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从“硅谷宠儿”到“估值腰斩”,自动驾驶的残酷物语。
2025年4月,美国自动驾驶公司Nuro宣布完成新一轮1.06亿美元(约7.75亿人民币)融资,估值却从巅峰期的86亿美元暴跌至60亿美元——相当于把特斯拉Cybertruck的棱角生生磨平了30%。
这家曾让软银、丰田、谷歌抢着送钱的明星公司,巅峰时期号称“无人配送赛道估值之王”,甚至让美国联邦政府为它打破50年汽车安全法规。
但如今,它不得不裁掉20%员工,放弃与中国比亚迪的“联名造车计划”,甚至改行卖起了自动驾驶技术方案。
从“顶流”到“求生”,Nuro的故事像极了自动驾驶行业的缩影——资本的热浪退去后,裸泳者终将浮出水面。
别急,听无人车来也(公众号:无人车来也)慢慢道来!
(参考阅读请点击:
《无人驾驶:2025年1季度融资40亿元,资本开始狂囤"螺丝钉"和"扫地僧"?》
一、曾是 “香饽饽”,融资拿到手软
Nuro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自动驾驶技术初创公司,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市。
两位创始人可都大有来头,都出身于 Google ,是无人驾驶领域的大拿。
一位是前 Google 无人车团队首席软件工程师朱佳俊,2005 年在英特尔实习后就进入了谷歌,后来更是做到了 Google 自动驾驶团队首席软件工程师的位置。
另一位戴夫弗格森,曾是 Google 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负责人、首席工程,被誉为机器学习领域“活化石”。
有这样强大的团队背景,Nuro 从一诞生就备受资本市场的青睐。
自成立以来,Nuro 融资的脚步就没停过,堪称融资界的 “优等生”,累计融资额超过 22 亿美元。
2018 年 1 月,它完成了 92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投资方里有高榕资本、网易创始人丁磊、真格基金、Greylock Partners 等,这阵容相当豪华。
紧接着,2019 年 2 月,软银愿景基金豪掷 9.4 亿美元入局。
2020 年 11 月,普信投资公司领投了 5 亿美元的 C 轮融资,还有一堆知名投资机构跟投。
2021 年 12 月,老虎环球基金领投了 6 亿美金的 D 轮融资,众多大牌机构纷纷参与。
那时候的 Nuro,在资本的簇拥下,估值一路飙升到 86 亿美元(比当年蔚来上市市值还高),可谓是风光无限,成为了美国自动驾驶领域耀眼的独角兽。
二、再获融资,估值却 “打折”
当地时间 4 月 9 日,Nuro 又宣布了一个融资消息,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 1.06 亿美元,投资方还是那些老面孔,像普信投资公司、富达管理与研究公司、老虎环球基金等。
可这次,情况却有点不一样。上一轮融资还是在三年多前的 2021 年底,当时正值风险投资热潮高峰,Nuro 的估值高达 86 亿美元。
而这次融资后,它的估值却降到了 60 亿美元,缩水超 30% 。
不过,Nuro 的联合创始人戴夫弗格森却对当前估值十分满意。他表示上一轮融资时市场处于顶峰,现在这个估值能让他们确信新的市场战略能够取得成功。看来,Nuro 对未来有着自己的打算,这笔新融资也将用于提升自动驾驶技术并推进商业合作。
三、从无人配送起步,一路 “狂飙”
创业初期,Nuro 把目光瞄准了末端无人配送领域,并且迅速推出了一系列产品。
他们的杀手锏是"三无设计"——无方向盘、无踏板、无人类座位。
2018年首代车型R1亮相时,马斯克在推特嘲讽:"这玩意儿送披萨?不如用火箭送外卖!"
这款车就像是一个先锋,验证了无人配送车的可行性。
仅仅过了两年,2020 年 2 月,第二代无人配送车 R2 登场。它和 R1 外观相似,但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升级,更具备商业化运营条件。
Nuro 没有像 R1 那样定制每辆车,而是和汽车制造商 Roush 合作设计。
R2 的货仓容量比 R1 多了 65% ,能容纳 20 个购物袋,隔间还有温度控制设计,能更好地保鲜食物。它的外部触摸屏更大,电池续航翻倍,车重也增加到了 1.15 吨,还取消了侧视镜。
引言
从“硅谷宠儿”到“估值腰斩”,自动驾驶的残酷物语。
2025年4月,美国自动驾驶公司Nuro宣布完成新一轮1.06亿美元(约7.75亿人民币)融资,估值却从巅峰期的86亿美元暴跌至60亿美元——相当于把特斯拉Cybertruck的棱角生生磨平了30%。
这家曾让软银、丰田、谷歌抢着送钱的明星公司,巅峰时期号称“无人配送赛道估值之王”,甚至让美国联邦政府为它打破50年汽车安全法规。
但如今,它不得不裁掉20%员工,放弃与中国比亚迪的“联名造车计划”,甚至改行卖起了自动驾驶技术方案。
从“顶流”到“求生”,Nuro的故事像极了自动驾驶行业的缩影——资本的热浪退去后,裸泳者终将浮出水面。
别急,听无人车来也(公众号:无人车来也)慢慢道来!
(参考阅读请点击:
《无人驾驶:2025年1季度融资40亿元,资本开始狂囤"螺丝钉"和"扫地僧"?》
一、曾是 “香饽饽”,融资拿到手软
Nuro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自动驾驶技术初创公司,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市。
两位创始人可都大有来头,都出身于 Google ,是无人驾驶领域的大拿。
一位是前 Google 无人车团队首席软件工程师朱佳俊,2005 年在英特尔实习后就进入了谷歌,后来更是做到了 Google 自动驾驶团队首席软件工程师的位置。
另一位戴夫弗格森,曾是 Google 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负责人、首席工程,被誉为机器学习领域“活化石”。
有这样强大的团队背景,Nuro 从一诞生就备受资本市场的青睐。
自成立以来,Nuro 融资的脚步就没停过,堪称融资界的 “优等生”,累计融资额超过 22 亿美元。
2018 年 1 月,它完成了 92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投资方里有高榕资本、网易创始人丁磊、真格基金、Greylock Partners 等,这阵容相当豪华。
紧接着,2019 年 2 月,软银愿景基金豪掷 9.4 亿美元入局。
2020 年 11 月,普信投资公司领投了 5 亿美元的 C 轮融资,还有一堆知名投资机构跟投。
2021 年 12 月,老虎环球基金领投了 6 亿美金的 D 轮融资,众多大牌机构纷纷参与。
那时候的 Nuro,在资本的簇拥下,估值一路飙升到 86 亿美元(比当年蔚来上市市值还高),可谓是风光无限,成为了美国自动驾驶领域耀眼的独角兽。
二、再获融资,估值却 “打折”
当地时间 4 月 9 日,Nuro 又宣布了一个融资消息,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 1.06 亿美元,投资方还是那些老面孔,像普信投资公司、富达管理与研究公司、老虎环球基金等。
可这次,情况却有点不一样。上一轮融资还是在三年多前的 2021 年底,当时正值风险投资热潮高峰,Nuro 的估值高达 86 亿美元。
而这次融资后,它的估值却降到了 60 亿美元,缩水超 30% 。
不过,Nuro 的联合创始人戴夫弗格森却对当前估值十分满意。他表示上一轮融资时市场处于顶峰,现在这个估值能让他们确信新的市场战略能够取得成功。看来,Nuro 对未来有着自己的打算,这笔新融资也将用于提升自动驾驶技术并推进商业合作。
三、从无人配送起步,一路 “狂飙”
创业初期,Nuro 把目光瞄准了末端无人配送领域,并且迅速推出了一系列产品。
他们的杀手锏是"三无设计"——无方向盘、无踏板、无人类座位。
2018年首代车型R1亮相时,马斯克在推特嘲讽:"这玩意儿送披萨?不如用火箭送外卖!"
这款车就像是一个先锋,验证了无人配送车的可行性。
仅仅过了两年,2020 年 2 月,第二代无人配送车 R2 登场。它和 R1 外观相似,但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升级,更具备商业化运营条件。
Nuro 没有像 R1 那样定制每辆车,而是和汽车制造商 Roush 合作设计。
R2 的货仓容量比 R1 多了 65% ,能容纳 20 个购物袋,隔间还有温度控制设计,能更好地保鲜食物。它的外部触摸屏更大,电池续航翻倍,车重也增加到了 1.15 吨,还取消了侧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