后的补库需求可能成为新驱动,尤其是中国餐饮业复苏对精炼棕榈油的采购意愿值得跟踪。
整体来看,棕榈油市场短期受制于外盘油脂疲软及原油波动,但林吉特贬值与出口回升构成对冲。投资者需密切关注4026林吉特技术支撑的有效性,以及下周发布的马来西亚产量数据。在缺乏单边驱动的情况下,区间震荡或是阶段性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