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万亿!又见证历史

中国基金报

2天前

随着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类“平准基金”入市增持ETF,场内核心宽基品种——沪深300ETF总规模重回万亿元之上。
随着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类“平准基金”入市增持ETF,场内核心宽基品种——沪深300ETF总规模重回万亿元之上。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全市场24只沪深300ETF总规模超过1万亿元,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3648.42亿元总规模位居第一,易方达沪深300ETF紧随其后,总规模达到2512.92亿元,华夏及嘉实基金旗下的沪深300ETF总规模也均突破千亿元大关。

沪深300指数是全市场唯一一只ETF规模突破万亿元的A股核心蓝筹指数。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重要机构资金密集入市、上市公司增持回购热潮下,增量资金持续涌入A股,以沪深300指数为代表的核心资产显示出重要的配置价值。
          
沪深300ETF规模重回万亿元之上
          
随着“国家队”持续加仓,沪深300ETF规模节节攀升,今年以来首次重回万亿元之上。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全市场24只沪深300ETF总规模达到10038.67亿元,这是今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沪深300指数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万亿元级别的宽基ETF赛道。
          
沪深300ETF霸榜全市场股票ETF前四名,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最新规模达3648.42亿元,位居第一,该ETF仍是全市场唯一一只规模超过3000亿元的股票ETF;易方达沪深300ETF总规模达2512.92亿元,位居第二;华夏沪深300ETF和嘉实沪深300ETF规模分别达到1806.21亿元、1604.69亿元,分居第三、第四位。
          
去年9月30日,随着“国家队”资金多次入市,沪深300ETF整体规模攀升至1.04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10月8日总规模进一步升至1.12万亿元,达到阶段性高点。之后,沪深300ETF规模有所缩水。
          
到今年4月7日,中央汇金公司官宣再次增持ETF,且未来将继续增持,多只沪深300ETF成为“国家队”入市的标的。
          
据Wind数据统计,自4月7日开始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类“平准基金”入市,截至4月15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资金净流入达337.46亿元,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易方达资金净流入均超过200亿元,嘉实沪深300ETF资金净流入超过160亿元;24只沪深300ETF整体资金净流入超过1000亿元,推动总规模重回万亿元之上。
              
图片
          
对此,华泰柏瑞基金表示,在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的背景下,沪深300指数集结两市核心资产,拥有较稳定的基本面表现和长期竞争力,对于资金的虹吸效应较为明显。尤其是在波动较大、市场风险偏好较保守的行情中,中长期资金通过沪深300指数等核心资产入市,不仅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也有望通过“压舱石”效应平抑市场波动,引导市场向长期价值深耕发展。
          
宽基指数强势“吸金”
4月以来股票型ETF净流入超2000亿元
          
数据显示,进入4月以来,沪深300指数等宽基指数ETF强势“吸金”,股票型ETF获得超2000亿元净流入。
          
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4月1日至4月15日,股票型ETF合计资金净流入高达2075.55元。其中,4月8日“吸金”1095.85亿元,创股票ETF单日资金净流入历史新高。沪深300指数成为“吸金”最多的产品类别。
            
股票ETF呈现巨量流入的同时,多只龙头宽基ETF放量成交。4月7日和4月8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交额均超200亿元。4月15日和4月16日,尾盘神秘资金拉升。尤其是4月16日,多只沪深300ETF集体放量拉升,易方达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直线上涨,成交量超200亿元。
          
宽基ETF被大量买入与“国家队”发力有关。4月8日,中央汇金公司明确表态将“坚定增持各类市场风格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结构”,并首次提出“类平准基金”定位。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队增持ETF释放积极信号,增强投资者信心,引导市场回归理性,进一步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起到稳定市场、降低市场波动风险、优化投资组合的作用。
          
“坚定看好中长期A股和港股市场的投资价值。只要我们坚定做好自己的事,不管经历什么样的波折,中国资产未来会逐渐成为全球资金不断加配的蓄水池,并迎来重估的机会。”业内人士表示。
          
还有投资人士表示,A股当前处于历史低位,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强,内需修复具备广阔空间,短期可关注防御性较强的高股息红利板块,以及政策受益的消费、基建板块。

随着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类“平准基金”入市增持ETF,场内核心宽基品种——沪深300ETF总规模重回万亿元之上。
随着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类“平准基金”入市增持ETF,场内核心宽基品种——沪深300ETF总规模重回万亿元之上。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全市场24只沪深300ETF总规模超过1万亿元,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3648.42亿元总规模位居第一,易方达沪深300ETF紧随其后,总规模达到2512.92亿元,华夏及嘉实基金旗下的沪深300ETF总规模也均突破千亿元大关。

沪深300指数是全市场唯一一只ETF规模突破万亿元的A股核心蓝筹指数。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重要机构资金密集入市、上市公司增持回购热潮下,增量资金持续涌入A股,以沪深300指数为代表的核心资产显示出重要的配置价值。
          
沪深300ETF规模重回万亿元之上
          
随着“国家队”持续加仓,沪深300ETF规模节节攀升,今年以来首次重回万亿元之上。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全市场24只沪深300ETF总规模达到10038.67亿元,这是今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沪深300指数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万亿元级别的宽基ETF赛道。
          
沪深300ETF霸榜全市场股票ETF前四名,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最新规模达3648.42亿元,位居第一,该ETF仍是全市场唯一一只规模超过3000亿元的股票ETF;易方达沪深300ETF总规模达2512.92亿元,位居第二;华夏沪深300ETF和嘉实沪深300ETF规模分别达到1806.21亿元、1604.69亿元,分居第三、第四位。
          
去年9月30日,随着“国家队”资金多次入市,沪深300ETF整体规模攀升至1.04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10月8日总规模进一步升至1.12万亿元,达到阶段性高点。之后,沪深300ETF规模有所缩水。
          
到今年4月7日,中央汇金公司官宣再次增持ETF,且未来将继续增持,多只沪深300ETF成为“国家队”入市的标的。
          
据Wind数据统计,自4月7日开始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类“平准基金”入市,截至4月15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资金净流入达337.46亿元,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易方达资金净流入均超过200亿元,嘉实沪深300ETF资金净流入超过160亿元;24只沪深300ETF整体资金净流入超过1000亿元,推动总规模重回万亿元之上。
              
图片
          
对此,华泰柏瑞基金表示,在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的背景下,沪深300指数集结两市核心资产,拥有较稳定的基本面表现和长期竞争力,对于资金的虹吸效应较为明显。尤其是在波动较大、市场风险偏好较保守的行情中,中长期资金通过沪深300指数等核心资产入市,不仅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也有望通过“压舱石”效应平抑市场波动,引导市场向长期价值深耕发展。
          
宽基指数强势“吸金”
4月以来股票型ETF净流入超2000亿元
          
数据显示,进入4月以来,沪深300指数等宽基指数ETF强势“吸金”,股票型ETF获得超2000亿元净流入。
          
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4月1日至4月15日,股票型ETF合计资金净流入高达2075.55元。其中,4月8日“吸金”1095.85亿元,创股票ETF单日资金净流入历史新高。沪深300指数成为“吸金”最多的产品类别。
            
股票ETF呈现巨量流入的同时,多只龙头宽基ETF放量成交。4月7日和4月8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交额均超200亿元。4月15日和4月16日,尾盘神秘资金拉升。尤其是4月16日,多只沪深300ETF集体放量拉升,易方达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直线上涨,成交量超200亿元。
          
宽基ETF被大量买入与“国家队”发力有关。4月8日,中央汇金公司明确表态将“坚定增持各类市场风格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结构”,并首次提出“类平准基金”定位。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队增持ETF释放积极信号,增强投资者信心,引导市场回归理性,进一步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起到稳定市场、降低市场波动风险、优化投资组合的作用。
          
“坚定看好中长期A股和港股市场的投资价值。只要我们坚定做好自己的事,不管经历什么样的波折,中国资产未来会逐渐成为全球资金不断加配的蓄水池,并迎来重估的机会。”业内人士表示。
          
还有投资人士表示,A股当前处于历史低位,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强,内需修复具备广阔空间,短期可关注防御性较强的高股息红利板块,以及政策受益的消费、基建板块。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