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长城鲍无可,已经提离职了,还会接着卸任

市场资讯

6天前

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不仅是鲍无可的代表基金,业绩一直做的很优秀,从2019年-2024年,连续六年正收益。

专题:过去几年最耀眼的基金经理之一,景顺长城鲍无可也要走了?

来源:简盈财观

- 1 -

景顺长城鲍无可,已经提离职了

上周末,非常突然。

事关鲍无可,景顺长城连发四则公告。

鲍无可,公募里深度“价值投资派”代表,行业知名百亿基金经理,景顺长城的一个‘投资招牌’。

4月12日,景顺长城的四则基金经理变动公告,总结如下:

鲍无可在管的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景顺长城国企价值混合、景顺长城价值发现混合、景顺长城价值稳进三年定开等4只基金,分别增聘了张仲维、邹立虎、王勇和刘苏等四位基金经理。

目前,四人与鲍无可合管相关基金。

一石激起千层浪,鲍无可将要离职的消息,不断发散。

今年以来,已经有多位知名权益基金经理离职了,人心惶惶的。

如今,景顺长城差不多算是将鲍无可将要离职的消息,“明牌”公开了。

为何突然增聘基金经理,和他人一起合管产品?

首先,景顺长城增聘的四位基金经理,从履历上,都是从业超过15年的老将,排除“老带新”。

其次,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不仅是鲍无可的代表基金,业绩一直做的很优秀,从2019年-2024年,连续六年正收益。

鲍无可交出对它的独立管理权,意义重大

尽管景顺长城尚未对鲍无可的去留作出回应,但,

据消息称:

鲍无可已经向景顺长城表示了离职意愿,后续还会卸任。

- 2 -

景顺长城,接管者实力强劲

鲍无可,规模超百亿的顶流基金经理。

“深度价值派”代表,明显的“防守型”选手,牛市中业绩一般,但熊市中非常吸金。

因此,在过去几年中,他管理的基金‘能涨抗跌’,表现非常出色,熊市“明星”。

从业绩上看,鲍无可年化收益超过15%,在管的8只基金收益排名都在同类前10%,

且,最近三年产品的最大回撤低于15%,投资者持有体验很好

因此,

2024年二季度末,鲍无可的管理规模达到了271.86亿元,历史顶峰。

毫无疑问的‘顶流’。

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鲍无可有点“不在状态”,社区吧中质疑声音较多。

也有人猜测,这位宝藏基金经理是不是去年就已经有了要动动的心思。

不管怎样,在增聘基金经理这件事上,景顺长城给了诚意

1)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增聘张仲维共管

张仲维,2023年5月加入景顺长城基金,自2023年11月起担任股票投资部总监、基金经理。

他曾在台湾元大宝来基金、华润元大基金、宝盈基金担任研究员和基金经理,曾因业绩较为优异曾被称为“宝盈四小龙”之一。

具有15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验,公募基金投资经理年限已9年,在任管理4只基金,在管基金总规模72.36亿元,管理产品过往年化回报11.79%。

不过,投资者还是要注意,

张仲维是比较典型的成长股投资,擅长科技板块,与鲍无可的风格有差异。

2)景顺长城国企价值混合,增聘邹立虎共管

邹立虎,以“固收”为根据地,跨界固收、权益的多面手

2021年他加入景顺长城,当年,国投瑞银固收团队集体跳槽、景顺长城大手笔纳入,在业界影响很大。

目前,邹立虎管理的绝大部分基金都是固收产品,此前管理景顺长城周期优选(混合-偏股),展现了一定的周期股投资功底。

邹立虎在景顺长城他管理的7只基金收益全部为正,同类排名靠前,最近两年热度较高。

虽然,邹立虎和鲍无可都很注重安全边际,但是,毕竟一个擅长固收,一个擅长权益。

3)景顺长城价值发现混合,增聘王勇共管

王勇,是景顺长城总经理助理、首席资产配置官、养老及资产配置部总经理,20年证券基金业经验。

很明显,王勇在景顺长城的分量不低,但是从投资上更专注大类资产配置

4)景顺长城价值稳进三年定开,增聘刘苏共管

刘苏是传统的价值派风格,2015年加入景顺长城,也是一位“双十”基金经理,平均年化回报12.2%

投资风格偏成长价值,看重低PE、高ROE,持仓的行业和个股都比较分散,偏好消费行业,白酒龙头股,是他长期持有的品种。

- 3 -

结语

今年以来,已经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离职”了。

近期就有招商基金的马龙、华商基金的周海栋、宏利基金王鹏等等…

当下环境下,知名的基金经理往往面临规模与业绩的双重压力,他们的离职,部分为了追求自身收益的最大化,有的选择奔私,也有的去创业了…

但是,对于,公募基金公司来说,

面对明星基金经理的依赖和人才的流失,更需要预备。

当然,公募行业正在逐步抛弃个人主义,都希望通过搭建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来构造一个更稳健的体系。

责任编辑:何俊熹

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不仅是鲍无可的代表基金,业绩一直做的很优秀,从2019年-2024年,连续六年正收益。

专题:过去几年最耀眼的基金经理之一,景顺长城鲍无可也要走了?

来源:简盈财观

- 1 -

景顺长城鲍无可,已经提离职了

上周末,非常突然。

事关鲍无可,景顺长城连发四则公告。

鲍无可,公募里深度“价值投资派”代表,行业知名百亿基金经理,景顺长城的一个‘投资招牌’。

4月12日,景顺长城的四则基金经理变动公告,总结如下:

鲍无可在管的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景顺长城国企价值混合、景顺长城价值发现混合、景顺长城价值稳进三年定开等4只基金,分别增聘了张仲维、邹立虎、王勇和刘苏等四位基金经理。

目前,四人与鲍无可合管相关基金。

一石激起千层浪,鲍无可将要离职的消息,不断发散。

今年以来,已经有多位知名权益基金经理离职了,人心惶惶的。

如今,景顺长城差不多算是将鲍无可将要离职的消息,“明牌”公开了。

为何突然增聘基金经理,和他人一起合管产品?

首先,景顺长城增聘的四位基金经理,从履历上,都是从业超过15年的老将,排除“老带新”。

其次,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不仅是鲍无可的代表基金,业绩一直做的很优秀,从2019年-2024年,连续六年正收益。

鲍无可交出对它的独立管理权,意义重大

尽管景顺长城尚未对鲍无可的去留作出回应,但,

据消息称:

鲍无可已经向景顺长城表示了离职意愿,后续还会卸任。

- 2 -

景顺长城,接管者实力强劲

鲍无可,规模超百亿的顶流基金经理。

“深度价值派”代表,明显的“防守型”选手,牛市中业绩一般,但熊市中非常吸金。

因此,在过去几年中,他管理的基金‘能涨抗跌’,表现非常出色,熊市“明星”。

从业绩上看,鲍无可年化收益超过15%,在管的8只基金收益排名都在同类前10%,

且,最近三年产品的最大回撤低于15%,投资者持有体验很好

因此,

2024年二季度末,鲍无可的管理规模达到了271.86亿元,历史顶峰。

毫无疑问的‘顶流’。

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鲍无可有点“不在状态”,社区吧中质疑声音较多。

也有人猜测,这位宝藏基金经理是不是去年就已经有了要动动的心思。

不管怎样,在增聘基金经理这件事上,景顺长城给了诚意

1)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增聘张仲维共管

张仲维,2023年5月加入景顺长城基金,自2023年11月起担任股票投资部总监、基金经理。

他曾在台湾元大宝来基金、华润元大基金、宝盈基金担任研究员和基金经理,曾因业绩较为优异曾被称为“宝盈四小龙”之一。

具有15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验,公募基金投资经理年限已9年,在任管理4只基金,在管基金总规模72.36亿元,管理产品过往年化回报11.79%。

不过,投资者还是要注意,

张仲维是比较典型的成长股投资,擅长科技板块,与鲍无可的风格有差异。

2)景顺长城国企价值混合,增聘邹立虎共管

邹立虎,以“固收”为根据地,跨界固收、权益的多面手

2021年他加入景顺长城,当年,国投瑞银固收团队集体跳槽、景顺长城大手笔纳入,在业界影响很大。

目前,邹立虎管理的绝大部分基金都是固收产品,此前管理景顺长城周期优选(混合-偏股),展现了一定的周期股投资功底。

邹立虎在景顺长城他管理的7只基金收益全部为正,同类排名靠前,最近两年热度较高。

虽然,邹立虎和鲍无可都很注重安全边际,但是,毕竟一个擅长固收,一个擅长权益。

3)景顺长城价值发现混合,增聘王勇共管

王勇,是景顺长城总经理助理、首席资产配置官、养老及资产配置部总经理,20年证券基金业经验。

很明显,王勇在景顺长城的分量不低,但是从投资上更专注大类资产配置

4)景顺长城价值稳进三年定开,增聘刘苏共管

刘苏是传统的价值派风格,2015年加入景顺长城,也是一位“双十”基金经理,平均年化回报12.2%

投资风格偏成长价值,看重低PE、高ROE,持仓的行业和个股都比较分散,偏好消费行业,白酒龙头股,是他长期持有的品种。

- 3 -

结语

今年以来,已经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离职”了。

近期就有招商基金的马龙、华商基金的周海栋、宏利基金王鹏等等…

当下环境下,知名的基金经理往往面临规模与业绩的双重压力,他们的离职,部分为了追求自身收益的最大化,有的选择奔私,也有的去创业了…

但是,对于,公募基金公司来说,

面对明星基金经理的依赖和人才的流失,更需要预备。

当然,公募行业正在逐步抛弃个人主义,都希望通过搭建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来构造一个更稳健的体系。

责任编辑:何俊熹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