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精选
国际要闻:
1、美股三大指数周五集体收涨,纳斯达克指数涨2.06%,标普500指数涨1.81%,道琼斯指数涨1.56%。标普500指数上周上涨5.7%,创2023年11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纳指上周累涨7.29%,道指上周累涨4.95%。
2、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盘涨1.73%。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夜盘收涨0.73%。恒生指数主连夜盘收涨0.97%。恒生科技指数主连夜盘收涨1.06%。
3、国际油价11日上涨,美油、布油期货结算价均涨超2%。
4、现货黄金延续近期强劲走势,日内最高涨至每盎司3245.47美元,这也是金价连续第二天刷新历史纪录。
5、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累计上涨49.52个基点,创2001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
6、美国3月PPI同比增长2.7%,预期增长3.3%,前值为增长3.20%。美国3月PPI环比下降0.4%,为2023年10月以来最大降幅,预期增长0.20%。
国内要闻:
1、4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批复。批复显示,国务院原则同意《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在已有试点地区基础上,将大连市、宁波市、厦门市、青岛市、深圳市、合肥市、福州市、西安市、苏州市等9个城市纳入试点范围。
2、为应对美国关税调整影响,目前,已有包括京东、盒马、永辉超市等在内的多家零售企业启动扶持计划,帮助外贸型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其中:京东今日宣布,将在未来一年内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出口转内销商品;盒马、永辉超市以及华润万家等也面向外贸企业开放绿色通道,加急处理产品入驻。
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做优做强不良资产业务,规范有序开展问题企业纾困业务。服务化解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等领域风险。
4、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强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保障,加大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服务业等领域金融供给力度。
5、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4月11日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这意味着,部分在美国流片生产的半导体产品可能因关税影响而涨价。
重大事件
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飙升至1170亿美元
据媒体报道,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报告指出,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出货金额2024年达到1171亿美元,相较2023年的1063亿美元增长10%。其中晶圆加工设备的销售额增长了9%,其它前端细分领域的销售额增长了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在先进逻辑、成熟逻辑、先进封装和高带宽存储器(HBM)产能扩张方面的投资增加,以及中国投资的大幅增长。
点评:2024年我国来自美国的半导体设备进口金额约337亿元,占总进口金额比重约为20%。中国宣布反制关税后,利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的进一步提升。对于先进制程而言,随着国产设备商技术与服务的不断突破与成熟,且进口设备成本增加50%+,设备的国产化率有望加速提升。看好前后道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厂商。
华大九天是国产EDA龙头企业,持续构建数字芯片、晶圆制造全流程工具。此外,公司拟收购芯和半导体,布局芯片到系统级设计方案。
路维光电的半导体掩膜版的精度处于国内主流水平,实现了180nm制程节点半导体掩膜版量产,并掌握了150nm/130nm制程节点半导体掩膜版制造核心技术,满足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先进半导体芯片封装和器件等应用需求。在晶圆制造用掩膜版领域,国内独立第三方掩膜版厂商的技术能力主要集中在130nm制程节点以上。
首批人形机器人系列国家标准正式立项
据媒体报道,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系列国家标准正式获批立项,在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91)秘书处承担单位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的统筹下,优必选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单位共同发起了该系列国标,并主导牵头制定作业操作技术要求,针对灵巧操作、腿部移动作业、双臂操作、长序列执行、多机协同、操作避障、续航等作业操作技术要求进行规范。
点评:据GGII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超过500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财达证券表示,政策与技术共振,推动人形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的爆发式增长预计将为稀土永磁行业带来广阔的增量空间。建议关注技术壁垒高、产能弹性大的稀土永磁企业,把握行业β与个股α共振的窗口期。
金力永磁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稀土永磁行业产销量排名第一的企业。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正积极配合世界知名科技公司的人形机器人磁组件研发和产能建设,并有小批量的交付。
银河磁体主要产品是粘结钕铁硼磁体、热压磁体、钐钴磁体,公司产品可以用于人形机器人。
车规级MCU芯片对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据媒体报道,四维图新旗下杰发科技宣布,车规级MCU芯片AC7870成功点亮,并将于15日开幕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正式发布。随后,该芯片家族还将亮相4月底举行的2025上海国际车展。
点评:车规级MCU作为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核心组件,广泛应用于ADAS、车身、底盘及安全、信息娱乐和动力系统等,对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燃油车平均单车MCU用量达到70-150颗,而新能源汽车的单车用量将超过300颗。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汽车MCU的平均单车价值超300美金,成为汽车半导体中单车价值量占比最高的细分产品,占比近25%。
中微半导是一家以MCU为核心的平台型芯片设计公司, 产品除了8位及32位MCU产品以外, 还有多种SoC、ASIC以及功率器件产品, 广泛应用于家电、 消费电子、 工业控制、 汽车电子、 医疗健康等众多领域, 拥有数百家包括知名电子产品制造厂商、 板卡厂、 方案公司、 经销商在内的直接或间接客户。
复旦微电智能电表MCU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由于国网、南网电表招标增长,智能电表 MCU 销售增长显著。在通用 MCU产品及车规MCU产品方面,得益于前期在汽车电子、 智慧家电、工业等领域的布局, 出货增长,其中在汽车电子领域销量已超1000万颗。
脑机接口(BCI)新突破,该技术利用AI模型解决延迟问题
媒体报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团队在脑机接口(BCI)领域取得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技术,帮助重度瘫痪患者恢复自然语音表达。该技术利用人工智能(AI)模型,将大脑信号实时转化为可听语音,解决传统语音神经假体延迟问题。
点评: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沟通方式也在不断升级,当前脑机接口技术正在突破人类的生理界限,不仅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而且有望成为下一代的人机交互方式。据Mckinsey研究报告预计,脑机接口相关市场规模在2030年至2040年期间可达700亿美元―2000亿美元。
爱朋医疗控股成立的深圳朋睿脑科学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依托脑机接口和柔性传感器、智能算法等技术,从事神经系统疾病诊断、认知训练、睡眠监测等领域脑疾病相关数字化诊疗产品及平台研发。
汉威科技控股子公司苏州能斯达研发的新型脑机接口微纳传感器是其研发布局的新型高端类脑接口传感器,集成类皮肤柔性传感技术和纳米材料技术,通过非侵入式的方式进行类脑交互。
公告精选
新宝股份:出口美国销售占公司总体销售收入的25%-30%左右
中国化学:控股股东拟3亿元-6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东方明珠:全资子公司“基于多模态特征的大屏智能推荐算法优化”项目通过技术验收
东方电气:控股股东拟1亿至1.5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新华医疗:公司产品乳磨牙预成冠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海南华铁:取得不超2.7亿元的金融机构股票回购贷款承诺函
仙坛股份:3月鸡肉产品销售收入4.53亿元 环比增长77.13%
回盛生物:公司及子公司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
川金诺: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218.96%-292.56%
禾望电气:拟以1000万元至2000万元回购股份
金海高科:拟以2000万元至4000万元回购股份
穗恒运A: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5%至244%
粉丝特惠:好股票APP五个热门产品任选一款,体验五天!欢迎下载体验!
要闻精选
国际要闻:
1、美股三大指数周五集体收涨,纳斯达克指数涨2.06%,标普500指数涨1.81%,道琼斯指数涨1.56%。标普500指数上周上涨5.7%,创2023年11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纳指上周累涨7.29%,道指上周累涨4.95%。
2、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盘涨1.73%。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夜盘收涨0.73%。恒生指数主连夜盘收涨0.97%。恒生科技指数主连夜盘收涨1.06%。
3、国际油价11日上涨,美油、布油期货结算价均涨超2%。
4、现货黄金延续近期强劲走势,日内最高涨至每盎司3245.47美元,这也是金价连续第二天刷新历史纪录。
5、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累计上涨49.52个基点,创2001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
6、美国3月PPI同比增长2.7%,预期增长3.3%,前值为增长3.20%。美国3月PPI环比下降0.4%,为2023年10月以来最大降幅,预期增长0.20%。
国内要闻:
1、4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批复。批复显示,国务院原则同意《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在已有试点地区基础上,将大连市、宁波市、厦门市、青岛市、深圳市、合肥市、福州市、西安市、苏州市等9个城市纳入试点范围。
2、为应对美国关税调整影响,目前,已有包括京东、盒马、永辉超市等在内的多家零售企业启动扶持计划,帮助外贸型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其中:京东今日宣布,将在未来一年内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出口转内销商品;盒马、永辉超市以及华润万家等也面向外贸企业开放绿色通道,加急处理产品入驻。
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做优做强不良资产业务,规范有序开展问题企业纾困业务。服务化解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等领域风险。
4、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强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保障,加大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服务业等领域金融供给力度。
5、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4月11日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这意味着,部分在美国流片生产的半导体产品可能因关税影响而涨价。
重大事件
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飙升至1170亿美元
据媒体报道,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报告指出,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出货金额2024年达到1171亿美元,相较2023年的1063亿美元增长10%。其中晶圆加工设备的销售额增长了9%,其它前端细分领域的销售额增长了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在先进逻辑、成熟逻辑、先进封装和高带宽存储器(HBM)产能扩张方面的投资增加,以及中国投资的大幅增长。
点评:2024年我国来自美国的半导体设备进口金额约337亿元,占总进口金额比重约为20%。中国宣布反制关税后,利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的进一步提升。对于先进制程而言,随着国产设备商技术与服务的不断突破与成熟,且进口设备成本增加50%+,设备的国产化率有望加速提升。看好前后道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厂商。
华大九天是国产EDA龙头企业,持续构建数字芯片、晶圆制造全流程工具。此外,公司拟收购芯和半导体,布局芯片到系统级设计方案。
路维光电的半导体掩膜版的精度处于国内主流水平,实现了180nm制程节点半导体掩膜版量产,并掌握了150nm/130nm制程节点半导体掩膜版制造核心技术,满足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先进半导体芯片封装和器件等应用需求。在晶圆制造用掩膜版领域,国内独立第三方掩膜版厂商的技术能力主要集中在130nm制程节点以上。
首批人形机器人系列国家标准正式立项
据媒体报道,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系列国家标准正式获批立项,在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91)秘书处承担单位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的统筹下,优必选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单位共同发起了该系列国标,并主导牵头制定作业操作技术要求,针对灵巧操作、腿部移动作业、双臂操作、长序列执行、多机协同、操作避障、续航等作业操作技术要求进行规范。
点评:据GGII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超过500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财达证券表示,政策与技术共振,推动人形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的爆发式增长预计将为稀土永磁行业带来广阔的增量空间。建议关注技术壁垒高、产能弹性大的稀土永磁企业,把握行业β与个股α共振的窗口期。
金力永磁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稀土永磁行业产销量排名第一的企业。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正积极配合世界知名科技公司的人形机器人磁组件研发和产能建设,并有小批量的交付。
银河磁体主要产品是粘结钕铁硼磁体、热压磁体、钐钴磁体,公司产品可以用于人形机器人。
车规级MCU芯片对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据媒体报道,四维图新旗下杰发科技宣布,车规级MCU芯片AC7870成功点亮,并将于15日开幕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正式发布。随后,该芯片家族还将亮相4月底举行的2025上海国际车展。
点评:车规级MCU作为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核心组件,广泛应用于ADAS、车身、底盘及安全、信息娱乐和动力系统等,对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燃油车平均单车MCU用量达到70-150颗,而新能源汽车的单车用量将超过300颗。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汽车MCU的平均单车价值超300美金,成为汽车半导体中单车价值量占比最高的细分产品,占比近25%。
中微半导是一家以MCU为核心的平台型芯片设计公司, 产品除了8位及32位MCU产品以外, 还有多种SoC、ASIC以及功率器件产品, 广泛应用于家电、 消费电子、 工业控制、 汽车电子、 医疗健康等众多领域, 拥有数百家包括知名电子产品制造厂商、 板卡厂、 方案公司、 经销商在内的直接或间接客户。
复旦微电智能电表MCU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由于国网、南网电表招标增长,智能电表 MCU 销售增长显著。在通用 MCU产品及车规MCU产品方面,得益于前期在汽车电子、 智慧家电、工业等领域的布局, 出货增长,其中在汽车电子领域销量已超1000万颗。
脑机接口(BCI)新突破,该技术利用AI模型解决延迟问题
媒体报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团队在脑机接口(BCI)领域取得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技术,帮助重度瘫痪患者恢复自然语音表达。该技术利用人工智能(AI)模型,将大脑信号实时转化为可听语音,解决传统语音神经假体延迟问题。
点评: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沟通方式也在不断升级,当前脑机接口技术正在突破人类的生理界限,不仅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而且有望成为下一代的人机交互方式。据Mckinsey研究报告预计,脑机接口相关市场规模在2030年至2040年期间可达700亿美元―2000亿美元。
爱朋医疗控股成立的深圳朋睿脑科学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依托脑机接口和柔性传感器、智能算法等技术,从事神经系统疾病诊断、认知训练、睡眠监测等领域脑疾病相关数字化诊疗产品及平台研发。
汉威科技控股子公司苏州能斯达研发的新型脑机接口微纳传感器是其研发布局的新型高端类脑接口传感器,集成类皮肤柔性传感技术和纳米材料技术,通过非侵入式的方式进行类脑交互。
公告精选
新宝股份:出口美国销售占公司总体销售收入的25%-30%左右
中国化学:控股股东拟3亿元-6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东方明珠:全资子公司“基于多模态特征的大屏智能推荐算法优化”项目通过技术验收
东方电气:控股股东拟1亿至1.5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新华医疗:公司产品乳磨牙预成冠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海南华铁:取得不超2.7亿元的金融机构股票回购贷款承诺函
仙坛股份:3月鸡肉产品销售收入4.53亿元 环比增长77.13%
回盛生物:公司及子公司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
川金诺: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218.96%-292.56%
禾望电气:拟以1000万元至2000万元回购股份
金海高科:拟以2000万元至4000万元回购股份
穗恒运A: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5%至244%
粉丝特惠:好股票APP五个热门产品任选一款,体验五天!欢迎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