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化债已经取得进展,站在生死边缘的哪吒汽车仍然举步维艰。3月末,多位内部员工称,哪吒汽车已经中断缴纳员工社保,2月社保申报后至今未实际缴纳。“人事说的是会交,有钱会交,估计在筹钱。”哪吒内部员工徐建(化名)说,社保断缴之后,如果三个月内没补上,很多同事的落户都要落空。不同于极越的“闪崩”,哪吒的危机更像一场“慢性死亡”。自去年10月开始,哪吒接连曝出裁员、降薪、停工停产等负面消息,销量数据也陷入沉寂。3月14日,哪吒在桐乡召开第一轮供应商大会;3月19、20日,又接连在上海召开第二、第三轮会议,而主题是一致的:哪吒汽车提出债转股的化债方案,即将供应商对其70%债权转化为母公司合众汽车层面的股权,剩余30%债权作为无息留债,从2025年5月开始,以现金方式按每月一期的进度分15期清偿。化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当前资金见底的背景下降低债务风险,从而顺利拿到后续的30亿元E轮融资,让哪吒“活下去”。“希望大家能够支持,寻求这么一个机会,让我们有活下去的可能性。”哪吒汽车创始人之一钱得柱在3月19日的供应商大会上称,哪吒对不起平台,对不起股东,更对不起合作伙伴,债转股这件事不成哪吒可能真就会关门,这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据腾讯汽车《远光灯》了解,哪吒汽车在去年十月左右经历了一次大裁员,各部门均有涉及,此后公司没有再出现大批量裁员,但面向全体员工发放半薪,仅12月发放了全薪。去年10月16日,公司还有8600余人,而到了3月24日,一名员工打开飞书,发现只剩下1600余人还在岗。“这就是逼着人走。”一名已经离职的智驾部门员工说,原先部门有200余人,目前只有零星几个人还耗在这里没有主动离开。哪吒汽车助理总裁兼产品研发中心副总经理、采购中心总经理张洪雷在供应商大会上表示,拿到融资后,亏钱卖车的事就不做了,“不卷了”,哪吒将转型类似汽车界IBM的服务型公司。这意味着无论哪吒后续如何,离开国内造车牌桌似乎已成定局。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启狂飙年代,大量新势力争先涌入造车行业,希望在新兴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十年过去,市场从蓝海转向红海,行业整合持续加速,威马、远航、极越、合创,越来越多曾经蜂拥而入的车企在残酷竞争中迎来终局。不同于一些大型车企下的子品牌,新势力们往往缺乏集团托底,智能化狂潮更是进一步为车机系统带来持续维护更新的需求考验。哪吒不是退出牌桌的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行业将面临愈加剧烈的拷问:当一家车企倒下,车主、员工、供应商该何去何从?

和此前每个走到悬崖边缘的车企一样,哪吒危机的直接引火索是资金见底。招股书显示,从2017年10月到2024年6月,哪吒共进行了10轮融资,总额达到228.44亿元。此外,2024年4月15日,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宣布,桐乡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宜春市金合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南宁民生新能源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将共同向合众新能源提供总额不少于50亿元人民币投资,支持合众新能源尽快实现IPO。以此计算,哪吒过去8年获得的融资不低于278亿元。但造车是一门耗钱的生意,哪吒融到的资金逐渐跟不上它的消耗。招股书显示,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43.5亿元。截至2023年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37亿元;2024年4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03亿元,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18亿元。去年6月,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请。彼时外界普遍认为,在现金储备告急之下,哪吒需要通过上市缓解燃眉之急,拿到更多融资也有利于哪吒进一步向海外扩张。但在此后的6个月IPO批准有效期里,哪吒上市的消息归于沉寂,再无任何进展流出。相反,从去年10月开始,哪吒裁员、降薪、停工等负面新闻频频曝出,陷入动荡不安之中。“真正的原因就是金融的问题,表象就是银行的负债。”张洪雷称,哪吒原先向银行贷款了35亿元,从去年二季度开始,银行抽走了30多亿,这是导致哪吒汽车没有成功上市的主要原因。3月19日供应商大会现场,一名哪吒汽车高管在和一名供应商交谈时透露,银行抽贷之后,公司只剩两千多万元,靠着压缩人员、变卖资产才撑到今天。“老板从(去年)十月份撑到现在,其实已经很不容易,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抵押进去了,撑不住了。现在没有产、没有销,你就没有现金流,只有资金消耗,而公司本身就没资金。”钱得柱则在会上称,公司在内部做了很多节流开源的工作,把不必要的每一分钱都砍掉,“断臂求生”,同时不断寻找新的合作方,但在当前资本环境下,融资并不容易。为了能够尽快引入投资,从去年8月到今年2月,经过股东大会讨论,哪吒估值从400余亿降至60亿元。而此前D轮融资后,哪吒汽车估值一度达到250亿元。对于更多员工们而言,公司的资金状况并不为他们所知。徐建说,在大规模裁员和薪资减半前,大家对于危机没有什么预感。即便到了去年年末,在拿到融资的风声下,员工们也认为会好起来。“我们当时认为是个好兆头,都觉得年后资金过来之后,复工复产就没啥问题,可是这笔钱没有到。”2024年12月,处于风口浪尖的张勇卸任CEO,转由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兼任公司CEO。此后,方运舟发布公司全员信,称近两年市场竞争的极度内卷化、舆论传播的瞬息扩大化,叠加哪吒自身在战略、组织、管理体系上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致使公司的发展遭遇了短期震荡。哪吒汽车将立足国内进行全球化扩张,开展“二次创业”,在全力以赴实现IPO的同时,未来2—3年内实现销量一半在国内、一半在国外,2025年整体毛利率转正,2026年公司整体盈利。张洪雷则在会上称,去年8月,哪吒汽车接触了意向投资人,E轮融资领投方为某海外主权基金,计划投资30亿元,原定于今年3月底交割。配股条款为哪吒在三年内上市,市值不低于200亿元,发行规模不低于15%,时间不晚于2027年12月。他还表示,哪吒汽车找到了18亿左右的跟投方,在领投的情况下会跟投,不过目前仍存在疑虑,预计最终能达成10亿左右。此外,南宁、桐乡政府愿意在供应链金融上出资30亿元。融资暂未成行的主要原因即在于公司债务,于是有了前述这几次供应商大会的召开,为的是让供应商以债转股方式化掉30亿的债务。张洪雷称,如果一切顺利,融资可以在4月达成。“我们现在在和时间赛跑,越往后越被动。如果再没有资金的话,接下来的工资社保可能都会出问题,那政府肯定会进入维稳,时间不等人,现在就是背水一战。”3月25日,哪吒汽车发布消息称,经三轮磋商后,哪吒汽车获得134家核心供应商的股权转换支持,其中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北斗智联、绿叶汽车照明等头部供应商,涉及金额超20亿元。前述哪吒汽车内部员工称,据他所知,大约有70%的供应商同意了债转股方案。哪吒接下来要做和能做的,只有继续支撑到E轮融资到达的那天。

哪吒汽车的总部位于上海普陀区长风公园对面,地处长风生态商务区,饿了么、360等头部企业均在附近设立办公区。工作人员称,原来哪吒有两栋楼,去年关了一栋,现在只剩下一栋5层的办公楼。
(哪吒汽车上海总部,如今只剩这一栋五层楼建筑,1000多名员工)紧挨着办公楼的是一家哪吒汽车“全球旗舰体验中心”。3月19日这天,门店内十分冷清,没有顾客,两名工作人员无所事事地刷着手机。据店内工作人员介绍,哪吒工厂没有零配件供货,已经基本停产,只剩哪吒X还在生产,主要销往海外,哪吒S、哪吒L只有增程版现车。“很多人都会讲,为什么搞成这样?为什么产生这么大的危机?我想今天其实一句话也没办法讲明白。有客观的问题,比如管理问题、市场问题、环境问题,但也确确实实在当前中国的汽车市场上面临着很多的压力。”钱得柱在供应商大会上说。张洪雷在回顾哪吒汽车历程时表示,哪吒原先的优势,一是低成本的运营能力,“也就用了人家五分之一的资源”;二是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即聚焦20万以下的车。张洪雷称,正是这个观点打动了360的投资,帮助哪吒实现互联网化,推出“科技平权轿车”。2020年,哪吒U、哪吒V相继上市,均为SUV,补贴后起售价分别为13.98万元和5.99万元。这两款车依靠高性价比迅速为哪吒打开局面,支撑起哪吒的主要销量。2021年,哪吒汽车交付量达到69674辆,同比增长362%,是当年销量增长最快的造车新势力品牌。2022年,哪吒更是以年销152073辆夺得新势力销冠。其中,哪吒V销量98847辆,占比65.0%;哪吒U销量51021辆,销售占比33.6%。彼时“蔚小理”三家中销量最高的理想年销量也不过13.3万台。一位于2021年入驻南通第一家哪吒直营店的销售回忆称,2021年电车成本还比较高,哪吒因为低价车型的畅销一路高歌。“简单来说就是比它便宜的没它大,比它大的没它便宜,性价比高,可选车型较少,所以卖得好。”但“高歌”的声量很快弱下来。2023年,哪吒全年交付新车12.75万辆,同比下滑16.16%,是当年唯一销量负增长的头部新势力。与此同时,理想、蔚来、小鹏三家的销量分别较上年同比增长183%、31%、17%。“说心里话,企业走着走着,初心就变了。”张洪雷在供应商大会上剖析道。他所指的是哪吒在2022年7月上市发售的中大型轿车哪吒S,官方指导售价为19.98万元—33.88万元。这款车被视作哪吒挺进中高端市场的信号,张勇一度满怀信心地声称哪吒S月销“1万及格,过2万才是优等生”。选择发布哪吒S,哪吒汽车或许不乏通过品牌向上减少亏损的意图。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哪吒汽车毛利率分别为-34.4%、-22.5%和-14.9%。在哪吒销量最高的2022年,其全年毛损达29.4亿元,以当年销量计算,每卖出一辆车,哪吒就平均要多亏损1.93万元。合众在招股书中称,产生毛损是因为公司仍正提升产量和交付量以实现规模经济。但哪吒S的尝试并不成功。在上市后的首个完整销售年,哪吒S全年销量仅20278台。 前述销售称,哪吒骤然从10万元左右的车型上到20万级,但品牌力却没有同步跟上,买单的人较少。“公司可能也是急于想推出一个比较挣钱的车型,但是大家不买账的情况下,耗费了不少成本去做它,又没有得到多少回报,就导致陷入了恶性循环,本身就没有太多的钱去挥霍。”更重要的是,哪吒S上市一两个月后,公司不再允许直营店售卖其主力车型哪吒V和哪吒U,将这两款车型的销售全部交给经销商,要求直营店只能售卖哪吒S。“其实就是因为销量那个时候已经不太好了,上面想得很理想,希望我们保持品牌向上,用一个高端车型把品牌拉起来,所以就一力推行。但是客观事实摆在这边,他们一下子走得太大了。”前述销售称,经销商本就在定价上较直营店更有优势,加之失去了主力车型的售卖资格,直营店很快衰败下去。不少城市的门店总经理后期还会将直营店的精准客户引到经销商处下单,以实现私人牟利。与此同时,中国汽车行业的价格战逐渐拉开序幕,各大厂家开始发力中低端车型,比亚迪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以9.98万元的价格震动市场,哪吒的性价比优势不断减弱。张洪雷在供应商大会上反思称,25—30万级市场竞争尤为激烈,连特斯拉也在降价,在种种不利的市场因素下,哪吒作为企业缺乏抗风险力,没有做好相应方案。 2023年,哪吒推出纯电跑车哪吒GT,销量同样不如人意。2024年4月,哪吒L正式上市,再次瞄准中低端市场,定位为家庭智能超级增程SUV,售价12.99万元起。徐建回忆称,2023年底,哪吒汽车就已经发不出年终奖,内部都说哪吒L是“全村的希望”。哪吒L上市后,车主评价和订单都不错,大家觉得是“欣欣向荣的迹象”,但却迟迟无法交付。“全村的希望”没有成功挽救哪吒。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哪吒汽车销量为6.45万辆,同比下滑49.37%。前述销售认为,如果哪吒L在哪吒S前推出来,情况可能会好很多,但2024年已经太晚了。他于2023年9月从哪吒离职,那时候哪吒已经“不太行”。“我接了那么多客户,第一反应都是你这个车企会不会后面没几年寿命,服务会不会保障不了。”

一位车主特意在供应商大会前一晚从贵州赶来。他说,自己2023年购入的哪吒汽车次月即出现了“甩尾”情况,且一直未能修好,因此选择起诉,申请退车。目前,法院已经判决他胜诉,名下的车辆也过户给了哪吒,20万元的购车退款却始终未能到账。离职的员工们也在讨要被拖欠的薪水和赔偿金。一份由员工提供的上海市普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书显示,被申请人众联天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应于2025年2月28日前一次性支付申请人2024年9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工资差额16718.04元,以及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人民币55295元。
(一名离职员工提供的调解书)众联天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众联天下)成立于2018年,是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与哪吒汽车归属同一母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方运舟。提供调解书的员工称,不同员工签署劳动合同的主体不一样,除众联天下外,也有员工与合智(上海)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或哪吒智合新能源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签约。但无论合同的另一方主体为何,这些离职员工们都没能如期拿到钱。前述员工说,目前公司仍没有任何回应,他已经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还未立案。另一名与哪吒合智(上海)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签约的员工申请强制执行后,发现该公司账上仅余400余元。一名哪吒智驾部门的离职员工称,部门大部分员工在去年11月左右离职,目前均被公司拖欠一个月工资,有的和他一样还被拖欠赔偿金。法院仲裁书规定的支付时间起初是2024年12月30日,后来推迟到今年2月28日,截至目前,这笔金额仍未到账。 行业起伏大潮中,哪吒不是倒下的第一家车企,但车主、员工、供应商,三方面利益如何保障,目前仍未形成清晰路径。三方中,车主由于数量多、声量大、有相应制度保障等原因,通常相对容易得到回应。据商务部《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对于停产或者停止销售的车型,生产企业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停产或停止销售的车型,并保证至少10年的配件供应以及相应售后服务。近年倒闭的车企中,高合、合创、极越等多家车企均在公告中对车主的售后服务问题作出安排。例如高合汽车在2024年8月发布公告,宣布在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重整完成前,授权上海悦达智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采购高合汽车零配件,支持高合汽车售后服务;广汽集团在今年1月发布公告称,广汽埃安将受托承接合创汽车的售后服务工作,确保用户的售后体验不受影响。此外,广汽还表示,合创汽车的股东各方将按股比提供不超过1.74亿元的借款,这笔资金根据未来10年的售后服务期限进行测算得出,旨在为后续的售后服务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尽管如此,车主的售后服务是一个长链条、长周期的事情,从配件的供应,到车机相关功能的维护更新,都对企业提出人力、物力的要求,纸面的承诺在落实过程中往往问题频出。以去年年末引发巨大舆论的极越为例,吉利、百度彼时发布联合声明称,作为股东,将积极协助集度管理层妥善处理相关事宜,维护用户车辆正常使用、售后和维修保养。其中,极越汽车的部分维修服务由吉利旗下领克售后服务中心接手。极越App上发布的消息显示,车主可通过领克售后热线咨询服务,线下的领克售后服务中心可进行基础钣金喷漆等在内的维修,售后配件供应正在协调中。在智驾方面,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则许诺称,百度将为智驾和地图导航兜底。截至目前,极越APP已经发布了13次问题说明,主要涉及定金退款、充电桩安装、智驾修复等问题。此前,APP基本维持每周一次的说明发布频率,但3月14日后,问题说明再未更新。极越维权车主建立的公众号“极越无声-我们发声”显示,极越车辆的维修效率低下、配件供应遥遥无期,车主等待超过一个月的情况比比皆是。此外,无线投屏功能突然失效、APP频繁报错等问题也层出不穷,百度后续面对车主们的维权和质疑,更是拒绝再露面。配件供应问题离不开在事件中常常“被隐身”的供应商。据腾讯汽车《远光灯》了解,高合、极越、合创等多个车企的供应商欠款问题至今仍未得到解决。在债务压身的背景下,车企们亦无动力联系供应商获取配件。一名先后给高合和合创供货的供应商表示,这两家车企目前一分钱都没有还,自己正在考虑起诉,但估计起诉了也没有用。哪吒召开供应商大会当天,一名没有收到邀请的供应商也来到了现场。他说,哪吒拖欠了上百万货款,公司已经走法律程序并已达成和解,目前仍未收到款项。一些前4S店员工索性“自立门户”,开设品牌专修店,通过原先的渠道联系工厂供应配件,获取所在地区的稳定客源。一名北京威马专修店主此前透露,现在每天都有五、六台威马过来维修,其中不乏来自河北、辽宁、山东、山西等地的车辆,维修群的车主基本固定在3000余人。虽然哪吒的最终结果还悬而未出,各地的哪吒专修店也已经陆续开设起来。一名杭州哪吒专修店主称,自己之前就是哪吒4S店员工,今年刚刚因为哪吒资金问题解约。在社交媒体上,他对着镜头说:“不管哪吒未来怎么样,在宝哥这,保养维修都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在这场你追我赶的淘汰赛中,没有人能够预测接下来谁会出局,也没有人知道下一个遭受无妄之灾的是否会是自己。3月19日的供应商大会现场,一名摄像头供应商说,2020年,他们公司拒绝了蔚来和零跑,选择哪吒作为合作对象,原因正是“怕蔚来这些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