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 房地产市场延续回稳态势

央视新闻

16小时前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整体房地产市场处于存量政策应出尽出、增量政策还在不断落地的过程中,因此未来各地的政策重点,还将围绕加快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受一系列楼市调整优化政策的影响,楼市回暖态势明显。特别是3、4月份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金三银四”的传统销售旺季,各地区各部门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线城市成交量同比激增,二线城市改善型需求爆发,市场的“活跃度”不断提升。

3月份,一线城市楼市集体“迎春”:

北京新房网签环比涨111%、同比涨36%,二手房网签环比涨62%、同比涨35%;

深圳新房网签环比增长67.5%、同比增长47.2%,二手房网签环比增长65.3%、同比增长58.3%。

北京某房地产中介签约服务中心签约经理 侯姣姣:签约室就一直都有人在用,基本上是没有空着的时候,工作日的话签单量是在25单左右,周末的话可能会更多一些。

同样,在上海,一季度的二手住宅成交套数同比增长了45%,广州的二手住宅交易登记面积同比增长了26.2%,各地都出现了“小阳春”行情。

上海某房地产中介门店负责人 宋靖:一季度店里的二手房成交的套数,我们这块区域在200多套,整个带看量由去年第四季度的周人均2组带看,提升到如今的周人均3组带看。

一线城市领跑复苏的同时,其他城市受到利好政策的影响,新房和二手房的交易量也在明显增加。杭州二手房成交套数创8年新高,成都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32.9%,宁波、合肥、苏州的新房成交量同比增幅均超过了50%。业内人士表示,这得益于一系列政策如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下降及“以旧换新”优惠等,降低了购房门槛和成本,促进了市场的止跌回稳。

武汉市洪山区某楼盘销售总监 朱勇吉:每天来访客户超30组,环比3月周末来访量提升了40%。

南京市江宁区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市场监管科科长 周晓东:我们库存的去化非常明显,从近半年来的最高峰的19.2个月,下降到3月底的13.56个月,整体压缩了近6个月,也是体现了供需市场的一个良性改善。

对于下一步的房地产市场走势,专家表示,短期来看,“银四”重点城市新房及二手房销售预计将延续修复态势。某地产研究机构预计,4月份仍为“银四”成交旺季,核心一、二线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等,或将延续高位震荡行情。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李宇嘉:今年第一季度,楼市出现了非常积极的变化,重点城市新房二手房交易量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同比增长,这种止跌回稳的趋势还是很明显的。也可以讲,热点城市率先实现了止跌回稳,二手房表现要比新房更好一点,这个也为我们后续“卖旧买新”“卖一买一”的房地产的良性循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一季度土地市场升温

房企拿地信心增强

除了重点城市新房二手房市场回暖迹象明显,今年,土地交易市场的热度也在不断回升。今年一季度,土地市场在维持较高热度的同时,住宅用地成交楼面均价和土地出让金,均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

中指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300个城市住宅用地出让金达0.4万亿元,同比增长26.5%;平均溢价率达13.6%,较去年同期提升8.1个百分点。分城市来看,一季度土地出让金规模最大的三座城市依次为杭州、北京、上海。

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黄瑜:今年以来,300个城市的土地市场的成交土地出让金,同比是增长的,这些城市的土地市场应该是率先回暖了。

专家表示,今年一季度土地市场升温,是政策扶持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增长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一方面,各地陆续取消土地拍卖限价等政策限制,优化了地块规划设计条件,放宽了计容规则,积极支持房企建设“好房子”,从而提升了房企拿地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改善性住房需求充分释放,好地段的改善型项目更容易受到市场的追捧,这也反过来推动房企更聚焦于拿下热点城市核心区域地块。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 严跃进:一季度上海出让了几块土地,以上海的内环内出让的一些地块来讲,应该说在一些规划设计条件方面,政府给予了一些更好的支持,更加有利于一些房企在上海打造一些高品质的住宅项目。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土地利用处处长 徐哲:我们一季度的土地市场成交的土地面积、成交金额均较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这个充分体现了我们土地市场热度在持续回暖升温,也体现了我们整个土地市场持续健康向好的一个态势。

记者注意到,4月份,北京、杭州、南京等热点一线、二线城市均有多场土地拍卖活动,郑州、沈阳等二线城市也在4月份有土地挂牌出让计划。多地优质地块的供应增加,有望带动核心城市楼市成交量继续修复。

一季度各地出台楼市

相关政策超170条

此外,记者在梳理了今年各地楼市调整优化政策后发现,目前全国已有110多个省区市县出台政策超过170条。各地政策发力点集中在调整公积金贷款、加大购房补贴力度等方面。

政策调整优化第一类:住房公积金。今年以来,多地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优化方向主要包括降低首套、二套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优化公积金贷款住房套数认定标准,延长还款期限,支持提取公积金用于首付等。

政策调整优化第二类:加大购房补贴力度。这也成为各地降低居民购房成本的新着力点,例如,义乌实施“住有所居”首次置业购房补贴和多孩家庭购房补贴。自3月1日起,在呼和浩特市四区购买新建商品住宅为首套住房的购房人,可享受购房合同总价款2%的补贴,单套最高不超过5万元。今年一季度,各地发布的关于发放购房补贴的政策约40条。

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黄瑜:各个城市在因城施策方面,还是有不少的举措。应该是说让普通的购房者,在这个阶段里面能提升他的购房能力,降低他的购房成本。

而在南京,3月31日出台七条政策,在全面取消商品住房转让限制的同时,也加大了青年人刚性购房政策支持。

政策调整优化第三类:探索多种创新购房模式,包括通过金融工具减轻购房者还款压力等。比如深圳建立房票制度,探索城市更新项目补偿安置多元化路径。苏州日前就推出了低首付、低利息、低月供、宽期限“三低一宽”特色化金融产品,创新设置了低月供方案,缓解购房者初期资金压力。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整体房地产市场处于存量政策应出尽出、增量政策还在不断落地的过程中,因此未来各地的政策重点,还将围绕加快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李宇嘉:各地要进行既有的政策落地的大巡查,要尽快疏通堵点和痛点,让这些政策在降低购房的成本、降低购房的门槛、提升市场预期方面发挥更大的效率。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杨潇 徐静 谭振华)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整体房地产市场处于存量政策应出尽出、增量政策还在不断落地的过程中,因此未来各地的政策重点,还将围绕加快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受一系列楼市调整优化政策的影响,楼市回暖态势明显。特别是3、4月份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金三银四”的传统销售旺季,各地区各部门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线城市成交量同比激增,二线城市改善型需求爆发,市场的“活跃度”不断提升。

3月份,一线城市楼市集体“迎春”:

北京新房网签环比涨111%、同比涨36%,二手房网签环比涨62%、同比涨35%;

深圳新房网签环比增长67.5%、同比增长47.2%,二手房网签环比增长65.3%、同比增长58.3%。

北京某房地产中介签约服务中心签约经理 侯姣姣:签约室就一直都有人在用,基本上是没有空着的时候,工作日的话签单量是在25单左右,周末的话可能会更多一些。

同样,在上海,一季度的二手住宅成交套数同比增长了45%,广州的二手住宅交易登记面积同比增长了26.2%,各地都出现了“小阳春”行情。

上海某房地产中介门店负责人 宋靖:一季度店里的二手房成交的套数,我们这块区域在200多套,整个带看量由去年第四季度的周人均2组带看,提升到如今的周人均3组带看。

一线城市领跑复苏的同时,其他城市受到利好政策的影响,新房和二手房的交易量也在明显增加。杭州二手房成交套数创8年新高,成都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32.9%,宁波、合肥、苏州的新房成交量同比增幅均超过了50%。业内人士表示,这得益于一系列政策如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下降及“以旧换新”优惠等,降低了购房门槛和成本,促进了市场的止跌回稳。

武汉市洪山区某楼盘销售总监 朱勇吉:每天来访客户超30组,环比3月周末来访量提升了40%。

南京市江宁区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市场监管科科长 周晓东:我们库存的去化非常明显,从近半年来的最高峰的19.2个月,下降到3月底的13.56个月,整体压缩了近6个月,也是体现了供需市场的一个良性改善。

对于下一步的房地产市场走势,专家表示,短期来看,“银四”重点城市新房及二手房销售预计将延续修复态势。某地产研究机构预计,4月份仍为“银四”成交旺季,核心一、二线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等,或将延续高位震荡行情。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李宇嘉:今年第一季度,楼市出现了非常积极的变化,重点城市新房二手房交易量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同比增长,这种止跌回稳的趋势还是很明显的。也可以讲,热点城市率先实现了止跌回稳,二手房表现要比新房更好一点,这个也为我们后续“卖旧买新”“卖一买一”的房地产的良性循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一季度土地市场升温

房企拿地信心增强

除了重点城市新房二手房市场回暖迹象明显,今年,土地交易市场的热度也在不断回升。今年一季度,土地市场在维持较高热度的同时,住宅用地成交楼面均价和土地出让金,均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

中指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300个城市住宅用地出让金达0.4万亿元,同比增长26.5%;平均溢价率达13.6%,较去年同期提升8.1个百分点。分城市来看,一季度土地出让金规模最大的三座城市依次为杭州、北京、上海。

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黄瑜:今年以来,300个城市的土地市场的成交土地出让金,同比是增长的,这些城市的土地市场应该是率先回暖了。

专家表示,今年一季度土地市场升温,是政策扶持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增长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一方面,各地陆续取消土地拍卖限价等政策限制,优化了地块规划设计条件,放宽了计容规则,积极支持房企建设“好房子”,从而提升了房企拿地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改善性住房需求充分释放,好地段的改善型项目更容易受到市场的追捧,这也反过来推动房企更聚焦于拿下热点城市核心区域地块。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 严跃进:一季度上海出让了几块土地,以上海的内环内出让的一些地块来讲,应该说在一些规划设计条件方面,政府给予了一些更好的支持,更加有利于一些房企在上海打造一些高品质的住宅项目。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土地利用处处长 徐哲:我们一季度的土地市场成交的土地面积、成交金额均较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这个充分体现了我们土地市场热度在持续回暖升温,也体现了我们整个土地市场持续健康向好的一个态势。

记者注意到,4月份,北京、杭州、南京等热点一线、二线城市均有多场土地拍卖活动,郑州、沈阳等二线城市也在4月份有土地挂牌出让计划。多地优质地块的供应增加,有望带动核心城市楼市成交量继续修复。

一季度各地出台楼市

相关政策超170条

此外,记者在梳理了今年各地楼市调整优化政策后发现,目前全国已有110多个省区市县出台政策超过170条。各地政策发力点集中在调整公积金贷款、加大购房补贴力度等方面。

政策调整优化第一类:住房公积金。今年以来,多地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优化方向主要包括降低首套、二套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优化公积金贷款住房套数认定标准,延长还款期限,支持提取公积金用于首付等。

政策调整优化第二类:加大购房补贴力度。这也成为各地降低居民购房成本的新着力点,例如,义乌实施“住有所居”首次置业购房补贴和多孩家庭购房补贴。自3月1日起,在呼和浩特市四区购买新建商品住宅为首套住房的购房人,可享受购房合同总价款2%的补贴,单套最高不超过5万元。今年一季度,各地发布的关于发放购房补贴的政策约40条。

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黄瑜:各个城市在因城施策方面,还是有不少的举措。应该是说让普通的购房者,在这个阶段里面能提升他的购房能力,降低他的购房成本。

而在南京,3月31日出台七条政策,在全面取消商品住房转让限制的同时,也加大了青年人刚性购房政策支持。

政策调整优化第三类:探索多种创新购房模式,包括通过金融工具减轻购房者还款压力等。比如深圳建立房票制度,探索城市更新项目补偿安置多元化路径。苏州日前就推出了低首付、低利息、低月供、宽期限“三低一宽”特色化金融产品,创新设置了低月供方案,缓解购房者初期资金压力。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整体房地产市场处于存量政策应出尽出、增量政策还在不断落地的过程中,因此未来各地的政策重点,还将围绕加快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李宇嘉:各地要进行既有的政策落地的大巡查,要尽快疏通堵点和痛点,让这些政策在降低购房的成本、降低购房的门槛、提升市场预期方面发挥更大的效率。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杨潇 徐静 谭振华)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