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4月14日电(葛佳明)全球货币体系近期加速重构,黄金价格持续刷新历史新高,美债利率大幅上行,其作为“避险资产”的地位遭遇挑战,美元指数明显走弱,美元资产罕见上演股债汇“三杀”。
分析师普遍认为,近期美债市场和美元的动荡并非2008年或2020年的美元流动性危机重演,在流动性危机的情况下,机构为了获取美元流动性,会抛售包括黄金在内的一切资产,而当下,黄金已开始为一切进行计价,成为危机中唯一表现稳定且强势的资产,背后是美元信用的动摇,美元秩序或将面临变革。
黄金新高背后:秩序变革前夜?
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的反复,令美元信用遭受了新一轮的“洗礼”。4月14日(周一)美元指数在亚洲时段进一步下挫,美元指数日内下探至99.20,延续了上周以来的下跌态势,截至发稿跌幅达0.23%。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当周,投机者进一步增持美元空头头寸,目前持有约43亿美元的美元空头头寸。同时,美元波动率指数接近两年高位,显示市场对汇率波动的担忧情绪上升。
著名经济学家巴里·艾肯格林直言,美元的主导地位建立在贸易、联盟和制度基础上,而在美国新一届政府的政策冲击下,这个时代可能“走向终结”。
“过去美国凭借其稳定的美元信用持续对外输出贸易逆差,而海外顺差国也因贸易、资产配置等需求不断增持美股与美债等美元资产。”民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院长助理牟一凌表示,当下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加征关税等手段逆转美国贸易逆差,让贸易与金融体系的循环开始出现裂口。
牟一凌表示,伴随当下美国本身历史高位的赤字率与政府债务水平,美元信用开始动摇,美债大幅走弱,金融系统不稳定性抬升,黄金开始为一切进行计价,即成为危机中唯一表现稳定且强势的资产,与其他资产的关系开始呈现类似于此前美元的特征。
黄金价格上涨,本质上映射了美元信用在下降。国泰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梁中华解释称,美元实际利率和黄金之间,也是一种明显的镜像关系。
2022年以来,美国的经济增速没有特别明显的抬升,而美元的实际利率却回升到了2009年以来的最高位,在美元实际利率走强的情况下,市场仍愿意持有一个实际利率为零的黄金,这本身就说明了美元的信用在下降。长期来看,全球货币体系或缓慢地走向分化,美元的信用可能会缓慢下降。
梁中华认为,短期美元信用的变化仍然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全球贸易和货币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信任,而一旦失去信任,往往都需要漫长的历史周期也未必能修复。
“投资者正在离开美国”
在美元信用风险上升的背景下,美国资产的吸引力逐步下降,美国市场上演股债汇“三杀”场景,金融资产全面承压。近期美债利率回升但美元指数反而走弱的情况可能反映了市场对美元资产的不信任,正如本周五美联储官员卡什卡利所言,“投资者正在离开美国”。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表示,从历史经验看,美国市场出现“股债汇三杀”较为少见。1976年以来,按月频统计,股债汇“三杀”出现频率仅6.3%,为此,当下的股债汇“三杀”引发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地平线投资管理公司(Horizon Investments)研究和量化策略主管迈克·迪克森 (Mike Dickson)于近期表示,美国市场近期遭遇股债汇“三杀”的局面实际上都表明,投资者正加速撤离美国资产,且这种趋势很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
燕翔认为,从短期看,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仍然较强,按现有剧本推演,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的概率大幅提升,意味着美国资产不确定性较高。另一方面,其政策经常自相矛盾,尤其是通过加关税实现缩小贸易逆差、制造业回流的政策主张,与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存在天然冲突。在此背景下,美股、美债、美元等美国资产抛售压力加大。
对于美股而言,牟一凌认为,从历史上看标普500的市盈率与美元指数走势整体一致,这或许也表明着美股的估值扩张也同样依赖于美国经济相较于非美经济体的优势增加,进而吸引资金不断流入。这意味着即使未来美联储释放流动性呵护市场,然而在美元信用收缩下,美元资产本身的价值已经下降。
对于美债而言,华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牛播坤表示,近期美国政府反复无常的行为无疑进一步提升了美债市场的脆弱性,使得本应作为全球金融资产定价锚的无风险收益率反成为风险收益率,美债安全资产的资产属性受到挑战。尽管4月11日美联储表态短暂稳定了美国长端国债利率的进一步上行,但这场风波还难言结束。
在截至4月9日的一周里,投资者大量撤出美国债券基金,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ipper的数据显示,当周投资者从美国债券基金中净撤资156.4亿美元,创下了2022年12月21日以来的单周最大撤资额。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4月14日电(葛佳明)全球货币体系近期加速重构,黄金价格持续刷新历史新高,美债利率大幅上行,其作为“避险资产”的地位遭遇挑战,美元指数明显走弱,美元资产罕见上演股债汇“三杀”。
分析师普遍认为,近期美债市场和美元的动荡并非2008年或2020年的美元流动性危机重演,在流动性危机的情况下,机构为了获取美元流动性,会抛售包括黄金在内的一切资产,而当下,黄金已开始为一切进行计价,成为危机中唯一表现稳定且强势的资产,背后是美元信用的动摇,美元秩序或将面临变革。
黄金新高背后:秩序变革前夜?
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的反复,令美元信用遭受了新一轮的“洗礼”。4月14日(周一)美元指数在亚洲时段进一步下挫,美元指数日内下探至99.20,延续了上周以来的下跌态势,截至发稿跌幅达0.23%。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当周,投机者进一步增持美元空头头寸,目前持有约43亿美元的美元空头头寸。同时,美元波动率指数接近两年高位,显示市场对汇率波动的担忧情绪上升。
著名经济学家巴里·艾肯格林直言,美元的主导地位建立在贸易、联盟和制度基础上,而在美国新一届政府的政策冲击下,这个时代可能“走向终结”。
“过去美国凭借其稳定的美元信用持续对外输出贸易逆差,而海外顺差国也因贸易、资产配置等需求不断增持美股与美债等美元资产。”民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院长助理牟一凌表示,当下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加征关税等手段逆转美国贸易逆差,让贸易与金融体系的循环开始出现裂口。
牟一凌表示,伴随当下美国本身历史高位的赤字率与政府债务水平,美元信用开始动摇,美债大幅走弱,金融系统不稳定性抬升,黄金开始为一切进行计价,即成为危机中唯一表现稳定且强势的资产,与其他资产的关系开始呈现类似于此前美元的特征。
黄金价格上涨,本质上映射了美元信用在下降。国泰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梁中华解释称,美元实际利率和黄金之间,也是一种明显的镜像关系。
2022年以来,美国的经济增速没有特别明显的抬升,而美元的实际利率却回升到了2009年以来的最高位,在美元实际利率走强的情况下,市场仍愿意持有一个实际利率为零的黄金,这本身就说明了美元的信用在下降。长期来看,全球货币体系或缓慢地走向分化,美元的信用可能会缓慢下降。
梁中华认为,短期美元信用的变化仍然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全球贸易和货币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信任,而一旦失去信任,往往都需要漫长的历史周期也未必能修复。
“投资者正在离开美国”
在美元信用风险上升的背景下,美国资产的吸引力逐步下降,美国市场上演股债汇“三杀”场景,金融资产全面承压。近期美债利率回升但美元指数反而走弱的情况可能反映了市场对美元资产的不信任,正如本周五美联储官员卡什卡利所言,“投资者正在离开美国”。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表示,从历史经验看,美国市场出现“股债汇三杀”较为少见。1976年以来,按月频统计,股债汇“三杀”出现频率仅6.3%,为此,当下的股债汇“三杀”引发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地平线投资管理公司(Horizon Investments)研究和量化策略主管迈克·迪克森 (Mike Dickson)于近期表示,美国市场近期遭遇股债汇“三杀”的局面实际上都表明,投资者正加速撤离美国资产,且这种趋势很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
燕翔认为,从短期看,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仍然较强,按现有剧本推演,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的概率大幅提升,意味着美国资产不确定性较高。另一方面,其政策经常自相矛盾,尤其是通过加关税实现缩小贸易逆差、制造业回流的政策主张,与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存在天然冲突。在此背景下,美股、美债、美元等美国资产抛售压力加大。
对于美股而言,牟一凌认为,从历史上看标普500的市盈率与美元指数走势整体一致,这或许也表明着美股的估值扩张也同样依赖于美国经济相较于非美经济体的优势增加,进而吸引资金不断流入。这意味着即使未来美联储释放流动性呵护市场,然而在美元信用收缩下,美元资产本身的价值已经下降。
对于美债而言,华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牛播坤表示,近期美国政府反复无常的行为无疑进一步提升了美债市场的脆弱性,使得本应作为全球金融资产定价锚的无风险收益率反成为风险收益率,美债安全资产的资产属性受到挑战。尽管4月11日美联储表态短暂稳定了美国长端国债利率的进一步上行,但这场风波还难言结束。
在截至4月9日的一周里,投资者大量撤出美国债券基金,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ipper的数据显示,当周投资者从美国债券基金中净撤资156.4亿美元,创下了2022年12月21日以来的单周最大撤资额。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