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在能源转型、技术革命与产业升级的交织中迎来深刻重构。作为中国工业节能与新能源装备领域的标杆企业,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风光”)以ESG(环境、社会、治理)为战略支点,在治理革新、绿色技术、人才培育与社会责任四大维度全面发力。2023年,公司成功入选“国家建设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名单,2024年,斩获“国家绿色工厂”“制造业单项冠军”等多项国家级荣誉,标志着其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高质量治理、绿色实践获得国家认可。未来,公司仍将持续加码新能源装备智能化研发,聚焦新型电网关键设备,为中国制造贡献“绿色方案”。同时,公司以2024年营业收入12.75%的同比增长率,实现了经营业绩的稳定增长,更以“中国式现代化企业”的担当,为行业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一、治理革新:从合规底线到质量高地,筑牢发展根基
新风光始终将治理能力视为企业行稳致远的根本。2024年,公司以“权责清晰、制衡有效、透明规范”为基准,构建了覆盖战略决策、ESG融合、质量管控等的全链条治理体系,在合规运营与卓越品质之间找到平衡点,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确定性。
ESG治理:从顶层设计到穿透式管理
新风光持续将ESG深度融入治理基因,构建“领导小组-推进办公室-执行单元”三级管理体系,覆盖决策、风控、供应链的全流程,并通过健全合规机制与党建引领清廉国企建设,携手各方力量共同推动 ESG 治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质量与安全:以“零缺陷”守护生命线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生命只有一次”这一理念在新风光不止于口号。长久以来,公司全面推行“控双源、制中坚、优服务”质量管理模式,构建了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最高标准执行,确保产品的卓越品质。2024年开展覆盖全员的质量季活动1次,质量建设及培训活动9次,策划及落实技能比赛21项,推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优化。此外,经过中国质量协会严格的遴选程序,公司获得“2024年中国质量标杆”奖项。
从法人治理的权责明晰,到ESG管理的穿透落地,再到质量文化的全员浸润,新风光的治理革新证明:当企业将合规底线转化为品质高线,让每个员工成为治理体系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便能锻造出穿越周期的韧性与竞争力。这种“制度刚性+文化柔性”的治理哲学,正推动公司从“合规达标”向“治理标杆”跃迁。
二、绿色技术:从产品基因到全链减碳,定义工业新生态
产品创新:以技术突破重塑能源格局
作为工业节能与新能源装备领域的佼佼者,新风光不仅是全球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推动者,更是在不断引领着行业的技术创新潮流。公司产品凭借其卓越的性能、高效的节能效果,正式获得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认证;少用电(变频器)、用好电(电能质量治理)、再生电(轨道交通能量回馈)、防爆电(煤矿防爆电气)、储能电(新型电化学储能+PCS)等五大系列节能降碳产品,包括高压变频器、高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储能系统等,已深入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轨道交通、冶金、电力、矿业、石油、化工等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截至 2024 年底,公司主导、参与编写1项国际标准、14项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1项团体标准、有效专利总数358件。累计为行业节约电能约1900亿度,相当于减少标准煤使用233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071万吨。为行业的绿色发展与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与此同时,新风光还积极投身于低碳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深度参与《工业零碳工厂评价通则》与《绿色低碳产品评价通则》的起草过程。通过制定这些标准,公司期望能够引领行业向更加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在形成了自身的绿色低碳核心竞争优势的同时,切实肩负起了国企节能环保降碳的主体责任,为构建绿色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
制造升级:绿色工厂背后的“零碳密码”
在经营过程中,新风光相关部门根据生产能源利用情况,将指标层层落实到各班组,积极开展工艺改进活动、节能降耗减排活动,增强员工对企业、社会的责任感,将绿色理念从产品延伸至制造端,构建“设计-生产-回收”全生命周期减碳体系。
新风光节能减碳措施
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加强生产技术和设备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不产生或少产生废弃物。针对生产过程焊接工艺采取调峰运行,减少关机预热次数。按每月生产26天计算,经测算全年节约电量达167,232KW/h,相当于减少20.55吨标准煤,减少166.73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实现达标排放:公司产品的生产工艺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规程,科学、合理、环保、节能,废气、噪声的排放经环保部门监测都能做到达标排放。从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环境违法行为。
提倡低碳交通、绿色通行:公司配备的叉车均为电动型叉车,有效避免废气的排放;公司厂区内建设“光伏发电储能式电动汽车充电站”,供员工免费使用,鼓励使用电动车出行。
提倡环保生活、低碳工作:公司规范空调、电脑、打印纸等使用管理规定,同时在食堂组织召开“光盘行动”动员会并放置告知牌、悬挂警示条幅,倡导员工以实际行动节约资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倡导全体员工减少吸烟行为,并在所有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规定,构建具备高度文明素养与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环境。
资源回收:公司设立回收站,对废纸、废塑料、可循环生产废料等用品进行分类回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清洁能源使用:早在2016年就携手第三方建成了3.17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年均发电量达30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368吨标准煤、减排959吨二氧化碳。
三、人才战略:从“成长通道”到“幸福职场”,锻造创新引擎
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新风光始终将“人”视为企业最核心的资产。以系统性思维打造员工成长、权益保障与福利关怀的立体化生态,不仅为每一位员工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更以有温度的管理实践诠释了“以人为本、追求卓越”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内涵。
职业发展体系:四大通道贯通,激活成长内生动力
新风光建立了系统化的职业发展体系,为各序列员工提供明确的职业成长路径,构建了技术(T)、管理(M)、专业(P)、辅助(S)四大职业发展通道,打破传统晋升“独木桥”模式。各通道设置清晰的职级阶梯与任职资格标准,每年开展动态评定与晋升,为不同岗位、不同特质的员工量身定制成长路径,真正实现“成长有路径、发展无边界”。 同时在2024年成功策划并开展85项培训活动,人均培训时长达20.59小时,涉及党建、技术、管理、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全年内部评选78位先进个人、23位标兵并予以一定的奖励,另外共有14名工程师通过中级职称认定,6人晋升高级工程师职称,更孕育出1位享受山东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位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权益保障体系:从“听见声音”到“看见改变”
新风光深知,员工的创造力与归属感源于对企业的信任。2024年,公司通过职代会、意见箱、专项调研等渠道,围绕改革发展、安全生产、党群工作、运营管理、技术创新、人才培育、职工权益等七大领域,累计收集员工合理化建议1,181条,各项建议正在有序推进落实,切实保障职工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推动企业民主管理不断深化。
员工关怀:让奋斗者与幸福同行
在员工关怀层面,公司强化安全管理与生活保障,全年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投入217.79万元,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及专项检查44次;员工职业健康专项资金投入10.5万元,职业伤害保险全员覆盖;另外还为员工实施浸润于日常的细微关怀,全年由公司领导带队探病员工及家属35次、婚丧嫁娶27次,向退休职工、贫困职工、长期驻外人员家属等一线职工开展亲情慰问活动,共计发放23.9万元暖心慰问品。
新风光的人才管理体系,深刻诠释了“成长有通道、权益有保障、生活有关怀”的人本生态,让每位员工都能在这里找到价值实现的舞台,与企业共同书写“百年风光”的温暖故事。
四、以责任为帆,驶向百年愿景
从绿色技术突破到人才价值释放,从治理体系升级到社会责任践行,新风光的ESG实践诠释了“中国智造”的深层内涵,践行了现代企业的使命与格局。站在新起点,新风光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桨,以可持续发展为帆,把新能源装备智能化研发和国家新型电网必需装备,列入发展的长远目标,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在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中,续写“百年风光”的壮阔篇章。
全球经济在能源转型、技术革命与产业升级的交织中迎来深刻重构。作为中国工业节能与新能源装备领域的标杆企业,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风光”)以ESG(环境、社会、治理)为战略支点,在治理革新、绿色技术、人才培育与社会责任四大维度全面发力。2023年,公司成功入选“国家建设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名单,2024年,斩获“国家绿色工厂”“制造业单项冠军”等多项国家级荣誉,标志着其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高质量治理、绿色实践获得国家认可。未来,公司仍将持续加码新能源装备智能化研发,聚焦新型电网关键设备,为中国制造贡献“绿色方案”。同时,公司以2024年营业收入12.75%的同比增长率,实现了经营业绩的稳定增长,更以“中国式现代化企业”的担当,为行业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一、治理革新:从合规底线到质量高地,筑牢发展根基
新风光始终将治理能力视为企业行稳致远的根本。2024年,公司以“权责清晰、制衡有效、透明规范”为基准,构建了覆盖战略决策、ESG融合、质量管控等的全链条治理体系,在合规运营与卓越品质之间找到平衡点,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确定性。
ESG治理:从顶层设计到穿透式管理
新风光持续将ESG深度融入治理基因,构建“领导小组-推进办公室-执行单元”三级管理体系,覆盖决策、风控、供应链的全流程,并通过健全合规机制与党建引领清廉国企建设,携手各方力量共同推动 ESG 治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质量与安全:以“零缺陷”守护生命线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生命只有一次”这一理念在新风光不止于口号。长久以来,公司全面推行“控双源、制中坚、优服务”质量管理模式,构建了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最高标准执行,确保产品的卓越品质。2024年开展覆盖全员的质量季活动1次,质量建设及培训活动9次,策划及落实技能比赛21项,推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优化。此外,经过中国质量协会严格的遴选程序,公司获得“2024年中国质量标杆”奖项。
从法人治理的权责明晰,到ESG管理的穿透落地,再到质量文化的全员浸润,新风光的治理革新证明:当企业将合规底线转化为品质高线,让每个员工成为治理体系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便能锻造出穿越周期的韧性与竞争力。这种“制度刚性+文化柔性”的治理哲学,正推动公司从“合规达标”向“治理标杆”跃迁。
二、绿色技术:从产品基因到全链减碳,定义工业新生态
产品创新:以技术突破重塑能源格局
作为工业节能与新能源装备领域的佼佼者,新风光不仅是全球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推动者,更是在不断引领着行业的技术创新潮流。公司产品凭借其卓越的性能、高效的节能效果,正式获得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认证;少用电(变频器)、用好电(电能质量治理)、再生电(轨道交通能量回馈)、防爆电(煤矿防爆电气)、储能电(新型电化学储能+PCS)等五大系列节能降碳产品,包括高压变频器、高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储能系统等,已深入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轨道交通、冶金、电力、矿业、石油、化工等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截至 2024 年底,公司主导、参与编写1项国际标准、14项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1项团体标准、有效专利总数358件。累计为行业节约电能约1900亿度,相当于减少标准煤使用233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071万吨。为行业的绿色发展与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与此同时,新风光还积极投身于低碳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深度参与《工业零碳工厂评价通则》与《绿色低碳产品评价通则》的起草过程。通过制定这些标准,公司期望能够引领行业向更加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在形成了自身的绿色低碳核心竞争优势的同时,切实肩负起了国企节能环保降碳的主体责任,为构建绿色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
制造升级:绿色工厂背后的“零碳密码”
在经营过程中,新风光相关部门根据生产能源利用情况,将指标层层落实到各班组,积极开展工艺改进活动、节能降耗减排活动,增强员工对企业、社会的责任感,将绿色理念从产品延伸至制造端,构建“设计-生产-回收”全生命周期减碳体系。
新风光节能减碳措施
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加强生产技术和设备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不产生或少产生废弃物。针对生产过程焊接工艺采取调峰运行,减少关机预热次数。按每月生产26天计算,经测算全年节约电量达167,232KW/h,相当于减少20.55吨标准煤,减少166.73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实现达标排放:公司产品的生产工艺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规程,科学、合理、环保、节能,废气、噪声的排放经环保部门监测都能做到达标排放。从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环境违法行为。
提倡低碳交通、绿色通行:公司配备的叉车均为电动型叉车,有效避免废气的排放;公司厂区内建设“光伏发电储能式电动汽车充电站”,供员工免费使用,鼓励使用电动车出行。
提倡环保生活、低碳工作:公司规范空调、电脑、打印纸等使用管理规定,同时在食堂组织召开“光盘行动”动员会并放置告知牌、悬挂警示条幅,倡导员工以实际行动节约资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倡导全体员工减少吸烟行为,并在所有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规定,构建具备高度文明素养与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环境。
资源回收:公司设立回收站,对废纸、废塑料、可循环生产废料等用品进行分类回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清洁能源使用:早在2016年就携手第三方建成了3.17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年均发电量达30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368吨标准煤、减排959吨二氧化碳。
三、人才战略:从“成长通道”到“幸福职场”,锻造创新引擎
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新风光始终将“人”视为企业最核心的资产。以系统性思维打造员工成长、权益保障与福利关怀的立体化生态,不仅为每一位员工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更以有温度的管理实践诠释了“以人为本、追求卓越”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内涵。
职业发展体系:四大通道贯通,激活成长内生动力
新风光建立了系统化的职业发展体系,为各序列员工提供明确的职业成长路径,构建了技术(T)、管理(M)、专业(P)、辅助(S)四大职业发展通道,打破传统晋升“独木桥”模式。各通道设置清晰的职级阶梯与任职资格标准,每年开展动态评定与晋升,为不同岗位、不同特质的员工量身定制成长路径,真正实现“成长有路径、发展无边界”。 同时在2024年成功策划并开展85项培训活动,人均培训时长达20.59小时,涉及党建、技术、管理、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全年内部评选78位先进个人、23位标兵并予以一定的奖励,另外共有14名工程师通过中级职称认定,6人晋升高级工程师职称,更孕育出1位享受山东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位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权益保障体系:从“听见声音”到“看见改变”
新风光深知,员工的创造力与归属感源于对企业的信任。2024年,公司通过职代会、意见箱、专项调研等渠道,围绕改革发展、安全生产、党群工作、运营管理、技术创新、人才培育、职工权益等七大领域,累计收集员工合理化建议1,181条,各项建议正在有序推进落实,切实保障职工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推动企业民主管理不断深化。
员工关怀:让奋斗者与幸福同行
在员工关怀层面,公司强化安全管理与生活保障,全年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投入217.79万元,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及专项检查44次;员工职业健康专项资金投入10.5万元,职业伤害保险全员覆盖;另外还为员工实施浸润于日常的细微关怀,全年由公司领导带队探病员工及家属35次、婚丧嫁娶27次,向退休职工、贫困职工、长期驻外人员家属等一线职工开展亲情慰问活动,共计发放23.9万元暖心慰问品。
新风光的人才管理体系,深刻诠释了“成长有通道、权益有保障、生活有关怀”的人本生态,让每位员工都能在这里找到价值实现的舞台,与企业共同书写“百年风光”的温暖故事。
四、以责任为帆,驶向百年愿景
从绿色技术突破到人才价值释放,从治理体系升级到社会责任践行,新风光的ESG实践诠释了“中国智造”的深层内涵,践行了现代企业的使命与格局。站在新起点,新风光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桨,以可持续发展为帆,把新能源装备智能化研发和国家新型电网必需装备,列入发展的长远目标,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在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中,续写“百年风光”的壮阔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