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科技人员责任不是让AI取代人类,而是让AI更好地服务人类【附人工智能市场行业分析】

前瞻网

1天前

由于第二代人工智能存在算法不安全、不可信等问题,他在2016年提出发展第三代人工智能,要发展相关基础理论以解决安全性问题,推动产业发展。

马云:科技人员责任不是让AI取代人类,而是让AI更好地服务人类

(图片来源:摄图网)

4月10日,马云现身阿里云新财年启动会并发表演讲。他表示,科技人员的责任,不是让AI取代人类,而是让AI更懂人类、更好地服务人类。马云指出,今天阿里云的资源和技术人才,既是发展云计算和AI的信心所在,更是责任所在。科技的意义是要让人类活得更好,活得更有意义,是让所有的普通人从中受益。

马云进一步阐述道:“我们不是去追求让机器像人,而是让机器去理解人类,像人类一样去思考,做人类做不到的事情。”

阿里巴巴一直在云和AI领域积极布局,早在2月20日,阿里巴巴公布2025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时,吴泳铭就在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透露,未来三年阿里在云和AI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还将大幅提升AI基础模型的研发投入,确保技术先进性和行业领先地位。

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将其视为国家战略重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人工智能+”单独列为政策章节,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大模型技术在更多领域落地应用。此外,国家还规划了“东数西算”等全国性战略,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资本和人才的驱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已步入世界前列。《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度)》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同比增长13.9%。2024年9月,国家工信部披露,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

图表10:2019-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及增速(单位:亿元,%)

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产业各个环节都已经培育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具体包括除了阿里巴巴还有华为、科大讯飞、腾讯、百度、商汤科技和寒武纪等等。

图表2:中国人工智能各环节代表企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张钹,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上虽有优秀人才,但缺乏顶尖人才,需大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由于第二代人工智能存在算法不安全、不可信等问题,他在 2016 年提出发展第三代人工智能,要发展相关基础理论以解决安全性问题,推动产业发展。他还以 ChatGPT 为例,介绍了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 —— 大语言模型,认为大语言模型实现了生成领域的三大突破,向通用人工智能迈出了一步,但要真正实现通用人工智能依旧任重而道远。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由于第二代人工智能存在算法不安全、不可信等问题,他在2016年提出发展第三代人工智能,要发展相关基础理论以解决安全性问题,推动产业发展。

马云:科技人员责任不是让AI取代人类,而是让AI更好地服务人类

(图片来源:摄图网)

4月10日,马云现身阿里云新财年启动会并发表演讲。他表示,科技人员的责任,不是让AI取代人类,而是让AI更懂人类、更好地服务人类。马云指出,今天阿里云的资源和技术人才,既是发展云计算和AI的信心所在,更是责任所在。科技的意义是要让人类活得更好,活得更有意义,是让所有的普通人从中受益。

马云进一步阐述道:“我们不是去追求让机器像人,而是让机器去理解人类,像人类一样去思考,做人类做不到的事情。”

阿里巴巴一直在云和AI领域积极布局,早在2月20日,阿里巴巴公布2025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时,吴泳铭就在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透露,未来三年阿里在云和AI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还将大幅提升AI基础模型的研发投入,确保技术先进性和行业领先地位。

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将其视为国家战略重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人工智能+”单独列为政策章节,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大模型技术在更多领域落地应用。此外,国家还规划了“东数西算”等全国性战略,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资本和人才的驱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已步入世界前列。《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度)》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同比增长13.9%。2024年9月,国家工信部披露,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

图表10:2019-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及增速(单位:亿元,%)

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产业各个环节都已经培育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具体包括除了阿里巴巴还有华为、科大讯飞、腾讯、百度、商汤科技和寒武纪等等。

图表2:中国人工智能各环节代表企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张钹,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上虽有优秀人才,但缺乏顶尖人才,需大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由于第二代人工智能存在算法不安全、不可信等问题,他在 2016 年提出发展第三代人工智能,要发展相关基础理论以解决安全性问题,推动产业发展。他还以 ChatGPT 为例,介绍了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 —— 大语言模型,认为大语言模型实现了生成领域的三大突破,向通用人工智能迈出了一步,但要真正实现通用人工智能依旧任重而道远。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