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巨头香飘飘给零售行业上了一堂DTC课

联商网

5天前

帅哥店员们亲手冲出一杯奶茶,现场的消费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产品形态、冲泡方式,在互动中更添一分由多巴胺带来的愉悦感;对于轻乳茶这类概念较新的产品而言,直观展示冲泡过程,也起到了一定的饮用方式科普作用,让产品能以最优的形态接近消费者。

出品/浪潮新消费

作者/于城

2025年的茶饮行业,新势力来势汹汹,成熟品牌同样求新求变。

现制茶饮品牌中,古茗、蜜雪冰城先后登陆香港资本市场,霸王茶姬则启动赴美上市计划;与此同时,多个零售品牌瞄准年轻人需求,发力推新,如国民品牌乐百氏推出以“低GI、0蔗糖”为卖点的轻乳茶、AD钙奶等产品,老字号海河乳品联袂天津中医药大学,融合百合、玫瑰、黄精等。推出“食药同源煮奶”新品。

近期,还有一个零售品牌的出圈营销事件引发了我们的关注:香飘飘接连在杭州、成都开出了两家线下体验店,并在电商平台上架多款新品——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含多味中草药的中式奶茶,以及以西柚羽衣甘蓝为主要原料的每日纤+果蔬茶,大幅刷新了市场对品牌原本的认知。

创立于2005年的香飘飘,是公认的国内杯装冲泡奶茶开创者,曾连续12年在杯装冲泡奶茶市场保持份额第一,并于2017年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奶茶第一股”。大部分人上次看到它,还是在超市的货架上。

以“冲泡 即饮”产品闻名、也拥有经久不衰的杯装奶茶大单品的香飘飘,为什么转而开起了线下店,又推出了这么多款创新产品?我们发现,香飘飘的这两次线下体验店背后,隐藏着品牌更大的野心。

门店对于新茶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最常见的门店,一是作为销售点位,如众多品牌以加盟、联营的方式扩充门店,便于完成用户的即时转化;二是作为品牌终端,打造品牌形象,如喜茶在上海、深圳、纽约等地均开有lab店,为用户,每家店概念独一无二,体现出品牌的先锋气质。

而香飘飘的“线下店”,却有些不同寻常。

去年12月、今年3月,香飘飘分别在杭州西湖湖滨银泰步行街、成都春熙路举办“地球首家奶茶店”“地球首家果茶店”线下体验活动,引发了大量关注。

首当其冲的是视觉冲击,在杭州现场,香飘飘邀请了一堆男模店员,白背心猫耳,黑框小卷毛,从“霸总”到“奶狗”,各种类型应有尽有;成都则进一步升级了玩法,提前组了个选秀局,邀请网友投票助力店员入职。

这一招属实是把流量密码给玩明白了,让大把消费者心甘情愿“冲泡五分钟,排队两小时”。

店内售卖的产品也是不走寻常路,全店找不到一台奶茶机,杭州售卖香飘飘旗下“原叶现泡”的轻乳茶系列,每一杯都由店员将茶包放入手冲壶中萃取后,融合鲜牛乳及其他配料制成,并有开放式制作区可以呈现“原叶现泡”全过程,品牌还创新性地提出“一杯两泡”概念,让消费者能同时享受到原叶茶和轻乳茶;

而成都在此基础上,新增“三种果汁一杯茶”的果茶产品,并以推“日间奶茶,夜间特调”概念,供应四款特调无醇鸡尾酒,迎合年轻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尽管是实打实的“手作茶”,但产品价格却极具性价比——奶茶单价9元起,在瑞幸卷到的“九块九”价位段进一步下探;而果茶单杯7元起,仅为同类产品价格的一半左右。

这次在成都线下店限时售卖的一款明前特级明前龙井轻乳茶,随后也出现在了香飘飘的各大电商平台中。

“明前茶,贵如金”,一句俗语道尽了明前龙井的珍贵。香飘飘精选了“茶中顶奢”明前茶作为原料,成为“年轻人的第一杯特级龙井”,不仅在线下引发排队抢购,在上架首日仅仅为预售情况下,便售出60000杯,市场反响强烈,“香飘飘奶茶涨价至16元一杯”随即登上热搜。

对此,品牌方发布价格说明表示,该款轻乳茶“每杯原叶包中都含有不低于2.9克特级龙井,约150枚芽头”“欢迎来比用料、比口感、比价格”。

这份声明一出,一方面,香飘飘“真材实料”的品牌形象跃然纸上,几乎算是茶饮行业龙井的最高标准;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助推了该款产品热度在讨论中持续发酵。

两次活动后,香飘飘重新拿回市场注意力。不仅全网正面舆情占比上升,线下店开业期间,也带动了电商平台成交量同步提升,在各大社交平台中,“自来水”随处可见:“香飘飘是懂怎么拿捏女孩子的”“救命!香飘飘龙井奶茶封神了”

很多人好奇,体验店毕竟时效有限,香飘飘线下门店是否会大幅铺开?从品牌2025年的策略会上来看,“冲泡 即饮”的战略并无松动,我们认为,对香飘飘而言,线下门店只是表象,以明前特级明前龙井轻乳茶为代表的新品,才是背后的那盘“大棋”。

对香飘飘而言,这两处“线下店”,其实是品牌深化DTC战略的体现。

DTC(Direct To Consumer),即绕过第三方,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或服务的商业模式。从新消费风起,众多新锐品牌通过削减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为用户提供设计更优、质量更高的产品,并在品牌和用户之间建立了超高粘性。

但对于一众成长于货架时代,目前已到成熟阶段的零售饮品品牌,要做DTC并不容易。

长久以来,这些品牌大多通过经销商来销售产品。毛细血管般的网点的确提升了销售效率,但如今已经进入“种草”时代,消费强调的是“场景感”“体验感”,静态的货架展示远离产品的使用场景,在激发用户需求方面难免有些不足。

也是由于这些零售饮品品牌渠道太多,又较为分散,很难汇聚起消费者的一手数据和反馈,这就可能导致新品开发、产品迭代难度加大。

在产研环节,这些品牌惯常的做法是合作一些大的数据公司或是调研机构,但这种方式周期也较长、结论有滞后性,在如今瞬息万变的饮品市场中,新品窗口期稍纵即逝,无法及时跟上市场节奏,就会导致竞争失速。

不过,香飘飘通过这两次线下体验活动,为自己创造出了一个DTC的机会。

一方面,在门店内,香飘飘打破了原本品牌静态呈现方式,为用户提供了交互式的产品体验场景。

在店内,帅哥店员们亲手冲出一杯奶茶,现场的消费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产品形态、冲泡方式,在互动中更添一分由多巴胺带来的愉悦感;对于轻乳茶这类概念较新的产品而言,直观展示冲泡过程,也起到了一定的饮用方式科普作用,让产品能以最优的形态接近消费者。

另一方面,门店成为了品牌测品、收集反馈的渠道,为品牌提供了一个直接沟通消费者的机会。

无论是各款产品的销量,还是用户拿到产品后的表情和反应,对于品牌来说,都是此前依靠经销商们难以获得的一手数据,小小的门店,由此也成为了品牌面向更大市场的一个窗口。

据品牌方透露,在杭州中门店销售的9款产品里,如今已经有三款上架至零售渠道。而在限定了6款口味里,品牌也正在考虑将另两款评价较高的产品“零售化”。

DTC的核心不在于渠道的迁移,而在于用户关系的重构,包括但不限于获取用户数据、直接与用户交流,最深一层,是与用户进行品牌共创。

香飘飘通过两次线下“轻量级”的体验店活动,为零售饮品品牌的DTC之路很好地打了个样,用户打卡拍照、自发宣传,这些内容反过来沉淀为品牌的内容资产,创造了广泛的品牌认知和巨大的自然流量,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指数级放大。

不止于此,这招棋更妙的一点在于借力打力。

国内的饮品之战,很大程度上就是现制饮品和零售饮品之争,其中现制茶饮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快速响应消费趋势的能力,以及品牌场景化体验。而零售行业则凭借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渠道渗透能力,形成规模化优势。

回看近些年的饮品行业里的大单品,霸王茶姬轻乳茶也好、瑞幸生椰拿铁也好,几乎都是发迹于线下门店,通过快速测品→迭代→放大的方式,逐步打爆,并以数据反哺研发,形成品牌发展的正循环;

过程中,依靠门店的智能点单、会员体系等数字化触点,用户体验得以优化,通过差异化的线下空间设计,品牌形象也逐步透传而出。

发展至今,两类品牌已初见整合之势。现制茶饮,正加速“卷”向零售,喜茶、霸王茶姬等品牌,均加速上游农业布局,在水果、茶叶、牛乳方面深入布局,提升原料自供占比;蜜雪冰城、古茗等品牌则从门店数量入手,卷“万店”打造规模效应。

但无论是供应链还是渠道经销,对这些现制饮品品牌而言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赶上差距。

反观零售品牌,早已在供应链及渠道深耕多年。以香飘飘为例,依托全国四大生产中心和1800多家经销商体系,品牌奶茶业务渗透近40万个终端,相当于整个新茶饮行业的总体门店数。

此次品牌推出明前龙井轻乳茶,在产品上线前,香飘飘在杭州龙井核心产区揭幕了“超级茶园”,茶园坐拥红壤岩性土与1951小时年均日照的黄金组合,孕育出了鸠坑种龙井“嫩香、板栗香、豆花香、清香”的独特风味。

正是凭借“超级茶园”强大供应链的加持,香飘飘才有底气将具备收藏价值的特级龙井“快消化”,实现质价比的平衡。

这并非香飘飘的第一座“超级茶园”。此前,香飘飘选择将超级茶园首站,落地于茶叶种植的黄金地带——云南临沧沧源,迈出了原料品质提升的第一步;据了解,品牌同时还在布局“超级果园”“超级工厂”,深入全国各地水果核心产区,从原料端把控产品,为年轻消费者提供更多品质之选。

坚守住自身供应链优势的同时,香飘飘成了即饮行业中“现制化”的先行者,在运营上变得越来越灵活:

不仅通过两次DTC的线下体验店,用“现制”方式拉近了与新茶饮品牌在产研、体验上的距离;这一尝试,也是化现制茶饮的热度为己所用,在饮品市场重新掀起了属于自己的讨论度。

从香飘飘此次上新的新品风格,也不难看出,它已经融合进了许多现制茶饮市场中的流行元素:

明前特级明前龙井轻乳茶,是被霸王茶姬带火的“轻乳茶”赛道的代表;人参枸杞、酸枣仁百合奶茶,与以椿风、陆藜等品牌所主打的中式养生奶茶之风不谋而合;每日纤 果蔬茶,则和去年被喜茶带火的“纤体瓶”一脉相承。

现制饮品和零售饮品之争将走向何处?目前我们还不得而知。但可以参考的是,在九块九遍地的现制咖啡时代,很多人质疑速溶咖啡是否已经被市场抛弃了,而事实恰恰相反,据NCBD(餐宝典)统计,速溶咖啡以51.6%的市场占比蝉联第一大品类。

现制茶饮蓬勃发展之时,很多人似乎忘记了,快消饮品才是这个市场曾经的开创者、教育者与领导者,在中国的零售消费市场中至少有着二十多年的历史。

同时,横向去看,和中国消费环境类似的日本,饮品市场依旧以即饮为主,诞生了三得利、养乐多这样的全球性品牌。

在饮品行业竞争的下半场,香飘飘凭借这一招“暗度陈仓”,唤醒了市场的记忆,走出了转型的步伐,也为饮品市场树立了新的标杆。或许,潮流终将更迭,但经典从未真正离场。真正的引领者,总能再一次把握时代的脉搏。

登录 | 注册

香飘飘不想做“霸王茶姬”

奶茶新排位赛:谁是新茶饮的最大黑马

想加盟霸王茶姬?别急,看完招股书再做决定也不迟

香飘飘努力“翻红”

营销之王?霸王茶姬没这么简单

一个塑料袋“压不垮”茉莉奶白

浪潮新消费

记录新消费商业史,深度思考产业未来。

发表文章58篇

最近内容

奶茶巨头香飘飘给零售行业上了一堂DTC课

2025-04-14 16:48

库迪咖啡的下一站,“咖啡+便利店”如何撬动新万店市场?

2025-04-07 10:47

不靠“节点”靠“热点”,鲜花成为日销爆款

2025-04-07 10:43

更多文章

回到顶部

帅哥店员们亲手冲出一杯奶茶,现场的消费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产品形态、冲泡方式,在互动中更添一分由多巴胺带来的愉悦感;对于轻乳茶这类概念较新的产品而言,直观展示冲泡过程,也起到了一定的饮用方式科普作用,让产品能以最优的形态接近消费者。

出品/浪潮新消费

作者/于城

2025年的茶饮行业,新势力来势汹汹,成熟品牌同样求新求变。

现制茶饮品牌中,古茗、蜜雪冰城先后登陆香港资本市场,霸王茶姬则启动赴美上市计划;与此同时,多个零售品牌瞄准年轻人需求,发力推新,如国民品牌乐百氏推出以“低GI、0蔗糖”为卖点的轻乳茶、AD钙奶等产品,老字号海河乳品联袂天津中医药大学,融合百合、玫瑰、黄精等。推出“食药同源煮奶”新品。

近期,还有一个零售品牌的出圈营销事件引发了我们的关注:香飘飘接连在杭州、成都开出了两家线下体验店,并在电商平台上架多款新品——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含多味中草药的中式奶茶,以及以西柚羽衣甘蓝为主要原料的每日纤+果蔬茶,大幅刷新了市场对品牌原本的认知。

创立于2005年的香飘飘,是公认的国内杯装冲泡奶茶开创者,曾连续12年在杯装冲泡奶茶市场保持份额第一,并于2017年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奶茶第一股”。大部分人上次看到它,还是在超市的货架上。

以“冲泡 即饮”产品闻名、也拥有经久不衰的杯装奶茶大单品的香飘飘,为什么转而开起了线下店,又推出了这么多款创新产品?我们发现,香飘飘的这两次线下体验店背后,隐藏着品牌更大的野心。

门店对于新茶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最常见的门店,一是作为销售点位,如众多品牌以加盟、联营的方式扩充门店,便于完成用户的即时转化;二是作为品牌终端,打造品牌形象,如喜茶在上海、深圳、纽约等地均开有lab店,为用户,每家店概念独一无二,体现出品牌的先锋气质。

而香飘飘的“线下店”,却有些不同寻常。

去年12月、今年3月,香飘飘分别在杭州西湖湖滨银泰步行街、成都春熙路举办“地球首家奶茶店”“地球首家果茶店”线下体验活动,引发了大量关注。

首当其冲的是视觉冲击,在杭州现场,香飘飘邀请了一堆男模店员,白背心猫耳,黑框小卷毛,从“霸总”到“奶狗”,各种类型应有尽有;成都则进一步升级了玩法,提前组了个选秀局,邀请网友投票助力店员入职。

这一招属实是把流量密码给玩明白了,让大把消费者心甘情愿“冲泡五分钟,排队两小时”。

店内售卖的产品也是不走寻常路,全店找不到一台奶茶机,杭州售卖香飘飘旗下“原叶现泡”的轻乳茶系列,每一杯都由店员将茶包放入手冲壶中萃取后,融合鲜牛乳及其他配料制成,并有开放式制作区可以呈现“原叶现泡”全过程,品牌还创新性地提出“一杯两泡”概念,让消费者能同时享受到原叶茶和轻乳茶;

而成都在此基础上,新增“三种果汁一杯茶”的果茶产品,并以推“日间奶茶,夜间特调”概念,供应四款特调无醇鸡尾酒,迎合年轻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尽管是实打实的“手作茶”,但产品价格却极具性价比——奶茶单价9元起,在瑞幸卷到的“九块九”价位段进一步下探;而果茶单杯7元起,仅为同类产品价格的一半左右。

这次在成都线下店限时售卖的一款明前特级明前龙井轻乳茶,随后也出现在了香飘飘的各大电商平台中。

“明前茶,贵如金”,一句俗语道尽了明前龙井的珍贵。香飘飘精选了“茶中顶奢”明前茶作为原料,成为“年轻人的第一杯特级龙井”,不仅在线下引发排队抢购,在上架首日仅仅为预售情况下,便售出60000杯,市场反响强烈,“香飘飘奶茶涨价至16元一杯”随即登上热搜。

对此,品牌方发布价格说明表示,该款轻乳茶“每杯原叶包中都含有不低于2.9克特级龙井,约150枚芽头”“欢迎来比用料、比口感、比价格”。

这份声明一出,一方面,香飘飘“真材实料”的品牌形象跃然纸上,几乎算是茶饮行业龙井的最高标准;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助推了该款产品热度在讨论中持续发酵。

两次活动后,香飘飘重新拿回市场注意力。不仅全网正面舆情占比上升,线下店开业期间,也带动了电商平台成交量同步提升,在各大社交平台中,“自来水”随处可见:“香飘飘是懂怎么拿捏女孩子的”“救命!香飘飘龙井奶茶封神了”

很多人好奇,体验店毕竟时效有限,香飘飘线下门店是否会大幅铺开?从品牌2025年的策略会上来看,“冲泡 即饮”的战略并无松动,我们认为,对香飘飘而言,线下门店只是表象,以明前特级明前龙井轻乳茶为代表的新品,才是背后的那盘“大棋”。

对香飘飘而言,这两处“线下店”,其实是品牌深化DTC战略的体现。

DTC(Direct To Consumer),即绕过第三方,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或服务的商业模式。从新消费风起,众多新锐品牌通过削减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为用户提供设计更优、质量更高的产品,并在品牌和用户之间建立了超高粘性。

但对于一众成长于货架时代,目前已到成熟阶段的零售饮品品牌,要做DTC并不容易。

长久以来,这些品牌大多通过经销商来销售产品。毛细血管般的网点的确提升了销售效率,但如今已经进入“种草”时代,消费强调的是“场景感”“体验感”,静态的货架展示远离产品的使用场景,在激发用户需求方面难免有些不足。

也是由于这些零售饮品品牌渠道太多,又较为分散,很难汇聚起消费者的一手数据和反馈,这就可能导致新品开发、产品迭代难度加大。

在产研环节,这些品牌惯常的做法是合作一些大的数据公司或是调研机构,但这种方式周期也较长、结论有滞后性,在如今瞬息万变的饮品市场中,新品窗口期稍纵即逝,无法及时跟上市场节奏,就会导致竞争失速。

不过,香飘飘通过这两次线下体验活动,为自己创造出了一个DTC的机会。

一方面,在门店内,香飘飘打破了原本品牌静态呈现方式,为用户提供了交互式的产品体验场景。

在店内,帅哥店员们亲手冲出一杯奶茶,现场的消费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产品形态、冲泡方式,在互动中更添一分由多巴胺带来的愉悦感;对于轻乳茶这类概念较新的产品而言,直观展示冲泡过程,也起到了一定的饮用方式科普作用,让产品能以最优的形态接近消费者。

另一方面,门店成为了品牌测品、收集反馈的渠道,为品牌提供了一个直接沟通消费者的机会。

无论是各款产品的销量,还是用户拿到产品后的表情和反应,对于品牌来说,都是此前依靠经销商们难以获得的一手数据,小小的门店,由此也成为了品牌面向更大市场的一个窗口。

据品牌方透露,在杭州中门店销售的9款产品里,如今已经有三款上架至零售渠道。而在限定了6款口味里,品牌也正在考虑将另两款评价较高的产品“零售化”。

DTC的核心不在于渠道的迁移,而在于用户关系的重构,包括但不限于获取用户数据、直接与用户交流,最深一层,是与用户进行品牌共创。

香飘飘通过两次线下“轻量级”的体验店活动,为零售饮品品牌的DTC之路很好地打了个样,用户打卡拍照、自发宣传,这些内容反过来沉淀为品牌的内容资产,创造了广泛的品牌认知和巨大的自然流量,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指数级放大。

不止于此,这招棋更妙的一点在于借力打力。

国内的饮品之战,很大程度上就是现制饮品和零售饮品之争,其中现制茶饮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快速响应消费趋势的能力,以及品牌场景化体验。而零售行业则凭借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渠道渗透能力,形成规模化优势。

回看近些年的饮品行业里的大单品,霸王茶姬轻乳茶也好、瑞幸生椰拿铁也好,几乎都是发迹于线下门店,通过快速测品→迭代→放大的方式,逐步打爆,并以数据反哺研发,形成品牌发展的正循环;

过程中,依靠门店的智能点单、会员体系等数字化触点,用户体验得以优化,通过差异化的线下空间设计,品牌形象也逐步透传而出。

发展至今,两类品牌已初见整合之势。现制茶饮,正加速“卷”向零售,喜茶、霸王茶姬等品牌,均加速上游农业布局,在水果、茶叶、牛乳方面深入布局,提升原料自供占比;蜜雪冰城、古茗等品牌则从门店数量入手,卷“万店”打造规模效应。

但无论是供应链还是渠道经销,对这些现制饮品品牌而言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赶上差距。

反观零售品牌,早已在供应链及渠道深耕多年。以香飘飘为例,依托全国四大生产中心和1800多家经销商体系,品牌奶茶业务渗透近40万个终端,相当于整个新茶饮行业的总体门店数。

此次品牌推出明前龙井轻乳茶,在产品上线前,香飘飘在杭州龙井核心产区揭幕了“超级茶园”,茶园坐拥红壤岩性土与1951小时年均日照的黄金组合,孕育出了鸠坑种龙井“嫩香、板栗香、豆花香、清香”的独特风味。

正是凭借“超级茶园”强大供应链的加持,香飘飘才有底气将具备收藏价值的特级龙井“快消化”,实现质价比的平衡。

这并非香飘飘的第一座“超级茶园”。此前,香飘飘选择将超级茶园首站,落地于茶叶种植的黄金地带——云南临沧沧源,迈出了原料品质提升的第一步;据了解,品牌同时还在布局“超级果园”“超级工厂”,深入全国各地水果核心产区,从原料端把控产品,为年轻消费者提供更多品质之选。

坚守住自身供应链优势的同时,香飘飘成了即饮行业中“现制化”的先行者,在运营上变得越来越灵活:

不仅通过两次DTC的线下体验店,用“现制”方式拉近了与新茶饮品牌在产研、体验上的距离;这一尝试,也是化现制茶饮的热度为己所用,在饮品市场重新掀起了属于自己的讨论度。

从香飘飘此次上新的新品风格,也不难看出,它已经融合进了许多现制茶饮市场中的流行元素:

明前特级明前龙井轻乳茶,是被霸王茶姬带火的“轻乳茶”赛道的代表;人参枸杞、酸枣仁百合奶茶,与以椿风、陆藜等品牌所主打的中式养生奶茶之风不谋而合;每日纤 果蔬茶,则和去年被喜茶带火的“纤体瓶”一脉相承。

现制饮品和零售饮品之争将走向何处?目前我们还不得而知。但可以参考的是,在九块九遍地的现制咖啡时代,很多人质疑速溶咖啡是否已经被市场抛弃了,而事实恰恰相反,据NCBD(餐宝典)统计,速溶咖啡以51.6%的市场占比蝉联第一大品类。

现制茶饮蓬勃发展之时,很多人似乎忘记了,快消饮品才是这个市场曾经的开创者、教育者与领导者,在中国的零售消费市场中至少有着二十多年的历史。

同时,横向去看,和中国消费环境类似的日本,饮品市场依旧以即饮为主,诞生了三得利、养乐多这样的全球性品牌。

在饮品行业竞争的下半场,香飘飘凭借这一招“暗度陈仓”,唤醒了市场的记忆,走出了转型的步伐,也为饮品市场树立了新的标杆。或许,潮流终将更迭,但经典从未真正离场。真正的引领者,总能再一次把握时代的脉搏。

登录 | 注册

香飘飘不想做“霸王茶姬”

奶茶新排位赛:谁是新茶饮的最大黑马

想加盟霸王茶姬?别急,看完招股书再做决定也不迟

香飘飘努力“翻红”

营销之王?霸王茶姬没这么简单

一个塑料袋“压不垮”茉莉奶白

浪潮新消费

记录新消费商业史,深度思考产业未来。

发表文章58篇

最近内容

奶茶巨头香飘飘给零售行业上了一堂DTC课

2025-04-14 16:48

库迪咖啡的下一站,“咖啡+便利店”如何撬动新万店市场?

2025-04-07 10:47

不靠“节点”靠“热点”,鲜花成为日销爆款

2025-04-07 10:43

更多文章

回到顶部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