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电商“音需达”将全面下线

100ec.cn

2天前

音需达服务”的下线,既是抖音电商应对成本与监管压力的战术调整,也是其物流战略从“闭环管控”迈向“开放协同”的标志性事件。

(网经社讯)4月10日,抖音电商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4月24日12:00起,正式下线“音需达服务”,停止商家新增、绑定或修改相关商品功能,已绑定该服务的商品将不再展示“送货上门”标识,且不再产生新订单。对于下线前生成的订单,商家需继续通过中通、圆通、申通、京东、顺丰五大合作快递完成履约。这一调整标志着抖音电商在物流服务体系上的重大战略转向,引发行业对平台履约能力与商家运营策略的广泛关注。

image.png

政策核心:服务下线与履约规则调整

网经社直播电商台(LIVE.100EC.CN)根据Deepseek查询获悉,“音需达服务”是抖音电商于2023年推出的物流履约保障项目,通过接入头部快递企业,为消费者提供“送货上门”“时效承诺”等确定性服务,覆盖全国超200座城市。此次调整的具体规则包括:

功能关闭:4月24日12:00后,抖店后台相关页面关闭,商家无法新增或修改绑定商品,消费者端“送货上门”标识同步消失。

历史订单履约:下线前产生的订单仍需通过指定快递企业完成配送,未履约商家将面临平台规则处罚。

合作快递商调整:服务下线后,平台不再强制商家使用中通等五大快递,商家可自由选择物流服务商。

抖音电商在公告中强调,此次调整旨在“优化商家经营自由度,推动物流服务市场化竞争”。但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或与物流成本压力及平台履约效率优化需求密切相关。

行业背景:电商物流从“强管控”转向“开放生态”

“音需达”服务的下线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电商行业物流战略调整的缩影:

成本压力倒逼改革:据国泰君安证券测算,2024年抖音电商单票物流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高15%-20%,其中“音需达”的定向合作模式导致资源分配效率偏低,成为平台降本的重要突破口。

竞争格局变化:京东、天猫等平台近年强化自有物流(如京东物流、菜鸟直送)与商家绑定,而抖音电商选择反向开放生态,或为吸引更多中小商家降低入驻门槛。

政策导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1月发布《网络平台物流服务合规指引》,要求平台不得限制商家自主选择物流商,推动行业公平竞争。

分析师认为,抖音电商此次调整既是对监管要求的响应,也是从“流量扩张”向“效率优先”转型的关键一步。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抖音电商退货率较行业均值高3-5个百分点,物流体验仍是其与传统电商竞争的主要短板。

影响分析:商家机遇与挑战并存

短期冲击:履约成本与消费者体验波动

商家运营成本分化:依赖“音需达”获取流量扶持的商家(如家具、大家电类目)可能面临曝光下滑,而中小商家因物流选择自由度提升,或实现成本优化。

消费者体验风险:部分区域“送货上门”服务覆盖率可能下降,尤其在低线城市,非合作快递的末端配送能力参差不齐,或影响用户复购意愿。

长期机遇:物流市场化激活生态活力

多元化服务竞争:快递企业为争夺抖音订单,可能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如针对生鲜品类的冷链专线、针对服饰行业的逆向物流补贴等。

第三方服务商崛起:SaaS服务商有望开发物流比价、履约质量监控等工具,帮助商家平衡成本与体验。

平台动向:物流战略转向“轻资产+技术赋能”

抖音电商在关闭“音需达”的同时,同步释放出物流体系重构的信号:

开放平台物流分:推出“物流服务市场”,接入包括极兔、韵达在内的更多快递企业,商家可根据价格、时效、服务质量动态选择合作伙伴。

技术赋能提效:升级“物流管家”系统,通过AI算法预测区域配送压力,并联动快递公司提前调配运力。测试中的“智能路由”功能可将订单自动分配至最优物流商,降低商家决策成本。

体验兜底机制:针对高价值商品(如3C数码、奢侈品),保留“安心送”基础服务,要求商家投保物流损坏险,保障用户基础权益。

行业展望:电商物流进入“精耕时代”

抖音电商的物流战略转向,折射出行业竞争焦点从“规模扩张”向“质量与效率”的迁移:

平台角色重构:电商平台逐步从“物流规则制定者”转向“生态连接者”,通过数据与技术赋能商家与物流企业,而非直接管控资源。

差异化竞争加剧:京东、顺丰等高端物流服务商或加码“时效承诺”产品,而通达系企业可能通过价格战争夺抖音增量订单。

监管持续深化:物流信息透明化、末端网点合规性将成为政策重点,平台需建立更完善的商家培训与违规惩戒机制。

结语

“音需达服务”的下线,既是抖音电商应对成本与监管压力的战术调整,也是其物流战略从“闭环管控”迈向“开放协同”的标志性事件。短期内,商家需快速适应物流自主权扩大带来的运营复杂度上升;长期看,市场化竞争或将推动电商物流服务的整体升级。随着拼多多、快手等平台跟进物流政策优化,一场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的新一轮电商竞赛已然拉开帷幕。如何在开放生态中维持用户体验与商家利益平衡,将成为平台能否突围的关键。

音需达服务”的下线,既是抖音电商应对成本与监管压力的战术调整,也是其物流战略从“闭环管控”迈向“开放协同”的标志性事件。

(网经社讯)4月10日,抖音电商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4月24日12:00起,正式下线“音需达服务”,停止商家新增、绑定或修改相关商品功能,已绑定该服务的商品将不再展示“送货上门”标识,且不再产生新订单。对于下线前生成的订单,商家需继续通过中通、圆通、申通、京东、顺丰五大合作快递完成履约。这一调整标志着抖音电商在物流服务体系上的重大战略转向,引发行业对平台履约能力与商家运营策略的广泛关注。

image.png

政策核心:服务下线与履约规则调整

网经社直播电商台(LIVE.100EC.CN)根据Deepseek查询获悉,“音需达服务”是抖音电商于2023年推出的物流履约保障项目,通过接入头部快递企业,为消费者提供“送货上门”“时效承诺”等确定性服务,覆盖全国超200座城市。此次调整的具体规则包括:

功能关闭:4月24日12:00后,抖店后台相关页面关闭,商家无法新增或修改绑定商品,消费者端“送货上门”标识同步消失。

历史订单履约:下线前产生的订单仍需通过指定快递企业完成配送,未履约商家将面临平台规则处罚。

合作快递商调整:服务下线后,平台不再强制商家使用中通等五大快递,商家可自由选择物流服务商。

抖音电商在公告中强调,此次调整旨在“优化商家经营自由度,推动物流服务市场化竞争”。但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或与物流成本压力及平台履约效率优化需求密切相关。

行业背景:电商物流从“强管控”转向“开放生态”

“音需达”服务的下线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电商行业物流战略调整的缩影:

成本压力倒逼改革:据国泰君安证券测算,2024年抖音电商单票物流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高15%-20%,其中“音需达”的定向合作模式导致资源分配效率偏低,成为平台降本的重要突破口。

竞争格局变化:京东、天猫等平台近年强化自有物流(如京东物流、菜鸟直送)与商家绑定,而抖音电商选择反向开放生态,或为吸引更多中小商家降低入驻门槛。

政策导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1月发布《网络平台物流服务合规指引》,要求平台不得限制商家自主选择物流商,推动行业公平竞争。

分析师认为,抖音电商此次调整既是对监管要求的响应,也是从“流量扩张”向“效率优先”转型的关键一步。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抖音电商退货率较行业均值高3-5个百分点,物流体验仍是其与传统电商竞争的主要短板。

影响分析:商家机遇与挑战并存

短期冲击:履约成本与消费者体验波动

商家运营成本分化:依赖“音需达”获取流量扶持的商家(如家具、大家电类目)可能面临曝光下滑,而中小商家因物流选择自由度提升,或实现成本优化。

消费者体验风险:部分区域“送货上门”服务覆盖率可能下降,尤其在低线城市,非合作快递的末端配送能力参差不齐,或影响用户复购意愿。

长期机遇:物流市场化激活生态活力

多元化服务竞争:快递企业为争夺抖音订单,可能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如针对生鲜品类的冷链专线、针对服饰行业的逆向物流补贴等。

第三方服务商崛起:SaaS服务商有望开发物流比价、履约质量监控等工具,帮助商家平衡成本与体验。

平台动向:物流战略转向“轻资产+技术赋能”

抖音电商在关闭“音需达”的同时,同步释放出物流体系重构的信号:

开放平台物流分:推出“物流服务市场”,接入包括极兔、韵达在内的更多快递企业,商家可根据价格、时效、服务质量动态选择合作伙伴。

技术赋能提效:升级“物流管家”系统,通过AI算法预测区域配送压力,并联动快递公司提前调配运力。测试中的“智能路由”功能可将订单自动分配至最优物流商,降低商家决策成本。

体验兜底机制:针对高价值商品(如3C数码、奢侈品),保留“安心送”基础服务,要求商家投保物流损坏险,保障用户基础权益。

行业展望:电商物流进入“精耕时代”

抖音电商的物流战略转向,折射出行业竞争焦点从“规模扩张”向“质量与效率”的迁移:

平台角色重构:电商平台逐步从“物流规则制定者”转向“生态连接者”,通过数据与技术赋能商家与物流企业,而非直接管控资源。

差异化竞争加剧:京东、顺丰等高端物流服务商或加码“时效承诺”产品,而通达系企业可能通过价格战争夺抖音增量订单。

监管持续深化:物流信息透明化、末端网点合规性将成为政策重点,平台需建立更完善的商家培训与违规惩戒机制。

结语

“音需达服务”的下线,既是抖音电商应对成本与监管压力的战术调整,也是其物流战略从“闭环管控”迈向“开放协同”的标志性事件。短期内,商家需快速适应物流自主权扩大带来的运营复杂度上升;长期看,市场化竞争或将推动电商物流服务的整体升级。随着拼多多、快手等平台跟进物流政策优化,一场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的新一轮电商竞赛已然拉开帷幕。如何在开放生态中维持用户体验与商家利益平衡,将成为平台能否突围的关键。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