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10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称:“将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进一步从104%提高到125%,立即生效。”
与此同时,特朗普表示,鉴于超过75个国家已就贸易、关税、汇率操纵等问题与美方进行沟通,并在美方建议下未对美进行报复,美国已授权对这些国家实施为期90天的暂停措施,并在此期间将互惠关税降至10%,这一措施同样即刻生效。
短短几天之内,美国对中国的商品关税持续升级,根据中金公司宏观团队测算,美国的有效关税率将超过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实施后美国的关税水平。
于我国锂电产业而言,今年的多轮关税新政,加上美国已生效的对中国电池产品征收3.4%的基础关税,以及301条款25%的关税(储能电池2026年升至25%),将使中国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短期内对美出口综合税率将从132.4%/114.9%飙升至153.4%/135.9%(储能电池2026年或将升至160.9%)。
这一税率水平已达我国对美电池出口关税的历史高位,将直接造成对美出口电池价格大幅涨。那具体影响会是如何?
先看一组数据,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向美国出口锂电池153.1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占国内锂电池出口总额的 25%,美国再度蝉联中国锂电池出口第一大目的国,但出口数量下降了约 16%。
但是,上述统计数据并未披露锂电池出口的分类信息。不过,根据行业数据和业内人士的分析,目前中国向美国出口以储能电池为主,且市场调研显示,2024年磷酸铁锂电池在美国电池储能市场应用占比达90%,显著高于美国本地电动车市场不足10%的渗透率。
相比而言,美国的高关税政策对储能电池的出口影响更大,美国本土储能企业的项目成本将大幅上涨。但若是按照当前储能电池135.9%的关税税率,储能电池的成本将远远超出市场承受能力,进而或有可能导致美国部分项目面临重新评估,甚至是停摆,由此美国客户还有可能引用不可抗力条款解除合约,这对中国储能电池及产业链的企业来说,无论是已签订单,还是已经做好的规划,都将面临不确定性。
4月7日,亿纬锂能回复投资者关于美国关税的影响提问称,目前公司直接出口美国的占比低于4%。短期看,公司与美国客户主要采取FOB(离岸价)模式进行结算,这种模式下公司不承担关税成本,因此当前关税政策对现有合同的交付不造成成本影响。
进一步来看,在突然增加的超高关税成本压力下,若出口萎缩,就意味着部分海外业务或出现回流,头部储能电池企业转回国内市场相对更有优势,但也会对国内的市场报价形成一定的压力,中小企业可能将面临更严峻的生存压力。
综合来看,在这场史诗级“关税战”下,对中国电池产业链肯定会有短期冲击,但中国电池产业链不仅已在材料、设备、技术、工艺、成本、产业链完整性等方面建立绝对优势,成为了全球新能源产业的中流砥柱,而且中国电池产业链极具韧性,中长期关税壁垒反而会加速
产业升级进程,推动中国企业加快技术升级,积极拓展新兴场景以及美国以外的多元市场。
因为,全球新能源格局的重构已不可逆转,中国电池产业正从“产能输出”向“技术+标准+商业模式”三位一体的输出蜕变。
北京时间4月10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称:“将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进一步从104%提高到125%,立即生效。”
与此同时,特朗普表示,鉴于超过75个国家已就贸易、关税、汇率操纵等问题与美方进行沟通,并在美方建议下未对美进行报复,美国已授权对这些国家实施为期90天的暂停措施,并在此期间将互惠关税降至10%,这一措施同样即刻生效。
短短几天之内,美国对中国的商品关税持续升级,根据中金公司宏观团队测算,美国的有效关税率将超过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实施后美国的关税水平。
于我国锂电产业而言,今年的多轮关税新政,加上美国已生效的对中国电池产品征收3.4%的基础关税,以及301条款25%的关税(储能电池2026年升至25%),将使中国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短期内对美出口综合税率将从132.4%/114.9%飙升至153.4%/135.9%(储能电池2026年或将升至160.9%)。
这一税率水平已达我国对美电池出口关税的历史高位,将直接造成对美出口电池价格大幅涨。那具体影响会是如何?
先看一组数据,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向美国出口锂电池153.1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占国内锂电池出口总额的 25%,美国再度蝉联中国锂电池出口第一大目的国,但出口数量下降了约 16%。
但是,上述统计数据并未披露锂电池出口的分类信息。不过,根据行业数据和业内人士的分析,目前中国向美国出口以储能电池为主,且市场调研显示,2024年磷酸铁锂电池在美国电池储能市场应用占比达90%,显著高于美国本地电动车市场不足10%的渗透率。
相比而言,美国的高关税政策对储能电池的出口影响更大,美国本土储能企业的项目成本将大幅上涨。但若是按照当前储能电池135.9%的关税税率,储能电池的成本将远远超出市场承受能力,进而或有可能导致美国部分项目面临重新评估,甚至是停摆,由此美国客户还有可能引用不可抗力条款解除合约,这对中国储能电池及产业链的企业来说,无论是已签订单,还是已经做好的规划,都将面临不确定性。
4月7日,亿纬锂能回复投资者关于美国关税的影响提问称,目前公司直接出口美国的占比低于4%。短期看,公司与美国客户主要采取FOB(离岸价)模式进行结算,这种模式下公司不承担关税成本,因此当前关税政策对现有合同的交付不造成成本影响。
进一步来看,在突然增加的超高关税成本压力下,若出口萎缩,就意味着部分海外业务或出现回流,头部储能电池企业转回国内市场相对更有优势,但也会对国内的市场报价形成一定的压力,中小企业可能将面临更严峻的生存压力。
综合来看,在这场史诗级“关税战”下,对中国电池产业链肯定会有短期冲击,但中国电池产业链不仅已在材料、设备、技术、工艺、成本、产业链完整性等方面建立绝对优势,成为了全球新能源产业的中流砥柱,而且中国电池产业链极具韧性,中长期关税壁垒反而会加速
产业升级进程,推动中国企业加快技术升级,积极拓展新兴场景以及美国以外的多元市场。
因为,全球新能源格局的重构已不可逆转,中国电池产业正从“产能输出”向“技术+标准+商业模式”三位一体的输出蜕变。