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上市公司做好市值管理的关键是提升效益

来源: 中国水泥协会

1周前

水泥上市公司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法律、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或市值管理办法,明确市值管理定义、主要目的、基本原则、市值管理机构与职责分工、市值管理的主要方式、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措施等相关内容,“上市公司应当聚焦主业,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购;其他合法合规的方式等促进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

“市值管理,是指上市公司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为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能力而实施的战略管理行为”。

一、做好市值管理是水泥上市公司的责任

水泥行业正经历周期性深度调整,面临需求萎缩、供需失衡及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导致上市公司市值普遍偏低。

根据Wind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榜单,仅有2家水泥企业入围。其中海螺水泥以1190亿元的市值排名第133位,中国建材天山股份以402亿元的市值排名第421位。

202504111130426466.jpg

2024年市值500强企业的平均市值、中位数市值和最低市值分别为1483亿元、651亿元和344亿元,较2023年分别增长241亿元、60亿元和36亿元。

202504111121489201.jpg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住楼市股市”,稳住股市对上市公司的要求之一就是要做好市值管理。(2025年水泥行业发展有支撑——有信心,更有办法https://mp.weixin.qq.com/s/pRlaEuYM_IqrMHNBiL714g)

水泥上市公司市值大幅下滑,根源在于市场需求萎缩、企业利润微薄乃至亏损、投资效益预期下降以及投资者信心不足。

有效的市值管理能够增强融资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赢得认可,进而扩大品牌影响力,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水泥上市公司亟须加强市值管理,这既是响应政策导向、保障投资者权益的关键措施,也是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二、做好市值管理是政策的硬性要求

国家密集出台系列政策,规范市值管理行为,引导上市公司重视自身投资价值,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

《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4〕10号)强调了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的重要性,并提出“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研究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企业内外部考核评价体系”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资发产权规〔2024〕100号)提出,“国务院国资委将加强对中央企业市值管理工作的跟踪指导,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强化正向激励”。

2025年4月8日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加大对央企市值管理工作的指导,引导中央企业持续为投资者打造负责任、有实绩、可持续、守规矩的价值投资优质标的,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无论国家是否出台市值管理的硬性规定,水泥上市公司均应主动担当,积极履行市值管理职责,这既是上市公司的基本职责,也是提升企业价值与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三、影响水泥上市公司市值的主要因素

1.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

水泥产品基本不受关税影响。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股市剧烈震荡,主要指数普遍受挫,受此影响,水泥上市公司也未能独善其身,部分水泥上市公司单日市值蒸发超过10亿元。然而,尽管资本市场出现短期波动,水泥行业得益于原材料、能源及工艺技术装备的可控性,加之产品出口占比不高,供应链较为稳固,故受地缘政治及关税政策直接影响有限,回调空间很大。

202504111122380145.jpg

2.宏观经济环境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504111123343060.jpg

202504111123338561.jpg

水泥消费量、产量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主要与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农村市场需求等相关。

一方面,房地产市场有望开始筑底。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将“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作为重点工作,“稳住楼市股市”“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等都与水泥行业直接相关,仍可以继续支撑水泥需求。

另一方面,基建再次成为支撑水泥需求的最大基本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比上年增长4.4%。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41.7%,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20.7%,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3.5%。水利成为基建投资的重要支撑,水利投资已连续3年破万亿元。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强燃气、给排水、热力、地下管廊等建设和协同管理”等。同时“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

202504111125124753.jpg

随着基础设施续建、水利、城镇化都市圈建设加速、高标准农田及地下管网改造推进、城市更新项目资金逐步到位,将替代一部分房地产业,支撑水泥市场需求。

3.水泥行业供需与竞争格局

水泥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

当行业上升期时,下游需求旺盛,水泥企业盈利水平大幅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份额越大,竞争力越强,其市值也会相应提升,水泥上市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以及积极的市场拓展策略,能够显著提升其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进而推动市值稳步增长。

当行业从平台期进入下行期时,有效需求不足,市场份额基本固化,如果仅靠低价倾销来巩固增加市场份额,会造成价格战此起彼伏,盈利空间被吞噬,因此,下行期时,增量发展的目标要靠行业自律、联合重组、产业转型升级来实现。同时,矿山、资源、环保、能耗、产品质量、安全、碳排放、严禁新增产能等政策对水泥行业具有较强的约束性,引导企业投资方向,进而影响水泥上市公司市值。

行业供需与竞争格局主要体现在水泥产能利用率、区域集中度等指标。产业结构性矛盾依旧是制约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受基建放缓、房地产业深度调整、人口下降预期增强等影响,水泥有效需求不足,供需矛盾也越发凸显。

从需求侧来看,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累计水泥产量为18.25亿吨,同比下降9.5%(按可比口径计算)。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80亿元,同比下降10.6%;房屋新开工面积73893万平方米,下降23.0%。2025年1-2月,全国水泥产量1.71亿吨,同比下降5.7%。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720亿元,同比下降9.8%(按可比口径计算),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0.8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6614万平方米,下降29.6%。

从供给侧来看,2016至2023年我国熟料设计总产能维持在18.3亿-18.4亿吨高位波动。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线1543条(含小型特种水泥窑),以批文(核准、备案)统计的年熟料设计产能18.1亿吨(按年310天计算)。2024年,熟料实际产能利用率预计为53%,比2023年下降6个百分点,这一数值显著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产能利用率(75%),差距达到了22个百分点。同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产能利用率为62.2%。

202504111125575147.jpg

从产业集中度来看,我国前十家产能集中度在57%~58%,保持稳定。中国(不含港澳台)前50家大企业集团的水泥熟料设计产能共计14.2亿吨,占全国总产能的77.6%。其中,前10家大企业集团的水泥熟料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57.9%,与上一年持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四、健全市值管理机制

制定并发布相关市值管理制度。水泥上市公司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法律、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或市值管理办法,明确市值管理定义、主要目的、基本原则、市值管理机构与职责分工、市值管理的主要方式、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措施等相关内容,“上市公司应当聚焦主业,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购;其他合法合规的方式等促进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制定上市公司估值提升计划,并经董事会审议后披露”。“市净率低于所在行业平均水平的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就估值提升计划执行情况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中进行专项说明”。

一部分水泥上市公司已经根据相关要求,制定了估值提升计划。这些计划涵盖聚焦主业,深化经营提质、聚焦价值创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强化股东回报、加强投资者关系、强化信息披露、完善公司治理、长期员工持股计划、积极实施股票回购和注销方案、鼓励主要股东增持等措施。

五、回归价值本源——以效益提升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资本市场中,水泥行业信心有所减弱,市场预期持续低迷。近期市值管理新政的实施,为水泥企业提供了强化市值管理、重振市场信心的契机。市值管理的关键在于回归价值本源,即通过效益提升重塑核心竞争力,以此推动价值回归。

1.价值重构:反内卷、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良好的行业竞争合作生态

(1)反内卷、加强行业自律

“内卷式”恶性竞争直接导致行业出现经营亏损。2024年水泥行业利润创历史新低,直到第四季度,行业才重回强化自律的主旋律,反内卷形成共识,在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推动下,水泥价格才有所恢复。

2025年以来,“效益稳增长”成为水泥行业核心诉求。水泥行业加强了区域联动自律工作,达成“反内卷”广泛共识,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严格执行错峰生产,共同构建良性产业生态,合力突破行业困境。

(2)反不正当竞争

“反不正当竞争工作”纳入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要求。深交所于2024年4月12日正式发布《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7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行为。针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治理等方面设置应对气候变化、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等21个具体议题,其中可持续发展相关治理包括了反不正当竞争,要求披露主体应当披露报告期内反不正当竞争工作的具体情况,其中包括“防范不正当竞争行为(如虚假宣传、实施垄断行为、侵犯商业秘密等)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与运作情况及具体措施”等情况。

(3)企业优化考核指标

预测2025年水泥需求降幅将收窄到8%左右。有的水泥公司已经按照销量下降5%~8%来管理投资计划和预算决算,优化调整了对销售总量和生产计划的考核。例如,华润建材科技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及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公司调低2025年(水泥)销量目标至5700万吨,同比下降约8%。华新水泥提出坚持“利润是目标,收入是基础”的理念。

202504111127050836.jpg

(4)产能发挥率要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建立稳定成熟的价格体系

提升水泥产能利用率,可有效分摊固定成本,进而降低单位成本,减少每吨水泥的费用支出。但是,在追求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同时,必须协调供需平衡与价格体系。市场供需状况会显著影响水泥的销售价格,供过于求时,即便成本有所降低,价格的过度下跌仍会压缩利润空间;相反,合理调控供需平衡,则能稳定价格体系。建立稳定成熟的价格体系可以有效避免价格的剧烈波动,稳定企业和消费者预期,有助于生产决策和维护市场秩序。(效益是目标,控产是手段

https://mp.weixin.qq.com/s/AEwHoow7KjhBE3YC5fQVVw)

另外,鉴于市场环境多变,企业需持续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产销策略,以保障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同时,维持稳定的盈利水平。

2.结构优化:产能和资源整合,推进联合重组

优化布局,推进联合重组,延伸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第二曲线”,发掘新的收入增长极。

(1)横向拓展,巩固核心市场

以水泥主业为核心,维护并巩固核心主要市场。例如,2024年,金隅冀东水泥主动契合东北全面振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国家战略,并购双鸭山水泥100%股权,新增水泥产能260万吨、熟料产能124万吨,有效提升了公司在黑龙江地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2025年1月,金隅冀东拟通过控股子公司辽宁金中收购恒威水泥及其关联企业;2月,辽宁金中与恒威水泥顺利完成股权交接仪式,优化了东北区域战略布局。

202504111127310546.jpg

202504111127309486.jpg

(2)纵向延伸,一体化协同增效

依托水泥主业,积极拓展产业链,拓宽市场空间,实现协同增效。例如,华新水泥依托水泥主业,稳健发展混凝土、骨料、环保墙材、水泥装备与工程、水泥基新型建材材料及依托水泥窑进行协同利用的环保产业,较早地在行业内实现了纵向一体化发展。截至2024年底,华新水泥非水泥业务收入占比已达45%,成为公司利润的重要支柱,在行业业绩整体下滑的背景下,实现了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展现了韧性。

(3)多元化布局,抵抗周期性风险

实施多元化布局,可以有效降低水泥行业经济周期带来的波动风险。例如,2023年,红狮集团联合鋆昊资本收购亚洲硅业,构建“水泥+多晶硅”双主业格局。亚洲硅业是全球领先的高纯晶硅材料制造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多晶硅年产能9万吨,产量质量均位列全球同行前茅。

3.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运用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数字技术方面,水泥企业加快推进数智技术与水泥产业的深度融合,围绕工厂建设、研发设计、生产作业、生产管理、运营管理等开展智能工厂建设,冀东水泥磐石有限责任公司先进模型驱动的全流程精益管控水泥智能工厂、合肥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基于专家系统智慧寻优的水泥智能工厂、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全流程低碳智能工厂、华润水泥(田阳)有限公司工业模型驱动的水泥智能工厂、冀东海德堡(泾阳)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端到端全流程管控智能工厂、吴忠赛马新型建材有限公司AI赋能决策的新型二代水泥熟料智能工厂拟入选《卓越级智能工厂(第一批)项目公示名单》。

在绿色技术方面,水泥企业积极探索绿氢煅烧、富氧燃烧、新型水泥熟料内循环流化悬浮煅烧、新型储能、原燃料替代、协同处置、超低排放等技术研发,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车辆与工具装备等。

在研发拓展新产品方面,中国建材天山股份研发出高地热环境耐受型低热硅酸盐水泥,在工程应用中,产品表现出优异的抗裂性和耐久性,成功应用于铁路建设等重大项目;华新水泥开发出国内首款抗压强度可达650MPa以上的超级高强混凝土,将为国防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提供高端材料支持;葛洲坝水泥公司“高强低热微膨胀硅酸盐专用水泥”应用在江门中微子试验站、襄阳东西轴线等复杂环境大型结构主体工程,为项目方提供大体积高密实混凝土全新材料解决方案。

4.海外拓展

当前,国内水泥需求持续下滑,企业亏损范围不断扩大,亟须探索并拓展新市场,同时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海外众多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加之人均水泥年消费量偏低,水泥需求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海外市场水泥价格普遍高于国内,出海获利空间较大,水泥头部企业加快海外布局。同时,在海外拓展过程中,也应强化行业自律,建立良好的行业竞争合作生态。

水泥头部企业加快海外布局

202504111128308629.jpg

202504111128293707.jpg

202504111128307904.jpg

202504111128301406.jpg

202504111128314349.jpg

六、结语

水泥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核心在于提升效益。董事会应结合当前业绩与未来战略规划,明确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长期目标,并在公司治理、日常运营、并购重组及融资等关键决策中,充分兼顾投资者利益与回报,坚守稳健经营之道,防止盲目扩张,以持续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需从健全市值管理机制、反内卷、加强行业自律、产能和资源整合、推进联合重组、科技创新,海外拓展等多个方面着手,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和提升行业自律效果,推动企业价值提升,进而增强资本市场对传统周期性水泥行业的信心,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

李  琛:中国水泥协会 副秘书长

董诗婕:中国水泥协会 政策研究中心主管

往期推荐:

2025年水泥行业发展有支撑——有信心,更有办法

https://mp.weixin.qq.com/s/pRlaEuYM_IqrMHNBiL714g

效益是目标,控产是手段

https://mp.weixin.qq.com/s/AEwHoow7KjhBE3YC5fQVVw

国家规范涉企检查  行政检查必须公布

https://mp.weixin.qq.com/s/g3rLZ77KX69T5AuDVIxV-Q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动水泥行业区域协调发展——孔祥忠出席浙赣闽水泥(建材)协会会长联席会议

https://mp.weixin.qq.com/s/8IAme6-YCO8Q-_fV-uSkqA

浙江省水泥协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反内卷”维护行业生态成共识

https://mp.weixin.qq.com/s/RV5Ti26zjMXj9FEsRbsLmQ

孔祥忠:善作善成  创新发展——贵州省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会议

https://mp.weixin.qq.com/s/H6zk5sOj7WZ4WLUIv6VkBA

孔祥忠:人心齐 泰山移  2025年全力推动水泥行业效益稳增长

https://mp.weixin.qq.com/s/iaf06QLvOeYFo3K1WfoeXw

加强行业自律 推动效益增长 爱拼才会赢--孔祥忠赴福建省建材工业协会调研

https://mp.weixin.qq.com/s/QZYimGmqlaS0SBtuSvHhXg

坚定不移执行错峰生产 齐心协力提升行业效益--孔祥忠赴渝调研

https://mp.weixin.qq.com/s/VsHst2QFBr6FOVmsSZf0wQ

加强行业自律反内卷 维护行业效益稳增长--孔祥忠走访湖北省水泥工业协会

https://mp.weixin.qq.com/s/4c8c2zT86tcYFV86sU8gkg

推动水泥行业效益稳增长是协会2025年工作重点——孔祥忠赴浙江省水泥协会调研

https://mp.weixin.qq.com/s/wVPrw78pjvYF6viwtjKKAQ

树立行业价值观 加强行业自律--孔祥忠赴山西省建材工业协会调研

https://mp.weixin.qq.com/s/bnhkJfsrc09I8-SvQoAsZw

水泥上市公司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法律、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或市值管理办法,明确市值管理定义、主要目的、基本原则、市值管理机构与职责分工、市值管理的主要方式、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措施等相关内容,“上市公司应当聚焦主业,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购;其他合法合规的方式等促进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

“市值管理,是指上市公司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为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能力而实施的战略管理行为”。

一、做好市值管理是水泥上市公司的责任

水泥行业正经历周期性深度调整,面临需求萎缩、供需失衡及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导致上市公司市值普遍偏低。

根据Wind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榜单,仅有2家水泥企业入围。其中海螺水泥以1190亿元的市值排名第133位,中国建材天山股份以402亿元的市值排名第421位。

202504111130426466.jpg

2024年市值500强企业的平均市值、中位数市值和最低市值分别为1483亿元、651亿元和344亿元,较2023年分别增长241亿元、60亿元和36亿元。

202504111121489201.jpg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住楼市股市”,稳住股市对上市公司的要求之一就是要做好市值管理。(2025年水泥行业发展有支撑——有信心,更有办法https://mp.weixin.qq.com/s/pRlaEuYM_IqrMHNBiL714g)

水泥上市公司市值大幅下滑,根源在于市场需求萎缩、企业利润微薄乃至亏损、投资效益预期下降以及投资者信心不足。

有效的市值管理能够增强融资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赢得认可,进而扩大品牌影响力,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水泥上市公司亟须加强市值管理,这既是响应政策导向、保障投资者权益的关键措施,也是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二、做好市值管理是政策的硬性要求

国家密集出台系列政策,规范市值管理行为,引导上市公司重视自身投资价值,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

《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4〕10号)强调了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的重要性,并提出“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研究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企业内外部考核评价体系”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资发产权规〔2024〕100号)提出,“国务院国资委将加强对中央企业市值管理工作的跟踪指导,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强化正向激励”。

2025年4月8日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加大对央企市值管理工作的指导,引导中央企业持续为投资者打造负责任、有实绩、可持续、守规矩的价值投资优质标的,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无论国家是否出台市值管理的硬性规定,水泥上市公司均应主动担当,积极履行市值管理职责,这既是上市公司的基本职责,也是提升企业价值与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三、影响水泥上市公司市值的主要因素

1.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

水泥产品基本不受关税影响。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股市剧烈震荡,主要指数普遍受挫,受此影响,水泥上市公司也未能独善其身,部分水泥上市公司单日市值蒸发超过10亿元。然而,尽管资本市场出现短期波动,水泥行业得益于原材料、能源及工艺技术装备的可控性,加之产品出口占比不高,供应链较为稳固,故受地缘政治及关税政策直接影响有限,回调空间很大。

202504111122380145.jpg

2.宏观经济环境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504111123343060.jpg

202504111123338561.jpg

水泥消费量、产量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主要与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农村市场需求等相关。

一方面,房地产市场有望开始筑底。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将“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作为重点工作,“稳住楼市股市”“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等都与水泥行业直接相关,仍可以继续支撑水泥需求。

另一方面,基建再次成为支撑水泥需求的最大基本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比上年增长4.4%。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41.7%,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20.7%,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3.5%。水利成为基建投资的重要支撑,水利投资已连续3年破万亿元。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强燃气、给排水、热力、地下管廊等建设和协同管理”等。同时“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

202504111125124753.jpg

随着基础设施续建、水利、城镇化都市圈建设加速、高标准农田及地下管网改造推进、城市更新项目资金逐步到位,将替代一部分房地产业,支撑水泥市场需求。

3.水泥行业供需与竞争格局

水泥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

当行业上升期时,下游需求旺盛,水泥企业盈利水平大幅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份额越大,竞争力越强,其市值也会相应提升,水泥上市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以及积极的市场拓展策略,能够显著提升其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进而推动市值稳步增长。

当行业从平台期进入下行期时,有效需求不足,市场份额基本固化,如果仅靠低价倾销来巩固增加市场份额,会造成价格战此起彼伏,盈利空间被吞噬,因此,下行期时,增量发展的目标要靠行业自律、联合重组、产业转型升级来实现。同时,矿山、资源、环保、能耗、产品质量、安全、碳排放、严禁新增产能等政策对水泥行业具有较强的约束性,引导企业投资方向,进而影响水泥上市公司市值。

行业供需与竞争格局主要体现在水泥产能利用率、区域集中度等指标。产业结构性矛盾依旧是制约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受基建放缓、房地产业深度调整、人口下降预期增强等影响,水泥有效需求不足,供需矛盾也越发凸显。

从需求侧来看,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累计水泥产量为18.25亿吨,同比下降9.5%(按可比口径计算)。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80亿元,同比下降10.6%;房屋新开工面积73893万平方米,下降23.0%。2025年1-2月,全国水泥产量1.71亿吨,同比下降5.7%。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720亿元,同比下降9.8%(按可比口径计算),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0.8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6614万平方米,下降29.6%。

从供给侧来看,2016至2023年我国熟料设计总产能维持在18.3亿-18.4亿吨高位波动。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线1543条(含小型特种水泥窑),以批文(核准、备案)统计的年熟料设计产能18.1亿吨(按年310天计算)。2024年,熟料实际产能利用率预计为53%,比2023年下降6个百分点,这一数值显著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产能利用率(75%),差距达到了22个百分点。同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产能利用率为62.2%。

202504111125575147.jpg

从产业集中度来看,我国前十家产能集中度在57%~58%,保持稳定。中国(不含港澳台)前50家大企业集团的水泥熟料设计产能共计14.2亿吨,占全国总产能的77.6%。其中,前10家大企业集团的水泥熟料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57.9%,与上一年持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四、健全市值管理机制

制定并发布相关市值管理制度。水泥上市公司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法律、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或市值管理办法,明确市值管理定义、主要目的、基本原则、市值管理机构与职责分工、市值管理的主要方式、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措施等相关内容,“上市公司应当聚焦主业,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购;其他合法合规的方式等促进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制定上市公司估值提升计划,并经董事会审议后披露”。“市净率低于所在行业平均水平的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就估值提升计划执行情况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中进行专项说明”。

一部分水泥上市公司已经根据相关要求,制定了估值提升计划。这些计划涵盖聚焦主业,深化经营提质、聚焦价值创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强化股东回报、加强投资者关系、强化信息披露、完善公司治理、长期员工持股计划、积极实施股票回购和注销方案、鼓励主要股东增持等措施。

五、回归价值本源——以效益提升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资本市场中,水泥行业信心有所减弱,市场预期持续低迷。近期市值管理新政的实施,为水泥企业提供了强化市值管理、重振市场信心的契机。市值管理的关键在于回归价值本源,即通过效益提升重塑核心竞争力,以此推动价值回归。

1.价值重构:反内卷、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良好的行业竞争合作生态

(1)反内卷、加强行业自律

“内卷式”恶性竞争直接导致行业出现经营亏损。2024年水泥行业利润创历史新低,直到第四季度,行业才重回强化自律的主旋律,反内卷形成共识,在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推动下,水泥价格才有所恢复。

2025年以来,“效益稳增长”成为水泥行业核心诉求。水泥行业加强了区域联动自律工作,达成“反内卷”广泛共识,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严格执行错峰生产,共同构建良性产业生态,合力突破行业困境。

(2)反不正当竞争

“反不正当竞争工作”纳入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要求。深交所于2024年4月12日正式发布《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7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行为。针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治理等方面设置应对气候变化、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等21个具体议题,其中可持续发展相关治理包括了反不正当竞争,要求披露主体应当披露报告期内反不正当竞争工作的具体情况,其中包括“防范不正当竞争行为(如虚假宣传、实施垄断行为、侵犯商业秘密等)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与运作情况及具体措施”等情况。

(3)企业优化考核指标

预测2025年水泥需求降幅将收窄到8%左右。有的水泥公司已经按照销量下降5%~8%来管理投资计划和预算决算,优化调整了对销售总量和生产计划的考核。例如,华润建材科技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及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公司调低2025年(水泥)销量目标至5700万吨,同比下降约8%。华新水泥提出坚持“利润是目标,收入是基础”的理念。

202504111127050836.jpg

(4)产能发挥率要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建立稳定成熟的价格体系

提升水泥产能利用率,可有效分摊固定成本,进而降低单位成本,减少每吨水泥的费用支出。但是,在追求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同时,必须协调供需平衡与价格体系。市场供需状况会显著影响水泥的销售价格,供过于求时,即便成本有所降低,价格的过度下跌仍会压缩利润空间;相反,合理调控供需平衡,则能稳定价格体系。建立稳定成熟的价格体系可以有效避免价格的剧烈波动,稳定企业和消费者预期,有助于生产决策和维护市场秩序。(效益是目标,控产是手段

https://mp.weixin.qq.com/s/AEwHoow7KjhBE3YC5fQVVw)

另外,鉴于市场环境多变,企业需持续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产销策略,以保障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同时,维持稳定的盈利水平。

2.结构优化:产能和资源整合,推进联合重组

优化布局,推进联合重组,延伸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第二曲线”,发掘新的收入增长极。

(1)横向拓展,巩固核心市场

以水泥主业为核心,维护并巩固核心主要市场。例如,2024年,金隅冀东水泥主动契合东北全面振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国家战略,并购双鸭山水泥100%股权,新增水泥产能260万吨、熟料产能124万吨,有效提升了公司在黑龙江地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2025年1月,金隅冀东拟通过控股子公司辽宁金中收购恒威水泥及其关联企业;2月,辽宁金中与恒威水泥顺利完成股权交接仪式,优化了东北区域战略布局。

202504111127310546.jpg

202504111127309486.jpg

(2)纵向延伸,一体化协同增效

依托水泥主业,积极拓展产业链,拓宽市场空间,实现协同增效。例如,华新水泥依托水泥主业,稳健发展混凝土、骨料、环保墙材、水泥装备与工程、水泥基新型建材材料及依托水泥窑进行协同利用的环保产业,较早地在行业内实现了纵向一体化发展。截至2024年底,华新水泥非水泥业务收入占比已达45%,成为公司利润的重要支柱,在行业业绩整体下滑的背景下,实现了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展现了韧性。

(3)多元化布局,抵抗周期性风险

实施多元化布局,可以有效降低水泥行业经济周期带来的波动风险。例如,2023年,红狮集团联合鋆昊资本收购亚洲硅业,构建“水泥+多晶硅”双主业格局。亚洲硅业是全球领先的高纯晶硅材料制造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多晶硅年产能9万吨,产量质量均位列全球同行前茅。

3.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运用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数字技术方面,水泥企业加快推进数智技术与水泥产业的深度融合,围绕工厂建设、研发设计、生产作业、生产管理、运营管理等开展智能工厂建设,冀东水泥磐石有限责任公司先进模型驱动的全流程精益管控水泥智能工厂、合肥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基于专家系统智慧寻优的水泥智能工厂、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全流程低碳智能工厂、华润水泥(田阳)有限公司工业模型驱动的水泥智能工厂、冀东海德堡(泾阳)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端到端全流程管控智能工厂、吴忠赛马新型建材有限公司AI赋能决策的新型二代水泥熟料智能工厂拟入选《卓越级智能工厂(第一批)项目公示名单》。

在绿色技术方面,水泥企业积极探索绿氢煅烧、富氧燃烧、新型水泥熟料内循环流化悬浮煅烧、新型储能、原燃料替代、协同处置、超低排放等技术研发,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车辆与工具装备等。

在研发拓展新产品方面,中国建材天山股份研发出高地热环境耐受型低热硅酸盐水泥,在工程应用中,产品表现出优异的抗裂性和耐久性,成功应用于铁路建设等重大项目;华新水泥开发出国内首款抗压强度可达650MPa以上的超级高强混凝土,将为国防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提供高端材料支持;葛洲坝水泥公司“高强低热微膨胀硅酸盐专用水泥”应用在江门中微子试验站、襄阳东西轴线等复杂环境大型结构主体工程,为项目方提供大体积高密实混凝土全新材料解决方案。

4.海外拓展

当前,国内水泥需求持续下滑,企业亏损范围不断扩大,亟须探索并拓展新市场,同时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海外众多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加之人均水泥年消费量偏低,水泥需求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海外市场水泥价格普遍高于国内,出海获利空间较大,水泥头部企业加快海外布局。同时,在海外拓展过程中,也应强化行业自律,建立良好的行业竞争合作生态。

水泥头部企业加快海外布局

202504111128308629.jpg

202504111128293707.jpg

202504111128307904.jpg

202504111128301406.jpg

202504111128314349.jpg

六、结语

水泥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核心在于提升效益。董事会应结合当前业绩与未来战略规划,明确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长期目标,并在公司治理、日常运营、并购重组及融资等关键决策中,充分兼顾投资者利益与回报,坚守稳健经营之道,防止盲目扩张,以持续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需从健全市值管理机制、反内卷、加强行业自律、产能和资源整合、推进联合重组、科技创新,海外拓展等多个方面着手,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和提升行业自律效果,推动企业价值提升,进而增强资本市场对传统周期性水泥行业的信心,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

李  琛:中国水泥协会 副秘书长

董诗婕:中国水泥协会 政策研究中心主管

往期推荐:

2025年水泥行业发展有支撑——有信心,更有办法

https://mp.weixin.qq.com/s/pRlaEuYM_IqrMHNBiL714g

效益是目标,控产是手段

https://mp.weixin.qq.com/s/AEwHoow7KjhBE3YC5fQVVw

国家规范涉企检查  行政检查必须公布

https://mp.weixin.qq.com/s/g3rLZ77KX69T5AuDVIxV-Q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动水泥行业区域协调发展——孔祥忠出席浙赣闽水泥(建材)协会会长联席会议

https://mp.weixin.qq.com/s/8IAme6-YCO8Q-_fV-uSkqA

浙江省水泥协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反内卷”维护行业生态成共识

https://mp.weixin.qq.com/s/RV5Ti26zjMXj9FEsRbsLmQ

孔祥忠:善作善成  创新发展——贵州省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会议

https://mp.weixin.qq.com/s/H6zk5sOj7WZ4WLUIv6VkBA

孔祥忠:人心齐 泰山移  2025年全力推动水泥行业效益稳增长

https://mp.weixin.qq.com/s/iaf06QLvOeYFo3K1WfoeXw

加强行业自律 推动效益增长 爱拼才会赢--孔祥忠赴福建省建材工业协会调研

https://mp.weixin.qq.com/s/QZYimGmqlaS0SBtuSvHhXg

坚定不移执行错峰生产 齐心协力提升行业效益--孔祥忠赴渝调研

https://mp.weixin.qq.com/s/VsHst2QFBr6FOVmsSZf0wQ

加强行业自律反内卷 维护行业效益稳增长--孔祥忠走访湖北省水泥工业协会

https://mp.weixin.qq.com/s/4c8c2zT86tcYFV86sU8gkg

推动水泥行业效益稳增长是协会2025年工作重点——孔祥忠赴浙江省水泥协会调研

https://mp.weixin.qq.com/s/wVPrw78pjvYF6viwtjKKAQ

树立行业价值观 加强行业自律--孔祥忠赴山西省建材工业协会调研

https://mp.weixin.qq.com/s/bnhkJfsrc09I8-SvQoAsZw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