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传统多传感器模式!马斯克放话:特斯拉仅需摄像头和AI芯片,实现纯AI全自动驾驶【附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趋势】

前瞻网

4天前

该技术将完全依赖于摄像头和特斯拉自主研发的AI芯片,并由特斯拉开发的AI软件驱动,与特斯拉长期以来坚持的仅靠视觉实现自动驾驶的愿景高度契合。

马斯克:特斯拉即将实现纯AI全自动驾驶(FSD)解决方案,完全依赖于摄像头和AI芯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当地时间2025年4月14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X平台发文称,特斯拉即将实现一种通用的、纯AI的全自动驾驶(FSD)解决方案。该技术将完全依赖于摄像头和特斯拉自主研发的AI芯片,并由特斯拉开发的AI软件驱动,与特斯拉长期以来坚持的仅靠视觉实现自动驾驶的愿景高度契合。

马斯克激动地表示:“这是首次,全自动驾驶将很快迎来一个通用的、纯AI的解决方案。”

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实际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进展。其德克萨斯工厂已经开始使用FSD无监督技术将汽车从生产线末端运送到发货物流。此外,无监督FSD系统已积累超过50000英里(约80467.22公里)的驾驶里程,且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新款Model Y和Cybertruck在无人工驾驶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了从生产线到交付停车场的自动行驶。

按照计划,特斯拉无监督FSD公路测试将于2025年6月在奥斯汀率先开展。此前,Model Y已在得州奥斯汀和弗雷蒙特工厂的测试道路上完成了约1.5英里(约2.41公里)的无监督FSD测试。Cybertruck也表现出色,成功爬升17%坡度,穿越美国交通繁忙的高速公路后抵达指定交付停车区。

特斯拉的这一进展若成真,将颠覆传统自动驾驶技术依赖多传感器(如激光雷达等)的模式。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主要有两大技术路线:纯视觉方案和多传感器融合方案。纯视觉方案主要依靠摄像头采集数据,并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处理,模拟人类驾驶员的视觉感知和决策过程。特斯拉作为这一技术路线的代表企业,其优势十分明显。一方面,纯视觉方案成本较低且易于部署,这使得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推广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然而,纯视觉方案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对环境光的依赖性强,在低光或恶劣天气条件下表现受限。此外,纯视觉系统难以直接获取深度信息,需要依赖复杂的算法进行推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动驾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则是综合运用激光雷达、雷达、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并辅以高精度地图的支持。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反射时间来获取物体的距离、形状和位置等三维信息。其优势在于高精度的三维感知能力,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提供可靠的感知数据,尤其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表现优异。国内多数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采用了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这种方案结合了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旨在通过多传感器的协同工作,增强系统的冗余性和感知能力。

图表21:环境感知不同技术路线代表厂商及优劣势对比

尽管纯视觉方案和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各有优劣,但随着5G、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感知、决策、执行等关键技术方面,自动驾驶技术正不断取得突破。未来,自动驾驶技术将实现更多的市场应用,不断向着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图表14: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趋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作为更懂中国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先行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所”,希冀发挥“产业研究+大数据+技术洞察+招商资源前置”的独家特色产业规划服务,为各地政府提供既科学、又前瞻、更落地的产业规划整体咨询方案。不仅提供产业规划、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项目运营等综合服务,还提供海洋经济产业数据大屏监测、产业链图谱编制、专项政策编制及培训指导。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及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技术发展和商业化落地现状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该技术将完全依赖于摄像头和特斯拉自主研发的AI芯片,并由特斯拉开发的AI软件驱动,与特斯拉长期以来坚持的仅靠视觉实现自动驾驶的愿景高度契合。

马斯克:特斯拉即将实现纯AI全自动驾驶(FSD)解决方案,完全依赖于摄像头和AI芯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当地时间2025年4月14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X平台发文称,特斯拉即将实现一种通用的、纯AI的全自动驾驶(FSD)解决方案。该技术将完全依赖于摄像头和特斯拉自主研发的AI芯片,并由特斯拉开发的AI软件驱动,与特斯拉长期以来坚持的仅靠视觉实现自动驾驶的愿景高度契合。

马斯克激动地表示:“这是首次,全自动驾驶将很快迎来一个通用的、纯AI的解决方案。”

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实际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进展。其德克萨斯工厂已经开始使用FSD无监督技术将汽车从生产线末端运送到发货物流。此外,无监督FSD系统已积累超过50000英里(约80467.22公里)的驾驶里程,且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新款Model Y和Cybertruck在无人工驾驶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了从生产线到交付停车场的自动行驶。

按照计划,特斯拉无监督FSD公路测试将于2025年6月在奥斯汀率先开展。此前,Model Y已在得州奥斯汀和弗雷蒙特工厂的测试道路上完成了约1.5英里(约2.41公里)的无监督FSD测试。Cybertruck也表现出色,成功爬升17%坡度,穿越美国交通繁忙的高速公路后抵达指定交付停车区。

特斯拉的这一进展若成真,将颠覆传统自动驾驶技术依赖多传感器(如激光雷达等)的模式。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主要有两大技术路线:纯视觉方案和多传感器融合方案。纯视觉方案主要依靠摄像头采集数据,并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处理,模拟人类驾驶员的视觉感知和决策过程。特斯拉作为这一技术路线的代表企业,其优势十分明显。一方面,纯视觉方案成本较低且易于部署,这使得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推广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然而,纯视觉方案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对环境光的依赖性强,在低光或恶劣天气条件下表现受限。此外,纯视觉系统难以直接获取深度信息,需要依赖复杂的算法进行推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动驾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则是综合运用激光雷达、雷达、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并辅以高精度地图的支持。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反射时间来获取物体的距离、形状和位置等三维信息。其优势在于高精度的三维感知能力,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提供可靠的感知数据,尤其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表现优异。国内多数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采用了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这种方案结合了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旨在通过多传感器的协同工作,增强系统的冗余性和感知能力。

图表21:环境感知不同技术路线代表厂商及优劣势对比

尽管纯视觉方案和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各有优劣,但随着5G、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感知、决策、执行等关键技术方面,自动驾驶技术正不断取得突破。未来,自动驾驶技术将实现更多的市场应用,不断向着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图表14: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趋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作为更懂中国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先行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所”,希冀发挥“产业研究+大数据+技术洞察+招商资源前置”的独家特色产业规划服务,为各地政府提供既科学、又前瞻、更落地的产业规划整体咨询方案。不仅提供产业规划、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项目运营等综合服务,还提供海洋经济产业数据大屏监测、产业链图谱编制、专项政策编制及培训指导。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及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技术发展和商业化落地现状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