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王若晔 吴聃 海报/周桐
一张屏幕,热门求职工种、招聘工种、求职工种薪资等数据一览无余。乍一看与其他互联网招聘平台无异,细看屏幕上的关键词:电焊、钢筋工、腻子工、后厨、贴砖……很明显,这是一家专注蓝领就业的招聘平台。
4月9日,记者来到成都鱼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鱼泡科技”),互联网公司的气息扑面而来,研发工程师对着电脑敲出一行行代码,“鱼泡直聘就业大数据平台”的数据不断跳跃更新,墙上“服务蓝领的高效工作平台”的标语很显眼。为何要专注蓝领就业?这家公司又走过怎样的历程?
空白与蓝海
数字化时代,线上求职成为重要渠道之一,各类招聘软件应运而生,高效便捷地为招聘者和求职者“搭线”。国内人力市场庞大且分散,因而各类招聘软件各有侧重,比如“31岁”的招聘平台智联招聘主要面对白领金领。
2017年,鱼泡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周峰注意到,互联网招聘平台中,针对蓝领赛道的垂类产品还是空白,在线招聘没有覆盖到农民工群体。与此同时,这一群体的信息化水平持续提高。
“我老家内江资中是劳务输出大县,我家人就常年在建筑工地打工,所以很清楚工地招工有多传统。”周峰说,蓝领找工作比较被动和局限,找工作信息不对称、效率低且匹配难,主要就是通过身边熟人、包工头介绍,或者就在天桥下、马路边等活儿,“有钱就能干 ”或者“等到了才有得干”。
与传统的招工方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蓝领群体规模庞大。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中国蓝领就业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蓝领群体规模达4.25亿人。“前期调研时,我们发现蓝领年均换工作8到9次,但是白领招聘平台渗透率55%,蓝领线上率不足20%,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周峰说。
聚焦农民工就业痛点和行业短板,周峰决定开发专门服务农民工就业的招聘平台,他取名为“鱼泡”,“鱼泡是鱼调节浮力的‘小气球’,起到平衡作用,帮助鱼儿在海里畅游,我们希望平台也做蓝领求职者的‘好工友’,帮助他们畅游职场。”
当年,在双流区的一间出租屋,鱼泡科技正式成立。“最初的客户是我们一个个跑出来,先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发布招聘信息‘撮合’招用工两方,然后通过慢慢发展社群,最初一批使用者‘老带新’,逐渐搭建APP,成为一个成熟的招聘平台。”周峰说。
蓝领招聘市场业务链条复杂,各个细分垂直行业差别不小。“平台的优化提升离不开用户帮助。”周峰说,就拿职业分类来说,蓝领工种分得很细,有些我们都不太懂,比如焊工就要分二保焊、氩弧焊等,部分还会有方言别称。基于用户的建议和反馈,比如哪些类型分错了,或者哪些搜索词是挂钩的,据此完善用户服务水平,进一步吸引自然流量涌入平台和更多企业入驻招工。”
成长与壮大
从小出租屋起步,近8年时间,鱼泡科技团队也从兼职人员发展到超过千名全职员工,旗下招聘平台从成都走向全国,服务超过1亿用户。
回首公司发展历程,周峰提到了两个关键年份:2019年和2023年。
2019年,鱼泡科技决定开发鱼泡直聘APP。“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拉新’‘裂变’,当时达到900多万初始用户矩阵,是时候开发招聘平台了。”周峰说,2年后,鱼泡科技获得2亿元融资,让公司能够进一步“招兵买马”,发展壮大。
不过在2023年6月,高速成长的企业脚步却慢了下来。“以前每年营业收入都是翻倍增长,但到这年只有一位数的增长。”周峰说,“平台之前主要做工程行业招聘。根据行业形势,我们弱化工程业务到总业务的两成左右,并增加制造业和服务业招聘,做全品类的招聘平台。”
经过多年发展,鱼泡直聘做到了行业第一梯队。“目前上榜招聘求职第四,蓝领招聘领域第一。”周峰说,截至目前,鱼泡科技开发的鱼泡直聘现有注册用户超1亿,涵盖工程、制造、物流运输及生活服务等行业,日活跃400万。平台上线以来已累计提供5.36亿个就业岗位。
在线招聘平台的底色是互联网企业,超1亿用户、日活跃400万背后的大数据系统很关键。
研发工程师正在忙碌。 受访者供图
“我们近年来研发强度稳定在18%,每年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周峰说,“平台算法一直在升级,平台页面设计保持简单,没有增加游戏或者社交等功能。我们希望把简单留给用户、把复杂留给算法,用技术深挖一尺,让效率跨越一程。”
AI与未来
这几年,多家互联网招聘平台注意到庞大的蓝领市场,“卷”进蓝领招聘赛道,通过将招工“搬”进直播间、设置岗位主题模块等形式,重构蓝领招聘市场,为蓝领劳动者就业、企业招聘打开一扇新窗。
“以前靠老乡带、包工头喊,现在打开手机,借助各类招聘平台,手机上能看工作环境,可能一个电话就能找到工作,求职变得便捷。”建筑工人冯海峰说,他现在手上的电工活,就是通过手机平台找到的。
鱼泡直聘APP内页截图
不论招聘形式如何,招聘行业作为一项“人找人”的复杂生意,卷“撮合效率”,是招聘平台不变的重点。
当下,周峰和团队正忙着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岗位和人才的匹配精准度。
放眼到整个招聘行业,AI潮正对行业产生深刻影响。根据职场平台领英发布的报告,“AI应用的加速渗透”,以及“招聘质量的重要性”,成为2024年全球招聘领域关注的两大焦点。
“利用AI算法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推荐等手段,在匹配效率、岗位推荐等环节发挥关键作用,为求职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周峰举例说,比如AI技术可以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了解他们的技能水平、工作经验等信息。然后利用推荐算法、深度学习等技术准确理解求职者或者招聘方的真实意图,为用户匹配适合的岗位信息和企业资源。
具体来说,对于蓝领求职者而言,AI辅助的职位搜索功能,不用输入特定的“关键词”,用自然语言提问即可获得精准推荐。对于招聘方来说,借助AI带来的相关功能,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招聘流程,节省时间和精力。未来,可能还将实现模拟面试等功能。
“通过对人岗匹配结果的长期观察和行业发展研究,还能深入分析工种间工人的迁移变化,进一步提高人岗匹配效率和精准度。”周峰说,“AI技术在提升招聘效率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我们也将结合AI技术持续服务更多用户,做招聘者和求职者双方都满意的招聘平台。”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川观新闻记者 王若晔 吴聃 海报/周桐
一张屏幕,热门求职工种、招聘工种、求职工种薪资等数据一览无余。乍一看与其他互联网招聘平台无异,细看屏幕上的关键词:电焊、钢筋工、腻子工、后厨、贴砖……很明显,这是一家专注蓝领就业的招聘平台。
4月9日,记者来到成都鱼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鱼泡科技”),互联网公司的气息扑面而来,研发工程师对着电脑敲出一行行代码,“鱼泡直聘就业大数据平台”的数据不断跳跃更新,墙上“服务蓝领的高效工作平台”的标语很显眼。为何要专注蓝领就业?这家公司又走过怎样的历程?
空白与蓝海
数字化时代,线上求职成为重要渠道之一,各类招聘软件应运而生,高效便捷地为招聘者和求职者“搭线”。国内人力市场庞大且分散,因而各类招聘软件各有侧重,比如“31岁”的招聘平台智联招聘主要面对白领金领。
2017年,鱼泡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周峰注意到,互联网招聘平台中,针对蓝领赛道的垂类产品还是空白,在线招聘没有覆盖到农民工群体。与此同时,这一群体的信息化水平持续提高。
“我老家内江资中是劳务输出大县,我家人就常年在建筑工地打工,所以很清楚工地招工有多传统。”周峰说,蓝领找工作比较被动和局限,找工作信息不对称、效率低且匹配难,主要就是通过身边熟人、包工头介绍,或者就在天桥下、马路边等活儿,“有钱就能干 ”或者“等到了才有得干”。
与传统的招工方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蓝领群体规模庞大。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中国蓝领就业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蓝领群体规模达4.25亿人。“前期调研时,我们发现蓝领年均换工作8到9次,但是白领招聘平台渗透率55%,蓝领线上率不足20%,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周峰说。
聚焦农民工就业痛点和行业短板,周峰决定开发专门服务农民工就业的招聘平台,他取名为“鱼泡”,“鱼泡是鱼调节浮力的‘小气球’,起到平衡作用,帮助鱼儿在海里畅游,我们希望平台也做蓝领求职者的‘好工友’,帮助他们畅游职场。”
当年,在双流区的一间出租屋,鱼泡科技正式成立。“最初的客户是我们一个个跑出来,先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发布招聘信息‘撮合’招用工两方,然后通过慢慢发展社群,最初一批使用者‘老带新’,逐渐搭建APP,成为一个成熟的招聘平台。”周峰说。
蓝领招聘市场业务链条复杂,各个细分垂直行业差别不小。“平台的优化提升离不开用户帮助。”周峰说,就拿职业分类来说,蓝领工种分得很细,有些我们都不太懂,比如焊工就要分二保焊、氩弧焊等,部分还会有方言别称。基于用户的建议和反馈,比如哪些类型分错了,或者哪些搜索词是挂钩的,据此完善用户服务水平,进一步吸引自然流量涌入平台和更多企业入驻招工。”
成长与壮大
从小出租屋起步,近8年时间,鱼泡科技团队也从兼职人员发展到超过千名全职员工,旗下招聘平台从成都走向全国,服务超过1亿用户。
回首公司发展历程,周峰提到了两个关键年份:2019年和2023年。
2019年,鱼泡科技决定开发鱼泡直聘APP。“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拉新’‘裂变’,当时达到900多万初始用户矩阵,是时候开发招聘平台了。”周峰说,2年后,鱼泡科技获得2亿元融资,让公司能够进一步“招兵买马”,发展壮大。
不过在2023年6月,高速成长的企业脚步却慢了下来。“以前每年营业收入都是翻倍增长,但到这年只有一位数的增长。”周峰说,“平台之前主要做工程行业招聘。根据行业形势,我们弱化工程业务到总业务的两成左右,并增加制造业和服务业招聘,做全品类的招聘平台。”
经过多年发展,鱼泡直聘做到了行业第一梯队。“目前上榜招聘求职第四,蓝领招聘领域第一。”周峰说,截至目前,鱼泡科技开发的鱼泡直聘现有注册用户超1亿,涵盖工程、制造、物流运输及生活服务等行业,日活跃400万。平台上线以来已累计提供5.36亿个就业岗位。
在线招聘平台的底色是互联网企业,超1亿用户、日活跃400万背后的大数据系统很关键。
研发工程师正在忙碌。 受访者供图
“我们近年来研发强度稳定在18%,每年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周峰说,“平台算法一直在升级,平台页面设计保持简单,没有增加游戏或者社交等功能。我们希望把简单留给用户、把复杂留给算法,用技术深挖一尺,让效率跨越一程。”
AI与未来
这几年,多家互联网招聘平台注意到庞大的蓝领市场,“卷”进蓝领招聘赛道,通过将招工“搬”进直播间、设置岗位主题模块等形式,重构蓝领招聘市场,为蓝领劳动者就业、企业招聘打开一扇新窗。
“以前靠老乡带、包工头喊,现在打开手机,借助各类招聘平台,手机上能看工作环境,可能一个电话就能找到工作,求职变得便捷。”建筑工人冯海峰说,他现在手上的电工活,就是通过手机平台找到的。
鱼泡直聘APP内页截图
不论招聘形式如何,招聘行业作为一项“人找人”的复杂生意,卷“撮合效率”,是招聘平台不变的重点。
当下,周峰和团队正忙着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岗位和人才的匹配精准度。
放眼到整个招聘行业,AI潮正对行业产生深刻影响。根据职场平台领英发布的报告,“AI应用的加速渗透”,以及“招聘质量的重要性”,成为2024年全球招聘领域关注的两大焦点。
“利用AI算法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推荐等手段,在匹配效率、岗位推荐等环节发挥关键作用,为求职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周峰举例说,比如AI技术可以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了解他们的技能水平、工作经验等信息。然后利用推荐算法、深度学习等技术准确理解求职者或者招聘方的真实意图,为用户匹配适合的岗位信息和企业资源。
具体来说,对于蓝领求职者而言,AI辅助的职位搜索功能,不用输入特定的“关键词”,用自然语言提问即可获得精准推荐。对于招聘方来说,借助AI带来的相关功能,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招聘流程,节省时间和精力。未来,可能还将实现模拟面试等功能。
“通过对人岗匹配结果的长期观察和行业发展研究,还能深入分析工种间工人的迁移变化,进一步提高人岗匹配效率和精准度。”周峰说,“AI技术在提升招聘效率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我们也将结合AI技术持续服务更多用户,做招聘者和求职者双方都满意的招聘平台。”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