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彩电行业再次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态势。TCL电子表现最为亮眼,全年营收达993.2亿港元(约93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7%,净利润增速更是高达123.6%,领跑行业;海信视像稳健增长,营收585.3亿元,同比增长9.17%,展现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创维集团遭遇“双降”,营收下滑5.8%,净利润缩水34.3%,转型压力凸显;深康佳A形势最为严峻,营收骤降37.7%至111.1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33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大幅萎缩68.6%,生存挑战加剧。
聚焦彩电核心业务板块,TCL电子大尺寸显示业务收入601.08亿港元(约565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增23.6%,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海信视像的智慧显示终端业务收入达466.3亿元,同比增长14%,占总营收比重高达86%,显示出极强的业务专注度;创维智能电视业务虽实现10%的增长,达到208亿元,但未能弥补其他业务的下滑;康佳彩电业务收入50.28亿元,6.78%的增速难以扭转整体颓势,仅45%的营收占比也反映出其多元化转型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大屏化战略成效显著,头部企业抢占高端市场
从各家企业财报中可以看到,大尺寸电视已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海信系电视在100吋及以上产品市场占据绝对优势,零售量与零售额占有率分别高达41.05%和46.62%,同时在75+、85+、98+英寸细分市场均保持行业第一。
TCL同样在大尺寸领域收获颇丰,2024年,TCL国内市场电视出货平均尺寸同比进一步提升1.9吋至63.3吋,海外市场的平均出货尺寸亦同比提升1.5吋至49.4吋;65吋及以上电视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21.3%,75吋及以上增幅更达39.8%。
即便整体业绩承压,创维的100吋壁纸、全面薄、世界观三大系列产品在零售市场也有着强劲表现;康佳也在积极布局大屏化,推出的天镜Mini AI-LED A8系列,提供75英寸、85英寸、100英寸和110英寸等多种超大尺寸选择,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这一趋势表明,随着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和消费升级趋势的加强,消费者对于家庭影音体验的追求不断提高,电视尺寸持续增大。大屏电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而是逐渐成为品质生活的标配。那些能够提前洞察这一趋势,持续投入资源进行大尺寸产品研发、生产与推广的企业,已经成功建立起先发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技术创新构筑壁垒,Mini LED等新型显示技术成竞争焦点
彩电行业的高端化进程,不仅体现在尺寸的增大上,更体现在显示技术的持续革新。当下,Mini LED、Micro LED 等新型显示技术,已成为行业技术竞争的核心战场。
海信围绕ULED、Micro LED、激光显示三大核心技术加速平台创新,在RGB-Mini LED、Micro LED系统方案等领域实现行业引领;TCL Mini LED电视全球出货量突破170万台,同比激增194.5%,市占率跃升至28.8%,超越三星登顶全球第一;康佳推出23万分区的110吋Mini LED电视A8 PRO,并发布搭载ME柚OS系统的A6系列,实现跨生态交互。
值得关注的是,AI 技术正深度融入电视产品。海信视像依托自主研发的信芯 AI 感知芯片,结合星海大模型以及Ju Cloud 的海量数据,让AI电视具备更强的指令理解与执行能力,还拥有自我学习和主动服务的特性;TCL TSR 独立画质芯片在加入大模型支持后,实现全域信息采集、全维图像分析、全境画质增强,大幅提升画质体验;康佳积极投身AI赛道,重磅发布自研的“AI ERA 人感大模型”,将人机互动体验提升到新的智能化高度。
这种产品“AI化”与高端化相互促进的趋势,为彩电产品赋予了更高的附加值和差异化竞争力。技术领先的企业能够通过创新不断刷新高端产品的标准,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溢价能力和利润水平。
全球化布局对冲国内压力,海外市场成增长新引擎
当前,国内电视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销量增长持续承压。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彩电零售量同比微降1.8%至3086万台,但零售额逆势增长15.7%,达1271亿元。这一“量减价增”趋势表明,消费者对高端化、大屏化、智能化产品的需求持续提升,行业竞争正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面对国内增长瓶颈,头部企业纷纷加快全球化布局步伐。2024年TCL电视全球出货量达2900万台,同比增长14.8%,创历史新高,其高端系列产品Mini LED电视的全球出货量同比飙升194.5%。海信视像在北美市场高端化成效显著,Mini LED机型占比提升至7.5%,65英寸以上产品占比达22.1%;欧洲市场则依托体育营销,销量稳居前三,销售额排名跃升至行业第三。
全球化不仅带来了规模扩张,还实现了资源配置的优化。通过全球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协同,头部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区域市场波动,降低单一市场风险。同时,在欧美等发达市场,高端大屏产品往往具有更好的接受度和利润空间,这进一步放大了技术领先企业的优势。
然而,步入2025年,特朗普政府加征“对等关税”,给中国彩电企业出海增添了新的阻碍。此前,部分企业通过在墨西哥、越南等海外地区设立生产基地,试图规避贸易风险,但此次加征关税范围广泛,不仅针对中国原产产品,还涉及从一些东南亚国家进口的产品,使得企业原有的海外产能布局优势受到削弱。
2025年,中国彩电行业在国内层面,继续受益于以旧换新和消费补贴等政策,但内需增长动力不足,政策刺激效应逐渐减弱,市场竞争仍围绕存量展开;海外市场方面,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市场需求波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给中国彩电企业的海外拓展之路蒙上阴影。在此复杂形势下,中国彩电企业未来发展充满变数,如何在困境中找准方向、实现稳健发展,成为亟待破解的关键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