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盘”再现 深圳新房市场为何表现“抢眼”

东方财富网

7小时前

通常情况下,一个城市的新房去化周期超过18个月,则被业内视为严重供大于求,市场面临调整压力;去化周期为12—18个月时,被认为是库存偏高;6—10个月左右,被视为健康的理想状态;低于6个月,则是库存紧张的表现,此时房价易上涨,需加快供地或增加新房供应。

最近,深圳新房市场热闹非凡:不仅“日光盘”再现,还有房企为新房项目宣传开大型演唱会……

据了解,今年3月以来,深圳楼市“小阳春”表现好于其他一线城市,尤其是新房去化周期连续七个月呈回落态势。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轮市场修复中深圳楼市的表现较为突出,有望形成二手房挂牌和新房置换的循环。

强大的刚性置业需求

“最近一个月以来每天都要带看,周末的时候一天要带看五六次。”深圳市龙华光雅园片区的房产中介陈经理告诉记者,今年深圳楼市的需求比去年同期要强劲许多。

就在4月12日,位于深圳龙华红山片区的一处新房开盘,184套房吸引了747批客户冻资登记,房源认筹比1:4.06。据悉,所有房源当天全部售出。在业内人士看来,该项目的位置、学位加之相对较小的面积和较低的总价,吸引了许多刚需客户。

此外,有深圳开发商为了新房项目的宣传造势举办大型演唱会,也引起市场的热议。

深圳贝壳研究院院长肖小平表示:“今年以来,深圳房地产市场仍有不错的表现,价格也实现了止跌回稳的态势,背后原因除了去年四季度以来市场信心的回归,据观察,还有深圳依旧强大的刚性置业需求在做支撑,比如买房自住、小孩上学、换房改善等。”记者也采访了多位购房者,他们更青睐于一些得房率较高的新房,也希望更多的“好房子”推出市场。

在新房成交方面,成交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出现明显增长。据深圳贝壳研究院监测,截至目前(4月1日至13日),贝壳深圳合作门店新房签约量同比增长20%。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深圳全市新房住宅累计成交1577套(含预售1100套、现售477套)。

开发商不再“以价换量”

记者走访了几个在售的新房项目,发现许多开发商推出的价格折扣幅度基本与春节前相同,并没有因为“小阳春”的到来而推出大幅度的优惠促销活动。

中原地产华南区总裁兼深圳中原总经理郑叔伦表示:“今年开发商普遍趋向乐观。与过去降价促销求生存不同,今年一季度以来降价卖房的行为已非市场普遍现象,只集中在少数资金链承压的开发商。部分深圳开发商的策略已从‘求量不求价’变为‘求量又求价’,务求减少亏损、扭亏为盈,甚至是扩大盈利。”

有市场人士也表示,通常情况下,新房价格要出现普遍上涨的趋势,需要在成交量连续半年上涨后才会显现。此外,随着3月之后多个新房项目推出及加推,深圳新房市场将会加大供应。

深圳楼市反弹力度较大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3月深圳全市新房住宅存量为278.6万平方米,时隔33个月再度回落至300万平方米以下。根据过去一年平均成交量计算去化时间约为7.84个月,去化周期较上月下滑1.27个月,连续7个月呈回落态势。通常情况下,一个城市的新房去化周期超过18个月,则被业内视为严重供大于求,市场面临调整压力;去化周期为12—18个月时,被认为是库存偏高;6—10个月左右,被视为健康的理想状态;低于6个月,则是库存紧张的表现,此时房价易上涨,需加快供地或增加新房供应。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50个重点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3%。其中,深圳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69%,在22个一、二线重点城市中表现最强。

在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看来,在这一轮市场修复中,深圳楼市的表现非常突出,一是深圳市场调整时间早、周期长,二手房价格从2021年5月开始下跌,一直延续到2024年9月,整体下跌时间接近3年半,部分区域和项目跌幅较大,房价开始探到部分需求者的承受能力之上;二是深圳过去十几年流入人口多,积累了很多刚需置业者;三是去年下半年以来,购房门槛和成本降至历史最低,购房形势史无前例的友好,提前还贷趋势结束,居民愿意加杠杆买房。综上,深圳楼市反弹力度也较大。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记者实探丨“日光盘”再现,深圳新房市场为何表现“抢眼”)

(责任编辑:137)

通常情况下,一个城市的新房去化周期超过18个月,则被业内视为严重供大于求,市场面临调整压力;去化周期为12—18个月时,被认为是库存偏高;6—10个月左右,被视为健康的理想状态;低于6个月,则是库存紧张的表现,此时房价易上涨,需加快供地或增加新房供应。

最近,深圳新房市场热闹非凡:不仅“日光盘”再现,还有房企为新房项目宣传开大型演唱会……

据了解,今年3月以来,深圳楼市“小阳春”表现好于其他一线城市,尤其是新房去化周期连续七个月呈回落态势。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轮市场修复中深圳楼市的表现较为突出,有望形成二手房挂牌和新房置换的循环。

强大的刚性置业需求

“最近一个月以来每天都要带看,周末的时候一天要带看五六次。”深圳市龙华光雅园片区的房产中介陈经理告诉记者,今年深圳楼市的需求比去年同期要强劲许多。

就在4月12日,位于深圳龙华红山片区的一处新房开盘,184套房吸引了747批客户冻资登记,房源认筹比1:4.06。据悉,所有房源当天全部售出。在业内人士看来,该项目的位置、学位加之相对较小的面积和较低的总价,吸引了许多刚需客户。

此外,有深圳开发商为了新房项目的宣传造势举办大型演唱会,也引起市场的热议。

深圳贝壳研究院院长肖小平表示:“今年以来,深圳房地产市场仍有不错的表现,价格也实现了止跌回稳的态势,背后原因除了去年四季度以来市场信心的回归,据观察,还有深圳依旧强大的刚性置业需求在做支撑,比如买房自住、小孩上学、换房改善等。”记者也采访了多位购房者,他们更青睐于一些得房率较高的新房,也希望更多的“好房子”推出市场。

在新房成交方面,成交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出现明显增长。据深圳贝壳研究院监测,截至目前(4月1日至13日),贝壳深圳合作门店新房签约量同比增长20%。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深圳全市新房住宅累计成交1577套(含预售1100套、现售477套)。

开发商不再“以价换量”

记者走访了几个在售的新房项目,发现许多开发商推出的价格折扣幅度基本与春节前相同,并没有因为“小阳春”的到来而推出大幅度的优惠促销活动。

中原地产华南区总裁兼深圳中原总经理郑叔伦表示:“今年开发商普遍趋向乐观。与过去降价促销求生存不同,今年一季度以来降价卖房的行为已非市场普遍现象,只集中在少数资金链承压的开发商。部分深圳开发商的策略已从‘求量不求价’变为‘求量又求价’,务求减少亏损、扭亏为盈,甚至是扩大盈利。”

有市场人士也表示,通常情况下,新房价格要出现普遍上涨的趋势,需要在成交量连续半年上涨后才会显现。此外,随着3月之后多个新房项目推出及加推,深圳新房市场将会加大供应。

深圳楼市反弹力度较大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3月深圳全市新房住宅存量为278.6万平方米,时隔33个月再度回落至300万平方米以下。根据过去一年平均成交量计算去化时间约为7.84个月,去化周期较上月下滑1.27个月,连续7个月呈回落态势。通常情况下,一个城市的新房去化周期超过18个月,则被业内视为严重供大于求,市场面临调整压力;去化周期为12—18个月时,被认为是库存偏高;6—10个月左右,被视为健康的理想状态;低于6个月,则是库存紧张的表现,此时房价易上涨,需加快供地或增加新房供应。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50个重点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3%。其中,深圳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69%,在22个一、二线重点城市中表现最强。

在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看来,在这一轮市场修复中,深圳楼市的表现非常突出,一是深圳市场调整时间早、周期长,二手房价格从2021年5月开始下跌,一直延续到2024年9月,整体下跌时间接近3年半,部分区域和项目跌幅较大,房价开始探到部分需求者的承受能力之上;二是深圳过去十几年流入人口多,积累了很多刚需置业者;三是去年下半年以来,购房门槛和成本降至历史最低,购房形势史无前例的友好,提前还贷趋势结束,居民愿意加杠杆买房。综上,深圳楼市反弹力度也较大。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记者实探丨“日光盘”再现,深圳新房市场为何表现“抢眼”)

(责任编辑:137)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