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解读|明基医院过聆讯 华东最大的民营综合医院的困窘与抉择

智通财经

1天前

苏州明基医院方面,预计2026年完成妇幼中心三期建设,将新增床位500张;预计2029年完成康复长照中心建设,将新增300张床位。

4月11日,明基医院通过港交所聆讯,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花旗。

年收入26.5亿元 上市与扩张并行

据了解,明基医院集团旗下目前拥有南京明基医院、苏州明基医院两家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招股书显示,最后一轮股权交易后,明基医院估值为3.75亿美元。

其中,南京明基医院2008年开始运营,2022年成为南京市首家获得三甲评级的民营医院。据知名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以2022年医疗服务产生的收入计,南京明基医院是中国第四、江苏省最大的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而苏州明基医院则于2013年开始运营,为三级综合性医院。2020年,苏州明基医院通过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认证,是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江苏省内仅有的几家获得JCI认证的综合医院之一。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两家医院总运营面积合计约40万平方米,总注册床位数1850张,拥有超1000人的医生团队,其中包括39名来自中国台湾和海外的专家。2024年,公司的门诊就诊次数超200万人次,年住院手术量超22000例。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以2023年医疗服务产生的收入计,公司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集团,于华东地区的市场份额为1.1%;以相同口径计,在全国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集团中,公司排名第七,于中国的市场份额为0.4%;以2023年的床均收入计,公司在中国内地所有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集团中排名第一。

业绩表现来看,明基医院似乎深陷增长瓶颈。2022年至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3.36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26.88亿元、26.5亿元,收入涨势不再。同期,公司年内利润分别约为8955万元、1.67亿元、1.09亿元。利润难掩波动。业绩稳中向好趋势不再,无怪乎明基医院上市与扩张并举。

按照运营主体划分,由于运营时间更早,南京明基医院的整体收入明显高于苏州明基。期内,由南京明基带来的收入分别为14.54亿元,17.08亿元、16.94亿元,占集团收入比例为62.2%、63.5%及63.7%;苏州明基医院产生的收入分别占相应年度总收入的37.8%、36.5%及36.3%。

图片1.png

众所周知,住院医疗服务产生的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住院患者就诊次数、床位周转天数和患者每次住院的平均支出。由于住院人次不断增加和床位周转天数减少,能够提高服务能力的利用率并扩大运营规模。期内,公司住院患者就诊次数分别由67.1千人次增至81.9千人次并进一步增至86.2千人次,而平均床位周转天数则分别由9.2天减至8.2天并进一步减至7.9天。同期,医院的患者每次住院的平均支出分别为17909元、17042元及15998元。可见除了就诊人次增加及床位周转效率提升之外,公司患者的平均支出有所下降。

根据智通财经APP了解,2024年公司收入及净利润增长乏力,主要受限于床位数量及利用率饱和。为了突破增长瓶颈,明基医院上市与扩张并举。

资料显示,位于南京建邺区的明基医院二期已经在今年一季度试运行。南京明基医院二期新大楼总规划床位868个。苏州明基医院方面,预计2026年完成妇幼中心三期建设,将新增床位500张;预计2029年完成康复长照中心建设,将新增300张床位。据粗略计算,明基医院旗下两家医院将在未来六年间新增床位合计最少约1800张床位。

此外,智通财经还注意到,除了南京、苏州两家医院外,明基医院还战略投资了广西贵港东晖医院,计划进一步扩大其在全国的布局。

民营医疗市场渐成“红海”

受居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健康意识的增强、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等因素驱动,近年来中国的医疗服务市场持续稳健增长,医疗总支出由2019年的6584.1亿元增至2023年的9057.6亿元,2019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8.3%。

图片2.png

长期以来,中国的医疗体系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民营医疗机构是公立医疗体系外的有效补充,其往往具有地区发展不平衡,模式发展不统一、经营决策自主、收费高等特点。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带动医疗需求快速增长,近年来中国医疗体制的负担也愈发沉重。在公立医疗体系运转相对复杂、扩张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民营医疗因其灵活性、创新性和市场化的优势正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中国民营医院的数量以4.3%的复合年增长率由2019年的22424家增至2023年的26583家,并预计增至2027年的30590家,2023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6%,而中国公立医院的数量由2019年的11930家减至2023年的11772家,并预计减至2027年的11581家。

图片3.png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医疗行业已进入红海阶段。在本就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民营医疗还需与同行争抢为数不多的市场份额,这无疑会为民营医疗机构带来更大的经营压力。

对此,明基医院在招股书中指出,其本次IPO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规模扩张、提升服务质量与布局海外市场方面。

此外,凭借佳世达集团在信息技术产业以及智能解决方案领域的优势,集合智能医疗、智能服务和智慧管理的三合一医院运营管理系统亦是明基医院的亮点之一。未来,公司计划持续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并引入更多AI技术的使用,如AI语音机器人、AI辅助诊断等。

综上,明基医院业绩表现可圈可点,其运营数据也显现出良性增长迹象。若未来能顺利实现扩建,业绩增长已然具备一定的确定性。但从市场层面来分析,相比起业内已经登陆二级市场的爱尔眼科、通策医疗、达安基因等“前辈”,明基医院并无眼科、口腔等公认高毛利高增长的热门领域布局,同时又受限于行业竞争激烈等发展限制,能否持续高增仍未可知。

苏州明基医院方面,预计2026年完成妇幼中心三期建设,将新增床位500张;预计2029年完成康复长照中心建设,将新增300张床位。

4月11日,明基医院通过港交所聆讯,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花旗。

年收入26.5亿元 上市与扩张并行

据了解,明基医院集团旗下目前拥有南京明基医院、苏州明基医院两家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招股书显示,最后一轮股权交易后,明基医院估值为3.75亿美元。

其中,南京明基医院2008年开始运营,2022年成为南京市首家获得三甲评级的民营医院。据知名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以2022年医疗服务产生的收入计,南京明基医院是中国第四、江苏省最大的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而苏州明基医院则于2013年开始运营,为三级综合性医院。2020年,苏州明基医院通过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认证,是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江苏省内仅有的几家获得JCI认证的综合医院之一。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两家医院总运营面积合计约40万平方米,总注册床位数1850张,拥有超1000人的医生团队,其中包括39名来自中国台湾和海外的专家。2024年,公司的门诊就诊次数超200万人次,年住院手术量超22000例。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以2023年医疗服务产生的收入计,公司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集团,于华东地区的市场份额为1.1%;以相同口径计,在全国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集团中,公司排名第七,于中国的市场份额为0.4%;以2023年的床均收入计,公司在中国内地所有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集团中排名第一。

业绩表现来看,明基医院似乎深陷增长瓶颈。2022年至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3.36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26.88亿元、26.5亿元,收入涨势不再。同期,公司年内利润分别约为8955万元、1.67亿元、1.09亿元。利润难掩波动。业绩稳中向好趋势不再,无怪乎明基医院上市与扩张并举。

按照运营主体划分,由于运营时间更早,南京明基医院的整体收入明显高于苏州明基。期内,由南京明基带来的收入分别为14.54亿元,17.08亿元、16.94亿元,占集团收入比例为62.2%、63.5%及63.7%;苏州明基医院产生的收入分别占相应年度总收入的37.8%、36.5%及36.3%。

图片1.png

众所周知,住院医疗服务产生的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住院患者就诊次数、床位周转天数和患者每次住院的平均支出。由于住院人次不断增加和床位周转天数减少,能够提高服务能力的利用率并扩大运营规模。期内,公司住院患者就诊次数分别由67.1千人次增至81.9千人次并进一步增至86.2千人次,而平均床位周转天数则分别由9.2天减至8.2天并进一步减至7.9天。同期,医院的患者每次住院的平均支出分别为17909元、17042元及15998元。可见除了就诊人次增加及床位周转效率提升之外,公司患者的平均支出有所下降。

根据智通财经APP了解,2024年公司收入及净利润增长乏力,主要受限于床位数量及利用率饱和。为了突破增长瓶颈,明基医院上市与扩张并举。

资料显示,位于南京建邺区的明基医院二期已经在今年一季度试运行。南京明基医院二期新大楼总规划床位868个。苏州明基医院方面,预计2026年完成妇幼中心三期建设,将新增床位500张;预计2029年完成康复长照中心建设,将新增300张床位。据粗略计算,明基医院旗下两家医院将在未来六年间新增床位合计最少约1800张床位。

此外,智通财经还注意到,除了南京、苏州两家医院外,明基医院还战略投资了广西贵港东晖医院,计划进一步扩大其在全国的布局。

民营医疗市场渐成“红海”

受居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健康意识的增强、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等因素驱动,近年来中国的医疗服务市场持续稳健增长,医疗总支出由2019年的6584.1亿元增至2023年的9057.6亿元,2019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8.3%。

图片2.png

长期以来,中国的医疗体系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民营医疗机构是公立医疗体系外的有效补充,其往往具有地区发展不平衡,模式发展不统一、经营决策自主、收费高等特点。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带动医疗需求快速增长,近年来中国医疗体制的负担也愈发沉重。在公立医疗体系运转相对复杂、扩张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民营医疗因其灵活性、创新性和市场化的优势正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中国民营医院的数量以4.3%的复合年增长率由2019年的22424家增至2023年的26583家,并预计增至2027年的30590家,2023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6%,而中国公立医院的数量由2019年的11930家减至2023年的11772家,并预计减至2027年的11581家。

图片3.png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医疗行业已进入红海阶段。在本就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民营医疗还需与同行争抢为数不多的市场份额,这无疑会为民营医疗机构带来更大的经营压力。

对此,明基医院在招股书中指出,其本次IPO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规模扩张、提升服务质量与布局海外市场方面。

此外,凭借佳世达集团在信息技术产业以及智能解决方案领域的优势,集合智能医疗、智能服务和智慧管理的三合一医院运营管理系统亦是明基医院的亮点之一。未来,公司计划持续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并引入更多AI技术的使用,如AI语音机器人、AI辅助诊断等。

综上,明基医院业绩表现可圈可点,其运营数据也显现出良性增长迹象。若未来能顺利实现扩建,业绩增长已然具备一定的确定性。但从市场层面来分析,相比起业内已经登陆二级市场的爱尔眼科、通策医疗、达安基因等“前辈”,明基医院并无眼科、口腔等公认高毛利高增长的热门领域布局,同时又受限于行业竞争激烈等发展限制,能否持续高增仍未可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